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血战一个时辰,荆州兵主帅文聘竭力调度,犹然无法阻止凉州人突围而出。

    此战荆州方战死者近五千,斩首两千三百级,俘四百,获健马一千一百余匹、伤马八百余匹,悉数夺回妇女、车辆、财物等。加上先前野利斩首近千,此役算胜还是算败呢?文聘认为算胜,而且是大胜。

    樊稠和文聘抱有一样的观点,此战荆州人胜了。他带着三千余残军飞速赶回鲁阳,这边胡轸也不比他强多少,亡卒超过四千,仍旧奈何不得鲁阳、奈何不得孙坚。双方合计折损近八千人,换回的是两万多荆州俘虏,怎么算都得不偿失。

    两人相视而叹,引兵北归。

    看到凉州人潮水一般退走,孙坚长长舒了一口气,一股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疲惫瞬间爬满全身,脚下一软,若非妻弟吴景、侄孙贲、族子孙香、孙河等人反应及时,上前扶住,说不得就要一屁股坐到地上。

    孙坚推开诸人,手按城墙,支住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凉州人,直至不见

    “引董卓军于衡山,大破之,共计斩首三千余级,俘四百,马匹两千余匹”袁术拿到文聘这份捷书时猛然怔住,第一个想法是对方谎报,可是随着首级、战马源源不断送入宛城,袁术终于相信了,欢欣若狂,立拜文聘、野利为中郎将,皆厚赏之。

    之后董卓军退出荆州在袁术的意料之中,遂遍邀荆州豪杰宴之。当日,袁术酒到杯干,来者不拒,饮石余,酗而自倨曰:“天下能破董卓者,孤与盖子英也”

    坐间客者无论真心或是假意,皆笑着附和,惟有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悒然不乐,他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五千守卒亦亡两千余人,成为最大的输家,是以连强颜欢笑也做不到。

    袁术醉醺醺的拍着坐于自己下手方的孙坚,笑道:“文台,不必虑也。等孤理清荆州乱局,定会出兵讨伐董贼,最迟不过明年秋,届时文台可独掌一军。”

    “多谢将军”孙坚扯了扯嘴角,无奈实在笑不出来,只好举杯敬酒,以示谢意。

    “你我兄弟也,何言谢字?”袁术摆摆手,半洒半饮干掉杯中之酒。

    袁术家仆袁六从大堂侧门入,贴着墙壁绕到主人背后,耳语一番。

    袁术因为饮酒过量而渐渐扩散的瞳孔重新凝实,低头沉思良久,半晌瞥了孙坚一眼,说道:“文台,尚有讨董之志否?”

    孙坚投杯于案,慨然说道:“坚虽败,为国除贼之志未损也。”

    袁术抚掌笑道:“壮哉文台!刚刚接到消息,孔(伷)公绪病卒,今豫州无主,孤当举文台为豫州刺史,为讨董资用。你我兄弟,各据大州,天下不足定也。”

    孙坚目瞪口呆

第220章 兵发冀州() 
“文台,尚有讨董之志否?”

    孙坚投杯于案,慨然说道:“坚虽败,为国除贼之志未损也。”

    袁术抚掌笑道:“壮哉文台!刚刚接到消息,孔(伷)公绪病卒,今豫州无主,吾当举文台为豫州刺史,为讨董资用。你我兄弟,各据大州,天下不足定也。”

    孙坚目瞪口呆

    不仅孙坚,堂中所有人一瞬间石化,这个消息太震撼了。

    孔伷病死,豫州无主,这是一块大肥肉,袁术当然不会放过,不过汉代三互法规定,本州人不得出任本州刺史,也就是说,袁术连同袁氏族人、乡人亲信都没办法成为豫州刺史,只能用外州人。

    至于为何选孙坚,袁术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定。首先,孙坚是一员难得的良将,虽然他刚刚惨败于董军手里,但说实话,整个荆州,无一人可与其比肩,且孙坚素有讨董之志,正可借助其力。其次孙坚出身低,心狠手辣,擅杀荆州刺史、琅邪王叡,南阳太守、颍川张咨,而后者豫州名士,孙坚必不得豫州士人心意,方便自己掌握豫州。其三,袁绍乃是讨董联盟盟主,承制,有任命大权,必会插手豫州,自己任用孙坚,则是将孙坚彻底绑在自己的马车上。第四,袁绍以盟主之名大肆树立朋党,骠骑将军、并州牧盖俊、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扬州刺史陈温皆是也。自己势单力孤,孙坚和徐州刺史陶谦乃是扬州同乡,两人曾共赴西疆战场,交情深厚,正好借孙坚之手把陶谦拉入自己的麾下,这样己方便有了三州之地,足以与袁绍及其朋党争衡。当然也有第五、第六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袁术喝了一石多酒还能想这么多,真是难为他了。

    “袁公路说什么?他要把豫州给我?他疯了?”孙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术紧抓孙坚臂膀,微戏道:“怎么,文台,可是不乐为豫州?”

    “将军,所言当真?”孙坚眼角微微跳动,证明他内心的不平静。

    袁术闻言不悦道:“文台以为我袁公路是何许人?”

    孙坚压下心中澎湃,肃容抱拳道:“将军勿怪。喜从天降,不敢信耳。”

    袁术朗声笑道:“区区一州之地算得了什么?文台,你要把目光放远一点、放远一点你我兄弟并势,诛杀董贼,复迎天子,届时整个天下都是”话还未说完,背后便响起家仆袁六的咳嗽声,袁术神色一怔,马上意识到话语太过露骨了。

    这话听在别人耳里或许太过露骨,孙坚则没有显露出任何异样。

    袁术知道此间不是谈话的地方,借口醉酒告退,堂中诸人各抱心事,起身送别。不久,孙坚亦走,借口自然也是不胜酒力,任是白痴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孙坚进入密室时,袁术正喝着茶,汉代茶曾一度以药物的名义出现,因为其有解酒、醒神的功效,渐渐为人们日常饮用,喝茶之风尤以巴蜀、荆楚最盛,中原则少有。

    袁术一边小口喝着茶,一边问道:“茶虽苦,解酒甚利,文台来一些吗。”

    孙坚摇摇头,他在荆南呆了两年,还是不能习惯它怪异苦涩的味道。

    袁术也不强求,说道:“袁本初若得知孔公绪病卒,一定会来夺幽州。文台该早作行动,尽快掌握豫州大局。”

    孙坚恨不得现在就去,问题是他人生地不熟,颇有不知从何处着手之感。“将军有何高见?”

    袁术显然成竹在胸,说道:“豫州治所在沛国谯县,东临徐州、南临扬州,对于讨董来说,位置太过偏僻了。”

    “”孙坚深以为然。

    “豫州颍川、汝南,与南阳紧邻,我当派人协助你先收此二郡。汝南,术之家乡,人口两百余万,不逊大汉南都——南阳,地占豫州之半,名为郡,实州也。颍川,则临河南尹,随时有与董卓军发生交战的危险。依文台之见,豫州刺史部当设在汝南、亦或颍川?”说罢,袁术瞥了孙坚一眼,继续低头喝茶。

    “颍川。”孙坚想也不想道。

    “壮哉文台!”

    袁术命人叫来从弟袁胤,袁胤字承嗣,今年三十余岁,身长七尺余,玉树临风,容貌潇洒,汝南袁氏这个遭天谴的家族,从这里出来的人大多这副模样,气煞旁人。

    这个从弟倒不是袁成、袁逢、袁隗三兄弟的儿子,汉代家族就是这样,即使隔了十代二十代,犹呼为从兄弟。当然,袁胤没有隔那么远,他和袁术尚在三代之内,算是正正经经的实在亲戚。

    袁术拉着袁胤的手道:“承嗣,你这次回家族,要说服族中长辈、兄弟鼎力支持文台。”

    “北兄那里”袁胤踌躇道。北兄即指袁绍。

    袁术气极反笑道:“你到底是我的人还是他的人?”

    袁胤无言以对,心中暗叹,一代人中出现两位人杰,也不知是汝南袁氏的幸运还是不幸。

    次日,孙坚、袁胤二人带着袁术拨给的五千兵,回到鲁阳,孙坚合残兵两千余,共计七千余人向东入颍川境,鲁阳城防随后由刚刚升任中郎将的文聘接管。

    …

    河内朝歌和颍川的距离并不比南阳宛城远多少,可是相比于袁术的当机立断,火速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袁绍这一边就要慢得多了,商讨了两天时间,最后以扬州会稽周氏三兄弟的老二周昂为豫州刺史。

    周昂南渡黄河,经兖州陈留郡入豫州陈国,半路上突然接到孙坚继任豫州刺史的消息,顿时懵了,火速退回陈留郡,写信给袁绍汇报情况。

    袁绍第二次大发雷霆,第一次就是因为袁术杀死他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自领荆州牧,这次竟然变本加厉夺取了豫州,他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讨董联盟的盟主?

    逢纪恶狠狠道:“必须要狠狠打击袁术!”袁绍乃是讨董联军的盟主,承制,代天子行事,唯有他有资格任命州郡,袁术那个所谓表举纯粹就是强盗行为。

    陈琳摇摇头道:“袁车骑,天下之所望也,纵然错在袁术,兄弟相攻,不免授人以柄。”

    逢纪道:“若是不给他点颜色,日后州郡出缺,他肯定都要插上一脚。”

    许攸开口道:“让周(昂)仲仁去豫州鲁国吧,陈(逸)子师在那,鲁国左有(兖州)山阳太守袁(遗)伯业、北有(兖州)济北相鲍(信)允诚照应。”陈逸陈子师即党人领袖、太傅陈蕃之子,曾和冀州刺史王芬谋划废帝,许攸那阵子无聊,也陪他们玩了一把,事泄,王芬自杀,陈逸亡命。董卓入京后为党人翻案,党人后代皆赐官职,陈逸被拜为鲁国相。鲁国属于豫州,却被兖州诸郡从西北东三方包围,南与沛国接壤,境内谯县就是豫州刺史部所在地。

    袁绍扶着额头道:“孟德也一同去吧。”曹操家即在沛国谯县,他对那片儿人熟地熟。

    曹操点点头,问道:“是老老实实呆在鲁国还是”

    袁绍想了想道:“暂时不要起冲突,等到我拿下冀州再说。”

    …

    这个冬天还真是精彩得过分呐!

    临近年关,盖俊一边娱妻弄子,一边目视中原,发出无限感慨。

    黄忠指挥的河内之战整个过程来看堪称完美,以亡数百人的微小代价击退董卓,并取得河内八县千里之地,数十万子民,可惜副将张杨死了

    说实话张杨的死吓到他了,特别是听说他在阵上被吕布数创,伤重而死。历史上张杨虽然也是因为吕布而死,可意思完全相反,他是欲救受到曹操围困的吕布,而为部下所害。

    历史上本该是肝胆相照好兄弟的典范,却由于自己的介入而演变成这样的结果。

    造化弄人吗?

    张杨有二子,一十岁,一八岁,盖俊令云中太守乐贺好生看顾,直至二子成人为止。

    董卓、袁术南阳之战,这场历史上没有发生的战事让盖俊听到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文聘,可以说他是荆州为数不多可以称得上名将的人。另一个名字很让他诧异,先零伪王野利,他居然还活着,并且投入袁术门下,帮助袁术大破樊稠上万骑。

    袁术和大兄袁绍的豫州之争以后者退让而告终,但盖俊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出半年,二袁必会开战,正式拉开三国群雄争霸时代的帷幕。

    正月一过,盖俊首先封堵恒山诸道,莫说人,老鼠都不许通过。集射虎、落雕二营三千,骑兵一万,步卒两万七千,合计四万人整,刨去北地、河东、河内三处聚有重兵的地方,这是盖俊目前能够动员的最大极限了。大军分批南下上党郡,作为征伐冀州之用。参战的大将有振威中郎将庞德、折冲校尉徐晃、上党都尉胡封、先登校尉胡车儿、怀义校尉张白骑。另外他用北地都尉郭锐替换上郡都尉鲍出,以鲍出为陷陈都尉,和先登校尉胡车儿都射虎、落雕二营。

    由于粮草早在去年就开始囤积于壶关,民夫也不缺,附近全是黑山民,随着最后一部步卒到达壶关,大军在怀义校尉张白骑及三千原黑山军的引导下进入恒山。

第221章 困兽犹斗() 
盖俊率军进入恒山的同时,八方云动,首先河内典军中郎将黄忠突然南下包围孟津冀州兵,袁绍、兖州刺史刘岱出动战舰数百从水上来,冀州人毫无准备,冀州从事赵浮、程涣并被擒斩,士卒战死者三千,大舰被焚数百艘,降者近万。

    当日火光冲天,看得对岸董军士卒膛目结舌,马上禀报董卓,董卓料想必是关东内讧,着令将士不得妄动,静观其变。

    袁绍后顾无忧,亲率数万大军,船近千向东进驻兖州东郡、黄河道口延津,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王肱以数千兵助之,对黄河北岸的冀州魏郡虎视眈眈。

    身处魏郡邺城的韩馥大为惊骇,要说他近来一点风声没收到那是骗人,可走到兵戎相见这一步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敢稍有迟疑,急忙以武猛校尉麴义将兵一万南下黎阳,阻止袁绍北上,然而麴义走到内黄突然叛变,兵锋掉转向北。

    韩馥又怒又急,大骂麴义叛徒,以清河人朱灵率兵两万击之。

    内黄西黄泽大湖。

    浩淼的湖水波光粼粼,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余香,一个年约四旬出头,身披精甲的中年大汉默默走在湖边芦苇旁,他身长七尺八寸,躯干雄壮,肩膀比常人宽了半尺有余,容貌粗豪,满脸胡须,形象异常威武,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

    他就是金城麴义麴子善,前文提到过,麴氏原本出自青州平原鞠姓,先祖鞠谭,西汉哀帝时任尚书令,由于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案件牵连被削职为民,王莽时徒凉州,鞠谭由是“避难湟中、改鞠为麹”。

    中平元年黄巾暴起,韩遂、边章亦起于西疆以应,金城麹氏整族依附韩遂,正在追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压黄巾之乱的麴义,立场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家族不认,朝廷不信,心灰意冷下遂留冀州。他的祖籍平原虽属青州,但其境内十县,有七县在黄河以北,地缘上更接近冀州,所以他此举也算是落叶归根。

    七年了!

    不知不觉间麹义已经旅居冀州七年,相比于凉州,略显安定的七年。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作为一个在西疆长大的人,心中必怀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麴义也不例外。多少个日日夜夜梦中醒来,他总是会问自己,当初自己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西疆那场战事,成就了相国、执国朝权柄的董卓,成就了骠骑将军领并州牧盖俊,乃至当年征讨黄巾时一文不名,现在却名传天下的虎威将军盖胤、度辽将军马腾

    当年和自己一同赴关东的傅燮,以汉阳太守死难,那又如何?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像傅燮一样轰轰烈烈的死去,青史留名,也不愿终老于榻上。

    去年关东联军讨董曾一度让他升起希望,然而冀州牧韩馥的胸无大志随即让他失望透顶。正是在那时,骠骑将军盖俊亲手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并州共建功勋,盖俊麾下多为凉州乡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麴义想了想,婉言拒绝。一来他受不了身份、地位上的落差,二来则是袁绍一方已经开始和他接触。

    袁绍,海内所望,素有大志,若能辅之,事业成矣。

    “校尉”一名凉州亲信大步走来,打断麴义的沉思,“韩馥两万大军进至五十里。”

    “两万?”麴义扯了扯嘴角,不以为然,问道:“谁为将?”

    “清河人朱灵。”

    麴义点点头,朱灵素有名声威望,甚得士卒心,算得上冀州名将,不过也就如此而已。

    冀州牧韩馥的不作为,不止麴义感到失望,朱灵也有意见,冀州即使先后遭遇黄巾、张纯之乱,犹有四五百万人口,百万顷、即亿亩良田,带甲十余万,谷支十年。此,用武之国也,世祖光武帝据此扫平天下,定鼎九州。今,董卓暴逆,弑杀天子,韩馥不思进取,甘为一守田翁,冀州诸将则不想为守门犬。

    不过朱灵和麴义不同,他虽然不满韩馥,但却不会做那以下犯上之事。作为冀州有数的几位名将,袁绍不可能不想拉拢他为己用,曾多次伸出橄榄枝。朱灵没有回复,当然,他同样也没有向韩馥告密,看似两不相帮,其实应该说是倾向于袁绍这边,惟有袁绍这样的人杰入主冀州,他们这些武人才能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

    对于此战,朱灵无必胜之心,哪怕他有两万人而对手麴义只有一万。朱灵与麴义相识数载,深知其能,其用兵之健,绝不弱于公孙瓒、徐荣、盖胤、马腾等正值壮年的国朝名将,可惜身在冀州,无用武之地,本为猛虎,君皆以犬待之,可悲可叹。

    而今猛虎挣脱绳索,归入山林,谁能制之?

    主将朱灵尚且如此,何论冀州士卒,麴义在州七年,威名鼎盛,人人戒惧。

    斥候回报麴义率众北上搦战,朱灵苦笑,心道连立营的时间都不给我吗?麴义用兵就是这样,无论处于优势抑或劣势,皆是一往无前,乃下令摆阵应战。

    麴义望见冀州大军,二话不说,发起进攻。

    世祖光武帝因何得天下?无他,幽州突骑、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