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鱼儿早就有所耳闻,但当她亲眼见到这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花灯时,还是忍不住发出了赞叹声!一双眼珠子更是骨碌碌的转个不停、专往挂在长街上的花灯上瞄,更是恨不得摘下那最漂亮的一盏提在手里……

而鱼儿一行人越往那最热闹的方向走去,那挂在两侧的花灯就越是炫目多彩和琳琅满目———有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鱼儿知道南方广州、闽南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这“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也是中秋之夜孩童们的另一个乐趣。

因此鱼儿一行人随着人潮走了一会儿,鱼儿就见到许多孩童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先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随后一高举起来便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了一道风景。

这无论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一到这个时候就很喜欢相互较劲儿,鱼儿一路走来见到许多孩童都卯足了劲的举灯、彼此在相互比赛着,比谁的灯竖得最高、竖得最多,还有比谁的灯最为精巧。

而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孩童玩耍外,许多大人还会制作朴素简单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等给孩童们玩耍。而最受闽南一带孩童喜爱的则是“柚子灯”,所谓的柚子灯,就是将柚子内部掏空、继而在外皮上雕刻出简单的镂空图案,最后穿上绳子、在柚子内部点上蜡烛即成。

和柚子灯相似的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制作而成,虽然这样的灯十分简单朴素,但它们胜在制作简易、光芒淡雅且不用花费什么银钱。这样的灯很受家里不甚富裕的孩童们的喜爱,有些孩童还会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耍。

另外还有些大人会带着孩童们在空旷的地方放天灯的,所谓的“天灯”即“孔明灯”,也是中秋佳节一件非常有趣、深受孩童们喜爱的游戏。

这孔明灯制作起来也很简单,许多人家早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就会提前几日用竹扎纸糊大灯。糊灯的人会把大灯的顶部和周围糊得密不透风,只留底部敞开一个口子,随后在灯中横杆上放置浸满油脂的破布、棉絮,或是插上一支粗蜡烛……这样一个简单的孔明灯就算是制作好了。

而这孔明灯制作好了后,一到中秋节之夜、大家伙儿就会到空旷的地方,用两条长板凳垫足,四人站在板凳上捏住孔明灯的四个角,另几人则小心翼翼的扶起孔明灯的底框。

一切准备就绪后,才有一人慢慢的点燃灯中事先放置的物事,利用物事燃烧升起的热气和浓烟,让孔明灯慢慢的膨胀起来,最终变得高高*胀起、并飘飘欲飞,看着就像一只被人捏在手里但却展翅欲飞、想要回归广阔天空的鸟儿。

而这孔明灯是城里人才玩耍的玩意儿,因此李二妞等人见了高飞在半空中的孔明灯后脸上满是惊奇之色,只要鱼儿一人依旧保持一脸镇定。

这鱼儿前世曾经玩过几回孔明灯,于是便笑着同李二妞他们讲解起和孔明灯有关的故事来,还告诉李二妞他们放孔明灯其实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一定要等整个孔明灯都胀满烟气、变得圆鼓鼓的才能放手,那时放手孔明灯才会摇摇晃晃的缓慢上升,最终随风飘荡到一定的高度、与明月争辉,引人们争相观赏、嬉笑追逐……

而鱼儿也是头一回在中秋节的时候进城赏灯,因此自是目不转睛的四下张望,不想错过眼前的美景。当然鱼儿看了这些花灯后,心里也会下意识的把它们同现代的花灯做比较……

鱼儿比较了几回后,很快就发现这些花灯虽然不似现代花灯那样、能够借着通电让灯光更明亮耀眼,但这些花灯的工艺和别出心裁的设计,却是现代花灯远远不能比拟的,就连鱼儿这个穿越人士见了也只有感叹和佩服的份儿!

鱼儿一行人沿街观赏了花灯一会儿,走在最前头的李二妞就开始有些心不在焉了,目光也不再在那些炫目多彩的花灯上停留了,而是开始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某样物事般。

很快李二妞就双眼一亮、拉着鱼儿的手说道:“鱼儿你快看!那儿有一座小庙宇,我们进去瞧瞧!”

鱼儿闻言顺着李二妞指的方向看去,见不远处果然有着一座不大但却挤满了人的庙宇。不过鱼儿觉得眼下不是到庙宇里烧香拜佛的时候,因此她当下就蹙眉对李二妞说道:“二妞,小庙宇什么时候不能去瞧?眼下我们应该在外头赏这一年才盼来一次的秋灯才是,不该上上小庙宇里头去凑热闹。”

李二妞听了鱼儿的话依旧有些心不在焉,眼神一边往小庙宇那边飘去,一边急忙忙的嗔了鱼儿一句:“哎哟!鱼儿你还真是什么都不晓得!难道你不晓得城里人每到八月十五就会到庙宇里听香吗?”

这鱼儿还真不知道城里人有这么一个规矩,也不知道这“听香”究竟是干啥的,因此她只能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李二妞,脸上也堆满了渴望李二妞解答的神色。

李二妞闻言先是有些不自在的扫了小栓子、杨六郎等小子一眼,随后才神神秘秘的把鱼儿和马四娘拉到一边,压低了嗓音说道:“我先前说的城里好玩的物事就是指听香!这听香可神了……”

一直到李二妞神神秘秘的解释了一番,鱼儿才知道原来千百年来闽南一带的老百姓们,都有中秋之日、夜半“听香”的独特风俗。

这所谓“听香”,按李二妞的解释来说、其实就是老百姓在中秋节夜间前往寺庙,以自己需要问卜的心事向“神明”焚香祷告。老百姓焚香祷告完后、必须手持炉香走到人群喧哗之处,聆听第一句入耳的话语,

这入耳的第一句话会被听香之人牢牢记住,最终以此句话为依据、请庙里的大事卜算解答。鱼儿一听李二妞的话,就深觉这“听香”同“测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某句或某段话里蕴含的意思来判别问卜的结果。

鱼儿一了解听香这个闽南特有的习俗,就明白这“听香”带有迷信的色彩,但鱼儿也知道“听香”其实是闽南老百姓思念亲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毕竟闽南一带有为数不少的男子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到了中秋佳节也总会有些人家难以团圆和相聚。

俗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慢慢的闽南一带也有了这样的传言———传言每到中秋佳节、夜深人静的时候,留守在家乡的老母或妻儿就会点上三支香,躲在巷口、墙边听听过路人说些什么话,然后根据话语细细辨别在外亲人何时来信、是否安康等等,聊以慰藉思亲之心。

当然,还有许多怀春的少年和小娘子、会借着听香来问卜自个儿今后的婚事,借着持香听到的第一句话,来问卜自个儿能不能同心上人相守一生,或是问卜如意郎君何时才会出现等等。

因此鱼儿听了李二妞介绍完听香这个习俗、再一见李二妞那有些心不在焉的神色,当下就猜到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的李二妞、心里也开始思春了,更是断定李二妞放着美轮美奂的花灯不看、非要挤到那个小庙宇里去,一定是想借听香来问卜今后的良缘……

既然李二妞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这件事,那鱼儿自是要成全她了。

因此鱼儿很快就心领神会的冲李二妞一笑,随后转身对杨六郎和小栓子说道:“这灯我们也看不不少了,不如一起到那小庙宇里逛逛?逛完再出来到别处看灯,免得一直看灯觉得有些乏味。”

杨六郎和小栓子听了鱼儿这话、神色竟意外的一起变得有些不自然,并且一口就答应了鱼儿的提议。这让鱼儿猜想他们定是一早就知道城里人“听香”这个习俗,且心里也有想借着听香来卜问的事儿,不然也不会问都不问一句就爽快的应了下来。



今天第二更,明天也会争取两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十章   突变

而李二妞一见杨六郎和小栓子答应进庙,马上急忙忙的拉着鱼儿和马四娘往人群里钻,不一会儿鱼儿一行人便随着人潮挤进了那小小的庙宇里。

一跨过庙宇最外面的门槛,鱼儿便率先看到一个巨大的三角黑鼎炉,那个黑鼎炉上插满了许多粗细不一的红香,周围还围了许多从内殿出来、已经听完香的人,只见那些人正争先恐后的把手里的香往大鼎炉里插。

而鱼儿只多瞧了那大鼎炉一眼,李二妞就有些着急的嚷嚷道:“我们得先到正殿去祭拜神明,祭拜完了还得先持香到外头去转一圈,最终才能把祭拜时持在手里的香插在这个大鼎炉里……”

李二妞说话间、小栓子已经殷勤的买了一把香回来,一穿过人群回到鱼儿面前就率先把香递给了鱼儿:“八娘,我已经替你把香点好了。”

小栓子平时没少向鱼儿献殷勤,不过这一次他把香递给鱼儿时却显得有些扭扭捏捏的,最后还不等鱼儿答话就硬把那三炷香塞到鱼儿手中,似乎迫不及待的想催鱼儿前去拜神。

但鱼儿刚刚才得知闽南一带有这“听香”的奇特习俗,因此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心事想问的,再说了,鱼儿也不相信烧香拜佛就真能烧出个如意郎君来……

于是鱼儿很快就把小栓子塞给她的香转而递给李二妞:“我先前才听二妞提起这八月十五月圆夜听香的习俗,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心事想问神明的,我陪着你们进大殿里瞧一瞧热闹就好,就不和你们一起拜神听香了。”

这鱼儿不想听香其余人也不会勉强她,因此李二妞自是开开心心的接过鱼儿递过来的三炷香,并急急忙忙的拉着鱼儿往大殿里挤,杨六郎等人见状赶忙跟了上去,唯独小栓子一脸失落的慢慢跟在最后。

这小栓子先前如此殷勤的替鱼儿买香点香,其实是想暗示鱼儿问一问她的终身大事,然后他自己再问上一问,之后再瞧瞧他们俩人的卦象是否能联系起来……当然,小栓子最期望的是神明能给他和鱼儿明示、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将来必会成为夫妻白头到老。

因此小栓子见鱼儿不听香微微感到有些失望,不过他也不好明言提醒鱼儿可以问一问她的终身大事,于是只能自个儿持着香、怏怏的随着大家伙儿往大殿内走去。

鱼儿一被李二妞拉进烟雾缭绕的大殿,马上就被那些烟雾熏得直掉眼泪,加上在大殿里拜神的人多得如过江之鲫,鱼儿才在大殿里呆了一小会儿就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因此一等李二妞拜完神明出了大殿,鱼儿便松开她的手到稍微空旷一点的地方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

这李二妞拜完神明急着到外头去听香,因此一见鱼儿这样就急忙忙的提了个建议:“鱼儿,若是你嫌这庙宇内太挤人了,呆会儿我一人前去听香即可,你就到江边等我们好了,”李二妞说着顿了顿、随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往下说道:“不然我们出去听完香后还得再挤进庙里一回、请大师解语,你得跟着再受一回累。”

这庙外头看花灯的人再多、也多不过庙里烧香拜佛的人,因此鱼儿一听李二妞的提议立马就答应了,一旁的杨六郎不放心鱼儿一人在江边,所以马上就改了初衷、说道:“那你们几个一起到人群里听香,我就不起了,陪阿妹在江边等你们,你们听完香解完语再到江边同我们碰面。”

小栓子本来也想陪着鱼儿到江边等,但他又急着想知道他和鱼儿今后的因缘如何,因此犹豫了一小会儿后、小栓子最终还是选择继续听香:“好,就这样定了,你们俩可得小心点别走散了,我们很快就到江边去找你们。”

于是鱼儿一群人很快就分成两拨,一拨在心急的李二妞的带领下挤到人群里听香;另一拨则只有鱼儿和杨六郎,他们两人很快就出了庙宇来到了江边,鱼儿更是一到江边就被江上的美景给吸引住了。

这闽南人素来都有月夜游江的风俗习惯,因此一到八月十五中秋月夜、就会有许多人结伴游江,因此眼下江上、水上都有着一片绚丽多彩的灯火,加之时不时有悠扬的琴声、笛声从船上飘出来,让沿着长街的江上一点都不比街上冷清。

鱼儿才拉着杨六郎在岸边站定、放眼往远处望去,就看到了许多艘挂着各色薄纱、装扮得美轮美奂的船只。再把视线收回一些,跃入鱼儿眼底的便是那些随波摇曳、散发着橘红色光芒的水灯。

杨六郎见鱼儿看着江面上那盏盏水灯出神,心知鱼儿对水灯比对那高高悬挂在街上的花灯感兴趣,于是主动提议道:“阿妹,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水灯城里人管它们叫‘一点红’,我先前见长街两侧有许多小贩在卖这个,你若是喜欢、六哥这就去买一盏给你玩玩?”

鱼儿没穿越前因所处的那个时代处处提倡环保和低碳,各界人士都呼吁大家不要随意往江河里丢弃东西、以免污染水资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鱼儿还真没往水里放灯船的机会。而这一世前十来年杨家的日子过得不甚富裕、过各种佳节时都是尽量从简,因此鱼儿活了两世、还真没玩过眼下飘在江面上的那些别致精巧的水灯……

因此杨六郎一提议,鱼儿立马双眼一亮、满脸期待的说道:“六哥真的给我买水灯?”

“当然,一盏水灯而已,六哥编了这么多年竹制品还是买得起的,”杨六郎说着顿了顿,随后伸手摸了摸鱼儿的头、以溺爱的口吻说道:“我们阿妹若是喜欢,咱们多买几盏来玩也无妨。”

鱼儿听了自是心花怒放、甜甜的谢了杨六郎一句:“谢谢六哥!”

“你这丫头就是嘴甜!现下你怎么不同六哥我斗嘴了?”

杨六郎说着改而伸手捏了捏鱼儿肉嘟嘟的小脸蛋儿,随后往长街方向探了几眼,寻到卖水灯的摊贩后也不急着去买、而是先认真的叮嘱了鱼儿几句:“六哥去那边给你买水灯,你且呆在此处欣赏江景,切记不可随意走动免得呆会儿六哥回来寻不到你。”

鱼儿听了自是连连点头,暗忖眼下这长街上眼下可谓是人山人海,鱼儿自是知道她若是胡乱走动,这人潮一挤、就算她心里不想也很容易被动的被挤到别处,而她一被往别处挤、很快就会同杨六郎走散。

因此杨六郎一走、鱼儿便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处,只拉长脖子往江上探,一边看着江面上那些形形色色的水灯,一边欣赏江上的美景。

此时正值月亮最明亮之时,洁白的月光星星点点的洒在江面、照在江桥上。鱼儿见月光一照、每一个桥坎都能映出一轮皓月,粼粼清波中还有着山林的倒影,加之远处似有似无的传来南音丝竹余韵,很快便叫鱼儿看得入迷、不由自主的沉浸在这一片美景之中。

鱼儿虽然心思都给江面上的那片美景给吸引住了,但她每隔一会儿就会回头往杨六郎离去的那个方向看一眼,很快就看到杨六郎已经买了水灯折回来,此时正高高举着几盏水灯、艰难的穿过人群往自个儿这边走来。

鱼儿生怕杨六郎看不到自己,不等杨六郎走近就举高手朝他挥舞、更是大声的叫喊道:“六哥,我在这儿!”

鱼儿一挥手叫喊、杨六郎很快就看到她,往鱼儿这边来的脚步也下意识的加快。只是无奈长街上欣赏花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杨六郎奋力挤了半天也还没挤到鱼儿跟前,最终只能无奈的答了鱼儿一句:“阿妹你别急,六哥马上就过来,你就站在那儿候着……”

鱼儿笑着回了句:“我晓得,我不会乱……”

“扑通!”

鱼儿话还未说完,身边突然响起了一声似有人落水的声响,那个声响鱼儿听得十分清楚、似乎那人就落在离鱼儿很近的地方,这让鱼儿下意识的打住了话尾转身想看个明白。

哪知鱼儿才一转身、还没把身边发生的事看个仔细,耳边就又传来了接二连三的“扑通”声!这些声响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妇人尖锐的叫喊声,这些叫喊声中隐约还夹杂几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听起来像是谁家的孩童不慎落了水般……

一时间江边突然变得一片混乱,正努力往江边赶来的杨六郎见了这副情形顿时脸色大变,只见他一边费力的挤开身边的人往鱼儿所在之处赶去,一边大声的冲鱼儿喊道:“阿妹!别站在江边了,快到六哥这儿来!”

“阿妹别慌,快到六哥这儿来……”

“阿妹……”

但此时此刻、杨六郎急切的叫喊声鱼儿却是一个字都听不到,此时鱼儿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响———有孩童在水里哇哇大哭、奋力上下扑腾的声响;有妇人跌坐在江边捶胸大哭的声响;有小丫鬟们无措的低泣、惊慌尖叫的声响;还有存着一些理智的人、四下呼喝人前来救孩童的声响……

除此之外,原本在江边游玩的人见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自是惊慌失措的朝四面八方涌去,反之也有些好事者则故意一个劲的往江边挤、想凑近些瞧热闹。

于是一时间无论是想往那个方向挤去的人,都被人潮挤得晕头转向、寸步难移,而鱼儿的耳边也就多了这些纷乱杂章的脚步声、推搡声,这些声音一下就把杨六郎的喊叫声给掩盖过去了。

而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