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勇喝着茶,便对林安然说:“看来我不当公安是对的!现在的警察,都什么玩意!”

    林安然问:“怎么了?吃枪药了?”

    王勇放下杯子,愤愤道:“不就是那个郭副所长嘛……咱们这头的服装城都还没动工,他刚才私下就跟我说,让我能不能给他留几个铺位,说李所长和他的亲戚都想要。这些人要,难道我们还能要他高价吗?还不是让我们打折的意思?”

    尚东海接口道:“不说这事还好,一说起来,我也有事要说。这不,我都接到了几个熟人的电话,让我给他们找便宜铺位,今晚在家吃饭,我们家老头子也问我这事,说市里的一些领导也有意图想要。”

    王勇一拍桌子,骂道:“操!这些龟孙子,一口一句有钱大家赚,妈的,我们出钱,让他们来赚!咱们是开公司,又不是开善堂,这个要打折那个要打折,咱们喝西北风啊?!”

    说到最后,端起杯子一口喝干茶水,说:“不理那些王八蛋!”

    尚东海嘿嘿笑道:“王勇,你别那么牛气,不理你还真不行。找我的几个熟人里,有税务的,有工商的,这些人一个个都身居要职,现在项目还没动工,就算建好了,随便一个给你上点眼药,你都不得安生。”

    王勇还是不乐意,说:“我就不信了,滨海没王法了!?”

    尚东海和王勇俩人的观点里,林安然更偏向尚东海的看法。说好听了这叫国情,说不好听叫现实就这样。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拓宽了大陆干部的视野,不可避免也让一些个人的****沉渣泛起。

    八十年代官员以权谋私的做法还不算普遍,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干部是用一种新鲜又小心翼翼的心态去对待开放所带来的冲击和****。

    进入了九十年代,二次经济浪潮已经到来,国家坚定了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原本还在河里小心翼翼摸着石头往前走的某些领导干部终于放下心来,开始东张西望看看水里有没有什么可以捞一把。

    “阿勇、东海,我个人有个提议,你们看看这样行不行。”林安然说:“把所有要在服装城里分一杯羹的人都列出来,梳理一次,留下有价值的名单,然后拿出部分铺位以优惠的价格租给他们。”

    说完,他看着自己两位朋友,等着他们回答。

    尚东海想了想,说:“我没意见,小财不出大财不入。”

    王勇还是心疼钱,王家不是生来就大户人家,也是从一穷二白熬过来的,骨子里有种节俭的本性,说:“这事我做不了主,要问我妈去。”

    他不好反驳林安然,只好把王秀珍抬出来。

    林安然笑道:“行,我和东海亲自找你们家老佛爷谈谈。”他心里有本账,这些关系户处理起来估计要占用十多个店铺位置,可是以服装城的建设规模来说,占地一万二千多平米,刨除停车场之类的设施用地后,能建成三百五十个店铺,按照每个店铺月租两千至三千来算,预计四到五年收回成本。十几个店铺做人情,还是可以承受的。

    见王勇很不高兴,便跟他解释道:“既然他们说有钱一起赚,那么咱们就把他们一起拉下水。他们在我们这里拿了店铺,签了约交了钱,咱们这里生意不好他们也吃亏,咱们少赚十几个店铺那一半钱,却把关键部门的领导都拉上了船,这笔帐你说是亏了还是赚了?”

    尚东海笑道:“以前说和领导有三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现在有人说得加上一条——一起开过厂。说白了就是要和领导一起做生意,他们入瓮了,咱们就不愁没得赚。”

    王勇被俩人提点一番,略有所悟,也不住点头。

    散了伙,走出酒店,尚东海拉住林安然,说:“你听说个事没有?临海区又出事了。”

    林安然笑道:“你还真是官场百事通啊,滨海市就没你不知道的事。说说看,又怎么了?”

    尚东海说:“曲晓红你认识吧?”

    林安然又想起那位********的文化局长,点头道:“见过,这女的不简单。”

    尚东海小声道:“听说昨天这女的跟李亚文大吵了一架,摔门而去。据说是因为想换届提拔副区长,结果李亚文这边没能办妥。”

    林安然想起自己没离开临海之前,在办公大楼前遇到钟惠和市委组织部的人,问起来说是来考察副区长人选的,后来在鲤鱼门里见到曲晓红和组织部长范光陪着李亚文吃饭,当时曲晓红春风满面,显然不会预料到时至今日这副区长位置会落得是一枕黄粱梦的下场。

    但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奇怪。莫说曲晓红任职文化局长时间不长,政声又不怎么好,在临海区干部队伍里威望又不高,提拔本身就有难处。若放在从前,借助和李亚文的关系,在钱凡那边操作一下,也不是没有机会。

    偏偏最近钱凡病倒,赵奎暂时主持党委工作,加上李亚文和赵奎最近闹得势同水火,处级干部是市管,用脚指头想一下都知道赵奎会从中阻挠。

    正如林安然早就说过的,李亚文为人心胸狭窄不说,而且极度自私,自己泄一时之愤,带来的却是要全部临川派系的下属全部陪葬。钱凡如果能病愈出院重掌大局,这些李亚文的心腹还算有出头之日,若钱凡不幸盖了国旗,恐怕接任的赵奎不会让任何一个临川派的干部能提拔到处级位置上。

    让林安然担心的不是曲晓红,而是杨奇。杨奇为自己办母亲病退一事,已经过去将近一个礼拜了,居然没有任何动静。以李亚文现在的状态来看,估计被曲晓红这么一闹,心里更烦,恐怕杨奇要找机会和李亚文说情也不容易,弄不好自己都热得一身麻烦。

    尚东海见林安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试探道:“怎么?担心你母亲的事情?”

    林安然在太平镇同尚东海提过这事,点头道:“是的,临海越乱,我妈的事情就越是难办,我估计现在李亚文心情很不好,找他说情恐怕是会碰壁的。”

    尚东海说:“梁阿姨现在都病休在家,反正能拖就拖呗。如果你真不想拖,我找找我们家老爷子,他兴许能帮上忙的。”

    林安然以前没同意尚东海插手,是不想将事情复杂化,可如今形势如此,不得不考虑了。尚东海的父亲虽然是市人大副主任,但和临海区的人大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要插手也那么容易。

    想了下,问尚东海:“如果你父亲出面,以什么名义?无缘无故插手,我怕李亚文不会答应。”

    尚东海说:“你妈病假结束后,让她回去上班,我让老头子随便找个借口,借调梁阿姨到市人大,借调一年半载,等风头过了,就搞调动。”

    林安然觉得这也是个办法,虽然需要的时间长,变数也多,可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李亚文就像疯狗一样针对自己不松口?

    俩人一路聊着,到了停车场。楚楚说:“安然,你把车停着吧,喝了那么多酒,开车危险。”

    王勇说:“安然,我看你干脆在开发区这边买套房子算了,整天这么跑来跑去不是个事,对吧?”

    尚东海点着头,显然也同意王勇的提议,说:“国家现在在酝酿着住房改革,听说新的试行方案要出台了,最迟一两年内就得发布,到时候房价会提升,早买好。”

    说完忽然转头对王勇说:“阿勇,你们家最近不是在开发区有个楼房建设的项目吗?有没有房子卖?”

    王勇笑道:“尚科长你真是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地上的事情都知道。我们家这项目又不大,你居然都听说了?”

    尚东海竖起指头虚点几下,戏谑道:“你看,你看!商人就是商人。一说利字就闪烁其词。有就说嘛,我又不要你们亏本,优惠点点就可以了,我和安然团购,一人买一套。”

    林安然虽然没想好买不买房,不过觉得尚东海和王勇说得也有道理,开发区离临海毕竟有十多公里距离,天天开摩托跑来跑去确实不方便,尤其有时候要应酬,喝了酒开车更不方便。想到这里,便不开口,看王勇怎么答复。

    王勇摇摇头说:“我们家规矩很清楚,不是我自己的项目我不能插手,最多说个情,而且能拿到的折扣肯定不多,要真想买便宜的房子,得亲自问我妈去。”

    林安然听了就笑,王勇说的是实话。王家家大业大,李秀珍不得不把好关,既不能得罪人,又不能谁都随便给人情。没哪个商人是不吝啬的,大方只是看人而为,有用的,自然给的人情折扣就大,没利用价值的,找个委婉的借口推辞掉就可以了。不然是人都来说情,也确实顾不过来。

    尚东海对林安然说道:“他家那个项目不错。开发区武装部要建宿舍楼,出地,他们家出钱,楼建好了一人一半,我了解过,那里的面积都很大,都过百平房,地段也好。你不是要找王家老佛爷谈服装城店铺的事情吗?我到时候和你一起去,顺便问老太天讨个人情,一起买个房子好了。”

    林安然说:“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是没什么不同意的理由,不过我现在一穷二白,说是有奖励金,还没拿到手呢?”

    尚东海伸手拍拍他肩头,说:“只要你小红姨的资金和王家的资金到位,在外经局那边备了案,就可以另一份奖励申请表,钱会分两次给你,项目动工一次,项目结束运作后一次。”

    他在财政局上班,奖励金都由财政拨发,所以很清楚运作程序。

    林安然点点头,说:“那就听你们俩的。”

第213章 布局

    月底了,求推荐票和月票啊!有的看官请投一下!谢谢!提醒看官们,尤其是手机端的看官们,如果喜欢本书请记住收藏进书架,今天官文类别又有两本被屏蔽,我也不担保还会不会被屏蔽!写官文,太难受了,步步雷区!

    ——————————————————————————————————————————

    刘大同走进赵奎的办公室时,后者在办公桌后冲他招招手,示意他在沙发上坐。然后摘下眼镜,慢慢踱了过来。

    最近赵奎心情很好,钱凡病了,滨海市权力格局显然有些松动的迹象。以往站在钱凡一边的常委们最近对赵奎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研究任何一项工作,都习惯性都要先看看钱凡的态度,现在钱凡人不在了,即便是抱着反对态度,也闷声保持缄默。

    十一位常委里,只有一位常务副市长赵云亮是赵奎的支持者,余下人里,其中一位是军分区政委罗平,基本很少参与地方事务;纪委书记廖柏明和组织部长钟山南俩人是中立派,剩下的都是钱凡的人。

    最近赵奎频频对这俩人示好,廖柏明和钟山南都是党委线的领导干部,以前想接触都没机会,况且钱凡盯着,廖柏明和钟山南都不愿意搅进俩人斗争的浑水里,刻意对赵奎保持着距离。

    如今赵奎临时主持党委工作,名正言顺可以让他们到自己办公室里谈事,接触也多了起来。

    赵奎懂得怎样在细节上施恩惠。廖柏明的儿子大学毕业,赵奎主动提出让他到政府办工作。对于干部子女,安排进体制子承父业往往是铁板钉钉的事,图个实惠就去财政局、税局之类的高福利单位;若图前程,两办和组织部是不错的选择。

    钟山南的女儿钟惠,赵奎亲自点名让组织部副部长陈永年安排参加近期的科级干部培训,打算明年换届之后安排担任组织部中层干部。陈永年对钟惠其实早有擢升之意,无非想让钟山南承情,赵奎不过顺水做人情。

    就连钱凡派系的副书记何润泽、宣传部长乐玲之流,赵奎仿佛忘了从前的不快,工作上有商有量,私下偶尔也寒暄几句家常,嘘寒问暖显得关心备至。

    和赵奎一样高兴的当然是刘大同。他很清楚这一次是绝佳的升迁时机,只要把握好了,明年换届有很大的机会能挤进滨海市的权力核心。

    赵奎的秘书进来倒好茶,转身出去,走的时候看了赵奎一眼,后者微微点了点头,秘书心领神会,出去的时候把门也带上。

    刘大同过来是汇报开发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进展情况。自从赵云亮身体垮了之后,刘大同就全盘接手这个项目,心中自然明白它的份量。况且赵云亮办了两年都没办下来的事情,若自己办成了,不说在赵奎的心中份量增加,就算将来要进班子,这无疑是绝好的政绩。

    不能不说,自从刘大同接手集装箱码头项目以来,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赵云亮前期工作做得到位,加上误打误撞居然在京城巧遇了林安然,项目就这么办成了。如今一期工程接近尾声,近期刘大同又亲自跑了一趟京城财政部,把二期的资金也落实下来。

    这一点上,刘大同的能力和实效让赵奎十分满意,心想身边如果多几个刘大同这样的帮手,自己的工作会容易开展许多。

    刘大同边汇报,边留意着赵奎的神情,见市长满意,心里别提多高兴。

    汇报完了,赵奎捧着茶杯靠在沙发上沉思片刻,呷了口茶,说:“大同,码头项目辛苦你了。自从老赵病倒之后,身体就垮了,幸好有你接手。下一步要继续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前段时间我去省里开会,佟省长问起这个项目,显然很重视。我们市明年换届了,这是个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刘大同听见赵奎提及明年的换届,意思已经十分明显,顿时心花怒放,就差没当场拍胸脯许下豪言壮语,但也难掩兴奋之情,连连说道:“赵市长您放心!一百个放心,我现在就是睡觉,也睁着一只眼在盯着,绝对没问题!”

    见赵奎微微点着头,刘大同忽然说道:“赵市长,我刚从京城回来,就听到一个很荒唐的消息。”

    赵奎正了正身子,显然很感兴趣,问:“什么荒唐的消息?”

    刘大同说:“听说李亚文搞了个土政策,专门用来针对开发区服装城项目的。”

    赵奎眉头一皱,问:“这个李亚文,又弄什么玄虚?”

    刘大同哼了一声,说:“据说是开了个会,确定明年凡是原临海区个体户子女,若父母不在临海区经商,则不接收到重点中小学就读。”

    赵奎把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怒道:“什么玩意!他李亚文还真当临海区是他自家的后花园了!?上次没给他拨款搞养殖,就敢让整个区干部换班轮休,跟我汇报说是节约开支渡难关,名义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跟我唱反调!”

    刘大同一摊手,说:“这都是钱书记惯出来的,他俩是党校同期同班的同学,感情不一般。”

    赵奎再次靠进沙发里,若有所思道:“这种人,已经不适合在领导岗位上再待下去了……”说到这里,他忽然起身,回到自己的桌前,拉开抽屉,从里头拿出一叠信件,又走了回来,往刘大同面前一放,说:“你看看!”

    刘大同拿起信件,扫了一眼,眼睛一亮,兴致勃勃抽出信笺仔细看了起来,看了几封,笑道:“真想不到,这些信会送到您的手里了。”

    赵奎说:“原本嘛,信访这类事务是何副书记在管,按道理送也应该送到他那里才对。不过最近却送到我手里了……钱书记的病情似乎不乐观,前天我又去探望了一下,检查结果确定了,是肺癌,要到省中心医院里去做手术。估计也就是他病倒了,这些信才会满天飞,换做从前,我估计是看不到的。”

    刘大同点头道:“嗯,以前都知道告也没用,谁也没那闲工夫浪费时间。”

    赵奎说:“这些信都是匿名,不过我看它的内容都是言之有物,不像造谣中伤,所以就放了起来。不过,从原则上说,匿名信很难说说明什么……”

    刘大同明白赵奎所指,若什么匿名信都正儿八经让纪委立案调查,恐怕市纪委的干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会有许多匿名告状信雪片一样飞进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如果是实名举报,按照规定是有案必查,有案必复,不过匿名信一般只能冷处理。

    他沉吟一阵,把信往桌上一丟,说:“以我对李亚文的了解,这信里说的倒是真的。熟悉李亚文的人都知道,如信中所说,这人倒不算贪财,但是书没读多少却附庸风雅,喜欢舞文弄墨,对名人字画尤为喜爱,收受名画这事我看不假。还有说他作风腐败,乱搞男女关系,这一点更不用说,临海区当年谁不知道他和曲晓红的****?当年他老婆都闹到区政府里来了,众目睽睽之下和曲晓红打起来。”

    赵奎道:“大同,说起曲晓红,你和她谈得怎样了?”

    刘大同歪过头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说:“赵市长,你的意思是……”

    赵奎点点头,答道:“落实一下吧,这人已经越闹越过分了。”

    刘大同心领神会,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