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致大唐成为收入最多的,大量金银流向了大唐。

    虽然大唐之后,中原的势力越来越弱,但是需求依然是最高的。人民的需求,权贵的奢华,都需要商人们来流通。晋商无疑是最有势力的行商队伍,大有“无晋不成商”的说法。虽然到了明中后期,徽商渐渐崛起,但是依然不能一下子取代晋商的地位。

    “云翔升”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晋商商号,一个在大家看来并不是太出名的行商商号而已。可是它的主人不简单,至少在一些人看来,这个商号存在的目的并不简单。“升”是古代一种店铺的叫法,无论是当官的人还是做生意的人,都喜欢步步高升,所以把自己家的商号叫做什么什么升的人很多。据说“云翔升”的第一任东家发起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飘在云彩里面。后来这个第一任老东家毅然走上了和他家乡人一样的道路,出去做一个行商。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家业,建立了这个“云翔升”商号。“云翔升”有自己的店规,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生意。”

    如今“云翔升”已经传到了第七代了,老东家是一个曾经当过一任知县的读书人。不过这个老东家已经不管事了,把经营权交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云翔升”的少东家。不过这个少东家很神秘,知道他名字的人就不多,下面的伙计更是不知道这个少东家长得什么样。只有几个老伙计和分号的掌柜隐隐约约知道一点,这个少东家是一个当官的。不过好像现在又不当官了,但是有可能会再去当官的。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云翔升”的少东家就是秦泰。一个令朝廷上上下下,各地衙门闻风丧胆的秦泰。秦泰不但是所有贪官污吏的噩梦,也是所有官员一直认为的“祸头子”。只要遇上这个秦泰,没有一个官员会好过过。有问题的官员担心秦泰查出什么,就算没问题的官员也担心秦泰查出什么下属的问题。秦泰曾经有一次在一个小地方,一下子查出十七个有问题的官员。这个小县城里面一共才二十一个有品级的官员,一下子拿下十七个,只有四个官员可以正常工作。四个官员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做得完这么多的事情。结果上级部门的人来到这个县的时候,这个县的政务几乎已经瘫痪。大家都说遇上秦泰是官员们的不幸,被秦泰处理过的地方,估计十年也没有官员愿意去了。

    一般来说官员是不能做生意的,就算做生意也不能亲自担任的。第一是因为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官员亲自做生意等于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了。第二是因为朝廷不允许官员整天盘算金钱忘记了本职工作。第三官员经商会影响读书人考取功名的态度。不能让太多的读书人过分看重金钱,甚至于放弃读书去经商。但是秦泰的经商是朝廷允许的,至少是几个大佬默许的。

    秦泰的俸禄远远不能够支付自己的开销,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秦泰就经常拿自己的钱出来支付开销。后来朝廷默许秦泰可以自己想办法弄钱,每一次办案结束后和成果一起结算开销。但是其实每一次上面答应下来的开销数目远远少于秦泰上报的数量。秦泰是一个实在人,从来不会虚报数目账目的,所以他的办公费用有大部分是自己垫付的。上面的人也知道这个事实,所以允许秦泰自己想办法。秦泰需要秘密查案,需要一个掩护的身份,所以这个“云翔升”少东家是一个很好的掩护身份。

    在秦泰处理福|建粮食的问题时候,秦泰利用自己家的“云翔升”,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张居正知道后,允许秦泰利用“云翔升”作掩护的同时,帮助朝廷做一些事情。谭纶等人,和秦泰的关系不错的几个,经常利用“云翔升”私下通信和运送东西。官员之间有忌讳不能走得太近,不然就会被人上报说相互勾结,结党营私。但是一些官员私下真的需要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云翔升”这种生意上的商号,是最安全最不会引起外人注意的。谭纶在大同当官的时候,需要知道京城的一举一动,需要知道重大的决策和认识调动。但是不能明着向京城要线索,也不可能有人明着给谭纶消息,所以“云翔升”的人在少东家秦泰的默许下,帮助谭纶留意京城方向的消息,尽量及时告诉谭纶最新的消息。“云翔升”也成为了张居正等人和秦泰联系用的工具,张居正等人把秦泰需要的资料和消息通过商号传递给秦泰。

    秦泰到了这里之后,首先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第二就是去这里的“云翔升”打听消息。“云翔升”在这里本来没有分号的,但是这里却有晋商的会所。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晋商的会所,这里当然也有了。晋商会所名义上是商人们休息的地方,其实是一个个打听消息,收发信件的地方。许多在外经商的晋商,都是通过会所和家人联系的,也是通过会所了解各地的市场行情的。“云翔升”是晋商一员,只要报得出自己商号的名称,对得上暗语,就是晋商一员,可以通过会所知道一些内部消息。晋商也会利用这个办法,等于让大家知道自己在这里。凡事有自己的信件或者消息的话,就会第一时间传到这里,由会所的伙计通知自己。当然这种方式不但要收费的,而且需要会所的人配合。还好当时晋商的人比较团结,在外面的时候都是相互帮忙的。

    展小小让仇小球以秦泰的名义去会所,登记信息的同时询问有没有秦泰的信件。不但张居正等人知道秦泰来了这里,就是远在老家的秦泰父母也知道秦泰来这里了。这些人要是有消息有信件的话,就会往这个方向运送。

    仇小球带回来一封信,一封外包装上写着“云翔升”少东家大叔给“云翔升”少东家几个字。仇小球拿着这封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好笑。因为这个写信的人不但不是他表哥秦泰的叔叔,而且一点亲戚关系也没有。每一次提及这个是所谓的“大叔”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好笑。刚好秦泰心里有点不痛快,他的来信一定可以让秦泰开心一点。

    这个所谓的“大叔”是会所的人失误造成的。写信的人的来头不小,他就是如今朝廷内阁次辅、新皇帝的老师张居正。他的地位和前途是任何人都可以料想到的,他不但会成为帝师而且会是不久之后的内阁首辅。他的年纪不大,将来和严嵩一样当一个二三十年的内阁首辅是不成问题的。再加上小皇帝是张居正教出来的,不大会出现皇帝挤走老师的事情。所以只要张居正不出现身体问题,只要张居正没有重大的决策错误,任何人都不可能扳倒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这是他的老师当年给张居正取的。这个字只有张居正的几个前辈和好友知道。张居正的晚辈和属下不敢称呼张居正“叔大”,不是称呼张居正“张大人”就是“张公”,就算是和张居正年纪差不多大的官员,也称呼张居正“张太岳”或者“太岳兄”。随着张居正地位越来越高,随着张居正的前辈徐阶、高拱等人老去或者离开,越来越少的人知道张居正叫“叔大”。可是张居正和秦泰平辈论交,在秦泰面前张居正自称为兄,所有给秦泰的信上面称自己为“叔大”。晋商会所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这个人错把“大叔”写成了“叔大”。所以每一次交给秦泰书信的时候,都说是秦泰的大叔给秦泰这个侄子来信了。张居正知道后也大笑不止,觉得自己总算得到了一些回报。按照实际年纪来说,张居正当秦泰叔叔是可以的,所以张居正索性将错就错每一次书信上注明“云翔升”少东家大叔给“云翔升”少东家来信请转交这几个字。又有谁会料想到这是一个大人物写给一个“祸头子”的重要信件呢?

第二十五回 巧辨真假二十五

    仇小球并没有把张居正的来信直接交给表哥秦泰,而是把信件交给了表嫂展小小。展小小也明白仇小球的意思,仇小球担心信里面的内容刺激到秦泰。秦泰现在的精神状况不太好,千万不能再有任何意外了。所以信件必须通过展小小,展小小决定要不要给秦泰看。实在有问题的话,等过几天秦泰恢复了精神再说。

    展小小打开信件发现里面并不是张居正的信,而是张居正转交给秦泰的一封信。写信的人是一个叫刚峰的人,张居正并没有表态,也没有任何旁注。展小小记不起这个叫刚峰的人是谁,只好继续往下看。越往下看,展小小渐渐明白了,也记起了这个叫刚峰的人是谁。

    刚峰,是一个人的字。这个人是和秦泰一样的人,也是一个“祸头子”。至少在外人看来这两个人不但是同一类人而且一个比一个脾气不好。秦泰曾经也说过,他和这个叫刚峰的人不要说是在官场了,就是平时交朋友也好,要是没有一点肚量和心胸的话,都无法相处。在官场做他们这种人的上级最头疼,同事不敢接近他们,下属更加是叫苦连天。只要他们存在官场一天,他们的下属没有油水,同事的待遇和油水也会少很多,上级更是要无时无刻地帮他们“擦屁股”。而且他们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动不动要威胁上司或者更高级别的人。

    之所以把他们两个人联系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做了一件千古以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把最大的老大皇帝给骂了,一点情面也不留地给得罪了。而且两个人都没有死,都属于特别命大的那种。

    大家应该想到这个刚峰是谁了吧?他就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海瑞。一个历史上敢于直接上书,正面批评现任皇帝的现任官员。也因为这个原因让这个海瑞几乎人人皆知,从此名垂史册。

    海瑞这个人太正直,心里只有老百姓和朝廷。他看出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最大问题,所以从皇帝出发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觉得当时的皇权不是太强大,而是太弱小了。老百姓之所以生活不好,主要原因是皇帝不能掌控全局。地方豪强和朝中各派势力联手,几乎架空了皇帝手里的权力。只要皇帝收回主动权,只要皇帝愿意改善局面的话,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好过。皇帝要收回权力,想要重新获得老百姓的尊重,就需要做出重大的改变。第一是清除身边妖言惑众的奸臣。第二是收回散落在大臣和地方豪强手里的军权和管理权。第三是分清家与国,带头把属于国家朝廷的财产还给朝廷。勒令皇室其他成员不得占用朝廷的资源。第四,解散锦衣卫等胡作非为的鹰犬组织。改善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让衙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第五对于自己的不作为做出检讨和改正。最好下达一份“罪己诏”,让天下的老百姓明白皇帝的心意。

    不得不承认一点,海瑞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当时的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着想的。但是海瑞写得太直接了,要嘉靖皇帝朱厚做的事情也太伤人了。不要说是任何一个皇帝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可能轻易道歉。嘉靖皇帝朱厚是一个最注重脸面的人,他是绝对不会按照海瑞的意思办的。再说了海瑞的上奏太直接,让嘉靖皇帝朱厚觉得这个海瑞是在故意羞辱自己。所以嘉靖皇帝朱厚发火了,直接下令抓捕海瑞关进了天牢。

    虽然事后嘉靖皇帝朱厚忍着心中的怒火,一遍又一遍看了海瑞的奏疏。渐渐地从生气变成了沉思,又从沉思变成了深思,最后是一个人发呆。但是嘉靖皇帝朱厚明白,自己不光是从年纪上还是精力上,都已经办不成这种事情了。所以嘉靖皇帝朱厚既没有杀了海瑞,也没有重用海瑞。他要把海瑞留给他的继承人,由他的儿子来决定海瑞的未来。要是他的儿子想收回权力的话,就会重用这个海瑞。要是这个儿子没有胆量对付敌人的话,这个海瑞留下也没有什么用了。

    隆庆皇帝在登基后,听从张居正的建议,召见了海瑞。海瑞把自己的见解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隆庆皇帝听,当时身边还有一个他就是张居正。时候张居正更是好友秦泰,海瑞这个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事情太过于激烈,既不可能办成大事也不可能和同僚和平相处。他的脾气倒和秦泰十分合得来,两个人或许有共同语言。

    隆庆皇帝想重用海瑞,但是担心海瑞资历不够,所以一边磨练海瑞一边等待机会。两年前海瑞再一次上书,要求隆庆皇帝尽快收回部分权力,不然地方势力做大将来会局面失控的。当时张居正也赞同海瑞的意见,但是不同意全国一下子这么干。隆庆皇帝和张居正商量决定,让海瑞去江南,在江南作为试点,看看效果怎么样。海瑞出任南|京吏部尚书,主要任务就是帮隆庆皇帝探路,收缴地方豪强手里的权力。

    一年半前海瑞受命出发,海瑞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命令。而是听从秦泰等人的建议,在地方势力内部找到突破口,利用双方的矛盾找出弱点。海瑞的前期工作做的不错,几乎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就当海瑞要达到一定成功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海瑞自身太过刚正,不允许属下有一丝一毫的操守问题。这就导致下属对于海瑞这个上官怨声连连,这就被对方钻了空子。对方的反扑是快速和激烈的,也是对于海瑞来说是致命的。

    短短几天时间,海瑞所有的优势都没有了不说,海瑞更是成为了江南这一代官员人见人恨的人物。海瑞不要说是办案了,就是想走出去了解一下民情也成为了奢望。就在海瑞想办法出去的时候,江南地方绅士和官员联名上书隆庆皇帝,例举海瑞在江南破坏地方治安的罪行。成千上万的人联名上告朝廷,再加上朝廷里面有人本来就不看好海瑞,这联合起来的打击对于海瑞是致命的。就算隆庆皇帝想要保海瑞也不可能的,张居正也是无能为力的。

    隆庆皇帝只好一面公开申斥海瑞,一面提醒海瑞要注意方式方法。但是牛脾气上来的海瑞忘记了秦泰的提醒,忘记了忍耐,海瑞以为只要顶住第一轮攻击就等于震慑了对方。却不知道这是关系到对方实际利益的事情,对方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攻击不但不会停止而且会越来越尖锐,对于海瑞的打击也会是越来越严重的。

    就在秦泰出发的前夕,因为隆庆皇帝的过世,海瑞和对方的最后一轮决战结束了。海瑞失去了隆庆皇帝的支持,被对手完败。内阁首辅高拱,在两位新任太后的默许下,下达了对于海瑞的决定。海瑞再一次被罢官,而且不准海瑞进京辩解,等于是抛弃了海瑞。海瑞被免职后,大家都在海瑞面前肆无忌惮地嘲笑海瑞。

    海瑞由原来的失望愤怒中渐渐清醒过来,总结出自己失败的教训。海瑞也从这两次罢官中,终于明白了这个官场不是他这种人可以改变的道理。海瑞也好,秦泰也好,都不适合在这个官场生存下去。海瑞为朝廷做了最后一件事情,把他自己在江南看见的一切写下来,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至于有没有人关注,有没有人愿意做就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了。果然这封海瑞心血巨作,被人有意无意地搁置起来,许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又过了不少年后,这封已经虫蛀鼠咬的奏疏被人当作废纸烧了。

    海瑞以一个友人的身份给秦泰写信,不但想告诉秦泰自己要彻底离开官场的决心,更是希望秦泰也不要眷恋官场了。海瑞提醒秦泰,他们这种脾气的人不适合官场,不适合和官员们打交道。海瑞决定自己回老家种地,也劝说秦泰回老家经商或者读书去。他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更加改变不了这个官场。

    海瑞以为秦泰依然在京城,所以把这封信寄到了京城。还好收信人写着秦泰,大家都知道秦泰和张居正、冯保关系不错。他们就把信交给了冯保,冯保不知道海瑞和秦泰的关系,直接拆开看了。冯保觉得这都是他们读书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同样是读书人的张居正来处理好了。张居正本来不准备理会这个海瑞的事情的,可是海瑞的一句话打动了张居正。张居正心里也明白,秦泰是一个不适合留在官场的人。要是海瑞能够说服秦泰,秦泰主动提出离开官场的话,对于张居正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张居正最后决定把这封信转交给秦泰。为了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场,张居正在信里面一个字也不说,只写了一个外包装而已。

第二十六回 巧辨真假二十六

    展小小看了海瑞的信件后,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海瑞的下场其实也就是秦泰的下场。秦泰心里面的苦一点也不比海瑞少。秦泰爱国之心不比海瑞少,当年的举动甚至于比海瑞更加直接。如今的秦泰一点办法也没有,海瑞至少当过了吏部尚书,总算做了一件威风的事情。秦泰混到现在,要不是自己主动放下身段和冯保这种太监接近的话,秦泰现在想出来走走的自由也没有。

    展小小也曾经想过,想劝说丈夫秦泰回家去算了。不要管这些事情了,回家做一个平头老百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