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三是马海文的亲戚,这一牵连,弄不好滨海市官场又要有一番震动。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叶文高什么也没说,在视察完黄泥镇后,甚至在调研总结会上也没有对此事提出过多的质问和批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给人的感觉是不愿意把这事的盖子掀开一样。

    不过更为轰动的是另外一件事,也不知道谁放出的风声,说马海文在叶文高到滨海市视察的当晚曾经到过叶文高在海景山庄的别墅里,闭门详谈达半小时之久。

    一开始,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却莫衷一是。有人说,叶文高是惧怕南海省的本土派势力,所以在检查黄泥镇的时候没有当场发飙。

    也有人说,马海文已经攀上了叶文高的关系,是通过一个在外省经商的商人认识的叶文高,这个商人在叶文高任省长的那个省会城市里经营建筑业,也是在叶文高的关照下才发家致富的,所以马海文实际上早就胸有成竹,而叶文高来滨海市说是要看看黄泥镇一案,实际上是走走过场,唱一出大龙凤给所有人看。

    许多侧面消息似乎也是在印证着叶文高在黄泥镇一案中让步的事实,马三被撤了镇长职务,背了个党内警告处分,这种处分谁都知道持续期只有半年,一年半载后,以马海文的势力,马三很快又会异地为官,重新在权力场上露面。

    不过这些消息倒确实是扰乱了许多人的心绪,其中也包括了赵奎和刘大同这边的人物。

    马海文到叶文高的别墅里密谈半小时,这个消息是确确实实的,安少功这个躲在暗处的监视器一直就源源不断向邬士林提供着叶文高一举一动的情报。

    不能不说是个笑话,省委秘书长本来应该是省委书记最重视的一个职位,这个位置上配备什么人,省委书记最有发言权,虽然省委秘书长任命权是由中央组织部握着,但是人选确一般都由省委书记提出,而中组部一般也会同意,不会过多干扰。

    因为这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如果不合拍,甚至唱反调,这将是省委里头的一个政治灾难。

    而如今南海省的情况却就是如此,事实上叶文高过来,自己身边一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中央领导只是把书记这个位置的权力魔杖交到他的手上,至于怎么用?能不能用好,就是叶文高自己的事情。

    马海文是滨海市土生土长的干部,也是赵奎一手培养起来的,以前他是钱凡门下的心腹之一,后来因为和钱凡暗生嫌隙而转投了刘大同麾下。

    应该说,马海文手里有几张牌,肚里有多少能耐,赵奎知道,刘大同也清楚。马海文去叶文高处密谈,回来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刘大同坦白,而是刘大同去问了马海文有没有这回事,马海文才认了。

    这一点点小插曲,确是致命的,折让刘大同又不能不对马海文产生一些想法难道那些流言并非空穴来风?

    即便是马海文誓言旦旦保证,叶文高找他去,事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到底叶书记用意何在,因为俩人根本没谈什么实质性的话题。

    他越解释,刘大同就更是疑心。要说叶文高当天调研表现反常,也能说得过去,可是冷不丁忽然夜晚召见马海文,又不让自己去陪同,也不叫宁远,省委书记自己见一个市委常委,到底什么用意?

第557章 烟雾弹

    叶文高离开滨海市之后不到一个礼拜,宁远召集了第一次书记办公会议。

    由于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副市长人选报送省委组织部,所以出了宁远、刘大同和专职副书记钟山南之外,组织部长陈永年也应约参加。常务副市长职务属于省管干部,所以市委是没有决定权的,但是有建议权,可以将人报送到省委组织部,最后由叶文高这位省委书记定夺。

    人事问题的讨论和别的不同,几人进了宁远旁边的小会议室里坐下,宁远吩咐秘书此次会议不需要发布会议纪要,只需要用内部记录本记录便可。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在宁远到滨海市上任之前,刘大同曾经尝试过想省组织部建议由马海文出任常务副市长,虽然得到了赵奎的暗中帮忙,最后还是过不了组织部那关。

    原因很简单,在叶文高到到任之前,地级市一级领导任用暂时冻结,原先已经安排好的就按照原方案,还没研究决定的,一律等新书记到任后再行安排。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叶文高走马上任,宁远也到位,事情似乎也是时候摆到桌面上讨论一下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表面上大家还是十分轻松,脸上都挂着笑,心里却早就有所盘算。

    议题是提早通知到各人手里的,和以前钱凡搞突然袭击不同,宁远算是光明磊落那种。

    这一点让刘大同有点琢磨不透,对于宁远来说,忽然召开常委会,将议题摆到桌面上,会比事前通知开办公会更有利。

    如果没有这次办公会议,到了常委会上,宁远还可以趁刘大同等人没有提早统一意见而有机会翻盘,提早一天通知了议题,就让刘大同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如此一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胜算。

    这次会议,陈永年是自己的人,钟山南也算是个中间派,如果自己先提出了人选,陈永年符合,则能逼迫钟山南站到自己这边来。

    三票对一票,这是最好的打算,而最不济,也就是两票赞成一票弃权,刘大同觉得钟山南这种中间派绝对不会出来跟着自己唱对台戏,因为自己身后就是赵奎,赵奎的身后就是整个南海官场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

    昨晚,自己和王增明、曾春还有马海文几人在家里先开了个小会,早就已经打成了某种协议。

    曾春资历太浅,以前又是做公安战线的,去竞争常务副市长恐怕不大合适;王增明一直就是做书记上来的,而且年龄上也将到站,怕在会上向宁远提出来也会被否决。

    那么最合适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马海文。

    马海文在东河县就当过常务副县长,管的就是工业和经济,后来又当过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资历上和能力上都十分合适,若提出马海文这个人选,宁远反对起来也找不到什么理由。

    最让刘大同担心的是最近黄泥镇工业园天成化肥厂污染案件,不过从这次叶文高到滨海市调研情况来看,似乎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如今马三的处理结果也已经出来了,免去镇长职务,党内警告处分,显然宁远在这件事上也对马海文无可奈何。

    刘大同胜券在握,也就比较主动,陈永年提出人员参考名单之后,他第一个就点了马海文的将。

    “我个人提个建议,把马海文同志报上去。他当过常务副县长,也当过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对工业和经济工作十分是呼吸,个人的条件也十分成熟。常务副市长主要是配合我的工作,而我个人也觉得马海文同志能够和我做好协调,并且能达到我的工作要求。”

    陈永年不等宁远表态,马上附和道:“我也赞同,马海文同志我个人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这一点无疑是担任常务副市长的最佳人选。”

    俩人一前一后说完,时机拿捏得相当好。

    钟山南似乎对今天这种场景早有预料,他也不急着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宁远,说:“宁书记,您的意见呢?”

    三个人的注意力马上全部聚焦在宁远身上。在刘大同看来,宁远是怎么都不会同意报送马海文到省组织部的,就算在书记办公会议上又或者常委会议上决定了,明面上他不会再反对,背地里恐怕还是会通过其他渠道去阻挠。

    可是,大家万万没想到,宁远的笔在本子上划了几句话,抬起头环视了三人一眼,十分淡定道:“既然刘市长觉得马海文同志的工作能力不错,又能和你配合默契,我也赞同,毕竟将来你们俩在工作上会有很多交集,做生不如做熟,老同志了,搭档起来自然顺手。”

    此话一出,刘大同有点儿发蒙,片刻的惊讶之后,赶紧又画蛇添足地多问了一句:“这么说,宁书记你也不反对?”

    宁远点头说:“我不反对,永年同志,会议结束后就报省委组织部吧,我会和叶书记亲自沟通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永年也发了一下子愣,他简直不相信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昨晚几人在刘大同家里开小会,是什么情况都设想过了,什么凶险甚至于会不会到最后拍桌子,这些极端的场面都考虑了进去,几乎是做了一套应对的方案。

    没想到,白白演练了一晚上,宁远却轻描淡写地答应下来,一丝反对意见都没提出,让他和刘大同都有一种憋足了劲,却一拳打空的感觉,几乎是闪了自己的腰。

    短暂的沉默之后,宁远又道:“既然常务副市长人选问题没异议,那么我们谈谈下一个议题。这个是我们市里就可以解决的,所以今天现在书记会上定定调子。马海文同志如果上任常务副市长,那么他的位置,谁来顶替?”

    这个议题却没有事先通报给刘大同他们,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此言一出,刘大同就在心里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今天的书记办公会议一顺百顺看来只是一种幻觉,他觉得自己有些上当的感觉,弄不好宁远根本就没打算在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和自己纠缠,而重头戏,是马海文上任副市长之后开发区出现的这个空缺。

    而这个空缺,恰恰是个副厅职位,也是常委一员!

    刘大同有些慌乱,说:“昨天市委办的同志发通知的时候,没说过要讨论这个问题,事情有些突然了,是不是安排下次会议再讨论?”

    宁远笑道:“马海文同志提拔和留出空缺,本来就是一件事,一事不二议,否则就把事情弄得过于繁琐,为这点事又要多开一次办公会议,恐怕是浪费资源,也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话说得很有道理,这让刘大同一下子倒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不等他反应过来,宁远说:“我心目中有个人选,我认为是滨海市目前县区一级干部里头最适合的,既然刚才你们提议了马海文同志报送省里,那么这次我来先提议,我觉得林安然同志会比较适合。”

    林安然!?刘大同心头一震,果然这才是戏肉,刚才马海文的事情不过是个烟雾!想想还真是可怕,其实常务副市长讨论的只是个人选问题,最后决定权是在省委那边,如果马海文在省里通不过,回头林安然又走马上任了,那么……

    这真是一个政治笑话了!马海文恐怕只能提拔一个副市长,在名义上副市长是比开发区管委会书记职务要高,但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书记却又是常委兼任,这等于无形中把马海文踢出了常委的队伍。

    陈永年也觉得有股冷汗从自己的背心里趟进裤腰带中,自己也是个老组织干部了,居然被宁远这人玩了这么一手偷龙转凤。

    那一个常务副市长来做烟雾弹,也是够大的一个幌子,好诱人的一块肥肉,实际上,这块肥肉始终是吊在半空中,宁远其实跟自己这些人一样,都是站在吊着那块肉的杆子下头,只不过他是主动退了一步,说把肉让给自己和刘大同,实际上,到底拿着那个杆子的人,那个远在省城里的新任省委书记叶文高,他答应不答应?

    中计了!

    陈永年觉得,事情从一开始就是个陷阱。叶文高大张旗鼓过来调研,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什么都没动,什么都没说。反倒是召见了两个人,第一个是林安然,第二个就是马海文。

    这就释放出一种极其迷惑人的现象。大家都觉得,是不是这个新任的书记打算让林安然破格提拔!?

    从副处常务副县长直接提拔常务副市长,这在滨海市官场算是开了一回先例,而且就算在南海省的官场历史上也是罕见的,除了当年的地市合并特殊时期又一些因为行政机构合并划分而莫名其妙跳了两级的领导之外,自从84年合并之后,就从未见过这种特例。

    现在回想起来,叶文高到滨海市,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释放烟雾之旅。从一开始出发,到黄泥镇上视察工业园,再到后来的海景山庄里下榻找人密谈。

    前后一共释放出了两颗烟雾弹。

第558章 分蛋糕

    林安然是第一个烟雾弹,让刘大同和赵奎还有滨海市本土派的这帮人都异常紧张,换了别人或许破格是有着天大的难度。

    可是这人如果是林安然,想想又会觉得挺合理。谁都知道他在京城里和秦家关系密切,林安然一直就在滨海市默默无闻靠自己打拼,从未见过秦家来帮他青云直上,唯独倒是秦老爷子帮林安然上马了一个海洋综合养殖项目。

    谁都以为,这下子是林安然已经磨砺足够了,秦家觉得可以为他做点事,安排一下位置了。

    这种设想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让人不能不信。

    第二个烟幕弹就是马海文。马海文被莫名其妙叫到了叶文高的别墅里,又莫名其妙谈了半个小时的话,回来说叶文高没跟他说什么重要话题,都是询问他工作情况,还有对黄泥镇工业园的看法,东拉西扯没一个重点。

    事后流言满天飞,在这种流言的蛊惑下,就连刘大同都差点相信了马海文是不是和叶文高搭上了某种关系,也正是这次谈话,才让刘大同觉得马海文的事情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叶文高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马海文。

    如此一来,报马海文上去就是顺理成章的,也是有借口的。

    一连串的事情,如今细思起来极为恐怖!真是步步陷阱,原来这个不哼不哈、表面和蔼的叶书记,真是个权利场上的高手,不动声色来滨海市里绕了一圈,把所有人都绕了进去。

    更为严重的是,刘大同往深处再想了想,弄不好宁远和叶文高早就有了预谋,俩人事前估计也是商量好的了。

    今天过来的四个人,两个是滨海市的本土势力,一个是中间派,还有个就是宁远这个空降兵。

    实际上,真正的博弈是在宁远和刘大同之间,人事问题在官场就是蛋糕,所谓办公会议也好,常委会议也罢,实际上不过是如何分配权力蛋糕的问题。

    一个蛋糕摆在桌上,刘大同自己心急先下了刀子,结果看似割到了一大块,很快才发现到了自己手上的这块蛋糕根本不是自己的。

    宁远是跟在他后头吃剩下的那块蛋糕,虽然小了些,但是确是实实在在吃到了嘴里的。

    两相对比,刘大同觉得自己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钟山南这个中间派却对这个林安然青眼有加,谁都知道钟惠和姓林的关系有些不同寻常,而林安然也经常是钟家的座上宾。

    讨论其他人,钟山南或许不会站在宁远那一边,但是如果是林安然,问题就复杂多了。

    如果现在刘大同站出来反对林安然上任开发区管委会书记,那么就等于一点脸面都不给钟山南。

    官场上的中间派说是中间派,实际上是在两派之间走钢丝,受着左右逢源的好处,再捡一点两派斗争中从指间滑落的碎蛋糕。

    这不代表着中间派就不用在这块权力蛋糕里分点冷饭残羹,好歹是一个专职副书记,滨海市第三把手,一点面子不给钟山南,恐怕就会激怒了他,把他向宁远的怀抱推出去。

    刘大同想来想去,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宁书记,开发区管委会的书记职位,原本林安然同志担任我也没什么意见,本来这个位置就是正处职位,只不过开发区又有点儿特殊,咱们市里的开发区是国家级的,当年有过规定,但凡这种国家级的开发区,是有地市常委兼任,而地市常委一级是副厅职务,又要报省组织部,林安然年纪太轻,今年还未满三十,而且只是个常务副县长,提拔这个位置属于破格,我看不妥吧?”

    宁远说:“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了。的确,林安然同志如果入了滨海市班子,恐怕就是破格了,不过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考虑的。我这么做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林安然曾经在开发区工作过,当年他的工作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听说开发区现在很多大型的企业都是他引资进来的对吧?所以从工作能力上,他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对开发区的区情也十分熟悉。”

    说到此处,他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继续道:“还有一件事就是进班子做常委的问题。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如果他报到省里被否决了,那么是省里的事情,我们这里可以指定常务副市长去专职主管开发区的工作,到时候,马海文同志主管,他是从开发区上来的,管理起来得心应手,我很没什么问题。”

    说完,他没给机会刘大同说话,而是看向了钟山南,说:“山南同志,你觉得我这样提议对不对?”

    钟山南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