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易大师(223章全集)-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易大师》经典语录
 有时候大人想不明白的事,小孩子往往一想就通,这大概是大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复杂,小孩子喜欢把复杂的事想简单了的原故吧。
 骗人是最没道义的事,但我连饱腹的食物都没有,要道义干什么?
 有些东西当一个人把它视若生命时,是可以与之共存亡的。
 当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会被别人当一盘菜看待,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是一菜盘子。
 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快乐就是能让自己爱的人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你能满足她的不时之需。
 自己喜欢的东西偏用别人不喜欢的手段去获取,以己之恶取人之善就这么快乐吗!
 世人都去找乐趣了,你偏偏来自找没趣。
 女人如同一味使人上瘾的药,服过一次就离不开了。
 男人教会女人享受生活,然后女人在享受里慢慢堕落。
 有些女人沉思的时候是圣女,微笑的时候是天使,一说话就是狗屎,再多说两句话便是狗屎不如。

 前世*神话
 不是写学术报告,只是谈谈个人对易经的理解。
 我们先从易经的源头说起。
 易经被公认是中国诸经之首。这个首领当然不是枉得虚名,是有来历的。
 我先讲一讲中国的神和鬼。
 我们常说神话和鬼魅。而且都以为这两者是虚构的,是假的,是骗人的。真是如此吗?鬼才信呢!
 我说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神和鬼都是存在的,不是假的。只是我的理解和千古流传的是两个概念。
 神即是圣人、智者,在远古即是头领、皇帝,那时候没有这一说。万人景仰即是神,那时候一个部落恐怕还没有一万人。
 我们先从燧人氏说起,再远就是《广雅•;汉历志》所载的:“皆以元命苞,谓自开辟至春秋获麟二百二十六万七千馀年,分为十纪。”也就是说中国的历史是从二百六十万前开始的。因为世界的历史是以文字记载为准的,世界人民一般不承认没文字的历史,这个无所谓,但我们炎黄子孙若不承认就有些忘本了。
 不扯那么远,燧人氏就是一个智者,他会钻木取火,那他在那个时代就是圣人,就是智者,有反对的吗?你也想个取火的办法出来!所以那时候就天下归一了,史书上称为“燧明国”,当然那时候燧明国的天下很小,也就是一片森林。于是燧人氏在“万人景仰”之下,就成了科学家,他不能辜负众望,肯定要专心钻研,不得不接过先人的枪,把先人传下来的天时变化的知识发扬广大,通过观察,他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并且掌握了地球转一圈每个时段刮风、下雨、冰冻、万木复苏的规律,然后进一步扩展到了历法、农耕等领域。经过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整个部落的人都发现很是科学可行,于是把他的研究成果流传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真理,他的后代慢慢把他美化成了上天派来的使者,也就是今天我们称作的神。
 以此类推,所有的神都是这么来的。所以神这个字是真正存的,不是虚构的。
 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前,文字还没有出现,当然没法记录,靠什么传授这个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靠的是口传心授。《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因为那时有了结绳记事。《说文解字•;序》载:“神农氏结绳为治,&nabs;而统其事。&nabs;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这个记载不准确,结绳记事在燧人氏时就有了,这个毋庸赘言,燧人氏离现在三万年了。
 三万年前的东西传到今天,又没有文字留存,如果还不能成为“神话”那可真就是神话了。
 易经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后来伏羲氏画出八卦,把口传心授的东西落实到了固定的符号,后人又把伏羲氏称作神,说他是人面蛇身。为了把一个人捧为神,总要在这个人身上找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来,我们的老祖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
 所以“神话”也是人话,神是人造的,为了让天下归心,为了让信仰流传,必须得有人牺牲成神。这就是中国的神的来历。
 至于鬼的来历,下回慢慢说吧。
 作者题外话:因为要写《周易大师》,不能不关注到易经的知识,也明白很多读者对易经还是怀着敬畏的心理,所以根据自己的见解,整理了《周易的前世今生》这篇文字,只为了供读者了解一些易经知识,另外,也是因为这本小说写得比较慢,读者每天等更新等得不耐烦了,所以算是加点餐吧,希望亲们能喜欢。

 易经念的是什么经
 易经是世界公认难懂的书,其实如果抛开预测占卜来学习易经,就会发现,易经很简单,易就是简易,易经讲的就是很平易的知识,我记得农村每逢有人娶嫁,新人的门前总会写这样四个字:“乾坤定矣。”什么意思?难道说是天下安定吗?男娶女嫁和天下安定有关系吗?这四个字来自易经的一句话:“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意思即天高地下,阴阳合德,世界秩序井然,万物和谐发展,可以安心的开始新生活了。
 易经精髓就是讲阴阳平衡,也即现在我们说的和谐。为什么古人要造出个五行生克呢?就是为了平衡,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五行相生相克,我们人体本身也是,我们做事工作交友也是这样,有一生必有一克,生克相依,《黄帝内经》讲的就是阴阳调和,人为什么要生病?就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调,阴气重伤肾,阳气重伤肝,只有和谐才健康。如果我们能平衡得了生克关系,那就是真懂了易经。
 易经是很平民的知识,易经采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什么呢?易经的道理就是象、理、数,最简捷的一句话就是,像什么不像什么,什么道理和数字,仅此而已(我对易经的理解,如果学术探讨,咱慢慢来)。
 说到象,万事皆象,现象嘛,风云雷电,喜怒哀乐,皆是象;理更好理解,为什么会有风?为什么会有雨?你弄懂了这些就得到了理,数就更简单了,风有几级,雨有多大,这便是数。
 世界这两个字没什么神秘的,也没什么复杂的,自然和人事,一概包括,都在里面了,而自然和人事,都离不开象、理、数。
 古人也这么简单么?是不是现代人生搬硬套的呢?你看看八卦就明白了。八卦的始卦是乾卦,终卦还是乾卦(这个可能有争议,咱慢慢来),循环复始从一开始,到一结束,正所谓九九归一。谁要说由天始至地终,那我也无话,天和地是和谐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天上下雨水,地纳之,地水升成气,天受之,不是统一的吗?就像我们人类,你来我往,贫富互换,不是统一的吗?盘古开天的同时也辟地了,鱼水关系,不用细说了。万事没有始终,天地也没有始终,现在科学这么发达都研究不出来宇宙是怎么来的,也研究不出地球到底会不会灭亡。灭亡这个词是人类自造的,作为宇宙来说,是不存在灭亡,所谓灭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就像易经讲的循环往复一样,走到终点,换种方式又变成了起点。
 现在回到八卦上,我很反感现在的媒体,动不动就是八卦新闻,形容新闻无聊也不用扯上八卦两个字,简直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侮辱。八卦不是形容词,是名词,拜托,别给祖先丢人好不好!八卦的每一卦都有讲,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有讲,每一卦变出来的卦又都有讲,为什么这样说呢,都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我们常讲“错综复杂”,谁知道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其实这就是八卦变出来的,内行的不用看了,说给外行的看,阳变阴或阴变阳就是相对的卦,便是综卦,阴阳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成错卦,而复卦和杂卦即错卦和综卦揉和在一起,就象风云际会,雷电交加。卦即是宇宙,包含了天地万物。阴为什么会变成阳?易经里讲阴极生阳,拿季节来说,冬天最寒冷的那一天就是阴极,但过了这一天,天气就开始返暧了,阳气上升,同样的道理,乐极生悲,一件事好到极点,好到完美无缺也往往是向坏事转化的开始,易经提醒人们,凡事不要做过头,不要让“极”产生――当然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人的意志左右不了的,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事事小心,可以早做准备。所以八卦蕴含了很丰富的信息在里面,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八卦是信息记录器,不是无中生有的代名词。
 八卦是无字的天书,易经是有字的天书,周易变化无穷,智慧无穷,往来反复,解不胜解,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引子
 我是从何时迷上周易的呢?
 那一年我十二岁,母亲带我去算命,一个老人家,须发花白,端详我良久,目光里藏着莫名的诡异说:“他的命我不能算。”
 母亲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算?”
 老人讳莫如深地说:“易经有三不占,大异之人不占,大恶之人不占,大善之人不占,他是大异之人,身上有一种仙狐气,我算不得。”
 母亲叹了口气说:“难不成这孩子是个怪物。”
 老人神秘的一笑说:“我们常人都有三目,其中有一只是天目,常人的天目一生都不会打开的,但这孩子终有一天会打开天目,他的一生只有他自己能掌握。”
 母亲再问,他只是摇头,再不肯透露半点玄机。
 我听得似懂非懂,只跟着悻悻而归的母亲回走,算不算命,我不知有何区别,异与不异似也与我无干。
 但自此,我便知道世上还有一种叫易经的东西。
 初一那年暑假,表哥开着拖拉机来我家犁地,我坐在车头上玩,表哥把车开进了家门前的深塘里,我被压在了车下,动弹不得,水深没顶,我能听得见上面的人叫我,却出不去。三个小时后,人们才抬起车头将我救出,所有人都以为我没救了,在水下三个小时,别说一个孩子,就是成人也活不成了。
 就在家人哭作一团时,我吐水如喷泉,鼓胀的肚腹慢慢消下去,我竟然悠悠地醒了。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妈,这件事我几年前做梦梦到过。”
 众人都惊住了,母亲想起那个老人家说过的话,愣怔了半天说:“难道你真是异人托生的吗?”
 我不知道异人是谁,但是从那天起,我经历的每件事都好像是以前梦里出现过的,也许,我真的打开了天目。
 这之后,父亲大约也为了探明我究竟异在何处,买了许多易经的书回家,日夜翻读。父亲不在的时候,我就偷了他的书的看,没指望能看懂,就是觉着好玩。
 然后有一天,父亲被易经里的五行生克困住,握着书发呆,嘴里喃喃有声:“金生水,金怎么会生水呢?”
 我随口说:“金是铁器,铁器做成锄头,在地上可以挖出泉眼来,当然能生水了。”父亲又问:“火生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火烧木成灰,灰凝结不就成了土了吗?火山也是喷灰土的……”
 父亲大惊:“你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的,就是感觉应该是这样。
 有时候大人想不明白的事,小孩子往往一想就通,这大概是大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复杂,小孩子喜欢把复杂的事想简单了的原故吧。
 父亲还是把简单的事往复杂了想,他把我领到医院去检查,做CT,做X光,折腾了我好几个小时,医生看完检查结果说:“他的脑袋和常人没什么不一样。”
 我那时想,是不是父亲怕我脑袋里有虫啊。还好,我脑袋里没有。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异想天开。
 以后,父亲就把易经的书藏起来,不让我看,大概是怕我走火入魔,真成了异类。
 但从那时起我知道易经是一种很好玩的书,看懂了它们,别人会用一种惊诧加敬仰的目光看你,我就仍然偷了父亲的书躲在被窝里看,看不懂的,把几本书对照着,一夜不睡也要找到答案。
 我弄懂了五行生克,也弄懂了八卦的方位,但是不会占卜。
 后来我就去县城算命一条街上看那些算命的给人算卦,一蹲就是一天,对那些算命的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可以算得出人家结婚与否,头一胎生男孩还是女孩,丢的东西能不能找到,真是太神奇了。
 现在想想,有点可笑,能算出那些真是太小儿科了,我现在可以算到股票涨跌的点数,不管是什么股票,给我代码,我摇完卦就知道它一天的走势,开盘什么价,收盘什么价,试想,世上还有什么不可以预测的呢!
 这就是易经的神奇之处。
 而我,正如那位老人家说的那样,一生中的确是跌宕起伏,异事无数,我也解不透我到底算不算一个异人,于是把我的经历写下来,让世人用CT,X光,核磁共振等等高科技来检验一下,或许对科学研究有点价值罢。

 1 穷途末路
 我叫周天一,名字是爷爷给取的,小时候不知何意,后来看了易经,才明白天一二字来自《易经》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但是我知道了名字的来历,还是不懂爷爷为什么会给我取这样一个名字。若干年后我求师峨嵋山了空大师,学了失传已久的一掌经后,才知道原来我的八字里是缺水的,取名天一,是为了求水,求阴阳求平衡,天地万物无水不活,有水则有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看来我爷爷也是熟知易经知识的。
 我十八岁那年高中毕业,考入大都市的一所师范大学,一个人来到了繁华的都市。从此生活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另一个样子。
 我上大学之前,家里的经济状况还勉强说得过去,吃饭穿衣,我不在人先,也不落人后,手上还带着父亲给我的手表,那年头,上高中的学生能带上手表的很少,虽然那块表搁现在来说不抵一顿饭钱。
 上了大学,我知道家里的经济在走下坡路,这也是为什么父亲让我选了师范大学的原因之一,因为师范类学校是包分配的,一毕业就有饭碗,可以领工资的。别人家的日子都在蒸蒸日上,唯独我们家,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那是因为我的叔叔盗伐山林,被罚了款,让我们家几乎倾家荡产,接着爷爷患了不治之症,家里头除了屋顶的瓦灶上的锅,能卖的都卖了。
 我不想上学了,家里穷成这样,朝不知夕的,上学干什么呢?但父亲不同意,卖了耕地的牛把我押到了大都,临走,扔下一句狠话:“不毕业不要回家,饿不死算你命大。”
 看着父亲毅然转身却明显孱弱的背影,我的眼泪哗哗的。
 一个乡下孩子,在陌生的都市里,睁着恐惧的眼睛,像极了一头四处寻找食物的狼,为了不饿死,我每天都在考虑下一顿饭怎么解决。
 我有过接连一周每天只吃一顿饭的经历,走路像梦游,从教室回宿舍,一路上看到树我都觉得是老天按排了神来救我,因为我可以靠在树上歇一歇,防止晕倒,回到宿舍倒在床上,饿得眼冒金花,可这时偏偏有同学从食堂打了饭回宿舍吃,嘴啪啪作响,我那时的感觉像在受刑,如果还有力气站起来,我会撕碎他。
 在一个周末,我终于在饥饿的折磨下撕下了虚伪的面具,偷吃了同学一张饼,攒足了劲跑到大都天桥下的算命一条街上,我想这里也许能给我生存的机会,虽然那时候我把易经八卦背诵得滚瓜烂熟,可还不会占卜。就是心存一份幻想,或者是瞑瞑中的一种指引。
 我坐在一位看起来很淳厚的老者旁边,想先偷学一些占卜的技巧。
 那位老者冲我笑笑:“算命吗?”
 我摇摇头:“我没钱。”
 “那你来这干什么?”老者很奇怪地问,声音很温和。
 我狠了狠心,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了他。
 老者打量了我一阵,确定我没说假话后,小声说:“你给我当托吧,赚了钱我们平分。”
 我知道他是要我帮他骗人,骗人是最没道义的事,但那时我连饱腹的食物都没有,要道义干什么?我拼命点头,怕机会稍纵即逝。老者简单地嘱咐我几句,我便开始工作了。

 2 师父在上
 有人走过来的时候我就凑过去,老者叫住我:“哎,这位兄弟,我看你家中有事情发生啊,要我帮你算算吗?算不准分文不取的。”
 我装作很犹豫地停下来,然后蹲下来让他算。他说一句我点一下头,都准。然后丢下他提前给我的十块钱,道谢不止地走开。
 于是就有人也来让他算。等这一拨人走后,我再回来装上那十块钱继续等待下一个目标。
 那天还算不错,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合伙赚了有一百多块钱。我算着能分到五十块钱,够我吃一顿的了,很兴奋,也很着急回学校,因为我要买一块饼还给我的同学。
 老者倒不急,拉着我去了一家饭馆,点了一荤一素两个菜,还要了两杯散装白酒,呷了一口,用手捋了一把只有几根的胡须,很是惬意的样子,边夹了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边说:“来,小伙子,喝一杯。”
 我摇摇头,拼命往嘴里塞着菜说:“大爷,我不会喝酒,我完饭得赶快回去,要不然学校就关门了。”
 老者点点头:“我姓肖,人家都叫我肖四爷,你叫我四爷吧,我听着顺耳。”
 我叫了一声四爷,然后问:“你是不是分点钱给我?”
 肖四爷又咕噜了一口酒,笑嘻嘻地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