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的小型统治,而这些得到土地的手下要对领主效忠,给领主服役。
随着拜占庭封建制的发展,领主为了让手下更好的效忠,不断侵吞平民和村社的土地。农民没了土地,自然吃不饱肚子,所以对政府相当不满。
拜占庭的国内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地步,只有爆发才能释放它的能量。
821年,小亚细亚的军人、城市平民、农民发动起义,领导者是一个斯拉夫人,名叫督马(Thomas)。
因此,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被称为“督马起义”。
督马原来是拜占庭海军将领、利奥五世的宠臣。早年,督马和米海尔二世脾气就不对付,俩人为政权夺利关系处得很僵。
米海尔二世这么一上台,督马受到排挤,他也受了很大刺激,感觉米海尔这小子水平不如自己,反而当了皇帝,凭自己的本事更应该当皇帝。
督马很善于利用矛盾。
东部各省都支持君士坦丁六世,督马就自称是君士坦丁六世,因此得到东部各省的支持(君士坦丁六世被伊琳娜挖去双眼的事是宫廷秘密,民间不可能知道,所以督马可以用这个名义进行忽悠)。
西部各省都反对破坏圣像运动,督马就以恢复圣像崇拜、反对破坏圣像运动为口号,由于得到西部各省的支持。
督马在社会各阶层拥有大量粉丝,他把那些平常对政府发牢骚和希望通过暴力改变国家方略的人联合在一起,另有一些利奥五世的亲信在新政府下失宠,也转而投入到革命当中。
督马闹起义本身目的不纯,但是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这场运动从爆发那一天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下层民众革命的性质,拜占庭史学家曾在他们的作品中这样写道:“奴隶起来反对奴隶主,普通士兵起来反对他们的长官。”
督马把所有税官统统关起来,废除法律里规定的所有捐税,他还把税官们收缴上来的税钱分发给百姓。因此,史学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小亚细亚之所以爆发起义,是因为那里的赋税过重。比较恶搞的是,在拜占庭做个饭也要交纳捐税,交所谓的“灶户捐”。
起义波及拜占庭境内的所有军区。在督马起义的发源地——小亚细亚军区,连当地的土著人都加入革命之中。在起义队伍里,什么拜占庭人,什么斯拉夫人、波斯人、汪达尔人、亚美尼亚人,全都有。
令米海尔二世始料不及的是,驻扎在爱琴海的海军也投靠了督马。督马趁机夺取帝国的舰队,起义军乘风破浪,扬帆渡过欧洲海岸,在色雷斯和马其顿登陆。定居在那里的斯拉夫人长期受拜占庭压迫,自然像解放者一样欢迎督马,并给予他莫大支持。
督马又和拜占庭的死对头*帝国结盟,竟然还在穆斯林控制的安条克加冕当了皇帝。
在哈里发麦蒙的支持下,起义军势力如日中天,起义后仅几个月时间,小亚细亚只剩两个军区还掌握在米海尔二世手里。
起义军一路杀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米海尔二世成了瓮中之鳖,督马此时的心情就像黄巢一样,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尽管督马高举恢复圣像的旗号,可是作为起义军主力的农民在城市人眼里永远都是低贱的穷棒子、泥腿子。
君士坦丁堡里的圣像崇拜者非但没给起义军支持,反而和圣像破坏派联合起来,因为他们害怕穷棒子翻身。
没有内应,要想攻克练过铁布衫的君士坦丁堡谈何容易,就连强悍的克鲁姆都没拿下来,就别说农民起义军了。
起义军只得将这座世界闻名的坚城巨堡包围起来,围了个水泄不通,飞进去只蚊子也得验明正身、分清公母。
米海尔二世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君士坦丁堡被包围整整一年,如之奈何。有大臣过来给皇帝排忧解难,出了个好主意: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的确是个妙计,米海尔二世收买了起义军中的不坚定分子,同时请求保加利亚出兵。
起义军在两面夹击之下败退至阿卡迪波尔(Arkadioupolis;今土耳其西北端的卢利伯格兹)。在随后的五个月里,督马坚持战斗,最后被俘并被杀害。
824年,起义彻底失败。整个督马起义坚持了两年多,双方交战异常激烈,死伤都很惨重。史料中把这场战争形容为“尼罗河决口,但淹没大地的不是水,而是鲜血。”
【督马起义的影响】
拜占庭慑于起义的巨大规模,减少了一些苛捐杂税,如灶户捐等。不过农民的社会地位从此一天不如一天,一时不如一时。
公元9世纪是欧洲小农经济破产和大地产发展的开始,督马起义的失败无疑加快了这一过程的步伐。督马起义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拜占庭因忙于国内斗争、维持摇摇欲坠的政权,疏于对国外势力的防范。
825年,克里特岛被*人占领,克里特岛在战略和贸易方面对拜占庭至关重要,这就好似掐住了拜占庭的食管一样。这批*人来自西班牙,他们在该岛建立国家,而该国的业务则是进行海盗活动,他们对爱琴海沿岸地区构成巨大威胁,这种威胁一直持续到10世纪前叶。
翌年,西西里岛的大部分领土又被*人夺走。这批*人来自北非,他们将此地牢牢控制在掌中,并且适时地、慢慢地蚕食周边领地。
本来可以看邻居哈哈笑的拜占庭也不得不哭丧着脸,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挣扎。
20 鼎立!西欧的三国
20 鼎立!西欧的三国
秦始皇气冲霄汉,一口气横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可是他身死国灭,子孙后代万世基业的理想化作泡影。
同样气冲霄汉,同样横扫六合,同样吞并数国的查理曼也落得同样下场。
身死国灭,这是对一代英雄最大的惩罚。
【查理曼之死】
814年1月28日,叱咤风云的查理曼在打猎时感染风寒,病逝于首都亚琛的皇宫里,享年七十二岁。一颗光芒耀眼的流星划破夜空,消失不见了。
英雄惜美人,美人爱英雄,历史上的牛人大都不缺少美女环其四周。查理曼也不例外,他先后娶了五个老婆,还相继有过五个侍妾,总数比韦小宝多三个。
早在结婚之前,查理曼就有过同居经历,和一个女子生了个儿子,他就是驼背丕平。驼背丕平前文提到过,他很有想法,想谋反,但是他老爸偏偏是查理曼,谋反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正式过门的大老婆是伦巴第国王的女儿,这个前文也交代过,这场纯属政治婚姻的结合无果而终,还引发了法兰克和伦巴第两国在意大利的战争,最后伦巴第王国被消灭。
二老婆十三岁就嫁给查理曼,她是个生孩子机器,一共给老公生了九个子女,其中包括小查理、意大利丕平和虔诚者路易。由此可见,查理曼对这个老婆还是相当满意的:)
老三是几个老婆里面最著名的,她心狠手辣,挑唆驼背丕平叛乱,后被查理曼打入冷宫,郁郁而终。
四老婆没给查理曼生孩子。
查理曼在皇帝这个行当里,和其他从业者相比算是高寿的。就因为他活得时间长,小查理、意大利丕平等不及接班,先他而去,到天堂报到去也。
因此,虔诚者路易成为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似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813年9月,查理曼在亚琛加冕当时担任阿基坦国王的虔诚者路易(Louis the Pious;814—840年在位)为皇帝,即路易一世。
的确,当时他已经七十一岁,早该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路易分土】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铁锤查理、矮子丕平、查理曼祖孙三代各个牛气冲天。
爷爷阻止了*人的铁蹄,拯救西欧文明于倒悬;爸爸通过献土,使君权与神权再度结合,巩固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儿子更是牛得不能再牛,他横扫西欧,将基督教传播到帝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使加洛林王朝的统治如日中天。
俗话又说了“富不过三代”,到了孙子虔诚者路易这一代,似乎基因发生突变,他远没有祖辈们的雄才伟略,在军事、政治等诸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疲软。
虔诚者路易之所以得了“虔诚者”这个绰号,是因为他忒迷信,就因为他迷信,查理曼帝国才会分裂得如此之快。
事情是这样的。
817年,虔诚者路易带着一班随从经过皇宫的一个木质长廊时,长廊突然塌方,很多人被活活压死,虔诚者路易本人也受了伤。
虔诚者路易大难不死,自己掐指一算,哎呀不好,耶稣不就是在几百年前的今天举行最后的晚餐吗?吃完这顿饭,耶稣不是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吗?
虔诚者路易惊出一身白毛汗,难道自己大限将至?阎王叫你三更死,你活不到五更啊,临死前得把后事安排一下。
三个月后,虔诚者路易发出诏令,把帝国分成四份,史称“路易分土”:
长子洛泰尔一世(Lothair I;817—855年在位)作为共治皇帝辅佐朝政,得到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次子丕平担任阿基坦国王;
老三,即日尔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担任巴伐利亚国王;
侄子贝尔纳(Bernard)也有份,他是意大利丕平的儿子,担任意大利国王。
另外,三个国王必须听从皇帝的指令,也就是说洛泰尔的地位高于其他兄弟;三个国王的领土都可以世袭,如果没有后代的话,领土就由洛泰尔收回中央;如果洛泰尔的后代绝嗣,其他亲兄弟的后代可以通过选举当新皇帝,注意是亲兄弟。
虔诚者路易把身后事安排得可谓精细周到,可是他忘了一件事,按照法兰克传统,应该把领土平分给儿子,而不是像他这样抬高一个儿子,让其他儿子听从调遣。
此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贝尔纳被完全排除在外,因为他不是虔诚者路易的亲儿子,所以被剥夺了继承皇位的权利;另一方面,如果贝尔纳绝嗣,意大利收归中央所有,也就是收归到虔诚者路易后代的手里。
这显然很不公平,事实上,意大利早在查理曼时期就封给了意大利丕平,贝尔纳是子承父业。虔诚者路易没有借口把意大利要过来,才在“路易分土”时做了点儿猫腻。
贝尔纳对这一安排当然很生气,他愤然拒绝听从叔叔的安排。虔诚者路易勃然大怒的同时也嘿嘿笑了,你不听话我正好有借口*你。贝尔纳抵挡不住,向叔叔投了降,后被叔叔弄瞎双眼,在痛苦中死去。意大利被虔诚者路易顺便揣到兜里。
虔诚者路易的这一举动遭到全国各地领主的一致反对,以至于他堂兄在大会上指着鼻子骂他是内讧的罪魁祸首。
虔诚者路易的确挺虔诚,为侄子的惨死作忏悔,也许是感到内疚,更有可能是害怕遭天谴。
【内战】
818年,虔诚者路易得到一个好消息:老婆死了!
老婆死了有什么可高兴的?对于某些老公来说,老婆死了的确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虔诚者路易就属于这类老公,因为他老婆仗着是公爵之女,经常干预国政,令虔诚者路易甚是不爽。
虔诚者路易又娶了一位伯爵之女朱迪(Judith),这位新国母给皇帝生了个儿子——秃头查理。
朱迪野心勃勃,誓死也要为儿子争一块封地,她枕边风这么一吹,她老公当场就晕了。虔诚者路易觉得应该一碗水端平,给小儿子也弄份遗产,所以提出从洛泰尔的封地里拿出一块给秃头查理。
为了权力,手足相残之事屡见不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洛泰尔愤怒不已,为了打消老爸不切实际的念头,洛泰尔联合其他两个兄弟决定来个兵谏,法兰克内战开始。
教皇格里高利四世(Pope Gregory IV)也出来发难,要求神权必须超过君权。
在教皇怂恿下,虔诚者路易的军队大部分倒戈。被俘虏后,虔诚者路易只得抬起屁股,把皇帝宝座让了出来。
在苏瓦松的大教堂里,他恋恋不舍地解下绶带和佩剑,放下权杖,跪在兰斯大主教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嘴里念念有词道:“我亵渎了神灵,我亵渎了神灵……”他被囚禁,他的宝贝小儿子秃头查理被关到阿登的修道院里,皇后也被侮辱性地剃光美丽的秀发,发配到伦巴第。
不久,三个儿子因为瓜分胜利果实不均而内讧,洛泰尔自己一伙,两个弟弟结成同盟,哥仨接着干仗。
为了压咄咄逼人的洛泰尔一头,就必须恢复老皇帝的名分,为此日尔曼人路易和丕平恢复了虔诚者路易的皇位,秃头查理也被释放。
从此,法兰克陷入长年混战之中。
【凡尔登条约】
自从内战开始,查理曼帝国就没有一天消停过。虔诚者路易在位期间基本没干别的,光和几个不听话的儿子打仗了,次子丕平终于熬不住,上天报到去也。
840年6月20日,虔诚者路易死于美因茨附近,结束了自己窝囊的一生。
虔诚者路易死后,洛泰尔单独执政,立即遭到其他两个弟弟的反对,日尔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不计前仇旧恨,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哥哥洛泰尔。
“最是无情帝王家”,从虔诚者路易的几个儿子身上真正能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
老爸死了,儿子们没有哭得死去活来,仗还是接着打。当然这也不能怨他们,古往今来,面对利益的诱惑,又有几个人入淤泥而不染,又有几个人能坦然地说自己从未被贪欲驱使过?
经过一年的混战,虽然洛泰尔得到侄子、阿基坦国王丕平二世(虔诚者路易次子丕平之子)的支持,还是在特奈莱斯吃了败仗。
842年2月,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在斯特拉斯堡会晤,兄弟二人起草了密切联盟的誓约——《斯特拉斯堡誓约》。
日耳曼人路易的部下说条顿语,秃头查理的部下说罗曼语,他们都听不懂对方的话,这份誓约便用两种语言分别宣读一遍,这两种语言后来逐渐演化成德语和法语。
查理曼依靠武力把帝国各部分维系在一起,境内除法兰克人外,还有罗马人、勃艮第人、伦巴第人、萨克森人、少数西斯拉夫人及其他人种。他们语言不通,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缺乏经济和文化联系,有的带有原始社会的残余,有的则完成了封建化。
查理曼可能光想着打仗了,没在帝国构建有力的行政系统和赋税制度,竟然连常备军和统一的法律都没有,实在令人费解。
因此,帝国的基础极不牢固,注定要分裂,这一点从《斯特拉斯堡誓约》要用两种语言宣读就可见一斑。
犹太金融巨子摩根说过:“竞争是浪费时间,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
843年8月,身心疲惫的哥仨也终于明白到这一点,他们来到凡尔登(Verdun;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了《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耗费一生打造的强大帝国分裂了,被瓜分成三部分:
东法兰克王国,范围是莱茵河以东地区,包括莱茵河西岸的沃姆斯、美因兹和斯拜伊尔,它是神圣罗马帝国和现代德国的前身,国王是日尔曼人路易。
中法兰克王国,范围是意大利中、北部,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西,斯海尔德河、默兹河、索恩河、罗讷河以东地区,国王是洛泰尔,洛泰尔仍沿袭空有其表的帝号。
西法兰克王国,范围是高卢和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它是法国的前身,国王是秃头查理,他是公认的第一位法国君主。
《凡尔登条约》大致奠定了今天德、意、法三国之间的疆界。
虽然名义上三国还是加洛林王朝的一部分,但是从这一天起,查理曼帝国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
“现在插播一条股讯:查理曼帝国股份有限公司分成三个子公司上市,建议满仓,长期持有,三支潜力股啊。”
【斯特林加起义】
在查理曼及虔诚者路易统治时期,法兰克基本完成了封建化。
查理曼穷兵黩武,导致国内战火不断,大批自由民破产。原本勇敢善战的法兰克人为了逃避兵役,宁肯出卖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宝贵的自由沦为农奴,也不愿上战场。
正像*说的,哦,*说的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而是“帝国的兵役大大加速了罗马平民的没落。”
官吏、主教、修道院长都可以得到皇帝或国王的封土,并向其行臣服礼和效忠宣誓。在自己的封土里,领主们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种种被称作“特恩权”的特权,独霸一方。采邑已经变成世袭领地的封土,领主子子孙孙可以在这块土地上为所欲为。
9世纪开始,庄园制在法兰克盛行,它是一种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制度。
庄园里的耕地被分成两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