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谜案追凶-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般来说景泰帝都会遵从内阁的建议,就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会召集于谦和内阁一起商量着办。景泰帝在得到于谦的默许下,给予内阁建议地方下层官员的权利。只要是县一级的官员,只要内阁提出建议,向景泰帝举荐的话,一般都可以录用。就连一些京城重要职务的人选上,景泰帝也会提前在私下咨询内阁。在景泰帝当政时期,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和内阁官员搞好关系,一般的中层官员不需要走吏部这条门路。一些中高层的官员只要和内阁搞好关系了,就可以走上比较重要的职位。
后来明英宗皇帝之所以可以复位成功,主要是因为石亨这个将军带兵起的作用。但是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因为内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内阁官员之所以背弃景泰帝,支持明英宗皇帝复位,主要是因为内阁官员的个人利益。于谦支持景泰帝重用内阁官员,但是不代表于谦完全支持内阁。随着内阁官员渐渐掌权,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于谦再三警告内阁官员不要任人唯亲。可是内阁官员需要壮大,需要尽快的掌握资源,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权钱交易。渐渐地内阁官员胆子养大了,不但敢收钱办事而且敢大包大揽地为一些人谋求门路。于谦在警告内阁官员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他直接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景泰帝。景泰帝虽然没有直接训斥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知道自己在景泰帝那里越来越不被重视了。再加上于谦处处和内阁官员作对,破坏了内阁官员好几次机会,内阁官员终于和于谦走到了对立面。内阁官员虽然不如于谦那么有影响力,但是在景泰帝那里也有一定的分量。景泰帝在内阁官员一次又一次的挑拨下,终于走出了错误的第一步。当于谦的建议被景泰帝否决的时候,于谦终于明白了一点,景泰帝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这一点不光于谦想到了,就连内阁官员们也知道了。只不过于谦依然坚持着帮助景泰帝,内阁官员们却在为自己和大家找后路。在得知景泰帝准备彻底除掉明英宗皇帝,并把这个罪过推给内阁,最后以“擅自做主”的罪名杀了内阁官员的秘密情报后,内阁官员终于决定帮助明英宗皇帝复位。内阁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利暗中会见了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皇帝,为他联系了石亨这个大军阀,也为明英宗皇帝联系了一些皇亲国戚。在内阁官员的暗中策划下,明英宗皇帝终于复位成功。作为功臣的内阁官员,终于走上了政治舞台,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朝会,在大殿上发表自己的建议了。
但是内阁没有直接管理政务的权利,也没有权利管理或者监督地方衙门和六部。他们不但手里没有权没有兵,而且依然要依附在帝王身边,最多只能在私下左右帝王的决定。这些权利要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话,或许已经是一个顶峰了,但是这不是内阁官员全体人可以满足的。他么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权,需要能够制约别人对权力,至少需要有权利和六部的高官平起平坐才可以。不然的话他们这些内阁官员不会被贵族们重视,不能代表贵族的集体利益。
机会终于来了,明孝宗朱樘登基了。他是一个比较没有主见的皇帝,他不但有幼年的阴影,而且有一个强势的妻子,他是古代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他的怯懦和没有主见,给了内阁官员一个走向辉煌的机会。鉴于明孝宗朱樘对于政务的不熟悉,还有明孝宗朱樘对宦官的警惕,内阁官员建议他照抄内阁官员的建议。明孝宗朱樘试着做了几次,不但没有被大家发现,而且得到了一些大臣们的赞扬。明孝宗朱樘索性把批阅奏章的权力交给内阁官员,就连一些重要场合的话也由内阁官员事先整理好。特别是一些事情上的决断,为了不被大家知道明孝宗朱樘的无能,所以事先由内阁官员设定好。明孝宗朱樘表面上不允许大臣反对自己的建议,其实是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决断。又不好当着大家的面咨询内阁官员,所以只好硬着头皮不让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他成为了内阁官员的傀儡,一些重大的决定由内阁官员私下决定好就算数。不可惜这种利用傀儡皇帝控制局势的时间并不久,明孝宗朱樘不久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还好明孝宗朱樘重用内阁官员,还好明孝宗朱樘的儿子后来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不爱一本正经的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官员终于走到了权利最高峰。他们有意无意地暗示武宗皇帝朱厚照,就算不用每天上朝,只要有内阁官员帮着看着的话,大明江山不会有大问题。为此对内阁官员有比较大好感的武宗皇帝朱厚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内阁官员主持朝会,而他不用每天上朝。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武宗皇帝朱厚照彻底相信了这个事实,所以决定放下政务去远游。他直接下旨要内阁官员负责全面的政务,遇上大事的时候才可以找他决定。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把权利完全交给了内阁官员,内阁官员等于超越了六部衙门,成为了最高机构。
这一格局完全改变了局势,另一些人看到了机会,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危机。功勋和武将,还有一些六部主官觉得这么做不合适,又担心内阁官员的权力过大,所以他们找到了武宗皇帝朱厚照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内阁官员手里的权力不能太大,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插手,不然的话就会彻底架空皇室和六部衙门。这对皇室也好,对朝廷也好,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二十一回 偷龙转凤二十一
太后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不然不会这么强势地不让自己的丈夫明孝宗朱樘娶小老婆。这样的女人不但对自己的丈夫严厉,而且对唯一的儿子也是很关注。毕竟这个太后只有一个女儿和一个亲生儿子,这个武宗皇帝朱厚照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在失去了丈夫之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她不得不为自己和儿子考虑将来,不能不提放内阁官员一点。虽然她也觉得内阁官员帮助儿子处理政务,让儿子多一点时间享受是对的,但是不能不顾及大家的担忧和意见。
武宗皇帝朱厚照虽然荒唐,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一个从善如流的好皇帝。他听了母亲的建议后,也觉得不能不给内阁官员一些约束。所以他想了一个晚上,约定了一些约束内阁官员的条款,并要司礼监写成文字后告诉内阁和所有官员。
第一,内阁官员直接读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任免。但是要接受文武百官和皇室的监督,不能做出超越自己职权的事情。一旦发现内阁官员贪赃枉法或者危害朝廷的话,众大臣可以联合皇室一起将内阁官员停职,交由皇帝处置。
第二,内阁官员可以兼任其他官职,但是只能兼任一个。内阁作为一个组织,和六部衙门级别一样,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六部主官不能直接管理内阁官员,内阁官员也不能插手六部内部管理。遇上需要协调的事情的时候,内阁官员和各相关部门商量着解决。
第三,内阁官员有处理日常事务的权利,特别是一些地方上上报的事务,内阁官员有第一处置权。当然了涉及到六部衙门的事情,需要和六部主官一起解决。内阁官员有最后拍板权,解决不了或者意见不统一的,交由皇帝决定。
第四,吏部对下层官员有推荐权,但是没有决定权。内阁官员有权直接任命地方七品以下的职务,在京基层的官员任免也由内阁官员主持。地方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在京六品以下的官员,内阁有建议权和监督权。但是需要通过皇帝同意,或者召开过“廷议”,才能决定是否录用。对于地方高级官员和京城六部主要的主官,内阁官员有推荐权,必须要皇帝亲自任命。
第五,内阁官员有权利代替皇帝批阅奏折。这需要皇帝的正式受命,或是在皇帝年幼或者皇帝生病的时候才可以。为了区分皇帝的决定和内阁官员的意思,正德皇帝朱厚照采用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办事方式。这种办事方式影响了大明,也影响了后来的局势。凡是由皇帝下的命令,或是司礼监代皇帝下达的圣旨,都需要用朱砂红笔批示。凡是内阁官员代表皇帝批阅的奏章,必须用蓝色的墨水。后来官方对这种方式有了正式的说法,皇帝或者司礼监下达的命令叫“朱批”,内阁批阅的骄傲“蓝批”。
第六,内阁官员实行轮班制,内部轮流值班。凡是他们批阅的奏章,不但要备份,而且需要留档。原件留在文莱阁,方便查阅和复查,经过誊抄的发往原地。责任到人,谁下大了错误的决定,谁就要负责到底。
第七,一些大事内阁官员不能擅自做主。涉及到皇帝个人的问题,必须请示皇帝本人或者太后、皇后。涉及到皇室或者藩王的,必须上报宗室。涉及到官员**的问题,要会同都察院调查。六部相关的重要问题,内阁官员厦大决定前,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最高主管签字才可以。军国大事需要召开“廷议”决定结果,上报皇帝最后拍板。
第八,“廷议”是官员之间最高会议。一般由内阁官员召集,六部主要的主管参与,意见相左的时候,大家表决决定。一般来说“廷议”由内阁官员和六部、都察院等等高级官员组成。内阁官员四名正式阁员一人两票,其他的阁员一人一票,六部尚书、侍郎一人一票,都察院、驻守京城的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人一人一票。凡是票数过半的决定,就代表“廷议”通过了。上报皇帝时,需要写明事情原由和得票多少,最后由皇帝决定结果。
第九,内阁官员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不能离开京城,不能出任领兵打仗的直接指挥职务。在轮休或者养病期间,不能行使权利。内阁官员不能私下对任何人说出不该说的秘密,也不能豢养私兵。
第十,内阁官员以及他们的直系家属不能和皇室结亲。不能和地方三品以上官员有姻亲关系。内阁官员不能私下结交藩王。不能和边关守将有直接接触。
虽然这些制约了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一点也不在乎。相比之下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前内阁不过是帝王家的狗,是帝王身边的奴才,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势力范围。在早期的时候,内阁不如六部衙门的中下层官员,福利和待遇还不如一个地方知府。就算到了明中宗皇帝时期,内阁也不如中等衙门,过年过节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光顾,而且需要举债过年。几乎每一个内阁官员都曾经过过逢年过节挨饿的日子。如今内阁官员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六部侍郎,内阁衙门也和六部衙门平起平坐。要是皇帝授权的话,内阁将要超越六部衙门,成为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内阁官员也将成为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的人物。虽然就算成为了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后,内阁也不能实际控制六部衙门,也不能越过司礼监控制皇帝。但是那时候的内阁已经不再是什么人的附属品,也不是任何人能够小视的机构。六部衙门虽然控制着整个大明主要机构的命脉,但是由于各自有着重点,不能做到一个部门控制全局的地步。只有内阁这种衙门,才能真正做到调剂天下的作用。虽然司礼监将会是内阁最大的政治阻碍,但是司礼监是由太监组成的。一般的官员和读书人都看不起太监,就算看得起也没有机会经常接触他们。凡是和太监走得太近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一旦内阁压制住六部衙门的主官们的话,内阁官员就会是文武官员的精神领袖,可以真正的实现相权的重生。
自从内阁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式处理政务之后,内阁一面压制各个部门,一面比较重视地处理军国大事。做到了十年无重大事故,让皇室和皇帝看清楚了内阁的本事和重要性。为此六部和地方官员们默认了内阁的领导,从此内阁正式成为了大明最高职能机构。四名内阁正式成员正式被人称为首辅、次辅、三辅和四辅。不过当时内阁四位正式阁员施行轮流制,相互之间不但关系不错而且权力职位相等。
杨廷和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时期最后一个内阁首辅,他不但终于正德皇帝朱厚照,而且是一个强势的内阁首辅。也是从那时候起,内阁首辅确立了内阁最高地位,成为不是丞相的丞相。在杨廷和的主持下,内阁第一次惊醒了内部分工。杨廷和全面主持内阁日常事务,其他的三位正式成员分管礼部、兵部和户部,他亲自兼任吏部尚书。他们四个阁员,还有六名临时阁员几乎覆盖了整个京城主要衙门的重要职务。那时候有人笑话说,杨首辅可以不出内阁值班房,就可以下达对六部重要衙门的指示,可见杨廷和有多么的强势。
不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后,这个内阁控制大明的局势改变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个甩手掌柜,对于一切政务都不予理睬,任由杨廷和处理。新任皇帝嘉靖皇帝朱厚虽然年轻不懂政务,但是不会任由杨廷和一个人发号司令。嘉靖皇帝朱厚要大家知道他才是皇帝,他才是下达命令的人,所以时时处处对杨廷和的决定挑三拣四。虽然事后看起来杨廷和都是对的,嘉靖皇帝朱厚是在没事找事,但是经历的人都觉得杨廷和越权了。嘉靖皇帝朱厚更是对这个杨廷和恨之入骨,杨廷和不是不知道小皇帝的内心,只不过他觉得嘉靖皇帝朱厚不会把他怎么样。杨廷和还是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的心狠手辣,也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的手段。最后杨廷和不但输给了嘉靖皇帝朱厚,而且弄得家破人亡。杨廷和是第一个没有好结果的内阁首辅,之后的几个内阁首辅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直到严嵩担任内阁官员后,才让大家看到了内阁的希望。严嵩不但在嘉靖皇帝朱厚那里如鱼得水,而且在内阁混的风生水起。他一个人当了四十年的内阁官员,近二十五年的内阁首辅,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传说。
严嵩不但成为了大明历史上做内阁首辅最长的一个,也是在职时间最长的官员。当嘉靖皇帝朱厚晚期,老年内阁成为了一个必然现象。当时内阁首辅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次辅徐阶也七十多岁了,加上六十岁的嘉靖皇帝朱厚等等,创造了实际掌控者平均年龄最高纪录。也由于这样,一大批能人受到压制,后来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群雄群起的局面。徐阶、高拱、张居正、谭论、张四维等等能人,几乎集体爆发,让后来的皇帝选也选不过来。
第二十二回 偷龙转凤二十二
说到大明朝不得不提锦衣卫和东厂,说到这两个凶残的皇家走狗组织又不得不提及一直被他们打压着的内阁,说到大明朝的内阁制度又不得不提起几个标志性的人物。内阁从开始走到前台掌权开始,代表人物就是历任的内阁首辅。也可以这么说,内阁首辅的权力大小也代表着内阁在当时帝王心目中的地位。当帝王信任或者重用内阁的时候,内阁首辅手里的权利就会很大。相反要是内阁首辅是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话,就代表这个帝王不信任这一届的内阁。越是不信任内阁和内阁首辅,东厂和锦衣卫就会更加打压这一届的内阁。相反帝王信任内阁和内阁首辅的话,东厂和锦衣卫也不会放松对内阁和内阁首辅的监视。许多原来帝王信任的内阁官员或者内阁首辅,就是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的监视才看清楚他们的为人,从而导致帝王对这些内阁官员失望。换句话说内阁首辅是百官之首,坐上内阁首辅的官员也相当于走到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关键是这个内阁首辅能不能全始全终,能不能安全的致仕还乡。只要能够活到退休,帝王同意他告老还乡,就代表这个内阁首辅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可是有多少内阁首辅能够顺利完成呢?
杨廷和是一个对大明王朝忠诚的大臣,只不过他忠于的是大明皇室和武宗皇帝朱厚照。就是因为他没有及时向新皇帝嘉靖皇帝朱厚效忠,就是因为他把小皇帝嘉靖皇帝朱厚当做了一个孩子,所才导致他被嘉靖皇帝朱厚打败。当大家在他失败后同情他和他一家人的时候,谁会想起当年杨廷和的嚣张霸道?杨廷和出身内阁,但是他在短短五年内,取代李东阳担任内阁首辅。成为内阁首辅之后,杨廷和又在内阁内部进行整合,把所有反对意见打压。三年后内阁成为了杨廷和一个人的天下,内阁上下只听杨廷和一个人的号令,除了杨廷和之外,谁也不能指挥得动内阁。再加上当时内阁掌握了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副都御使、工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重要职务,所以可以说也同时控制了大半个六部九卿。谁心里都很清楚,当时的杨廷和几乎控制了大半个朝廷。这里面有杨廷和个人的本事,当然也是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不管政务的结果。就是因为杨廷和的强大和专权,才导致嘉靖皇帝朱厚不得不对杨廷和下手。后人在同情杨廷和的同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