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线,直接指挥东线部队。
同时,要求格兰特推荐接任西部战区总司令的人选,上报华府。
格兰特找到关卓凡:逸轩啊,西部战区我就拜托给你啦。
关卓凡说:那怎么可以,谢尔曼将军功勋卓越,威名素著,我愿附骥尾。
在这个问题上关卓凡是很清醒的,自己虽然打赢了查塔努加战役,但在联邦军队中依然威望有限、资历尚浅,做个地方战区司令没问题,但要指挥全联邦的一半军队,还是勉强了。
何况自己毕竟是客军。
还有,别忘了,谢尔曼将军可是格兰特将军最好的朋友哦。
但让关卓凡居于谢尔曼之下,格兰特也不能做这样的安排。谢尔曼和关卓凡两个人原来平级,而查塔努加战役关卓凡是总指挥,轩军打得又明显比谢尔曼部好,真若以谢尔曼为正、关卓凡为副,肯定会引起舆论和政敌的攻击。
于是最后折中出这么一个结果:建立西部战区联席总司令部,由威廉?谢尔曼和关逸轩共同出任联席总司令。
华盛顿同意了。
关总司令表示,凡事定先同谢总司令商议,不敢自专。
两位总司令商量的第一件事是:任命乔治?亨利?托马斯为田纳西战区司令。
办完这件事之后,谢尔曼率部暂回孟菲斯战区,筹集粮草器械,以备南下。孟菲斯也在田纳西州境内,是密西西比河上的重镇,联邦政府把田纳西州划为东西两块,西部属孟菲斯战区,东部属田纳西战区。
关卓凡要做的事情很多,抚恤死伤,休整部队,总结经验,研究战法,积蓄粮械,补充兵员……但首先,要安葬死去的兄弟。
关卓凡问过托马斯的意见,然后下令在一个叫做“果园环”的小山坡上修建一个“烈士墓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安葬美**人,一部分安葬中**人。
安葬美**人的是永久墓葬,安葬中**人的是临时墓葬,关卓凡的打算是,回国之前,为这些弟兄移灵,装上船,运回中国。
这是他对轩军的承诺。
这件安排公布出来后,在士兵们中间引起了出乎意料的轰动,算得上三军振奋。爵帅的话都是真真算数的!
但远洋运送尸体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两三个月的路程,尸体很容易腐烂,因此移灵前需要对尸体做一定的处理。大致来说就是将尸体先过一遍火,烧掉肌肉,只留下骨骼;也可以用酸液腐蚀,达致同样效果。这种事轩军里也没人干过,关卓凡让山度士找了美国殡葬业的专业人士研究方案,不过离回国还早,是后话了。
轩军士兵的尸体不少已经残缺不全,幸好一来脖子上挂了“虎牌”,二来衣服内侧缝上了和“虎牌”同样内容的布片,因此几乎所有阵亡的士兵的尸体都有名有姓地寻了回来,入土安葬。
虽然是临时墓穴,但修得一点也不马虎,和隔壁的美**人墓葬没有任何区别,墓前立了石碑,刻上名字、番属、职务、军衔、生卒年月。所谓移灵只是移走骨殖,墓穴墓园是永久保留的,以供后人追思。
关卓凡计划,每打完一个大仗,就修一座这样的墓园。
视察工程的时候,随军神父问两位司令,美**人的墓穴的位置是否要按各州来划分。
这个问题关总司令不好表态,目视托马斯。
“不,不,把他们分散后混起来埋,”托马斯司令说,“‘州权’这两个字,我们已经听得够够的了。”
墓园竣工,烈士入土,战区举行了奠灵仪式,因为墓园分为两部分,仪式就举行了两次。两次仪式略有差异,中**人墓园这边增加了一道酒祭的程序。
关卓凡将酒杯高举过头,然后洒在墓前,他高声道:“轩军弟兄们,请你们在这儿好好歇着,迟一点,关三来接你们回国!”
然后,克字团整一个斯潘塞营,全部身着崭新的军装,整齐列队,举枪向天,伊克桑大吼:“放!”
五百支斯潘塞连珠枪齐射,声震山谷。
“放!”
一连七枪。
天地回响,连绵不绝。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招兵买地
查塔努加一役,轩军减员不少,招收新兵必须提上日程了。
应急的的办法当然是就地招兵,但这并不容易,田纳西原是邦联的地盘,肯加入北军的就是带路党了,不会太多。主要还得跑到北边去找人。本来这事扔给战争部就行,但战争部派来的新军打完仗之后肯定绝大多数要继续做美国人,带不回国,对于关卓凡来说,只好当炮灰用,性价比不高。
所以,即便是招美国人,轩军自己也得掺合进去,以期回国的时候可以多拐走一些。这个时代的美国人民还没见过什么世面,派个口才好的天花乱坠一番,东方古老大国那么的神秘富饶,骗一大拨蓝眼睛大鼻子**丝上船不难。何况有华尔这么好的一块生招牌,人家都准将了,打完仗少将没得跑,还有,娶了美貌的中国富家千金做老婆哦。
但这只是国际纵队,轩军不可能全变成洋军,主力还得是中国人。
中国人在哪?在加利福尼亚。
关卓凡启程赴美之前,因为要修建太平洋铁路,加利福尼亚的华工有了爆炸性的增长,加上原先的淘金者,总数已经十好几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每月不断增长中。
这是最好的兵源:绝大多数都是青壮男性,胆子大,吃苦耐劳,有纪律性。而且几乎不用细挑,因为能离井别乡、万里飘洋来到陌生的异国讨生活,必然具备上述条件。胆子小的、吃不得苦的、吊儿郎当的,干不来这活。
加利福尼亚能够为普通淘金者带来发财机会的浅层矿源——主要是在河滩。已经很有限。大量怀揣“淘金梦”的中国人正被迫改行。轩军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再就业”机会。
中国传统上有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旧王朝的士兵,收入少,社会地位低下,形象也不好;但美国完全不一样,士兵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高,这一点华人到达美国之后很快就有感觉。
最妙的是。当华工,干同样的活,工资拿的比白人少;当轩军的兵,工资却比其他白人部队拿的多!
至于将来回国之后,关卓凡有足够把握,他的轩军,待遇要远远好过中国其他任何一支部队。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淘金者和华工们既然能够抛家别土,心理上对国内的原政府的认同度自然而然就会降低,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对关卓凡个人的向心力和忠诚度。于日后大事,颇有助益。
关卓凡之前救下的那个叶茂。这个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说起来这个叶茂还是中央太平洋铁路招用华工的始作俑者,算是人地两宜,派去为轩军在华工中招兵合适不过。叶茂得罪过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里的爱尔兰帮,也因此被迫走上流亡之路,但没有关系,关卓凡委了他一个“联邦陆军西部战区志愿役工作特使”的衔头,面对这块招牌,爱尔兰人躲都来不及,哪里敢来找麻烦?
关卓凡不担心华工不肯踊跃报名,但他告诫叶茂:只能报恩,不可报仇。
叶茂名义上仅是一个“小吏”,属于“未入流”,但他如果心黑手狠,完全可以变成“灭门令尹”,手段很简单,只需给对方安上一顶“破坏联邦政府招兵工作”的帽子就可以了。
这是战争时期,不知道有多少人未经任何手续即被逮捕,又未经任何审判便被绞死,特别是到了1863年底,南北双方已经彻底杀红了眼。
比如被关卓凡拿来祭旗的那六个爱尔兰人,就多少有点冤枉。关卓凡给他们安的罪名是“为叛军服务,从事间谍活动”。“从事间谍活动”当然可以判处死刑,但实际上,这六位“为叛军服务是有的”,但“从事间谍活动”是没有的,他们干的是走私的活。
北南开战,贸易断绝,但双方都有对方需要的货物资源,南方不消说,制造业能力弱,啥都缺,而北边也需要南方的棉花。因此地下的走私从来就没中止过,双方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少军官都参与了这种活动,包括高级将领。
本来是罪不致死的,但关侯爵要借他们的脑袋激励士气用,这六个倒霉的地痞就只好“从事间谍活动”去荡秋千了。
叶茂如果用手中的权力去纠缠旧日恩仇,很可能耽误正事,而关卓凡的时间很赶。
兵招到了,不是马上就能派上用场,得先兜个大圈子运过来,还得训练,然后才能真正派上战场。新兵最好能够赶得及亚特兰大战役,但这比较困难,那么最迟得赶上萨凡纳战役。
因此必须郑重叮嘱。
叶茂很醒目,一点就透,信誓旦旦,绝不误了大帅的大事,否则“提头来见”。
单靠叶茂一人当然也不行,轩军另派了两个“特使”和叶茂一起赴加利福尼亚办理此事,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关卓凡给加州州长写了一封信,请他予以协助。同时,战争部也给加州下了公文,训令全力支持西部战区的招兵工作。
当然,轩军这么干是在挖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墙角,但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战争时期,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老板就算有什么不乐意,也不敢使什么坏,再说华工源源不断,对他的工程,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
办完这件事,关卓凡总算寻出时间,和已经在旅馆住了好几天的山度士细细一谈,来处理一番自己的私事。
美国司的业务非常顺利,特别是标准石油公司,因为地处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在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南岸,而湖北岸就是加拿大,算是远离战区,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反而因为军兴,接了更多的生意。
山度士兴奋地说:“洛克菲勒这个年轻人真不得了,下手又稳又准,一个一个吃过去,我看过不了多久,整个克利夫兰的炼油业就会被标准石油吞并!而且,我们的产品不但销售到东海岸,欧洲的市场也打开了——关侯爷,你看人的眼光真好!”
关卓凡微笑地听着,心想,这才刚刚开始呢。
山度士兴致勃勃,继续说道:“难得的是他没有一点不好的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除了太太,没有第二个女人,总是认真地作礼拜——约翰如果不做生意,肯定能成为一位特别称职的神父。还有,我从没见过他有一点点奢华的享用,最棒的是,这种简朴的习惯完全被他带进了生意,关侯爷,我没见过比他更会控制成本的企业家。”
这段话让关侯爷略觉惭愧,我是有第二个女人的,而且好像还不止……
夸完了洛克菲勒,山度士请示:有没有进一步的投资目标?
有当然有。但时机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再等一等。不过,有一样东西,是现在可以买的,也必须现在就动手买了。
什么东西?土地。
战争时期,物资短缺,百物腾贵,但有一样东西却大大地比战前便宜,那就是土地。
战后美国大肆建设,进入所谓“镀金时代”,这些地,不是几倍几倍地涨,而是几十倍、上百倍地涨。
其他的投资,比如投洛克菲勒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算是长线投资;而现在买地,最快一年之后就能变现,短长两宜。
房子一样便宜,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颗炮弹打过来,买的再便宜也是一堆废墟,不比土地,打不坏的。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还债与奏折
关卓凡递给山度士一张地图和一张名单。地图上用红水笔圈了地址,名单上是细细的说明。
山度士结果粗粗一看。大吓一跳:照着地图和名单上的买过去,花旗洋行美国司和关侯爷,会成为除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外,美国最大的地主。
关卓凡笑道:“山迪,并不是地图和名单上面的都要买下来——咱们暂时也没这么多活钱,人家也未必都肯卖。而是都可以作为备选,我标注了优先次序,你先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业主、价格,等等。然后我们来确定具体的地点数目,以及如何筹措资金。”
山度士心里怦怦直跳,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他再乐观,也绝不可能想像出日后那个雄视天下的巨无霸,但地图名单上的土地——哪怕只是一半,意味着什么,他可是一清二楚。
关卓凡郑重说道:“山迪,你放心,这场仗最多再打一年,联邦政府便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战后肯定会进行大规律的建设和发展,经济会有一个长期的高速的增长,咱们这笔生意,亏不了。”
不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生意,山度士早已经对关卓凡的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现在又打了这样大的一个胜仗,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想到跟着这位关侯爷,自己也必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心旌荡漾,用力点头:“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这件工作。”
关卓凡选择的地点,范围很广。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东北华盛顿至纽约一带。这里是美国北方最繁华的地带。虽未直接遭受兵灾,但接近前线,地价房价受冲击很大;战后则肯定是最早、最快恢复的地区,在“镀金时代”的大发展中,最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反复过兵的地区,基本都在南方,战争破坏严重,战后北方又刻意打压。恢复元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弗吉尼亚,战前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但因为是反叛的主力和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战后发展滞缓,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
这些地方,有的虽然最终也发达了起来,但远水不解近渴,现在就不招惹了。
还有西部,地价当然更便宜。几乎不要钱,可先得跟印第安人打生打死。算了。
至于房子吗,在东海岸比较安全的地段,挑大的好的,还是买他几栋,这个大底不能不抄,放着以后会派上用场。
还有一件事,要交待山度士去做。
关卓凡道:“我听说战前的时候,格兰特将军做生意欠下了不少债务。他为国家出兵放马,家里人过的这么拮据,实在不大妥当。山迪,你去了解一下,这些债务,咱们替他还上。”
山度士微微一愕,随即心领神会:“好,我去办。”
说起格兰特此人,颇有令人哭笑不得之处。不知道是生活所迫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在做将军之前和卸任总统之后,唯一感兴趣的事情,是做生意。但遗憾的是,和他的军事天才全然相反,格兰特的生意眼光奇差,做什么亏什么,背了一屁股的债务,以致内战爆发之前,这位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墨西哥战争的英雄,潦倒到在一家小皮革店里当伙计。
格兰特卸任总统之后,这样的经历毫无新意地重复了一遍,直到历年宦囊积蓄赔得一干二净。年老的格兰特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不得不忍受喉癌的折磨,为兼出版商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写了一本《格兰特将军回忆录》,未及出版,便与世长辞。不过也幸好写了这么一本书,不然,格兰特是一块钱也留不给他的遗孀的。
关卓凡做这份人情,换作对林肯,他并不能百分百确定对方会接受,但于格兰特,他有充分的把握。一个是因为格兰特确实需要钱也喜欢钱,另外一个,格兰特主政的那两届政府,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的政府,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丑闻。格兰特本人虽未被抓到直接的把柄,但关卓凡不认为他是污泥中的那朵白莲花。
和未来的美国总统既结下战斗的友谊,又进而成为有通财之谊的朋友,对日后两国敦睦邦交、个人谋图大事,都是颇有助益的吧。
当然,替格兰特还债是有技巧的,尤其不能让人说什么闲话,这一点,关卓凡相信山度士是能够做得好的。
又仔仔细细密议了一番,第二天一早,山度士便离开了查塔努加。
紧接着,关卓凡要给朝廷——国内的朝廷,写奏折了。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说麻烦,当然不是指文字,轩军带了文案,他自己笔下也勉强来得;也非单单指递送的不便。而是庙堂诸公,真正明白美国国内情形的几乎没有,包括总领洋务的恭亲王,也顶多算得雾里看花。远隔万里,折子递上去之后,上面有什么不明白甚或误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