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所言甚是,那咱们进去吧!”刘道乾说着和陈仙奇一起走进前堂正厅内。

    此时大堂内正吵得不可开交,官员和将校们对于他们即将面对李忠臣的反叛和朝廷的围剿信心不足,虽然就推举一事已经有人举荐了李希烈,但是李希烈的资历并不算很高,有资格与他一争长短的还有丁皓、贾子华和潘知璋等人。

    刘道乾在陈仙奇的陪同下走进大堂大笑:“哈哈哈”

    大堂内的众官员和将校们都停止了吵闹,扭头头来看向刘道乾,判官郑广喝道:“你是谁?”

    刘道乾当即表明身份:“在下鸿胪寺少卿刘道乾!”

    官员将校们顿时一片哗然,朝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李希烈看着刘道乾和陈仙奇,脸色一连数变,他怎么也没想到陈仙奇竟然会跟刘道乾走到一起,而且看来陈仙奇似乎已经被刘道乾拉拢了。这让他心中极为恼怒,但同时也很忌惮,以后想要对付刘道乾就不太容易了,别看陈仙奇手中的斥候营人数不多,但绝对都是军中最精锐的人马,一个个骑术精湛、武技高强、探查消息的能力很强,失去了陈仙奇这股力量,他李希烈的实力就减弱了很多。如果没有刘道乾搅局,李希烈对这次控制淮西有很大的把握,但是刘道乾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且拉拢了陈仙奇,事情就变得复杂多了。

    李希烈心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之后,他笑着迎上去:“哎呀,刘大人,我正准备派人去接你过来主持大局呢,没想到你自己就过来了!”

    刘道乾丝毫不给面子,笑道:“如果不是陈将军派人去通知本官,本官还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在这里正在商议决定日后淮西的新主人呢!”

    在场的都是一些人精,听了刘道乾这句话哪里还不明白李希烈是想要撇开朝廷派来的人获得众人的推举后独揽淮西大权,成为淮西新的主人?这两人之前肯定就有过勾结,说不定张惠光父子一家人被灭就是这二人合谋的结果!

    众官员和将校们看向刘道乾的目光顿时变得热切了,判官郑广立即堆起衣服笑脸连忙上前拱手道:“原来是刘大人,下官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恕罪恕罪啊,下官这厢给大人赔礼了!”

    马屁精!没有郑广反应快的官员将校们不由在心里都骂了一句,都纷纷上前拱手行礼,将军们行抱拳鞠躬礼,上前与刘道乾打招呼。现在刘道乾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如果能够投靠朝廷,获得刘道乾的任何和赏识,那就根本不用担心被朝廷,淮西完全可以在朝廷的指挥下与李忠臣对着干,直到干掉李忠臣为止。

第1046章 分兵权

    刘道乾拱手与众官员和将校们一一回礼,笑着点头示意。

    走到前面,刘道乾转身面对众人笑着说:“诸位,本官来到蔡州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对淮西之事也算是有一些了解,前些年李忠臣依仗朝廷的信任割据在淮西称王,自成一国,不服朝廷管束和调遣已经多年了,而这次竟然还公然反叛,攻打朝廷其他州县,真实在可恶得很!”

    “朝廷也知道淮西有很多官吏和军中将士们都是心系朝廷的,并不想与李忠臣同流合污,而这些年来屈从于他也是迫不得已,因此本官这次受朝廷委派而来就是为了诸位和淮西百姓们,要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弃暗投明的机会!”

    “这次李希烈将军和陈仙奇将军首先向朝廷效忠,配合本官一举铲除了李忠臣的爪牙张惠光父子,功不可没!不过李忠臣在淮西的党羽和爪牙显然不止张惠光一家,朝廷若要铲除李忠臣在淮西的所有爪牙和党羽,还需要在场的诸位大人们和将军们的配合,当然了,在这一过程中谁尽心尽力,谁又敷衍了事、还跟李忠臣暗中有往来,给李忠臣通风报信者,本官都会看在眼里、记正尽力,一一向朝廷禀报,到时候摄政王和朝廷自然会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对假意投靠、暗中与李忠臣有勾结者进行惩处!”

    “相信诸位都已经知道,朝廷不仅派出了军队征讨李忠臣部以解除襄阳周围,诸位可能还不知道,邓州的梁崇义部已经被朝廷控制住,这是在摄政王的主持下,由太尉郭子仪亲自执行的,如今邓州军已经开始南下向李忠臣部进军,他们将与朝廷派来的由老将臧希晏将军统领的神策军和镇**夹击李忠臣部,在无法攻克襄阳的情况下,李忠臣可谓是败局已定,诸位能在这个时候投效朝廷,让淮西重归朝廷治下,与襄阳、邓州和谷城进行四面合围,李忠臣就算有通天之能也难逃覆灭的下场,诸位这么做算得上是雪中送炭!熟悉摄政王的人都知道,大王从来不会亏待喜欢做事、做实事的臣子,一路升迁不在话下,但若是既想往上爬却又想什么都不做、不劳而获,这在摄政王那里是绝对行不通的!”

    “本官虽然知道在场的诸位当中有不少人都欣喜朝廷,又投效朝廷之意,但却不清楚到底是那些人,不清楚各位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同时也为了保护各位的**,因此本官决定分别与诸位谈一谈,待会本官会在旁边的耳房等待,有投效朝廷的人可以一一进去跟本官表明心迹,本官将代表摄政王和朝廷对诸位进行考察、评估各位对朝廷认同感和忠诚度!陈仙奇将军和李希烈将军就不必去了,二位留在这里招呼其他人、维持现场秩序,在本官与其中任何一人谈话期间,诸位不得再此大声喧哗!好了,本官先过去,诸位一个一个来,别拥挤,等先进去的人出来之后,后面的人才能进去!”

    说完,刘道乾就转身就向旁边的耳房,留下一众官员和将校们互相大眼瞪小眼。

    过了一会儿,负责库房的孙贲终于忍不住第一个走向对面的耳房,他虽然是李忠臣的亲信,但他却把淮西军所有的钱财弄丢了,就算他与李忠臣再怎么亲近,李忠臣也绝饶不了他,对此他很清楚,既然在李忠臣那儿没活路了,他还不如索性投靠朝廷。

    一刻钟过后,孙贲满脸喜色的从耳房走了出来,看他神情,众人都知道,刘道乾接纳了他,而且对他很器重,否则他不会这么高兴。

    判官孙广见状,立即毫不犹豫地走向耳房,其他官员进而将校顿时都有些后悔,暗暗责怪自己怎么就没有立即走向耳房?现在是越早向朝廷表明态度和心迹就越好,越会受到重视。

    李希烈看着官员和将校们都争相朝耳房那边挤过去,心里顿时愤恨,看向陈仙奇的目光几乎要喷出火来,但是他知道他现在不能轻举妄动,成大事者必须要回隐忍,时机不到决不能轻易出手,否则只会遗恨终生。

    到了傍晚时分,刘道乾终于见完了所有的官员和将校,这些人从耳房出来的时候不是满脸喜色就是平静如水,但也有几个愁眉苦脸的,这几个人分别是李缓、李元平、郑常、杨冀等人,李希烈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待所有人都进耳房走了一遭后,刘道乾才从耳房出来,笑着对所有官员和将校说道:“刚才诸位大人和将军们都去耳房跟我碰了面,谈了心,都表示对朝廷效忠,本官很高新,代表摄政王和朝廷欢迎你们回归朝廷的怀抱,接下来淮西之事还要多多仰仗诸位!另外,诸位的官职暂时不动,看日后的表现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众人听了这话,都不由有些佩服刘道乾的老练。刘道乾让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就可以最大程度的维持淮西官场和军方的稳定,但日后肯定是要做调整的,至于如何调整就要看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各自的表现,表现得好,可能还有升迁,表现得不好,只怕连现在的官位都不保,众人不得不佩服这一招的高明。

    众官员和将校们纷纷抱拳拱手躬身答应:“一切听从刘大人调度!”

    李希烈看到这种情形,一颗心雄心顿时跌落到了谷底,犹如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刘道乾手段高明,给这些官员和将校画了一张大饼,却又拿着大棒虎视眈眈,只要谁不听话,就大棒加身。表现得好的,就有饼吃。

    刘道乾笑着点了点头,对陈仙奇说道:“陈将军,本官命你负责收拢张惠光父子麾下的兵马,约束好他们,服从本官调遣!”

    陈仙奇抱拳沉声道:“末将领命!”

    刘道乾又对自己的随从头目吩咐道:“楚护卫,按照摄政王的要求,军中必须设立宪兵巡察、抓捕违反军纪的将校和兵士,以达到整顿军纪的目的。一般视军队人数规模的大小分别设立不同大小建制的宪兵团体,宪兵最大的编制可谓宪兵营、其次为宪兵团、再次为宪兵旅!本官任命你为淮西宪兵营督将,从各军之中抽调忠诚的精锐之士五百人组成宪兵营,五天之内完成组建,然后立即派出小分队前往各军之中执法,发现有违反乱纪之人,不论是谁,一律拿下再说!谁敢反抗,就是公然背叛朝廷,一律格杀勿论!”

    随从头领抱拳答应:“属下遵命!”

    军方将校们听见刘道乾的这个命令,心里都是一沉,看来日后不能乱来了,而且还要严厉约束手下兵将,要不然犯在宪兵营的手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刘道乾又对判官孙广吩咐道:“孙判官,麻烦你以淮西宣慰使的名义向淮西六州以及下面的各县行文,告诉他们,从现在起,淮西归于朝廷治下,本官作为朝廷派来淮西的宣慰使,是如今朝廷在淮西地区的最高长官,淮西六州以及下面各县官府官吏都必须执行本官的发布的政令和服从本官的调遣,若有违背,一律视为叛贼,予以剿灭!”

    孙广站出来拱手躬身道:“下官领命!”

    刘道乾看了看众人,目光停在李希烈身上,问道:“李将军,你手里有多少兵马?”

    李希烈心里大骂,这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不是明知故事吗?他心里虽然恼怒,却不能不老实回答:“回大人,末将麾下有三千兵丁!”

    刘道乾点头道:“好,现在是非常时期,本官决意派出一支兵马协助郭大帅、臧将军和襄阳的哥舒将军一起夹击李忠臣。现在淮西之中,你麾下的兵马最多,丁皓将军、贾子华将军和潘知璋将军的兵马都不多,只有几百人,守卫地方都嫌不足,无法抽调兵马参与战斗,本官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由丁皓将军、贾子华将军和潘知璋将军各领一千人,再从其他各州分别抽调一部分兵马,凑足五千大军,由你当任统兵大将,本大人当任监军,你我二人率军前往唐州驻扎,不求进军主动与李忠臣部交战,只求挡住李忠臣逃回淮西的道路,让他无法从包围圈中跳出去!”

    李希烈张了张嘴,肚子里一肚子火却发不出来,刘道乾让丁皓、贾子华和潘知璋分了他的兵权,却又让他当任统兵主将,这他妈到底是唱得哪一出啊?

    刘道乾见李希烈久久不语,提高声音问道:“李将军?难道你不愿意?本官知道你心里有怨气,认为本官这么安排是分了你的兵权,但是你想想,你担任统兵大将之后就是淮西的二号人物,除了本官之外,整个淮西就是你的官最大了!而且如今淮西乃是多事之秋,还请李将军以大局为重啊,在这个时候要舍弃小利,成就大义!”

    这番话把李希烈一肚子火灭得干干净净,他连生气都不敢了,唯恐被旁人知道他不高兴,认为他小肚鸡肠,他只能答应道:“末将遵命!”

第1047章 李忠臣的末路

    樊城,李忠臣叛军大营。

    李忠臣皱着眉头在营帐内走来走去,帐内将校们都不敢吭声,派去谷城阻击臧希晏的兵马已经有抵挡不住朝廷大军进攻的迹象。臧希晏是一员老将,统兵和行军指挥作战的经验丰富,年轻时极为悍勇,是敢带五千骑兵进攻吐蕃四十万大军的人物,这样的人还真不好对付。

    如果西边抵挡不住,那么围攻襄阳就进行不下去了,这眼看着马上就可以攻下襄阳,就差最后一锤子,襄阳城内的守军就顶不住了,只两三天的时间,可是臧希晏不会给他两三天的时间,派去阻击臧希晏的副将李重倩一万兵马已经被击溃,陆续有不少兵士逃回来,而根据逃回来的兵士们所说,大量的兵士认为逃不掉,索性丢下兵器投降了朝廷大军,副将李重倩也受伤逃了回来,如果臧希晏大军的行军速度够快,明日就能抵达樊城。

    形势突转急下让李忠臣有些措手不及,麾下官吏将校们也都有些惶恐不安,这就是叛军的劣势和不足之处了,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如果一直打胜仗还好,就算不愿意跟着李忠臣的官员和将校们也逼不得已继续跟着他,如果战败,那么官吏将校们就会离心离德,生出异心。

    李忠臣有些心烦意乱,问道:“邓州那边还没有消息吗?派去的人还是没有跟梁崇义谈拢?”

    行军司马郭思聪拱手道:“还没有!谈了两次,当梁崇义的条件太苛刻了!”

    李忠臣问道:“他有什么条件?”

    “他要唐州和申州,另外还要五千金!”

    李忠臣勃然大怒:“姓梁的胃口也太大了,他就不怕吞下去噎死?”

    郭思聪叹道:“谁说不是呢?但我们现在似乎除了答应他的条件之外就只能率军撤回淮西,可是如果答应他的条件,我们这次就等于白干了,不但白干了,而且还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忠臣没什么文化、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但他不傻,懂得权衡利弊,他咬牙道:“退兵,传令下去,今日连夜收拾东西,明日清晨拔营返回,撤回淮西!”

    众将和官员们纷纷抱拳:“是,大人!”

    官员们和将校们还没有转身离开,就见一个校尉气喘吁吁跑进来对李忠臣抱拳行礼道:“大人,大事不好,邓州两万大军在郭子仪、卢杞的统带下向樊城而来,目前已经抵达了新野,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明日正午之前就可以达到这!”

    “啊”帐内众将和官员们纷纷大惊,不由发出惊呼。

    李忠臣脸色巨变,失声道:“怎么回事?郭子仪怎么会出现在邓州?卢杞又是什么人?梁崇义呢?难道他归顺了朝廷?”

    那校尉喘了一口气,说道:“一个月前郭子仪就到了邓州,只是我军正在猛攻襄阳,注意力都在这里,没有注意到邓州那边的情况,郭子仪本来是到邓州游说梁崇义起兵攻打我军的,但梁崇义要求很高,而且当时我军也派人去跟他谈判,他向双方索要好处,左右逢源!谁知过了不久朝廷派来一个叫卢杞的人,据说是鸿胪卿。此人带来了朝廷为来平反的诏书,卢杞和郭子仪就凭着这道诏书策反了梁崇义身边的大将瞿晖,发动兵变攻击了邓州府衙,杀死梁崇义,并当着邓州所有官员和将校的面揭穿了梁崇义打着为来报仇的旗号收拢兵士的目的其实是割据称王、对抗朝廷的正面目,邓州官员和将领们都纷纷转投了朝廷!这个卢杞能说会道,嘴皮子功夫极为厉害,三两下就让邓州官员们和将校们对朝廷俯首帖耳!”

    事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李忠臣的想象,郭子仪和臧希晏都是名将,他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对付得了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现在这两路大军开过来,淮西军已经是三面受敌,一旦不能及时撤走,有可能被合围,到时候就死定了。

    李忠臣当即立断:“看来咱们今夜不能睡觉了,传令下去,立即拔营启程,连夜向枣阳方向撤退!”

    “诺!”

    当天夜里,李忠臣连夜拔营向枣阳方向撤走,天亮时分大军通过了枣阳,城内的守军数百人人人都吓得心惊胆战,只能眼看着李忠臣大军从容向东北方向而去。

    到了下午申时,前方探查道路的侦骑快马返回来向李忠臣报告:“大人,大事不好,蔡州发生兵变,李希烈等人斩杀了张惠光一家,占了蔡州,并连同其他各州守将联合发文宣布淮西不欢迎您。桐柏和唐州等地都有重兵驻防,我们回不去了!”

    “什么?”听到如此噩耗,李忠臣脑子一懵,直接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大人、大人”侍卫们惊呼着七手八脚的把李忠臣从雪地里搀扶起来。

    李忠臣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睁开眼睛就下令道:“大军停止前进!唤各部将领过来议事!”

    “是,大人!”

    将领们和官员们到来之后,听到李忠臣说起了淮西的局势,都纷纷色变,一些人的心思开始起了变化。

    “诸位,情况就是这样,如今我们到底何去何从?本官把诸位叫过来就是想大家一起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出来!”

    有人马上建议道:“大人,咱们手里还有两万人马,足可以再次夺回淮西!”

    这个建议很快遭到了另外一个官员的反对:“真是异想天开!恐怕还不等我们夺回淮西,朝廷各路人马就已经把我们给剿灭了!”

    又有人建议:“大人,不如我们不如归顺朝廷吧,派人去与郭子仪和臧希晏交涉,我们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