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弹水浒-水浒别传-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花山的领导人品差劲,手下的小喽啰也好不到哪里去——呼延灼征讨梁山失利,路经桃花山下,桃花山的小兵竟然虎口拔牙,偷走宝马踢雪乌骓。
呼延灼输给梁山,对付桃花山那可是绰绰有余,轻松打败李周二人后,两人慌了手脚,这才想起向邻居二龙山求救——二龙山里有先后落草的鲁智深、杨志、武松、张青、孙二娘、曹正、施恩七人,实力强大。李忠给予的代价是“投托大寨,按月进奉”,换句话说就是成为附属品,每个月交一定数额的保护费。
同为强盗公司,竟然开出这么丧失原则的卖“山”条约,李周二人真可谓活得失败之极。而义气的鲁智深不计前嫌,也没要李忠的“好意”,带领兄弟出手和呼延灼相斗,鲁杨二人手段高强,呼延灼不能取胜,只好暂且回避到青州。而此时,青州的桃花山、二龙山、新近的白虎山,三股强盗势力,准备和政府军展开最后的大决战。
三山集团和政府军交战三五次,不分胜负。只好求助于梁山,在梁山的援助下,终于打破城池。而三山集团,也终于被实力更大的梁山集团吞并掉,成为它的下一级子公司。
这三个子公司,二龙山实力最大,鲁、杨、武都是神力惊人,因此他们的地位很高,属于重点关照的对象;白虎山的孔明孔亮是宋江的徒弟,这师傅本事不过尔尔,徒弟又能高明到哪里去?但是基于特殊关系,二孔一直是宋江的御林军总管,颇受关照;而桃花山就比较落魄了,麻烦是他们引起的,本事也很差劲,吝啬虚伪,搁谁能看得起?
所以我们看见,对于桃花山的归顺,宋老大是相当不以为然的,上山后分派给李忠周通的任务,也是不咸不淡。这两人本就是可有可无凑数之人,桃花山在梁山上基本失去了说话的地位。
可笑的是,李忠周通二人,貌似铁杆兄弟,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征方腊途中,李周二人归拨卢俊义——宋江不要他们。攻打独松关,周通被厉天闫一刀砍作两段,李忠撒腿就跑,侥幸留了性命;后续又随同史进攻打昱岭关,史进中了神箭手庞万春的利箭英勇牺牲,这李忠竟然又撒丫子就跑——可惜庞万春设下数百伏兵,两边千弓齐发、箭落如雨,将李忠射得像一只刺猬——终于没能再次逃掉。
连自家兄弟、徒弟都不顾及,这种人活着,也不过是具行尸走肉而已。
李忠周通二人,是梁山好汉中革命目的性最不明确的人,他们上山完全是为了逃避危险,所以他们并没有将梁山当作一个大家庭,在他们心中,桃花山虽小,却是逍遥自在的好去处。所以我们看见“宁为鸡首勿为牛后”的他们,兄弟感情相当淡薄——即便对于二人内部,也没有坚定不移的友谊存在。
集国人毛病于一身的李忠周通(3)
这两人,优点几乎没有,缺点一大串,国人所有不齿的坏毛病,全部体现完毕:好色、虚伪、吝啬、精于算计、毫无义气、小偷小摸。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社会、不管在什么群体中,都是不受人尊重的。而命运也相当公平,两人投机革命,最终也没有尝到胜利的果实。
梁山好汉中和他们一样“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的人物,不在少数。而在这种革命群体中,当动机不良的“伪革命派”占据一定比例后,最终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李周二人身上折射出相当多的国人毛病,说他们“集国人毛病于一身”,名至所归。李忠周通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在正常的社会中,还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杀人放火合法!),如果身上有不容许于时代的劣根性,不管在哪里都吃不开,都会被鄙视。而这种不良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他人转正看法,但是往往需要付出十倍的代价,比如生命。
莫道屠猪贩狗辈,许是慷慨激昂人。
第三部分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1)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条,如果按照“士农工商”来划分,贫下中农占据大半壁江山。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譬如:走江湖的(李忠、薛永等)、手工艺者(萧让、金大坚、孟康、汤隆等)、泥水匠(陶宗旺)、屠宰户(曹正)、医生(安道全、皇甫端)、裁缝(侯健)、脚夫(王英)、渔夫(三阮二张等)、出家人(鲁智深、武松、公孙胜)、樵夫(石秀)、猎户(解珍解宝)、落第秀才(吴用、朱武)、无良商贩(白胜、孙二娘夫妻、朱贵朱富兄弟等)、小偷(时迁、段景住)、无业人员(石勇、邓飞等)以及奴仆(杜兴、燕青)。
梁山上有钱人不是特别多,去除政府降将的话,大约包括没落贵族(柴进)、大地主(卢俊义)、小地主(史进、孔明孔亮、李应、穆弘穆春等),扈三娘属于地主家的千金小姐。但我对她的身份表示怀疑——她应该不是亲生的,从梁山灭其全家而毫无反应来看,此人亲情观念相当淡薄。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造反史。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以来,历代皇朝的更替总有农民起义的影响,比如刘秀曾委身绿林军,朱元璋发迹于红巾军等。但是农民起义,不管规模大小,鉴于其本身的时代局限性,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长久的稳定政权,最辉煌的大约莫过于李闯建立的大顺短命王朝,但最终还是在汉奸吴三桂和满清胡虏的双重进攻下,大厦土崩瓦解,大顺朝并不顺,只存活了区区三十天。
宋代被看作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朝代,虽说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与大宋朝并列的“国家”,先后计有:辽、金、西夏、吐蕃、大理、元。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行政司法机构,而且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和宋国摆在平等、甚至是凌驾的地位上,譬如辽、金、元。经过近三百年的相互战争,最终,由元朝顺利吞并掉所有的“国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中华方又再一次统一起来。
虽然国内史学界对于宋朝,向来冠以“积贫积弱”、“三冗严重”,但是对于内政措施,大多还是持肯定态度,因为宋代是所有朝代中农民起义影响最小的。
北宋只有两次农民起义比较具有规模,初期的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末期的浙江方腊起义。而宋江的梁山泊起义,实际规模相当小。自宣和元年宋江正式起义后,不久便离开了梁山泊,转战山东、河北、河南之间,“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宋江率领起义军由沭阳乘船到海州(今连云港),海州知州张叔夜派上千名官兵埋伏在海州城郊,用轻兵临海挑战,引诱起义军弃船登陆。义军登陆后,旋遭伏兵包围,张叔夜派兵烧了义军的船只。起义军陷入重围,退路已断,损失惨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率众投降了宋朝官兵,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宋军中的一员。宋江投降后,就去打方腊,这就是《水浒传》的历史真实背景。
而南宋,只有洞庭湖的钟相杨么起义影响深远,他们继承王小波李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持续战斗五年之久,也曾勤王抗击金兵,但是最终还是覆灭在岳家军手中。
有宋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爆发的农民起义有几百次之多,几乎一年一次,“遍满天下之渐”,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但宋代的农民起义始终未形成全国性规模,活动范围只限于当地一隅,参加的人数也有限,人员成分复杂,不乏大量投机分子滥竽充数,持续的时间很短,长者不过几年,短者区区数月。加之宋代统治者一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可以割地赔款,但是对内可毫不含糊。
所以宋代的农民起义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在宋代几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不论从规模还是影响上讲,基本上算是较小的一次,经过后人不断补充丰满,才有今天的小说大成。
农民起义,其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略眼光相当重要。历史上在农民起义中具有指导地位的,往往是一些地主阶级,因为地主比之平民,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机会。最杰出的如李闯大将李岩、洪秀全的谋士冯云山,他们对于起义军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梁山上,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地主,一个也没有。如果降低标准的话,大约有半个:扑天雕李应。之所以说他是半个而不是一个,源于李应积极创新的精神相当不足。
梁山好汉是比较鄙视“大头巾”(读书人)的,对于文人,向来给予无尽的嘲讽,当然,领导除外。梁山四大天王中,宋江是萎鄙小吏,目光短浅;吴用见风使舵,毫无气节;卢俊义则完全是被骗上山,即便有创业的大志,可惜心腹太少,数来数去也不过是燕青一人,孤掌难鸣;公孙胜基本就是不管世事的。领导班子已经完全靠不住。
再看其他地主集团:柴进有雄心壮志,可惜命运不好,被政府镇压了(见拙文柴进篇);史进上山出于江湖义气,少不更事,也指望不上(见拙文史进篇),孔明孔亮兄弟完全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因为杀了同村的另一地主而落草,革命动机非常不纯洁;穆弘穆春兄弟更是无厘头,一伙强盗在他们家秘密召开黑社会代表大会商议营救大头子宋江,穆家兄弟脑子一热,烧了房子就跟随大伙上了梁山,毫无主见。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2)
梁山真正有可能领导大伙开创新天地的,只有扑天雕李应!
扑天雕李应,独龙岗李家庄庄主,此人文武双全,“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端的是条好汉!
李应是个聪明人,从他的为人处事可知,这人绝对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鬼脸儿杜兴,相貌丑陋,而且是一个有杀人案底的流窜犯。李应毫不犹豫,知人善任,将整个庄子的财务管理全盘交付给他,丝毫不因为杜兴的罪犯身份而怀疑。而杜兴也知恩图报,竭尽全力,将全庄事务管理得有条不紊,李应识人眼光,可见一斑。
李家庄和祝家庄、扈家庄形成三村结盟的地方防卫武装,然而当祝、扈两庄结成姻亲关系的时候,李应知道,自己迟早会成为一个绊脚石。对于这个身份,他很尴尬:联合抗寇,自己将要成为先锋队,实力大损;若独立分开,不仅要面临梁山强敌,而且祝扈二庄也要将自己列为战略对手,处境尤其不妙。
李应很担忧,寝食难安。
而这个时候,上天给了李应一个两全其美的抽身良机!
梁山候补委员杨雄、石秀、时迁,因为偷吃祝家庄的报晓公鸡,烧了店铺,导致被祝家庄追杀,时迁被捉。杨石二人央求李应出手放人。李应内心激动得难以表达!机遇!机遇啊!!
自己为时迁出头,可以获得梁山的好感,即便不是朋友,也不至于成为敌人;而时迁只是个小偷,不是正式强盗,所以对三村结盟合同不构成毁约!
这件事情处理好了,双方都能应付,自己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李应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正要亲自出马,然而李应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眼珠一转,一条更加完美的计划涌上心来!
时迁只是个小偷,身份卑微,自己堂堂一村之长,为了这么个小人物不惜降尊纡贵,一来不符合身份,二来也太刻骨一点!
所以李应立马想到“三步走”。
第一:委派门馆先生下书,自己把名讳印章签署信内,由副主管前去下书要人。
第二:委派主管杜兴出马,而亲自写信,封面签署名讳印章。
第三:亲自出马。
果然不出所料,祝家庄对于第一步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书信,不屑一顾。书中写道:
(副)主管答(李应)道:“小人亲见朝奉,下了书,倒有放还之心,后来走出祝氏三杰,反焦躁起来,书也不回,人也不放,定要解上州去。”李应失惊道:“他和我三家村里结生死之交,书到便当依允,如何恁地起来?必是你说得不好,以致如此。杜主管,你须自去走一遭,亲见祝朝奉,说个仔细缘由。”杜兴道:“小人愿去,只求东人亲笔书缄,到那里方才肯放。”李应道:“说得是。”急取一幅花笺纸来,李应亲自写了书札,封皮面上,使一个讳字图书,把与杜兴接了。
由此可见,祝家庄果然已经不把李家庄放在眼里!而李应也应证了自己的猜测!他知道委派杜兴去也是徒劳无益,但是在杨雄石秀前面,戏还是要唱一唱的,而后续的情节和李应预计的一模一样——祝家庄拒绝放人。
李应终于要亲自出马了!
李应听(杜兴说)罢,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下,大呼:“庄客,快备我那马来!”杨雄、石秀谏道:“大官人息怒,休为小人们坏了贵处义气。”李应那里肯听?
与其说李应失了面子,倒不如说李应为自己计划的实现而兴奋!所以他不理会杨雄石秀的假惺惺劝告,执意前往要人。
李应相当会做戏:先破口大骂祝彪,引起二人相斗。祝彪杀不过李应,转身就跑,李应此时为何不使用擅长的飞刀绝技取祝彪性命?反而中了祝彪回马箭,负伤而逃?
由此而来杨雄石秀只能告辞李应,向梁山求救。书中有段精彩描写:
(二人)辞谢了李应。李应道:“非是我不用心,实出无奈。两位壮士,只得休怪。”叫杜兴取些金银相赠,杨雄、石秀那里肯受。李应道:“江湖之上,二位不必推却。”两个方才收受。
李应武艺明显高于祝彪,故意装作不敌。由此而来的结果是:梁山把自己当作朋友;祝家庄没把自己当作敌人;梁山和祝家庄死掐,自己便可以借口受伤坐山观虎斗!
李应苦肉计演戏水平,实在是高!
而后续的情节和李应预料的一样:两虎相争,自己两面不得罪人。宋江前来拜访,自己托辞箭伤未好,不便见客;祝家庄伤了李应,也不好意思央求出手。
李应本意,绝不喜欢落草,这一点宋江也猜了出来。但是宋老大出于眼谗李家庄的财产,还是采用了欺诈的方式,吞并了李应的家产!“李应见了,目瞪口呆,言语不得”。
李应自然要惊呆了,原本以为自己大拍梁山马屁,可以保持自己的武装和财产,然而宋江之贪婪是李应想不到的。李应能够审时度势制定三步走的计划,然而黑不过宋江的一口吞。李应“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梁山!
李应的聪明才智,引起宋江极大的恐慌——此人心智,绝不在自己之下!文武双全,识人准确,要是放任自流,将来哪有自己混的日子?
所以我们看到,宋江给了李应一个位高无权的职位:梁山第十一条好汉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和柴进同掌梁山钱粮。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3)
李应的看家本领——武术被彻底荒废了。上有柴进监督,下有神算子蒋敬算账,中间太子党宋清又把酒宴安排的美差夺走。自己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衔老板!
卢老板的奴仆燕青虽然是三十六星之末,但是人家是天罡星!自己的奴仆杜兴,只不过是南山酒店店小二,排第89位!
李应观测市场前景,十有九中,如果让他进入核心团体,梁山的命运恐怕就会彻底改变,然而他还是被猜疑和嫉妒打败了。当征方腊的行程结束的时候,他又带领杜兴回到故乡独龙岗,安享晚年,俱得善终。
李应能够在不利的形势下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面面俱到,目光敏锐,极具发展的远大前途。如果授权给他,相信他会做得比宋江更好十倍!然而正是由于李应的聪明,引起嫉妒,从而淹没在梁山众莽夫中。李应最终屈服了,没有进一步争取自己的利益和梁山的未来,所以他只算是半个人才,而不是一个!
机遇稍纵即逝,永不再来。
李应的故事告诉我们:
1,适当的时候,要学会难得糊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要改变历史,不仅需要自身的先天本领和后天发展,更需要提携的机会,没有机遇,总归是镜花水月梦一场。
2,三心二意,妄想左右逢源,是完全不现实的。当你获得一方面的利益的时候,必定会损伤另一方面的利益。而最终,你可能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
昔日名震大江北,化作古村烟云中
无奈落草的政府小公务员:雷横朱仝(1)
梁山的发展壮大,有几个人物的功劳是必须提及的。国内有学者认为是三个:林冲、晁盖、柴进。
林冲上梁山,是被万恶的吃人社会逼迫所致,而正是他大公无私的清理门户行为,才能导致梁山声望逐渐如日中天,一路招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