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声不出,玉儿又离座跪倒,磕下头去。
*RS
第三十三章 进口的皇家马车
玉儿的情绪略略平复,关卓凡说道:“再说你哥哥。。他叫……嗯,苏达。——他在庄里是做什么的?
玉儿答道:“回贝勒爷,是做‘半分庄头’的。”
清朝的皇庄,共分五等,“半分庄”是最小的一等,“半分”即顷。不过,这只是“定制”,事实上,小于顷的都叫“半分”,有的庄,不过两三顷而已。“半分庄头”大约管着五、个壮丁,负责庄的劳作、生产,并按规定缴纳粮赋、出息。
这不是一个好活计。庄头如果缴不足粮赋,是要挨鞭的;情形严重的,会被剥夺庄头的职务,赶去抡锄头、做壮丁。清末,皇庄弊端无数,生产能力已经跌到谷底,庄头被鞭挞甚至罚做壮丁的,屡见不鲜。
庄头,实在不算“一份有前途的职业“。
关卓凡说道:“咱们的皇庄,如果不切实整顿,这个庄头,做起来大约没有什么意思。嗯,苏达身骨儿怎么样?能不能吃苦?”
玉儿赶忙说道:“我哥哥能吃苦!身骨儿也好!他能开一石的弓!”
国古代弓力的计算,标准历代不同,且述者多喜夸张其词,详考不易。不过到了清末,数据就比较准确了。一石弓的拉力,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八十磅的复合弓,这是相当厉害的了。
关卓凡自问,本贝勒就算能拉开一石的弓,也稳不住,箭更加是不知道射到哪里去。而玉儿口说的“能开一石弓”。当然是指:可以熟练拉弓放箭。收发自如。
他颇为意外。说道:“哦,这可不容易。苏达当过兵吗?”
玉儿说道:“回贝勒爷,这倒没有。不过,内务府曾经派我哥哥跟过雄勇公世一段日,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骑马射箭。”
听到“雄勇公”三个字,关卓凡想了一想,说道:“雄勇公世。名字是叫瑞煜吧?”
玉儿说道:“是,贝勒爷记性真好。”
关卓凡微微一笑,心道:我记性不能不好啊。这个瑞煜,原时空,后来改名符珍,娶了荣安固伦公主——就是丽妃的女儿,小名丽妞的。
嘿嘿,本时空,这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可不是你的喽。
话题回到苏达身上。关卓凡说道:“你的这个哥哥,有把力气。悟性也好,看来是个行伍的材料。下一次你母亲进宫探望,你跟家里人说一声,看看苏达愿不愿意当兵?愿意的话,我和内务府说一声,叫他到轩军来。当然,他既没当过兵,就得从大头兵干起了。”
玉儿满面笑容,如花之放。她站起来,给关卓凡深深一福,直起身说道:“必是千肯万肯的,玉儿先替哥哥谢过贝勒爷!哥哥向来对贝勒爷奉若神明,能够投到贝勒爷麾下,他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你们家,是姓西林觉罗吧?”
“是。”
“有一句话,你替我带到:西林觉罗氏虽然大多出身包衣,但本朝两百年,老西林一族,不知道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鄂端,就是鄂尔泰,内务府奴籍出身,历仕康、雍、乾三朝,做到大学士、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掌翰林院,加太傅衔,封襄勤伯,身后入贤良祠,配享太庙!所以,不要总想着‘包衣’不‘包衣’,只要肯吃苦,肯用功,努力上进,头上总有你的一片天!”
玉儿听得热血沸腾,大声说道:“是!奴婢替苏达领贝勒爷的训!”
玉儿第二天回到宫,已是未正时分。慈禧刚刚歇过午觉,李莲英正在给她梳头,玉儿进寝殿来“缴旨”了。
慈禧坐在锦凳上,并未转头,却在大镜里看见玉儿春风满面的,于是说道:“看这个模样,小蹄在宫外边溜达了大半天,可是够惬意的呀。”
玉儿给慈禧行了礼,笑嘻嘻地说道:“这还不是主的恩典?奴婢出去这一趟,可算是开了眼界了!”
慈禧说道:“开了眼界?怎么,贝勒府又多出了什么新花样吗?”
玉儿说道:“回主,新花样是有,不过不是在贝勒府里,而是在咱们去天津的路上。”
慈禧微微一怔,说道:“哦,是么?你说说看吧。”
玉儿说道:“回主,关贝勒说,去天津‘劳军’、‘阅兵’,主的大轿咱们带上,不过,‘备而不用’;北京到天津,都是通衢大道,关贝勒说,请主坐马车——这个马车,不是咱们平日里坐的马车,而是关贝勒特地从英吉利国定做的,和英吉利国女王乘用的,是一模一样的。”
慈禧来了兴趣,说道:“这么大费周章的?这个马车,和咱们的马车,有什么不同呢?”
玉儿说道:“回主,咱们的马车,是两个轮;英吉利女王用的这个马车,却是四个轮。”
慈禧愣了一愣,说道:“四个轮?那么……车怎么拐弯儿呢?”
玉儿说道:“这个奴婢也问过关贝勒。他说,车上装有‘转向机构’,旋转如意,十分灵活。不过,这个‘转向机构’到底是什么,奴婢就不懂了。”
国古代并非没有四轮车辆,但凤毛麟角,或者是有特殊用途的“特种车辆”,或者呆在图纸上从没下来过。总之,直到近代,都没有发展出可以大规模适用的四轮车辆。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四轮车辆的技术要求远比两轮车辆复杂,二是四轮车辆对路况要求较高,而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始终没有修筑近现代意义上的马路。
慈禧说道:“这洋鬼的花样就是多。嗯,车装上四个轮,这车厢可就比两个轮的大多了。”
玉儿说道:“主圣明!这么一来,主呆在里边,就舒适许多了。还有,这个车的窗,和咱们的也大不一样。这个车,前后左右一溜都是窗户,都镶了大块的玻璃,拉开帘,车里边,亮堂堂的!”
慈禧“哎呦”了一声,笑道:“这可新奇了!”
李莲英反应很快,凑趣笑道:“这大冷的天儿,主坐在车里边,看外边的风景,清清楚楚的,可一丝儿风都吹不着,真真的太妥帖了!”
慈禧一想,果然如此!不由满面笑容,说道:“冬天果然是好,到了夏天怎么办?会不会气闷呢?”
玉儿笑道:“回主,不会的,关贝勒说,窗上都装了手柄,玻璃都可以‘摇’下来,藏到车身里边去的。”
慈禧笑道:“这洋鬼的脑瓜不知道怎么生的?还真是会想事情!”
玉儿兴致勃勃地说道:“回主,还不止呢!这个车,前后左右四个角上,都装了‘煤气灯’——不是咱们的灯笼,奴婢也不晓得是什么。关贝勒说,灯火罩在玻璃罩里,不惧风雨,点着了,大晚上的,亮如白昼。”
慈禧笑着说道:“这个英吉利的女王,可真是会享福!”
李莲英说道:“主说的是,不过,关贝勒对主有孝心,咱们也不输给那个英国女王了!”
这话听得慈禧心里分外妥帖,脸上的笑容就摘不下来,对玉儿说道:“这个车,你见过么?”
玉儿笑嘻嘻地说道:“回主,还没有。关贝勒说,车已经从英吉利运到天津了,这当口正在往北京运呢。等车进了京,求主再赏奴婢一个恩典,奴婢去瞧清楚了,回来给主禀报!”
慈禧微笑道:“你倒会顺杆儿爬。好吧,就再放你出宫一次。嗯,到时候,小李也跟着去走一趟吧。”
*(未完待续。。)RI
第三十四章 神奇的抽水马桶
北京至天津,这一路上的居停,都由当地的巨绅,腾出宅子,供圣母皇太后驻跸。
慈禧沉吟着说道:“把人家一家子赶出来,咱们呼啦啦地住进去,这个……合适吗?”
玉儿笑道:“主子的心地,可真叫‘如天之仁’!这等人家,哪个是只有一幢宅子的?这都是他们的别墅!而且,都是他们主动诚心报效!主子想啊,接过圣母皇太后的驾,这是多大的脸面?十几辈子都说不完嘴的荣光!但凡掏得出来,花多少钱他们不愿意?何况,咱们不过是中午呆个把时辰,晚上过个夜,之后拾掇清爽了,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他们一两银子也不花,赚这么大一个恩典,睡觉都要笑醒呢!”
慈禧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点了点头,微笑道:“玉儿这小丫头出去一个晚上,脑袋瓜子也活泛了,嘴皮子也利落了,嗯,不错!”
玉儿笑道:“回主子,奴婢笨笨的,哪里想得明白这些道理?这都是关贝勒说给奴婢听的。”
李莲英说道:“咱们这边一个铜板不花,人家那边一两银子不出,接驾这么大一事儿,就妥妥当当地办了下来——如果换个人来办,不晓得要花多少钱?花了钱,说不定还要让主子受委屈!京里那班都老爷,还得说嘴!”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也是。嗯,到了天津,咱们也这么住吗?”
玉儿笑道:“哎呦,回主子,到了天津,花样可就多了!”
“差不多的宅子,也准备了一处。不过,这个不新鲜。”
“新鲜的是一幢西洋式的宅子!这幢宅子,轩军驻扎天津之后就开始修建了,不久前完工,正在布置陈设,主子到了天津,刚刚好就可以住进去了。关贝勒说,轩军长驻天津,圣母皇太后总有一天要来‘视察’的,得提前给主子备下一处‘离宫’!”
慈禧的眼睛亮了起来,嘴上却说道:“呦,他真的这么有孝心?怕不是给他自个儿准备的吧?”
玉儿赔笑说道:“瞧主子说的!关贝勒到天津,从来是住在轩军军营里,没有一次住在外边的——这是大家伙儿都晓得的事情。”
李莲英说道:“主子,奴才还听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每一次都会请关贝勒住到三口通商衙门里去——崇厚起居讲究,是有名的。不过,每一次关贝勒都谢绝了。奴才有个小见识,不晓得对不对?——关贝勒不如此,轩军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慈禧一笑,说道:“好吧,算你们说的有道理。军队里边,上头肯和下头同甘共苦,下头才肯卖命打仗——是这么个理儿。咱们姑且信了‘他’说的。嗯,你说的‘花样’,就出在这幢西洋宅子里吗?”
最后这句话,是说给玉儿的。
玉儿说道:“主子圣明,正是这幢宅子新鲜有意思!奴婢没亲眼见过这幢宅子,也说不出太多的道道,但单单是一个‘盥洗间’——就是咱们的……茅房,就有趣得紧了!”
“关贝勒说,这个‘盥洗间’,地面和四边的墙壁,都贴瓷片——不是一片两片,是全部贴满了,一点空闲不留的。马桶也是瓷做的——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马桶!这个马桶,跟咱们平日里用的,全然不同。”
“关贝勒说,这个马桶,叫做‘抽水马桶’,是钉牢在地面上的。马桶的下边,连通着地底的一条渠道;这条渠道的出口,开在河边。这个‘抽水马桶’,还连着一个储水的箱子,解手之后,只要拉动机关,箱子里的水,便会冲进马桶,将秽物冲进地底的渠道,最终流进河中,一点儿都不会留在马桶里边。”
这可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四轮马车,玻璃窗子,还勉强可以想象出是什么样子;但这个“抽水马桶”,实在超出了在场的人的想象能力。
大镜子里,慈禧和李莲英的脸上,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圣母皇太后抬起头来,微微皱眉,是努力思索的样子,说道:“如果真是这么回事,那是不是说,屋子里,就不会……有什么味道了?”
玉儿笑道:“圣明不过主子!正是如此!关贝勒还说,这个‘抽水马桶’里边,始终是存着水的。这个水,把下边的渠道隔了开来。所以,渠道里边的味道,是不会传到‘盥洗间’里来的。整个‘盥洗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算睡在里边,也是没有关系的!”
李莲英赞叹着说道:“单单为了一个‘抽水马桶’,就得在地底下挖好长的‘渠道’,这得费多大的功夫?关贝勒对主子的孝心,可真是没得说!”
慈禧轻轻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这声叹气,有欣喜,有惊讶,有满足,有感叹,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酸涩,况味复杂。
事实当然不完全是李莲英说的那个样子。
这个时代的抽水马桶,同现代的抽水马桶相比,还是略有差异的。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要真正发挥抽水马桶的功能,就必须有给排水系统的配套。近现代的给排水系统——下水道,是一个工程网络,绝非一条渠道那么简单;而单独为了一幢房子修建一整套给排水系统,未免太夸张了。
关卓凡的计划是:在天津建设一个近现代化的“示范社区”,把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规划、市政设施,统统地搬进来。这个“示范社区”,土地平整完成之后,第一个工程,就是修筑地下给排水系统。在名义上,“示范社区”是轩军的“军事用地”,虽然大兴土木已近一年,但外边的人,根本不知道里边在做什么。
给御姐建造的“离宫”,其实只是这个“示范社区”的第一幢“豪宅”而已。
这个“示范社区”,后文还要专章讲述,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玉儿继续说道:“关贝勒说,如果主子乐意,还可以在军舰上驻跸,‘枕底听涛’,也是很有意思的!”
慈禧一怔,随即笑道:“在军舰上过夜?‘他’真是想得出来!还‘枕底听涛’?你这个小蹄子,学会拽文了嘛!”
*RS
第三十五章 心心念念
玉儿脸上一红,说道:“回主子,‘枕底听涛’是关贝勒说的,奴婢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慈禧说道:“咱们新买的那两只军舰,大是大,但船上总是逼仄,住得下这么些人么?”
玉儿立即兴奋地说道:“回主子,住得下的!关贝勒说,咱们最大的那只军舰,是天底下最大的船,从头到尾,差不多有四十丈长!关贝勒说,英吉利是天下第一强国,这么大的船,可也只有两只!别的国家,就算法兰西、美利坚、俄罗斯,都没有这么大的船!”
四十丈?!
这个数字钻进耳中,慈禧先是滞了一滞,然后微微地一阵昏眩。
——四十丈,这到底得有多大?
玉儿好像知道圣母皇太后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关贝勒说,咱们紫禁城最大的宫殿是太和殿——太和殿面阔十一间,总长近二十丈,就是说,这只大船,刚刚好是两个太和殿这么长!”
两个太和殿?!
我知道它很大,可是,我不知道它居然大到了这个地步!
之前,“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之大,对于慈禧,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也就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可以帮助想像。现在——“两个太和殿”!
站在船头看向船尾,岂非“一眼望不到边”?
圣母皇太后内心感受,只能以“震撼”二字形容了。
她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玉儿眉飞色舞地说道:“关贝勒说,这么大的船,不要说泊在港口里面,就是出海,只要不遇上特别大的风浪,一定也是很稳当的。他可以担保,主子在船上过夜,断不会晕船的。还有,关贝勒说,只要主子不晕船,以后有合适的机会,他要上折子,请主子坐这条大船,去上海逛一逛!”
慈禧的身子微微一震,下意识地向玉儿这边扭了下头,动作幅度虽小,却很急促,李莲英正在给她梳头,差一点就扯到了她的头发。
李莲英吓了一大跳,慈禧却完全没有发觉,她稳了稳自己的呼吸,以尽量平缓的语调问道:“‘他’真是这么说的?”
玉儿说道:“回主子,这种事情,奴婢怎么敢信口开河?关贝勒确实是这么说的。”
上海!我怎么跟做梦似的?
李莲英用惊叹的声音说道:“哎呦,主子,这可不就是乾隆爷‘下江南’了吗?我听宫里的老人儿念叨,说起乾隆爷‘下江南’的景况,那可真是比一部书还热闹!奴才没想到自个儿有这个造化,托主子的福,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的大世面!”
慈禧微微摇头,说道:“咱们这个,和高宗皇帝‘下江南’,是不一样的。”
在贝勒府呆了一个晚上,经关贝勒耳提面命,玉儿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