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这种发光的米呢,口味算是被他养叼了。
如果真如他所想月圆珠子就能让粮食种子发光,而且发光种子种出来的东西更好,那他就要仔细考虑下该选些什么价值高的好东西来种植了,年纪不小了,得挣钱了啊,至少老婆本要挣出来。
“要放假呢,我刚来,不用值班,工资也没其她护士高呢。”女孩应声道。
“慢慢来,不值班正好休息几天。”
“恩,是呢,不过,我要回县里去的。”
方文看着女孩嘟着小嘴,忍不住就想弄乱女孩的头发,这已经是第二次有这种感觉,第一次是在回来的车站,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喜欢上她了?摇了摇头,毛老爷子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方文的思想固然没有这么传统,可到了这二十八岁这个年纪,而且是在村里面,这每一次出手,都得仔细考虑清楚了,用句时髦的话就是:老男人的心伤不起了啊。
方文想了想,开口说道:“你能不能帮我在县城里买一些粮食的种子回来,乱七八糟的都买上一些。”
镇上虽然也有粮食种子卖,可种类却不多。
黄瓜,南瓜,苦瓜,丝瓜,胡瓜,辣椒,土豆,油菜,瓢儿菜,蒜苗,韭菜,萝卜,红薯等等,好些粮食蔬菜瓜果,村民自己就留有种子,即便没有,到邻居家里要一些就可以,所以村民要买的种子并不多,也就如茄子,芹菜,玉米,稻谷等等。
“好呢,我一定帮你选最好的。”女孩高兴的说道。
聊天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多时,还没到正午,这菜就烧了出来,起初女孩要帮着烧火,可这柴火并不是点燃放灶空里面放就成,等女孩成了大花猫,方文终于没忍住在女孩鼻子上刮了一下,食指的触感竟让他有些心跳的感觉。
这一刮方文就后悔了,他害怕让女孩误会,破坏了两人之间单纯的朋友关系。
不过显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女孩仍然没心没肺的要学烧火……
“好了,菜全部烧好了。”方文乐呵呵的说道。
宫保鸡丁,水煮肉片,竹笋蜡肉,苕粉炖鸡,芹菜肉丝,野厥菜,凤尾煎蛋汤。另外还有一锅发光米饭。算是大出血了,发光后的陈米只剩两斤左右了,眼看这种米粒就要断粮。
“哇哦,好多菜呢,看着就很好吃。”
两人把菜端上桌子,方文把有些发黄的米饭放到女孩面前,到让女孩有些糯糯问他是不是没钱买米了。让方文尴尬无比,苦笑道:“你试试这米,这可是整个村里唯一的山谷才能种出来的,虽然看着发黄,可味道你绝对没吃过。”
女孩半信半疑的吃了一口,顿时眉毛笑成了弯儿,连吃了几大口,兴奋的叫道:“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米,吃下去好象身体都暖烘烘的。”
一顿饭下来,女孩菜没动多少,这饭却是吃了三大碗,直叫唤着好吃,野猫和鸽子落到了堂屋里,眼巴巴的看着女孩大口吃饭,要不是方文在一边坐着,估计都能扑上去,没办法,这些动物的领地意识比较强,何况女孩正大口吃着主人每天只喂它们一点点的'美食'。
方文不知道怎么的忽然想到以前老师讲过的一个小故事,话说杂/交水稻之父,袁老爷子刚刚种植出现在的大米时,有记者去采访,合着泡菜就吃了四大碗白米饭,而且还是大粗碗,女记者回去就炮制了一篇'惊天动地'的米粒革/命书,引起全国群众一片哗然,可见每一种优良品种问世的时候,难免会引起强大的食欲和轰动!
那这种发光后的种子种植出来的粮食呢?方文不知道,也不敢去想象,他只是一个小村民,偶尔得到发光的珠子,以后的一切是他不能想象的……
“方文,你还有这种米吗。”女孩有些不好意思的摸着小肚子,有些可惜着看着锅里,还剩了好几碗米呢,很想吃,可真的吃不下了。
“瞄~~”“咕咕~~~”不知道是不是能听懂女孩的话,野猫和鸽子同时出声叫唤,仿佛在提醒方文家里的存粮真的不多了。
“方文,你家里还养着鸽子呢,我能摸一下吗。”女孩有些怯怯的说道。
“好啊。”方文抓起大白鸽子,一把就塞到女孩手里,然后摸了摸头,想了片刻,最后还是说道:“没了呢,这是以为家里存下的。”
女孩一听,明显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方文一咬牙,说道:“那山谷每年能出好几百的米,现在我二叔在种,应该还有一些米,就算没有了,过几个月新米就出来了。”
“那你送些给我好不好,我想带回去给爸妈他们尝尝。”女孩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方文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渺小了,原来女孩竟是想要些米带回去给父母吃啊,再次一咬牙,“我这儿还剩有两斤,你先带回去,过了五一,我在给你要一些回来。”
“方文,谢谢你了。”女孩忽然有些脸红起来。
饭后不久,雨也停了,女孩晚饭之前要赶回去到姑姑家里,方文就把女孩送到了镇上,一回来就看到无精打采的野猫和鸽子。
方文笑骂道:“都是吃货!”然后把中午剩下米饭全喂了野猫和鸽子,嘴里说道:“先等几天,等月圆过后,就能让你们吃饱了。”
不知道猫儿和鸽子是不是真的能听懂,小野猫开始欢快灵动的到处跑了起来,时不时欺负欺负小黑狗,两只鸽子又飞上了天空,开始巡视领地……
PS:恢复更新了,先上一章,晚上还有三到四更,今天肯定能破万字更新!继续码字。
第十九章 族谱
两天过后,方文把自家的几亩地栽种的差不多了,只是留了屋后的几块,打算空闲过后山上挖些药材,另外种植一些时令蔬菜,然后空田里种植上鱼草,这家里的土地就算全都利用起来了。
今年村里种植的油菜花比往年多了一些,不仅仅是山上的好地,就连田里也种植了不少,如果村民勤劳,会在收割了菜籽之后种植上晚稻或是迟玉米棒子。
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近两年沿海一带的工厂经济不景气,有一部分已经留在了川内大城市打工,不过也和村里相隔比较远,这稻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家里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实际上吃不了多少。
种植水稻花费其实相当大,肥料钱,农药菜,耕田,最关键是人工费用,按一千斤的稻谷算,请人收割和栽种,就算村里工价低,也要五六百块钱。这一算,与其每年剩下很多陈米,还不如不种植水稻,或是少种,还显得划算一些。而在城市周边,如果请人栽种收割水稻,基本上工价就等于买米钱。
而油菜却不同,菜籽油这是刚需品,每餐每顿都离不开,川菜对油的需要尤其大,村里的老人多种油菜,收割后榨成清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带出去也方便,一大壶就值一百块钱左右,每年带上几壶出去,能给自家孩子省好几百元钱,这一算,还是多种油菜吧。
五一到了现如今,与其说是劳动节,不如说是探亲节,到了五一,其实村里的玉米已经种植得差不多了,而稻谷还没到时候,所以五一在村里其实是比较空闲的。
国家法定假日,春节,清明,端午,五一,国庆,外出打工的村民基本上能回村的只有五一,国庆和春节,而且即便是春节,出门远的也不一定能回村里来。
不过外出的学子们却没有这些烦恼,五一假期比较长,都能回村里来。
这五一在村里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这是一个热闹喧哗的节日,村里欢声笑语最多的日子。
四月三十日晚上,二叔提前打了招呼让方文过去吃晚饭,方文也就早早的收拾好农具,换上干爽的衣服往二叔家走去。
“文文,你回村里晚了些日子,清明的时候没给你祖母上坟,过些日子你也到山里去一趟。”爷爷念叨着说道。
方文点了点头,他是四月初回的村,却是错过了清明节,这小山村的习俗有些特别,一般比清明节提前几天就上坟,真到了清明节家里没上坟的,今年一般也就不会去了。
祖母和祖父的坟有些偏远,在老山林里,光是脚程来回就要花费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方文也是打算忙完了农活在上山,顺便也采集些药材。
“恩,我过几天就上山。”方文应声道。
二叔这时候走了进来,“文文,咱们方家的长辈们合计了一下,打算就在五一节从新统计一下咱们老方家族谱。”
“有这事,都通知了吗。”方文有些意外,从新修族谱这可是大事,如果分支不能回来的,这族谱上说不定就统计不了名字了,以后想要加上去,认祖归宗会非常麻烦。
“基本上都通知了,你爸爸后天就坐飞机赶回来。”二叔有些兴奋的说道,老方家搬进村里已经传了六代人,当年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二代有三个兄弟,四个姐妹,三代就更多了,到了方文这是第五代,而第六代也出生了不少小家伙,大的已经有十来岁了。
方文想了想,出声问道:“二叔,咱们老方家现在有多少兄弟传了下来。”
二叔还没开口,爷爷接过话来,“多了去了,老祖宗传了三个儿子下来,光是你三祖父就传了十个儿子下来,加上咱们二房五个儿子和大房的七个儿子,不算嫁出去的女儿,你爷爷这一辈就有二十二个兄弟,你就有二十二个爷爷,在往下传,到了你爸爸这一辈,那就更多了,一直到了你这一辈,实行计划生育后,这兄弟才少了,不过咱村里一般都生了两个或者三个,你们就是两兄弟,你自己算算,咱们老方家传到现在到底有多少。”
爷爷这一说,方文觉得头有点大了,二十二个爷爷,几十个叔叔,N个同辈的兄弟,还有不少下一代的小孩童,在算上嫁出去的女儿,族谱里女婿也要写上名字的,还有女儿的后代,头大了,这得多少人啊,轻松破百,还远远的超过……
爷爷又开口道:“现在老方家就数你三老爷年龄最长,已经八十三岁,爷爷我七十二岁,在二十二个兄弟里面排在十五位,还健在的兄弟有十二个,在村里的有七个,还有五个随后代搬到外面去了,不过也都通知上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好多啊。”村里的亲戚方文都能认识,不过一些已经叫不出称呼,在加上外面的,的确太多了。
“恩,人是有点多,如果能回来大半,都能摆上五十几桌,已经联系了李师傅他们,准备在村里自己办'坝坝席'。”二叔接口说道。
“好啊!”方文有些兴奋,不仅仅是因为父亲要回村里,而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亲戚都能聚一聚了,亲戚,亲戚,不走动,这就不亲了。
二叔又笑着说道:“后代们都很支持,今天早上刚一通知,好些人都已经把钱打了回来,你几个老爷合计了一下,这花费最后平摊下来,不过打算多出的也可以。”
“好,我出两千吧。”方文修建鱼塘其实没花费多少,还剩了二万多一点,出两千出来也不为难。
这次爷爷没劝他省钱了,笑呵呵的接口道:“这钱你做后辈的应该出,今天叫你来,是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没在,这管钱的人就数你最合适。”
“我?”方文惊愕的问道。
“呵呵,你几个爷爷都说你不错,这事就你去张罗,回头你就到你三老爷家去一趟。”二叔高兴的说道,这种大事由自己这一房张罗,的确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方文在心理一算,坝坝席按一桌五百块钱来算,五十桌就是二万五千块钱,在加上烟酒,镇上过来的包车费,准备的土特产,乱七八糟的,如果要统计好几天,这钱还真不少,关键是琐事非常多,要在镇里来回跑,老人们还真是张罗不过来。
“好,我这就去三爷爷那里。”方文点头应了下来。
二叔见他要走,连忙拉住他,“也不用太急,通知的是二号回来,你还有一天的时间准备,对了,明天你妹妹就要回来了,还带了两个同学,上次已经跟你说了,你要带着一起好好游玩。”
对啊,上次二叔还真说过这事,怎么这事情就扎堆了呢,放个假期,反到更加繁忙起来。
方文应了下来,爷爷奶奶又交代些注意事项,方文这才大步往三老爷家里走去……
PS:感谢书友'(り兎阿兎'的十分评价票!书发到现在,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书评却是没有一条批评的,嘿嘿,动力十足啊。
第二十章 热闹喧哗的节日
村里人重辈分,老方家的按辈分算,每一代都有一个'字',德、建,金,光,明,朝……
第三代是'金'字,爷爷二十二个兄弟,方金树,金国,金柴……父亲辈的,方光军,光华,光青……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有特点,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辈分的兄弟。
到了五代,方文这一代,因为取两个字名字的人比较多,就没按照辈分里的字来取名了,不过第六代按辈分取名的却比较多。
十来分钟后,方文到了三老爷家里,房子是十年前修的楼房,砖头里面带着黑点,不是很红,也不是很平整,两层楼,上面人字瓦房,厨房上面有个小坝子,用来晒些粮食,院子比较大,旁边停了辆四轮车。
村里对长辈的称呼其实没那么讲究,到了字面上,什么祖父,祖母,爷爷,奶奶,姨妈,姑姑……这些都是非常正式的,但村里因为各地的发音不同,称呼上面即便是一个村也分好些种。
比如光是父亲的称呼,有人叫:“耶耶,老汉,帕帕,保保……”即便是叫爸爸的,也分为:一声,二声,四声,几种不同的发音。
还有对男性长辈的称呼,比如:“满满,大爷—幺爷,三爸—五爸什么的。”
至于什么姑姑,姨妈,更是杂乱了,光是娘娘(一声)这个发音,指的是比自己长一辈的女性,也就是阿姨,但是'娘娘'这个发音在书面上却是不好描写出来。
这些奇怪的发声,非但不代表村里不重视辈分,或是乱了传统,反而恰恰的反应了这种山村里的传统还在延续……
三老爷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没分家住在一起,三个女儿也都嫁得不远,大儿子在水泥厂拉'片石',只是偶尔回家一趟,小儿子留在村里种地,至于和方文同辈的,记忆却是有些模糊了,毕竟方文十年来回村的次数很少,即便回来,也是匆匆就走了,几乎没怎么走亲戚。
“三老爷。”方文远远的叫了一声,内有恶犬,早些叫喊,主人家好栓好狗狗。
不时,屋里走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国字脸,背有些佝偻,不过精神头到是很好,“是文娃儿来了啊,快进屋。”
“好勒!”
一到堂屋,落座,三老爷就叫来小重孙儿去换另外几个老人,两个叔叔这会都没家里,全在山坡上忙着栽种玉米,早些忙完农活,五一好空闲下来。几个同辈的兄弟都没在家。
“文娃儿,这是三万块钱,你先拿着,鸡鸭明天一早各家都会送过来,你明天一早和李师傅商量着用。”老人交代道。
方文连忙应声,把钱接了过来,如果请人置办席面,一桌不算烟酒至少要四百五左右,这才拿得出手,而且用的食材也都比较简单,如果自己置办食材,在请大师傅掌勺,不仅花费要少很多,一桌三百就能拿下来,席面也更好吃一些。
就在去年D城修建安置房后,社区花四十万请五千人一起吃坝坝席,一时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都无比怀恋小时候吃坝坝席的情景……
“还有,明儿一早,你小叔就杀两头猪出来,其它肉食你和李师傅商量着用。”老人想了想又说道,说话也是条理分明。
方文点了点头,“三老爷,您看这烟酒用什么好。”
“酒五十块左右,烟十块钱一包就好。”老人思考了片刻说道。
这是一个不太贵,又不算便宜的价格,在加上瓜果糖什么的,就得几大千了。
又商量了片刻,另外几个老人也都来了,还有几个老妈子,方文自家爷爷因为腿脚有些不利索,也就没有跟过来,这是以前当石匠的时候留下的老毛病,医不好,也不算严重,只是走路不是很方便。
方文辈分最低,拿出准备好的本子把老人们的意见一一记好,这一商量就是几个小时,不过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这才散场。
方文在二叔家吃过饭后,就回家把这些意见整理了出来,发现里面的难点就是采办方面,猪肉和鸡鸭都简单,青蛙、黄鳝、泥鳅,自家人夜里下田就能抓来。
关键就是买虾子,甲鱼,牛肉,这些要麻烦一些,还有就是虽然杀了两头猪,可猪耳朵,舌头,合头肉,肘子,肝腰,这些使用量比较大,至少要二十头猪以上才够,如果在城里都是小问题,可在镇上真的不好购买。
即便是节日,镇上也杀不了多少猪出来,有些为难的想了片刻,忽然一拍大腿,他不是还挂着一个'村动物防疫员'的名头吗,属于畜牧站临时工,而畜牧站是干什么,管家畜的啊。
想到这儿就拿出手机给杨站长挂了电话过去,把情况一说,杨站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晚上就会和刀儿匠'杀猪的'打招呼,把方文要的猪肉部位截留下来,让方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