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子博客-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前面”。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功业就没有建立不起来的,而议论必定超越世人,圣人要想不处在重要职位上,这可能吗?处在重要职位上就是说成为办事的首领。因此《老子》说:“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办事的首领。”
  (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易割也。何以论之?有形则有短长,有短长则有小大,有小大则有方圆,有方圆则有坚脆,有坚脆则有轻重,有轻重则有白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理定而物易割也。故议于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则事无不事,功无不功,而议必盖世,欲无处大官,其可得乎!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是以故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陈平①:老庄哲学讲究的是“阴柔”而不是“阴谋”。所谓阴柔是一种境界,而阴谋则具有目的性。李老说慈故能勇,意思是因为慈所以能勇,不是说想要勇所以假装慈,这里面有个前因后果的关系。
  

我有三宝之三 不敢为天下先(2)
李白:我师傅赵征君是生不逢时,我也是!要是我身在乱世多好啊,先治国安邦,完了以后我也功成身退,学学范蠡,美人我就不带了,带一坛子酒好了。
  章太炎:古今得老庄精髓者,文帝一人耳。
  胡适:老子本也是儒生,而且主张做柔儒;孔子对老子有继承,但坚决反对做柔儒,而是做杀身取义的刚毅新儒。
  ①陈平(?―前178),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锐意进取,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
  

道常无名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传说(1)
乙酉年十一月 天气  今日心情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尽管敬王一再挽留,我还是要告老还乡了,毕竟年岁已高,再在朝中也不合适。这几天朝里很多人来送行话别,其实意思也很清楚,不仅是送行,大概还有“天涯一别、永不相见”的意思吧。想我这么大年纪了,怕是来日不多了,洛阳到我老家苦县虽然不算太远,但是一则退休了我也不好总跑来京城叨扰人家,二则大家也都政事缠身没什么时间去看我,一起共事几十年,这一分别恐怕就是永别了,所以大家也都不放松,搞得气氛很忧伤。
  在送行的朋友中,也有人对我平日里的一些说法表示赞许,例如养生之道等等。
  这些赞许对我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对于自然的感悟也只有我自己才能明白,我从未想过因此而留下什么赞誉,我只希望自己能融入循环的自然中。
  送别者的赞誉让我略略不快,我从来没把自己看做什么高人神仙,我就是自然中的一个小小水滴。不过说起修身之道,有一个人却让我非常佩服,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广成子。
  据说广成子是和黄帝同时代的人,生活在数千年以前。广成子究竟何许人,现在已经很难在正史中查询到了。不过通过后来各种书籍里面记载的关于广成子的一些语录,倒是可以看出来,他绝对是一个高人。
  广成子住在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里,据说黄帝去见他的时候他已经一千二百多岁了。黄帝问广成子:“我听说您老先生在这山里修炼了一千多年,已经成仙了,您说道的精华到底在哪里?我也想悟出天地间道的最高境界,然后把它转化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得五谷旺盛,百姓安居乐业,百官心悦诚服。您说行不行?”
  广成子听了黄帝发问,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了指外面阴雨的天反问:“你说今天有没有太阳?”黄帝不解,便回答说:“当然没有,今天是阴雨天,哪来的太阳?”
  广成子听他这么回答笑道:“不然。其实太阳每天都有,只不过今天被天上的云雨遮住了而已。你刚才说要领悟道的精华,再转变为可以支配万物的力量,其实不妥。你要做的,应该是去探求万物的属性,掌握一个客观的规律,然后顺应这个规律去办事,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比如说你想要五谷旺盛有个好收成,那你就潜心观察,掌握五谷生长和四季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中规律,在最合适的时候播种,按照五谷的习性精心侍弄,这样到秋天自然就有好的收成。要是违背了这个规律,你非要在寒冬腊月种稻子,就是活神仙也没办法能获得好收成啊。领导百官也一样,靠的是你自己的品行和人格,否则你就是权术用得
  再好,他们心里也不会臣服的。”
  过了不久,黄帝再次上山去向广成子请教修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所谓自身修为的最高境界,不是所有常人都能悟出的,简单说来,就是‘贞静自守,慎内闭外’。一个人一旦修为达到这个至高境界,就会显得庸庸碌碌、浑浑噩噩,随时都在入定状态。不看不听周围的动向,凝神屏气,追求自我完善。心里平平静静地观察其他事物,一定比常人洞察得更深。如果真能达到这种修为状态,就可以不伤一个人的身、精、气、神,进而长生不死了。所以,当你只有达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的修为境界,你才可以守住元神,肉体才可以由此得到长生。我终生居住在崆峒山修道而不问世事,因此我修道一千二百年了,至今我的身形也没有衰老。”
  在我看来,黄帝不可能做到不看不听周围的动向,一心修炼,他真正要学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这和现在的帝王是一样的。而治国就要顺从自然之道,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不可见,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王侯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他。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臣服。
   。 想看书来

道常无名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传说(2)
而我在朝中这些年,虽然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也难得清净。酒席上大家说起修身,不由得想起广成子,真乃修道之典范。不过明日我也可以回到苦县,终日家中枯坐修炼去了,倒不失为美事一桩。
  几十年官场沉浮终如一梦。
  点击(892) |  评论(5)
  抱朴子:据我考证,广成子是有的,黄帝问道也是有的。而且黄帝时候,圆丘一代很多毒蛇巨蟒,后来正是广成子老人家教黄帝用雄黄驱蛇的。
  杜光庭①:我以为其实广成子就是李老,李老博客上标的时间是骗人的。
  “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
  疑问:那怎么又有记载孔子问礼老子?难道孔子也是黄帝时代的人?
  杜光庭:不要以讹传讹。我怀疑春秋年间所说的老子实际是老莱子,不是老子。
  茶庵寺住持:俺寺里有碑文记载,我国有五座崆峒山,甘肃平凉一座,河南临汝一座,甘肃岷县一座,江西赣县一座,山东牟平北海中岛一座。怎见得广成子就是在甘肃?
  ①杜光庭(850―933),字宾圣(一说宾至),号东瀛子,外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说长安(今西安)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春气发而百草生 徒弟庚桑楚的觉悟(1)
丙戌年十二月 天气  今日心情 
  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庄子·庚桑楚》)
  退休后的日子特别舒心,没有公事缠身,没有应酬交际,每天读书闲坐,也算是老有所乐。苦县的冬天也不像洛阳那么冷,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我便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前晒太阳,跟左右邻居话家常。耳朵里充满的不再是以前在洛阳和镐京时候的那些所谓官话,都是乡土俚语,格外亲切。
  我有个徒弟叫庚桑楚,住在北方畏垒山。前几天捎信给我,问候我退休后的日子,并且告诉我北方已经下雪了,景致很美,有空可以去看冰雕。
  我对冰雕没什么兴趣,只是庚桑楚这么惦记着我,倒是让我很感激。在我为官的那些年中,因为身居国家图书馆之职,也结交了不少读书人,其中有些因为听过我一两次讲座,就称我老师,这个庚桑楚也是。不过对他,我倒有些特别的感情。我一直觉得他是为数不多的学到我思想精髓的年轻人之一,而且他一直都在隐居,算是实现了我常常挂在嘴边的“无为”,也让长年身处官场的我十分羡慕。
  据说庚桑楚才到畏垒山的时候,陆陆续续去了不少人跟他学道。那些学生中有炫耀才智的,有标榜仁义的,后来都被他赶下了山,只留下了几个敦厚朴实的人。
  这点我非常赞同他,那些机巧之人确实是学不到道的,他们去拜庚桑楚为师,估计都是仰慕他的名气,学几年下山,混个“名门之后”的头衔,然后去欺骗世人吧。
  庚桑楚在畏垒山待了三年。说来也奇怪,原本这畏垒山一带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区,老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可是庚桑楚一去,却年年丰收。于是当地老百姓就私下议论,说这庚桑楚估计是个圣人吧,要不我们就把他当神灵供奉起来,尊他为畏垒山一带的国君好了。
  按理说这是群众的呼声,庚桑楚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刻意去赢得民心,既然百姓拥戴,他完全可以就不要推辞了。可是,没想到庚桑楚听到了这些议论之后很生气,就跟他的几个弟子说:“春天播种,种子就会发芽开花,到了秋天就有收获。这是自然规律的运行和变化,无可厚非的事情,哪里有什么圣人能够改变这一切?再者,我少年时候师从李老,他老人家一再教导我们,作为一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应该无欲无求,淡泊宁静地生活在斗室里。因此我才来到畏垒山隐居,虽然我不敢说自己修养有多高,但是现在要把我看做什么圣人,要称我为万众瞩目的人物,那不是违背了李老的教诲吗?”
  庚桑楚这么说是发自内心的,可是他的那些弟子,可能以为他是假意推辞,就一味苦劝,并且把尧舜都搬出来说事了。庚桑楚听了之后非常恼火,说:“尧舜有什么好称颂的?在我看来,这两个人就像是毁坏了好端端的垣墙,然后去种上一点用处都没有的蓬蒿!正是因为从他们开始的什么举贤荐才,才使得百姓之间互相伤害,也正是他们主张任用贤才,才出现了那些机巧之人。机关算尽就想着表现自己是仁义君子,聪明过人,有治国安邦之才等等,说到底就是他们助长了那些弄虚作假者的气焰。我看现在天下大乱的根源,就是尧舜这两个人,而且流毒还得一直留存下去,不知道还要持续几千年啊!”
  庚桑楚的这些话后来传到我耳朵里,我不由得很敬佩这个学生。他说得非常好。
  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鲁国政变的时候,我也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到尧舜,而他则是明确指出,天下之乱,杀君弑父,兄弟相残,强盗横行,一切的一切,根源就在于尧舜。无怪他要把自己弟子中那些炫耀才智、标榜仁义的人全部赶走呢。
  点击(1412) |  评论(9)
   。 想看书来

春气发而百草生 徒弟庚桑楚的觉悟(2)
孟子:李老这是想干什么,连尧舜这样贤德的圣人也要批判?荀子:孟轲你就少说几句吧!这几天看了你的博客,逻辑混乱胡搅蛮缠,也难怪人家庄子总是拿你当笑料。对李老和他的学生谈谈不成熟的看法。按照李老和庚桑楚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天下举贤,才出现了机巧之人,我倒觉得这里面有个因果颠倒的问题。我向来认为人性本恶,其实世界上早就有了那些机巧之人,所以举贤行为一出现,他们就去钻空子了。历史不能假设,但是非要大胆假设一下的话,我倒觉得即使没有出现尧舜,没有举贤这回事,这些机巧伪善的人性也要在
  其他地方表现出来。一点愚见,请方家赐教。
  吕不韦:嗯,荀子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李老这么说有点因噎废食的意思。
  孟轲:荀子你没搞懂我的意思。人性和性是有区别的,我提倡人性本善,人性就是人和动物性的区别,当然是善;而性是天生的,至于人是不是“性本善”,那就很难说了,人天性中也和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
  韩非:楼上在狡辩,好利恶害就是人的天性,哪里来的什么性与人性的区别,我看你是被荀子驳得没话找话了。
  庄周:说起来,庚桑楚还是我介绍给世人的,他一生隐居,不求功名,正是我辈本色啊。我特意在拙作《南华经》里记下了他的事迹。
  老子:说来惭愧,我对于自己的一切从不计较,以至于对弟子也关心不够。还是庄周想得周到。
  庚桑楚:老师啊,只要我们顺从天地自然的道理,沟通就会时刻存在。
  朱熹①:李老和庚先生的修养真让人佩服啊!想我在回福建同安的时候,还把那间小小的书房改名畏垒庵,只是可惜毕生苦学,也没学得李老思想之万分之一啊,惭愧惭愧!
  ①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思想家,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祸福无有,恶有人灾(1)
  祸福无有,恶有人灾 无为胜有为
  丁亥年二月 天气  今日心情 
  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庄子·庚桑楚》)
  苦县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才是二月中旬,已经是万物复苏了。
  数日之前的一个早晨,我一开门,就看到门口立着一个人。我很纳闷,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庚桑楚的学生,名叫南荣趎,特意从畏垒山赶来向我请教问题的。
  之前庚桑楚曾向我提到过这个人,说是年龄已经有点大了,但是一心求学的心很诚,脑子里有很多问题,没办法跟他说清楚。所以庚桑楚说“李老您何时得空给他解惑”,我当时也就答应了,反正现在空闲时间很多。如今人真的来了,作为师长,我自然也要倾尽所能,帮他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
  很显然,南荣趎是一个老实人,我故意问他:“你怎么带来这么一大帮子人?”
  他立刻被我的问话吓了一跳,慌忙往自己身后张望了半天,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我说:“李老,我……我确实是一个人来的啊。”
  我见他这副样子,只好叹了口气说:“唉,原来你并不明白我的意思。”南荣趎一下子变得很窘,支支吾吾半天没有说出话,随后叹息说:“李老,我本来是带着满脑子疑问来的,被您这么一问,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您了,也忘了要问您什么了。”
  我听了哈哈大笑,心里很满意。要他忘记自己想要问什么,这正是我所期望的,也是我唯一能够帮助他的。随后的时间里,我们聊得很开心。
  其实,在庚桑楚跟我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在想了,对一个脑子里问题太多的人来说,想要为他解惑是很难的。而这时候要想帮助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首先让他虚心。
  这里的虚心不是谦虚的意思,我说的虚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心空出来。为什么这样?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来学习就好比提了只水桶来盛干净的井水,但是你要是不首先把桶里的脏水倒掉,往里面加再多的干净水,最终,桶里的水也不会是干净的。
  学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这其实和我一贯所倡导的“无为有为”是一致的。比方说两个人同时求学,一个曾经在别的先生门下学过三年五载,另一个从来没有学过。按理说应该是前者已经启蒙开化了,学得更加快一些吧。事实往往相反,倒是后者学得更加牢固扎实。这就是“无为胜有为”最浅显的例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