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天,冯异单独来见刘秀。他伏地叩头,说了一些宽慰的话,恳请刘秀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刘秀仍未袒露心迹,果断地加以制止,不许他再说下去。刘秀的表演很成功。

他用表面上的自责、谦逊,成功地掩盖了内心的隐忍和挣扎。表演艺术也好,是伪装的把戏也罢,或者说是黑色幽默,甚至说是一种行为艺术,都没关系,刘秀通过这样的表面文章赢得了普遍的同情,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刘玄的信任。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搏斗啊!

面对大哥和族人淋漓的鲜血,面对自己极端复杂危险的处境,面对无数双或者期盼,或者仇视,或者疑虑的眼睛,面对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形势,面对刘玄集团阴鸷而尖刻的挑剔,刘秀要把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绝密的心机掩饰得滴水不漏,要把假戏唱得比真戏还要逼真,确实并不容易。

作假并不难,难的就是把假作得比真的还要逼真。这是需要功力的。而如果谁要是不这样很可能要掉脑袋时,就更需要功力了。在这里,刘秀表现突出。

刘秀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极为注重亲情、感情十分丰富的人。只是与大哥的快意恩仇相比,他更加沉稳内敛而已。如果说刘縯感情外向,像奔腾的江河,刘秀的感情则是巨石覆盖下的火山岩浆!

从起事至今才半年多,自己的亲人已死了不少。二哥、二姐和三个女儿、婶母和两个儿子,还有宗族数十人,都死在了王莽官军的屠刀下!但是,大哥和刘稷这次是死在起义的合伙人手里的!

彼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刘秀的这种韬光养晦的手段,不仅暂时忽悠住了刘玄一伙,居然还使刘玄感到惭愧。

刘玄看刘秀态度不错,并没有反对他的意思,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是本家亲戚,非灭他干吗?我能拾个皇帝当就不错了,为啥非要杀那么多人呢?

没多久,刘玄就提拔刘秀,封他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说到这时不杀刘秀,有的史家认为刘玄懦弱无能,有的认为他厚道,有的说他念及亲情,也有的说王匡等人不懂政治,这都是有道理的。

反正,这时候刘秀的韬光之术取得了成功。

到这儿,刘秀终于凭着自己的沉着、机智和恰到好处的言行,解除了刘玄一伙儿对自己的猜忌,暂时摆脱了千钧一发的险境。

小孩儿爬到井沿儿上,危险啊!

这样,刘秀不仅成功地保全了自己,也为自己以后单干保全了道义和舆论上的条件。

刘秀的心机

这几十天来,由于刘縯没了,刘秀在反省,更始王朝又没有几个能干重活儿的,各方面的工作死气沉沉。

不少史家认为刘秀韬晦隐忍是为了保全舂陵集团的骨干力量,其实刘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

这个时候舂陵集团的骨干是不需要保护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倒向了刘玄,而且被招待得还不错。

以刘氏宗室为骨干的舂陵集团虽然多少具有西汉皇室血统,但在王莽统治下基本上都沦为了普通百姓,在刘秀兄弟的号召下,大家毫无顾忌地入伙起义。

当刘氏宗室分为两派,刘玄在绿林好汉的支持下奠基称帝时,大家纷纷向刘玄靠拢,成了既得利益者。

比如,刘秀的叔父被任命为国三老,堂哥刘祉为太常将军,堂哥刘赐为光禄勋,还有不少堂叔、堂兄弟被封为王、侯。刘縯遇难后,刘玄随即任命刘赐为大司徒,接替刘縯的遗缺。

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刘縯、刘秀是“良币”,而刘玄是“劣币”。但正是刘玄劣币使他们成为王侯将相,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利益,而刘縯、刘秀兄弟作为良币,眼下则只是可供观赏的,也很养眼的艺术品。

他们这时候一般都认为:刘秀要是勇敢地站出来扁王匡、王凤、朱鲔、张卬、李轶等人,我们支持你,他们是杀害你大哥的刽子手。你要是把刘玄拉下来你干一哥,我们也支持你,因为你很优秀,当一哥肯定要比刘玄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当然,你要是忍了,也没啥,人死不能复生,你玄哥也不是外人,这样大家也都很好。

刘秀面临的处境确实太复杂、太微妙。

刘縯遇难时,舂陵集团的骨干们都保持了可怕的沉默。

此后刘秀单干时,舂陵集团骨干中的追随者很少,搞得刘秀形影相吊,也很没有面子。不光刘家爷们儿没有跟上来,就连最早入伙起义的李通、邓晨也分别接受刘玄的任命,到荆州、常州做太守,当封疆大吏去了。

倒是冯异、铫期、王霸等人,他们从新莽政权基层干部队伍中慕名投奔而来,在刘秀最困难的时候贴身追随,对刘秀赤胆忠心,生死不离,与刘秀结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也为开辟一个新天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刘秀后来登基、更始政权玩完时,原本靠拢刘玄的舂陵集团骨干们才又纷纷跑来归附刘秀。

刘秀认为,更始皇帝刘玄手里的“反莽复汉”的大旗比别人手里的鲜艳得多,很有用处,或者说,必须借来一用。

目前从全国来看,虽然反莽武装力量很多,今天这个称王,明天那个称帝,但人气最旺、行情最好的是刘玄名下的更始王朝。

因为这个王朝“反莽复汉”的旗帜举得最高,王匡、王凤、朱鲔等实力人物强忍住权力欲望,连一哥都让刘氏宗室刘玄做了;现在实力最强,在刘縯、刘秀兄弟指挥下屡战屡胜之后,队伍迅速壮大,声威不断提高;功劳也最大,王莽的主力部队就是刘秀在昆阳给灭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这个地步,全国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把王莽整个儿打趴在地的,是更始王朝。优秀的刘縯、刘秀哥俩儿,就是这个王朝的干部。

所以,更始王朝的这面旗帜,或者说招牌,刘秀必须拿来用用。

为什么不用呢?这面旗帜是大哥的鲜血染红的,这面招牌是我刘秀擦亮的!

这几十天来,刘秀待在宛城的住处,是很郁闷的。刘玄对他也很矛盾,既心里有愧,暂时解除了猜忌,又不敢完全放松对他的戒备。

刘玄一方面给刘秀封侯拜将,一方面让他暂时反省,而安排其他人出差打仗。

反正王莽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刘秀消灭了,联军的声威也让刘秀哥俩儿打出来了,剩下的也没有多重的活儿,不过就是打扫战场了。

在这极端困难和极其关键的时候,有两个人给了刘秀难能可贵的帮助。

一个就是冯异。

冯异作为王莽政权的副厅级干部,由于是投奔刘秀的,更始王朝没有承认他的这个级别,也始终没有解决他的职务安排。

更始王朝与王莽政权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绝不允许德才兼备的干部有表现的机会。

好在冯异只忠于刘秀,对更始的政治待遇并不在乎。

眼下,他就一边跟随刘秀身边听用,一边到父城一带干活儿。他投诚后,刘秀仍安排他和苗萌负责处理父城一带的防备和政务。这也是刘秀的过人之处,他让冯异和苗萌坚守父城,以作退身之谋。

冯异识人谋事也有过人之处,他察觉了刘秀内心深处的痛苦,也了解刘秀的期望。应该说,冯异目前的处境与刘秀同样的艰辛,甚至还有过之。他作为从王莽阵营过来的副厅级干部,更始这边的接头人刘秀又正处于逆境,搞得他连个工作单位都落实不了。

更要命的是,现在他稍有不慎,哪个阵营的人都可以砍他。即使在这样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冯异也不顾个人安危,不时地宽慰刘秀,在关键问题上提出建议,在危险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刘秀身边。

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家贫念贤妻,这些话都可以形容刘秀此时对冯异的感触。

有一次,冯异向刘秀建议,目前刘玄最宠信、对刘玄影响最大的人中,就有左丞相曹竟,您不妨多结交他。

曹竟在更始王朝中位高权重,他的儿子曹诩官至尚书,爷俩儿都深得刘玄集团信任,很有势力,在各方面都吃得开。

刘秀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与曹家爷俩儿深相结交,加上冯异力促,很快与曹家爷俩儿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这样,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曹家爷俩儿都帮刘秀说话,为刘秀提供翼护,成为刘秀的一面重要的保护伞。

还有一个人,就是刘赐。

刘赐是刘玄同祖父祖母的堂哥,是刘秀没出五服的近支堂哥。他为人诚恳厚道,注重亲情义气。

更重要的是,他对刘玄有生死恩情。在早年由刘玄的老爸刘子张惹出来的仇杀案中,刘赐的大哥刘显挺身出来为刘玄家报仇,被下狱致死。刘赐本人则带着侄儿刘信抛家舍业为刘玄家报仇,以致在外亡命多年。

刘赐与刘縯、刘秀交情很好,最早响应并随他们哥俩儿起兵。

刘玄称帝,立即任命刘赐为光禄勋。刘縯遇难,刘玄立即任命刘赐接过刘縯大司徒的职务。

刘赐一向看好刘秀,刘秀也对这个堂哥特别亲厚。

目前,眼看刘秀老弟处境艰难,刘赐很是同情,就处处给予呵护。

可以说,刘秀一生中的无数次成功,很多都是他处理复杂环境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成功。

第十一章 王莽这老家伙终于挂了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王莽通过几十年辛辛苦苦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他祸国殃民的人生理想,形成了一种发人深省的“王莽现象”。

这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怀有阴暗心理或政治野心的人通过虚伪、欺诈和造假的手段蒙骗大众,达到个人目的,但很快会自食其果,被大众抛弃。

“王莽现象”是一个骗子用欺诈创造奇迹的故事,也是一个玩弄老百姓最终被老百姓抛弃的哲理。

公元23年发生的事情确实太多。

更始王朝在害了刘縯,雪藏刘秀之后,派出两路人马出差去打王莽。

京城那边,王莽可以说是黔驴技穷,手忙脚乱。

在平息了王涉、刘歆、董忠等人的未遂政变后,王莽做出军事部署:

任命刚在昆阳被刘秀打得死里逃生、丢掉主力部队的堂弟王邑为大司马,防守京城;委派太师王匡(与起义联军王匡同名同姓,非同一人)、国将哀章(就是公元8年向王莽献铜柜的混混)防守洛阳,作为京城的外援。

更始派出的两路人马是这样的:

定国上公王匡领兵打洛阳,目的是打开自东向西进击京城长安的道路;丞相李松和新提拔的西屏大将军申屠建攻武关(今陕西商南境内),目的是打开从东南方向进击长安的道路。

这是一场已经没有悬念的战争,因为更始之胜、王莽之败早在昆阳大捷时就成定局了。

人人喊打,王莽等死

先看王莽这边。

在主力部队被刘秀在昆阳吃掉后,王莽就像被打断了脊梁骨一样,别说主动进攻,连个像样的防守也组织不起来。

他自知来日不多,但硬着头皮也得扛着。

咋说自己也是个皇帝,死也不能死得过于难看。

王莽的死前三招——做样子、收摊子、掷刀子,现在都用完了,没有任何效果。

他以在南郊哭天为平台,选拔了五千多人进国家公务员队伍,还都给予郎官的待遇,但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吃饭、做官才参加哭的,除了吃饭、做官他们什么也不想干,也不会干。

王莽能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这些人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工作可干,挤在京城吃俸禄,既是负担,也是不稳定因素。

七拼八凑,王莽终于弄了数万将士,但士气太低。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工作不过是让王莽死得慢点儿,死得好看点儿,要是因为这个把小命弄丢了,也太划不来!

由于大多数军官都死在昆阳战场了,为了提升士气,王莽就快速提拔了九人当将军,都以虎命名,好用来吓唬人。

但是,大家仍然提不起精神:再为你卖命还有什么意思吗?

再说更始这边。

对手如此不堪,王匡和李松、申屠建两路人马被派来京师地区,是没有什么压力,十分轻松的。这两路人马是八月份出发的,只用了几十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周边地区收拾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京师地区的大户人家本来就知道王莽好打,又来了更始军队,纷纷起来响应。他们组织武装,自称汉家将军,杀死王莽的军政干部,还宣布要进京杀王莽。

这样的大户人家很多,充分说明王莽已经人心丧尽。眼看王莽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大家都想上来对他拳打脚踢。

大家是顺应历史潮流、政治觉悟高也好,王莽是墙倒众人推也罢,反正胜利果实就在前面不远处摆着,大家都想跑过来分一杯羹,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匡和李松、申屠建率领的更始大军旅游团,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充分配合下,才一路高歌的。

比如,王莽的武关都尉朱萌望风而降。在武关,更始联军和当地的起义军会合,矛头直指长安。仗这么好打,各路“将军”都抢着要先打进长安,砍了王莽,既能立功,又能先抢东西。一时间,来自各方面的、五花八门的武装包围了长安,四面进攻,乱打乱喊,杀声震天。

如果谁说王莽弱智或者无能,显然不符合事实。要是那样的话,他是不可能连哄带抢篡汉成功的。他的伪君子职称在那儿,他玩人玩权的手段在那儿,都不是一般人所能为。

但是,他一贯用虚伪糊弄天下人,结果自己也丧失了是非黑白的辨别能力;他用利益糊弄自己,结果搞得自己利令智昏,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刚才说的,王莽为了提升士气,提拔了九虎将军。面对这最后的委靡不振的几万将士,他还想给大家发钱,搞搞物质刺激给大家提提神。不过,即使到了这时候,要他出钱也比要他出血还难。这些民脂民膏都是他辛辛苦苦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哪能轻易出手啊!

王莽的“欺民新政”用来剥削老百姓很顺手,普通百姓饿死很多,他的皇宫则快被金银财物撑破了。眼下,他的宫廷里还有黄金六十余万斤,各种珍宝财物不可计数。但是,他实在舍不得拿出来分赏将士。

王莽象征性地拿出一点点钱来意思意思:只发给九个虎将军每人四千钱,其他人嘛,就算了。

这时候物价飞涨,不知道用这四千钱能吃几碗面条。

不仅如此,王莽害怕这九个干部拿了这点钱不干事儿,就要求他们出征前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抵押给当局作人质。

大家非常恼火!既然当局对这个仗这么不重视,这么不舍得投入,这么不尊重人,也就别怪我们不舍得卖命。

九虎将军本来就是突击提拔的,根本不是领兵打仗的料儿,带领着士气低迷的队伍毫无战斗力可言,一遇到更始联军或者本地的“汉将军”,立即就跑,谁要跑慢了,立即就被干掉。

这九只“虎”中,有四只以最快的速度逃得不知去向;有三只带着残兵败将边招架边溃退,边丢着尸体;还有两只名叫史熊、王况的,以报告工作为由抢先跑回京城,见了王莽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吓得自杀了。

很快,起义军就包围京城了。

面对如此危险、如此混乱的局面,王莽已经几乎找不到可用之兵。他绞尽脑汁,实在无计可施,就出了一个险招:把京城监狱中的囚犯组织起来打仗!

王莽宣布大赦这些囚犯,发给他们武器,让自己的年轻的岳父、和平侯、宁始将军史谌带着,开出城外跟起义军对打。

为了做好这一支特殊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王莽安排杀了猪,他与囚犯们歃血为盟:“谁要反叛新莽皇室,土地社鬼都会惩罚他的!”

这些囚犯们本来就是新莽政权的敌对者,几天前还饱受虐待,怎么可能为王莽去卖命?

史谌也并不是凭个人德才和军功担任现职的,混到今天全凭女儿给王莽做了续弦。没有真才实学,仅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人,搞点儿歪门邪道、腐化堕落完全可以,让他们干粗活重活累活儿根本不行。

这不,史国丈带着这些囚犯刚到渭桥,还没有见到起义军的影子,大家便一哄而散,把史国丈一人一马晾在了那儿。

史国丈并没有匹夫之勇,立即拍马逃回去。

这一下,王莽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只好躲在宫殿里等死。

长安城外,则是十分热闹,各路起义军轮番攻城。

这些自封的“汉将军”们,带着徒众到处乱跑,挖掘王莽的祖坟和老婆孩子的坟墓,一把火烧掉里面的棺材。同时,他们还纵火焚烧了王莽用民脂民膏建造的九庙、明堂、辟雍等豪华建筑物。

火光映照长安城里大街小巷,引起市民极度恐慌。

王莽的最后一场荒诞表演

公元23年9月,秋意已现。

按照季节,经过春天的萌动、夏天的热闹,秋天该收获了。

9月1日这一天,更始军和其他起义军一起,从长安城东北的宣平门攻入城内。

各路起义军刚进城,正好遇到王莽的大司徒张邯巡防。大家上前劈头就砍,张立即毙命。

这时候,新莽的大司马王邑、侍中王睦父子等将领,分别率领仅有的少数兵丁,企图拦住起义军。

王邑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