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三郎说着顿了顿,才鼓起勇气说道:“可孩儿心里一直以来真的只有三娘一人,且事到如今孩儿也只能娶她了,否则三娘他爹要是把这件事闹大,今后也没小娘子愿意嫁到我们杨家来了,我不能因自己一人之事、害小四和小六今后娶不了媳妇儿。”

鱼儿一听这话顿时倍感不解,马上出声问道:“三哥,您娶林三娘和四哥、六哥的亲事有什么干系?我听你先前那番话的意思,似乎你若是不把林三娘娶回家来,将来四哥和六哥就娶不到媳妇儿?”

杨三郎还没来得及开口细细的同鱼儿解释,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的刘氏率先接上了话茬:“没错,我们小岞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若是有未婚的小子摸了未婚小娘子的银腰带,但却没娶那小娘子为妻,那那未婚小娘子家就能请村长来评理儿和主持公道……”

原来小岞村对未婚小子摸了未婚小娘子银腰带一事十分忌讳,可以说只要未婚小娘子的银腰带被摸了,那她就只有嫁给摸她腰带的男人,否则双方今后都会被村里人看不起……

这村里人瞧不起女方,自是觉得她的闺誉受了损、是个不干净的女人了。而村里人瞧不起男方,则是觉得这个男人敢做不敢当、是个孬种,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于是不但男方一人会被村里人看不起,连带着他的家人也会被村里人看不起,这样一来有闺女的人家也不愿把闺女嫁到这样的人家去,觉得嫁过去会丢脸、会让人跟着瞧不起,会一辈子被人指着脊梁骨议论。

这本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可偏偏是小岞村村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因此只要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村民,都很在意这个规矩也都会坚守这个规矩。

于是眼下摆在杨三郎面前的、还真是只有娶林三娘这一条路可选,否则不但杨三郎今后在小岞村里会被人看不起、今后没人愿意将闺女嫁给他,恐怕连杨四郎和杨六郎也会跟着被人指指点点,今后娶亲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于是刘氏把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都想清楚后,最终只能逼自己接受了杨三郎只能娶林三娘这个事实。不过刘氏却不甘心就这样把林三娘娶进门来,于是她仔细斟酌过后对杨三郎说道:“小三,你去把林三娘叫到我们家来,她能不能当我们就家的媳妇儿,得等我和她谈过才知道……”

杨三郎见刘氏态度有所转变、愿意好好的同林三娘谈一谈,当下心中自是一片欣喜、连话都说得有些不利索:“诶!好……我……阿母……”

杨三郎因太过激动而不得不暂且先停下来,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后、才接着说道:“阿母您等着,我这就去把三娘喊到我们家来!三娘知道您愿意好好的同她谈一谈,心里一定十分高兴!”

杨三郎说着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奔出门去,但刘氏却在此时突然改变主意、出声唤住了他:“等等!小三你先等等!”

杨三郎闻言赶忙收住了脚步,问道:“怎么了阿母?”

刘氏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才寻了话来敷衍杨三郎:“我突然记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你且先别把林三娘喊到我们家里来,等我先把这件事办妥了你再喊她来也不迟。”

杨三郎听了这话虽然心里满是失望,但还是孝顺的应了刘氏的话,把奔去林三娘家的冲动硬生生的忍住了,有些垂头丧气的坐回了原位。

而刘氏却已没心思再同杨三郎多说了,边拉着鱼儿进里屋、边随口叮嘱了杨三郎一句:“小三你先别急着把我改变态度一事告诉林三娘,等我再好好的想想,考虑清楚再说。”

杨三郎有些郁闷的答了句:“知道了阿母。”

而刘氏一把鱼儿拉到里屋就急忙忙的冲她说道:“阿妹,你一会儿拉上二妞上村头去做针线活,你们二人分头坐在不同的地方,趁着做针线活的机会好好的同我们村子里那些三姑六婆聊一聊!”

鱼儿先是点头应下了刘氏的嘱咐,随后问道:“阿母,您想让鱼儿同她们聊什么?”

第六十一章     另一面

刘氏一字一句的叮嘱道:“阿母想让你们去同那些三姑六婆聊林三娘!”

鱼儿闻言微微有些不解,问道:“林三娘?阿母是想让我们去打探消息吗?”

“没错,阿妹你好好的去打听、打听林三娘的为人,以及她过往的那些风流事儿,最好是打听清楚她曾经同什么人有染、染到什么样的程度,”刘氏说着顿了顿,才接着叮嘱鱼儿:“虽说村里人都说这林三娘生性风骚泼辣、胆子极大,且不但同长辈说话没大没小,还经常同村子里的小子调笑,一点未婚小娘子的样子都没……”

“不过这些事儿大多是你传我、我传你传出来的,是真是假我们也不知道,这些事儿我们以前也只当玩笑话听、没有仔细的打听过。但既然眼下林三娘很可能要嫁到我们家来,那我们自是要费些心好好的打听清楚她的事了。”

鱼儿听完刘氏这番话后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想必刘氏已经决定妥协、答应杨三郎和林三娘的亲事,但却又有些不放心,所以先前才会突然改变主意不让杨三郎把林三娘喊到家里来了。想必刘氏是想先四下打听清楚林三娘的真正品性,再做打算……

而刘氏既然已经让步了,那这林三娘只要人品不要差得太过分,以前也没同哪个小子做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来,那刘氏基本上是不会再反对这门亲事了。毕竟事情已经到了很可能会影响杨四郎和杨六郎亲事的地步了,刘氏心里再不愿意也没办法了。

明白刘氏的心思后,鱼儿马上善解人意的说道:“我晓得了,阿母是希望我们仔细的打探过后,能够弄清楚这林三娘是不是真的像外头传的那般差劲……”

刘氏一边赞许的看了鱼儿一眼、一边连连点头说道:“没错,阿母就是这样想的!且除了让你和二妞去从那些三姑六婆嘴里挖话外,阿母也会想法子找几个相熟的人仔细打听一副,等我们事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再定夺小三的婚事也不迟。”

“阿母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鱼儿说着便回到屋里端上了装着针线、剪子的小簸箕,随后到海边把李二妞喊下船,把自个儿家里眼下面临的情况、仔细的同李二妞一一说明。这李二妞可是鱼儿最好的姐妹,因此一听鱼儿家里用得上她,当下就拍着胸脯连连保证把事儿办好。

于是鱼儿等李二妞把做针线活的小簸箕一端,两人便结伴往村头的老槐树走去,远远的看到老槐树下像往日那般围坐了一圈三姑六婆,鱼儿同李二妞相视一笑后便兵分两路,各自找了处人多的地方坐下来做针线活计。

这鱼儿选择坐到了一群聊得正热闹的人边上,坐下边穿针引线、边竖着耳朵听那些三姑六婆闲聊。不过这事情也没那么赶巧,鱼儿不可能过去一坐、这些三姑六婆就如她所愿的谈论起林三娘来,于是鱼儿只能边注意听三姑六婆眼下谈论的话题,边等待机会把话题往林三娘身上引……

于是鱼儿足足听了半个时辰,听到她都快把手上的帕子绣好了,才听到一个姓丁的妇人正巧说起了城里的一件趣事———大体意思是说城里有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十分风骚,不但天天像乡下小娘子般抛头露面,还故意一遇到年少的俊哥儿就冲人甩媚眼儿,几年下来可是把她住的那条街的大小男子都勾得神魂颠倒,比窑子里的窑姐还厉害几分。

鱼儿一听这件事儿自个儿可以利用,马上就搁下手中的活计凑了过去,故意装出一副既好奇又八卦的样子问道:“丁婶子,您先前说的那件事是您吹牛的吧?我听说这城里的小娘子可是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可能把一整条街的男子的魂儿都勾了去?”

鱼儿一发出质问,先前喷着唾沫星子八卦此事的丁桂花马上就不乐意了,叉着腰反驳了鱼儿一句:“哟,杨家八娘你小小年纪懂什么?我先前说的那件事儿、可是我住在城里的亲戚亲口告诉我的!我那亲戚就是那小娘子的邻居,天天见到那小娘子打她家门前经过,更是亲眼见到过那小娘子是如何勾引男人的!”

鱼儿故意冲丁桂花撇了撇嘴,道:“我还是不信。”

这丁桂花生平最恨别人说她吹牛了,于是她一听鱼儿这话马上就急了起来:“你怎么就不信呢?那个像狐媚子似的小娘子就住在城里西边的荷花里,你若是不信下回进城时亲自去荷花里问一问,问问那里的街坊四邻有没有这么一个风骚的小娘子!”

鱼儿见那丁桂花已被自己说得着急起来了,才不紧不慢的问出了早就在心里拟好的话语:“就算城里西边的荷花里真有这么一个风骚的小娘子,那她一定也没丁婶子您说的那般夸张,咱村里不也有个被村里人称作‘狐媚子’的林三娘吗?那林三娘天天被人骂风骚,可我也没见她多大胆的勾引过哪个小子……”

“你拿林三娘来和我说的那个小娘子比?”

丁桂花闻言先是不屑的嗤了鱼儿一句,随后一脸得意的说道:“不是我吹牛,我们村子里的林三娘同我说的那个小娘子一比、就称不上是风骚了,最多也就是个胆儿大些的主儿罢了!再说了,那林三娘其实是假风骚,说她是个泼辣小娘子还差不多!”

坐在丁桂花旁边的张荷花一听这话,当下就连连拍手附和道:“没错!那林三娘就是假风骚,真遇到事儿她的胆子可是比老鼠还小!我看她的泼辣也只是欺软怕硬、专挑软脚虾来下手……”

鱼儿见这话题已经不着痕迹的引到了林三娘身上了,当下心中一喜赶忙追问道:“张婶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看那林三娘平日里胆儿挺大的啊,怎么到您嘴里就成假风骚了?”

“嘿嘿,我之所以说林三娘假风骚,是因为我曾经亲眼目睹了一件事,”张荷花说着一脸神秘的冲鱼儿和丁桂花招了招手,见她们十分配合的凑了过来、才得意洋洋的开始八卦:“你们知道我们家是和林三娘家是贴得最近的邻居吧?我们张家和林家可是只隔了一堵墙……”

原来这张荷花家紧挨着林三娘家,两家之间只隔着一堵矮矮的土墙,这让张荷花只要在墙上架起一架梯子、往上一爬,就能把林家小院子里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有一天晚上张荷花听到林家的院子里有些吵闹声,于是在好奇心的作祟下、张荷花把自家梯子架到了矮墙上,偷偷的爬上去窥探林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张荷花话讲到这儿故意停了下来,鱼儿和丁桂花正听着入神呢,因此丁桂花当下就不悦的催促道:“你爬上去后都瞧到了些什么?快往下说啊!”

鱼儿知道这讲八卦的人最喜欢把八卦吊在关键处,好让听的人急得拼命的催促,于是她也只能配合张荷花的意思、出声催促道:“对啊,这事儿正讲到关键之处,张婶子您怎么就打住了?这可就有些不厚道了……”

“嘿嘿,瞧你们急的!别急别急,我这就往下说,”张婶子先是得意洋洋的酸了鱼儿二人几句,随后才接着往下说道:“我爬上梯子往隔壁林家一看,才发现原来村子北边吴家的二小子竟胆大的翻墙进了林家,看样子是冲着林三娘去的!”

“荷花,你怎么知道吴二郎是冲林三娘去的?”丁桂花不解的问道。

“因为那天傍晚的时候,我亲眼见到林三娘大着胆子同吴二郎说笑,我见那吴二郎当时被林三娘说得面红耳赤、便猜想林三娘说的一定不是什么好话儿,”张荷花说着顿了顿,才接着说道:“我原以为那林三娘既然喜欢同吴二郎调笑,那吴二郎深夜翻墙到林家去、一定正好遂了林三娘的心思……”

“哪知林三娘在自家地坝里瞧见从墙上翻下来的吴二郎,不但不再似先前那般同他笑嘻嘻的调笑,反而拿起扫帚死命的往他身上招呼!吴二郎可是被林三娘打得全身都是伤口、才狼狈的翻墙逃走!”

丁桂花听完这个重量级的八卦当下便猛一拍大腿儿、道:“怪不得最近那吴二郎一见林三娘就远远的避开了,想来一是被林三娘打怕了、二是怕林三娘把他那天翻墙的丑事抖出来!”

张荷花附和道:“可不就是这样,没想到那吴二郎平日里挺正经的一个小子,竟然也会干翻墙到人家家里的丑事!我猜那吴二郎一定以为自己一到林三娘家,林三娘就会欢天喜地的把他迎进屋干那档子事,没想到林三娘却是二话不说就拿扫帚招呼他!”

“是啊,最让我意想不到的就是这一点!这林三娘平日里看着同哪个小子都能笑嘻嘻的说笑,怎么真到了有机会干些丑事的时候,她反倒变了个人、像个贞洁烈女般!”

“所以我才说那林三娘是假风骚,比不上我先前说的那个城里的小娘子……”



那啥,林三娘一早就被小云配给了小三啦,因为杨家需要一个比方氏还没皮没脸的人来对付方氏,今后分家时方氏再耍什么无赖,杨家大房就可以让林三娘来反击~~以赖治赖、让方氏吃瘪~~

咳咳,小三只是个小配角,大家就让他娶个恶媳妇吧!咳咳,只要林三娘本质不是太坏,再敲打敲打,还是能当媳妇的嘛~小三太老实了,有个厉害的媳妇也许不是坏事~~

第六十二章     前因后果

张荷花和丁桂花接下去的对话鱼儿没有再细听下去,而是自顾自的琢磨起她们先前说的那些话来———若是张荷花说的都是真的,那这林三娘虽然在人前胆儿大了些、但骨子里品性也不算太差,还知道一点分寸、懂得守住最重要的那道底线。

若是鱼儿今天打探到的八卦,是吴二郎趁夜翻墙到林家同林三娘私会,而林三娘不但没有拒绝还同他暗度陈仓、做了那最不该做的事……

那这林三娘在鱼儿心里也就是个人*尽*可*夫的女人了,这样的女人鱼儿就是费再大的力气、哪怕是做恶人让杨三郎记恨自己一辈子,鱼儿也一定会设法把林三娘和杨三郎拆散!毕竟这小娘子活泼些、胆儿大些,甚至爱美、风骚这些都不算是无可挽救的缺点,都是可以一一矫正过来的。

但若是哪个地地道道的北宋小娘子未出嫁就先失了贞操,且自己一点都不知道检点,那这就是品性有问题了,同时也是犯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原谅的原则性错误。

于是鱼儿心里很快就有了主意,随后也不再听张荷花和丁桂花八卦了,直接找上了李二妞、把她拉到角落问道:“二妞,可有打探到什么同林三娘家里有关的事?”

李二妞一脸兴奋的点了点头,道:“我二妞出马有什么是打听不到的?我不但打探到了林三娘近几年的事,就连她小时候的事都打探到了不少!”

“哦?林三娘小时候的事?”

李二妞这话倒是勾起了鱼儿的兴趣,她还挺想知道林三娘小时候的性子如何,是不是打小就这般胆大风骚,如若不是她又是因什么事变成眼下这副模样的……

于是鱼儿当下就连连催促道:“二妞你快说说林三娘小时候的事,她小时候的性子和眼下可是一样?”

只见李二妞一脸神秘的说道:“完全不一样!我听几个同林家有来往的人说,那林三娘小时候胆小如鼠、遇到生人就会害羞得涨红了脸,和现在可谓是完完全全两个样儿!”

鱼儿一听这话惊得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的追问了遍:“胆小如鼠?二妞,是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你瞧瞧林三娘眼下那副胆大的样子,小时候怎么可能胆小如鼠?见到生人就脸红?你说的究竟是不是林三娘?”

“鱼儿,你别急,听我慢慢的同你把事情说清楚,”李二妞先是有些责怪的嗔了鱼儿一句,随后才慢慢说道:“先前同我聊起林家陈年往事的那人说,这林三娘可以说是六岁前一个样儿、六岁后又是一个样儿,这六岁前林三娘的阿母还没去世……”

原来这林三娘并不是打小就没有母亲、而是六岁时母亲才染病去世的,因此六岁前的林三娘有母亲的疼爱和照顾、性子同村子里别的小娘子也没什么两样,且还比村子里别的小娘子要腼腆一些,别说是同生人说话了、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她都要躲在母亲身后去。

但林三娘六岁时母亲突然去世、家里只剩下她和父亲一人,那时林东汉经常要到城里找些零散的活计干、好养活林三娘这个闺女。而林东汉干活时不方便吧林三娘带在身边,于是年幼的林三娘从那时起便只能一人呆在家里。

初始林三娘自是十分害怕、还经常被村里的同龄孩子欺负,起初有同龄的孩子欺负林三娘、骂她是没阿母的小孩时,林三娘只会独自一人躲在家里哭。但慢慢的,林三娘被欺负久了就会开始反击,反击了几次后林三娘的性子就突然变了一个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胆小懦弱了……

而没有母亲的孩子除了从小到大都缺少母爱外,许多事情没有母亲的教导她都只能自个儿摸索———林东汉一个大男人不会教林三娘来葵水时该怎么办,也不会教林三娘要如何做一个贤淑的小娘子,更不会教她一些小娘子才会守的规矩。

这林东汉该教林三娘的物事都没教,最终反倒把他的一身恶习教给了林三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