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煮清王朝-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续发粮款?张大人,朝廷已经发了上百万石粮食,怎么还要续发?这一时让朝廷从哪儿调拨?”佟国维听了张廷玉的话后,眉头微皱,忍不住说道,“难道你还想让那些蛀虫再发上一笔财?”

  “佟大人,灾情紧急,一个不好就会引发民乱,所以,现在的情况,应当先赈灾!”张廷玉面无表情的说道。

  “先赈灾?那这些钱粮岂不是还要经过那些贪官污吏之手?如果不马上派人严查,等赈灾之事一过,那些家伙恐怕就把罪证都消弥的一干二净了。至于灾民闹事,一帮饭都吃不饱的乡巴佬能闹什么事?难道朝廷派在安徽和江苏的兵马是放在那里好看的?”佟国维说道。

  “佟大人,这个时候,处置官吏并不是适宜之机……”张廷玉话说了一半便停下了,转而看向康熙。他的意思很明显,孝庄大寿之日将至,天下大庆的日子要是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肯定会大大有损皇室以及朝廷的威望,所以,就算安徽官员的贪墨行为再过分,再让人愤怒,此时也不能动他们,而同时又不能让灾民闹事,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加派赈灾粮款了。

  “嗯……”佟国维也听出了张廷玉话中的意思,心中一动,立即对康熙躬身道:“皇上,既如此,奴才同意加派赈灾粮款,只是,为免那些贪官污吏继续为所欲为,奴才以为可派一名钦差大臣前往安徽负责赈灾。”

  “钦差大臣?”康熙一时的情绪激动之后,心情已经平稳了下来。听到佟国维的建议,唯有在心中苦笑……钦差大臣?这个佟国维当了两年宰相,虽然手段刚强,做事也有些气魄,可是,有些关节他还是不太明白啊。就算派了钦差大臣,往下分发钱粮的,还不是安徽的那些官员?就算这个钦差大臣再尽心尽力,安徽一个省都在遭灾,这么大的地方,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何况,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这个钦差大臣恐怕也会被拉进那个贪污的漩涡,那可就丢大人了。

  “廷玉啊,你怎么看?”康熙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得把眼光再次投向下方。西征之后,他一直没有再提拔其他的上书房大臣,高士奇卸任之后,只留下了佟国维和张廷玉一满一汉两大宰相,现在看来,人还是太少。

  “皇上,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张廷玉无奈的说道。神有神道,鬼有鬼道,上位者对下面官员的行事手法不清楚,就很难做出相应的举措,而清廷上下能够做到上下皆通的,到现在为止,他只知道两个人,这两个人曾经都做过乐丐,为人也都很聪明,也是一满一汉,可是,现在这两个人却不能随便提,因为,他们是明珠和高士奇。明珠虽然满人,官职从小做到大,加上为官初期曾多次担任钦差,并且,善于揣摩人心,又有一大帮子党徒,上上下下的门道自然清楚;高士奇在为官之前则是一直处于民间,行走天下十几年,对下级官员的道道也十分了解。可他张廷玉一上来就是京官,而且,没几年就升到了上书房,相比起这两个人来,目前还差得远。想到这里,张廷玉又禁不住为明珠和高士奇摇头,高士奇还好些,凡事都沾边儿,却凡事都不是主要人物,前年出使俄罗斯,一年多来倒是招来了不少西夷使团,使皇上和朝廷过足了“万国来朝”的瘾,年初回来的时候就被封了个礼部尚书,还算是不错。可明珠就不行了,明明是个聪明无比的人物,怎么就老是看不到圣忌呢?弄权弄到把自己都弄下了台,可叹啊。

  “罢了,加派粮款吧……”虽然张廷玉的话早在意料之中,可康熙听了之后还是感到一丝不悦,如今的两个宰相,一个刚强有余,认知才学不足;另一个,才能还可以,却太年轻了,底气不足啊。

  “臣(奴才)遵旨。”既然康熙已经下了旨意,佟国维和张廷玉也只得领命。

  “佟国维!”

  “奴才在!”不明白康熙为什么会突然又叫自己,佟国维急忙躬身肃立。

  “太皇太后的大寿是你负责的,办理的如何了?”康熙问道。

  “回禀皇上,所有一切差不多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老佛爷圣诞之日了……”佟国维答道。

  “那就好。太皇太后为我大清操劳了一辈子,朕希望她的这个大寿能过得好,过得舒坦,……廷玉,恩科的事情如何了?”康熙又转而问向了张廷玉。

  “回皇上,礼部和贡院都已经准备妥当,各房监考也都定好了人选,就等皇上拟定主考官员了!”

  “如此就好……你们看,这主考官让何人出任为宜?”康熙又问道。

  “皇上,奴才以为,新任吏部侍郎陈元龙可矣。”佟国维急急说道。

  “陈元龙?”

  “陈元龙,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次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后被劾结党营私、招纳贿赂,罢官回籍。二十七年,复任,迁侍讲转侍读。二十九年迁右庶子。三十年,出任广西巡抚,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广建谷仓。三十三年,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后迁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经筵讲官……三十四年,也就去年,以尚书衔,领吏部侍郎。”看康熙一时没记起陈元龙,张廷玉在旁解说道。

  “呵呵,原来是朕点的榜眼,竟险些都记不住了。”康熙笑了笑说道。

  “皇上,陈元龙学识渊博,亦曾出任地方,各方面都很不错,奴才以为他是主考官的不二人选。”佟国维听到康熙的话后,心中一突,既然皇上说没记住这个人,难道说陈元龙没希望当主考官?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笼络到的一个手下,文事,政事都是一把好手,他正想通过此人从此次恩科之中找几个人才出来充充门面,如果康熙不同意的话,这个打算可就落空了。

  “罢了,这一次,就让高士奇出任主考官吧,他是礼部尚书,正好负责此事。陈元龙嘛,就让他和马齐一起当副主考吧。”没有理佟国维的话,康熙想了一会儿,做出了安排。

  “马齐?”佟国维和张廷玉都是一愣。高士奇刚刚立了功,虽然不再是上书房大臣,却依然是宠臣,而且学识渊博,康熙想要让他当一回主考官,也算说得过去,可那马齐……

  “皇上,马齐学问不显,让他当副主考,好似有点儿说不过去……”佟国维嚅嚅道,一脸的不情愿。马齐,并不是姓马名齐,这个马齐其实是满人,而且是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人,姓富察氏。其父米思翰,熙朝前期的户部尚书,是清廷之中第一个提出撤藩建议的名臣,平三藩时立有大功。马齐生于顺治年间,18岁时即任工部员外郎。康熙二十六年,他因能力出众,做到了山西巡抚,而且官声甚好,即便是当时掌握大权的明珠也对他十分拉拢。不过,马齐为人很是有些刚直,并不卖明珠的帐。明珠案之后,郭琇去了江南,马齐又因为刚直之名,接任左都御使之职,后来,理藩院尚书阿尔尼战死沙场,康熙又命他兼任理藩院尚书,并授予议政大臣之位。而在此期间,马齐向康熙上奏说:“奴才办事理藩院,见凡所题所理之事,止用满洲、蒙古文字,并未兼有汉文。今请……兼用汉文注册,庶化服蒙古之功德,昭垂永久。”后来,这项建议被康熙采纳,虽然时间尚短,可是,意义却已初显。如今康熙又让马齐当副主考,其用意让佟国维颇有些费思量。(马齐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在康雍两朝都是宰相,侄女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个皇后,其侄傅恒是乾隆早期的军机大臣,也就是宰相,侄孙是福康安,官至郡王!)

  “马齐自幼爱好汉学,虽然学问比不上高陈二人,可是,为人刚直,做了这届恩科考生的老师,也好起个表率之用。至于看文章,高士奇一个就能顶俩,不怕看不过来……何况还有那么多的考官也在。”康熙对佟国维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自顾自的说道。

  “既如此,奴才遵旨。”佟国维也无话可说,康熙是说一不二的,他可没那个胆子顶撞。

  “好了,今天就先议到这儿吧,如果没什么事,你们就都先下去吧,……安徽的事情要快些办好,不可怠慢!”

  “臣(奴才)遵旨!”

  ……

  ************

  “宫里安排的是咱们后天见皇帝,也就是说咱们还有两天的空闲,堂堂的北京城,咱们总该找地方好好溜溜儿吧?”从“醉琼林”出来,跟陈梦雷分手后,在街上逛了一会儿,于中就向身边人问道。

  “香山!”

  “玉泉山!”

  “八达岭!”

  于中话音一落,莫睛、马德、罗欣马上就提出了各自想要去的地方。

  “嘿嘿,依我看,还是逛逛北京的胡同吧,怎么样?”费老头慢条斯理的笑道。

  “对啊,老北京的胡同可是一大景观,不逛逛太可惜了!”罗欣点头附和了一下自己的“伯父”。

  “对对对,我早就听说过‘八大胡同’的名头了,就是没机会去看一看……啊!”于中话音未落,就被莫睛拧了一把。八大胡同是北京有名的青楼荟萃之地,他在莫睛面前提及,自然是找K没商量。

  “费老,北京的胡同那么多,咱们去逛哪一条啊?”鄙视了一下于中,马德按捺住自己听到“八大胡同”之后有些荡漾的心情,向费老头问道。

  “北京最有名的胡同有哪些呢?”费老头笑呵呵的向几个晚辈问道。

  “我就知道一个‘八大胡同’。”于中的话又惹来了一次人身攻击,不过,看样子他是甘之如饴。

  “大栅栏?”

  “前门楼子怎么样?”

  “我倒是比较喜欢琉璃厂,那里可是古董的聚集地啊。”莫睛得意洋洋地对马德和罗欣两个小市民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优越感,结果得到了两个卫生眼。

  “那些地方是胡同吗?你们啊……”费老头摇头笑道。

  “依我看,还是不要去什么胡同了,咱们去天桥怎么样?”于中说道。

  “对啊,天桥好啊,有吃有玩有看的,咱们就去那里好了。”罗欣雀跃道。

  “欣欣,你还真是没立场唉,一会儿想去这里,一会儿又想去那里,……”莫睛取笑罗欣道。

  “既然睛姐你这么说,那我就选定天桥不变好了。”罗欣也笑道。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咱们就去天桥看看吧……”费老头看了看几个人,见没有人反对,带头迈步,可是,才走了一步,他又不得不站住了脚,“这个,你们谁认识路啊?”

  “……”

  “问路吧!”愣了一会儿,还是马德脑子转得“快”,抢先想到了“解决办法”。

  于是,一行人开始问路。

  “兄台,请问天桥怎么……咦,是你?”莫睛问路问到了熟人。

  “这位兄……您有事?”被莫睛问到的那个人拱手问道。他本想说“兄台”来着,却闻到了一阵香味儿,再看看莫睛并没有做出修饰的脸,马上就猜出了对方的性别,当下,连忙退后了两步。

  “施世纶,施兄,好久不见了,你怎么还在北京?难道上一科你没考过?”莫睛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直接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七十八章 地头蛇

  施世纶会在后文有个不错的官职,并且,可以升职很快。

  没说过康熙是好人,他的表现,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一种有条件的英明与爱民而已。

  ***************************

  “几位是……”莫睛的话让施世纶不明所以,“我们认识吗?”

  “怎么?施兄真的不认识我了?”

  在莫睛的告知下,施世纶很快就想起了莫睛的来历,只是,他没有想到莫睛居然是一位有封号的多罗郡主,更加没有想到,跟在莫睛身边的,除了另一个郡主之外,居然还有几个满洲的重要官员,尽管他也算是挺有些来头,仍然被面前几人的身份震的晕忽忽的。

  于中和马德两人以三品官位斩杀一品总督,名声早就哄传天下,何况还有种出了奉天米的费老头。

  这三个人,于中手握黑龙江最大的财源,整个天下都数得上的肥差,而且还是黑龙江参领,管着黑龙江的八旗旗务,由于满洲几乎全是旗人,管着旗务,就相当于管着整个政务;马德既是宁古塔都统,也是吉林参领,同时,也是布哈特乌拉总管,那是负责为宗室贵族在满洲采集东珠、药品等物品的肥差,尤其是康熙每年都要去木兰打秋围,从满洲雇人活捉猎物去木兰围场,这也是布哈特乌拉总管的活计,而这些都要钱,所以,内务府每年拨给布哈特乌拉总管的钱不会少于几十万两,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还跟内务府以及宗室贵族直接搭班儿,绝对的手眼通天,其间的关系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至于费老头的奉天府尹,虽然名目上不怎么起眼,可是,那也是给大清朝两个开国皇帝看陵墓,再加上奉天地域广阔,比关内普通的行省都大,费老头的实际权力,不在一个巡抚之下。

  ……除了军权之外,这可是掌握了大半个满洲事务的猛人组合了。何况莫睛和罗欣还有一个皇贵妃的拜把子姐妹,也就说,她们是皇帝的干大姨子,论起礼来,皇子见到她们也要行晚辈礼。

  施世纶的脑子很好使,在莫睛讲明白一切之后,很快就把所有消息都厘了个一清二楚,所以,他的头皮也发炸的厉害。

  “这些满洲的大佬……” 施世纶在心里一个劲儿的敲鼓,满大臣可没几个好脾气的,尤其是面对于中和马德两个“杀神”,他总觉得心里毛毛颤。这两个人,于中长得彪悍一些也就罢了,马德虽然肤色有些黑,却也显得文雅,可是,施世纶却反倒觉得马德更加可怕。他老子施琅也长得很不怎么猛,可杀人从来不眨眼。收服台湾之前,鄱阳湖八旗水师提督赖塔不服管教,就差点儿被他老子笑咪咪地砍了头,要不是李光地求情,恐怕骨头现在都朽了。

  “施兄,你上科真没有考过?”大新闻啊,“施青天”居然是二进宫才考上的,马德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想着以后要不要专门为施世纶写一本传记,并且附带上这条消息。

  “马大人开玩笑了,”觉得自己靠马德太近,施世纶不着痕迹地后退了两步,这才拱手道:“下官前年得中二甲进士出身,呆在京城,只是因为还没有出缺而已。”

  “出缺?噢,明白了,没有官位空出来让你去……啧啧,太可惜了!”于中连连摇头。施琅收复台湾,他却一向不怎么看重,倒是对施琅的这个儿子比较服气,在清代这个贪污横行的年代里,施世纶能传出那么大的清名,那说明他绝不是吹的,至少,他比于成龙的名气大多了,要不然,怎么没人弄个《于公案》出来?(施琅有十子,其中:施世纶,清漕运总督,康熙皇帝谕嘉为“天下第一清官”;施世骠,清福建水师提督,首次测绘西沙群岛入清舆图;施世榜,清开发台湾,兴建八堡圳水利工程。)

  “呵呵,施公子相貌不错。”费老头点头说道,结果,他这话把施世纶吓得心里一突噜,差点儿以为费老头是“兔子”。要不是看到是大街上,恐怕会掉头就跑。其实,费老头这么说是因为他听过评书,按评书上讲的,施世纶秃头、麻面、独目、歪腮、罗锅、鸡胸,端支胳膊,走路划圈,号称“十不全”,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要多丑不拉叽有多丑不拉叽。如今看到真人,虽然不怎么出色,却也远没有那么惨淡,费老头这才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只是他没有想到,因为这么一句话,害得施世纶在以后的好些年里,一直对他心怀惴惴,不敢面对。

  “呵呵,难得在北京见到熟人,施兄何不随我们一起逛逛北京?”莫睛笑着发出了邀请。

  “这个,不太方便吧?”施世纶并不适应莫睛的热情,虽然知道满人妇女比较胆大,可是,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莫睛的好意。

  “什么方便不方便的?我跟施……噢,施兄你已经中了进士,应该称施大人,我跟施大人你一见如故,自然要把臂交欢,走,大家一起逛北京去。……”于中不由施世纶分说,上前拉起人就走。

  “把臂‘交欢’?”施世纶对于中的言辞实在是不敢恭维,可是,于中是“凶名在外”的人物,又是清廷在满洲的重臣,他虽然有进士身份,家里也有些背景,却也不愿得罪这等人物,再加上于中不客气的拉住了他,他也只好跟着一起开步了。

  ……

  “施兄,这都过了一年多了,不可能没有官位给你的呀,你怎么还没有出缺?”施世纶在北京读书的,自然识得路,听说众人要去天桥逛着玩儿,就当起了导游,并对于中等人解说起了天桥的一些历史。天桥的桥是什么年代建的已经不可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