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县委组织部长-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大部长,我一个小主任哪敢有什么指示,我刚参加完省里的一个汇报会,老婆孩子不在家,我懒得弄饭,想请你喝杯小酒。

  韩江林知道不只是喝酒那么简单,说,我请你还排不上队呢,哪还敢要你请?说吧,吃山珍呢还是吃海味?

  杨育昌喜欢韩江林的直爽,说,既不要山珍,也不要海鲜,咱们就旁边的小酒馆里,弄两个小炒,喝点酒。

  杨育昌的意思转变得那么快,心底本来说想着韩江林一定不会让他掏钱。别看杨育昌是大机关的副主任,管着千万上亿的项目资金,但机关越大,管理越规范,公家的钱轻易进不了个人的腰包,甚至报销一顿饭钱也麻烦。韩江林就不同了,别看官不大,权力却不小,基层管理不规范,如果想捞、敢捞,油水也不少。许多省级机关的领导,自己无法捞,大多利用所熟识的基层领导这种关系,以项目资金的方式把资金转出去,个人利益则通过基层事前的跑项目资金,或事后基层的感谢费用,转换一种方式换取了自己的利益。韩江林身陷官场时间不长,主政南江也不久,经手送出的资金已近十万。十万,对于南江这样的贫困乡镇,可不是小数目。或许官场中人,自古以来就是这种做的,高高在上的官员,则以清廉自命,以博取皇帝或民众的欢心而得到提拔,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四下派出自己的心腹爪牙,大肆捞取好处来孝敬他们,要不然,何来一年清知府,十万花花银的官场遍地*?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上层撑腰,一个小小的知府敢这样为所欲为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飞歌唱晚10
杨育昌这类人还没有派出爪牙的能力和条件,只能在工作中尽量捂紧自己的口袋子,用自己的手爪和别人的爪子掏公家的。公家的不管吃多少都不令人心疼,公家就像一条溪流,流过你家门前,你不吃,别人也会吃;现在不吃,将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白云吃公家就有人吃出了经验,吃出了思想,大言不惭地宣传“公家的便宜不吃遭雷打”“人生太短,吃死算卵”,吃自己则不同,多吃一点则减一分,往外掏一分都令人心痛的。

  从韩江林的角度,为了拉关系、跑项目,招待上级领导理所当然。每到结帐的时候,韩江林自然而然摆出一副勇往直前的姿态,因此,在圈子里,博得了很好的名声。这次自然也不倒外,热情地说,小酒馆是小老百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地方,杨主任去那儿,太寒碜了,我不好意思。

  十年寒窗苦读时,餐餐有冷馒头填肚子就不错了,哪会想到今天还能够挑馆子喝小酒?杨育昌说完,叹息一声,江林,不能忘本呀。

  韩江林听出这句话的真诚,或许平时公款吃喝时的大酒大肉也非本愿吧,就说,好吧,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饭店因为杨主任光临而蓬荜生辉呢。

  小店虽小,布置却非常讲究,可见南原人对吃的精心。南原人有闲,有闲人不富,但非常讲究吃喝,讲究生活享受。南原菜系中的几个主菜,青椒童子鸡、宫爆鸡丁、鱼香肉丝在品尝家嘴上,排得上名角。

  两人在二楼一个小包间里坐下,服务生上来点菜,韩江林把菜谱推过去,杨育昌轻轻抹开,说,有野味没有?

  服务生报上了几种野味。杨育昌说,来一只竹榴,黄焖。服务生下楼后,杨育昌面露得色地对韩江林说,大饭店的菜名好听,料大都是温室育出来的,不像这类小酒馆,菜都是纯天然食品。

  黄焖竹榴火锅端上桌,满屋飘香。杨育昌拈了一筷尝味道,满意地点头,嗯,味道不错。又动手调小火,文火慢炖,越炖味道越醇。

  韩江林酌满酒,束手坐着,虽然是他做东,白云规矩是主不吃,客不领,客要等主人发话,凡事一旦沾了官,就有了官场规律,一律由职位最高者发话。杨育昌举杯和韩江林轻轻一碰,说了声谢谢,又问,一口焖还是两口?

  头三杯等不得,后三杯急不得,这是喝酒的规矩。

  杨育昌滴点酒敬天地菩萨,说,与其说是规矩,不如说是喝酒的方法,头三杯急酒热身,迅速进入活跃气氛,融洽感情,后三杯嘛,大家已有酒意,慢喝细品,能够尽量把酒意消化在酒桌上。

  杨主任不仅是个美食家,还是一个品酒师呀。

  杨育昌得到夸奖,得意地笑着,上学时穷,看着人家吃,眼馋心馋嘴也馋,现在下乡别人都当菩萨一样哄着,好吃好喝供着,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潜艇,什么都品尝过,对吃也就有了一些研究。

  韩江林还在为生活为前途奔波,没精力也没能力研究饮食问题,并且一向认为对饮食挑剔和精细讲究是可耻的事,个人的精神颓废自饮食始,民族的沦沉也始于讲究生活享受而失去了进取的勇气,八旗子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心里怀着罪恶感,自然耻于讨论这类话题,杨育昌说,他只是点头回应,并不发表见解。

  喝酒讲气氛,地方上招待上级领导,找漂亮的女干部来陪酒,有利于搞活酒桌气氛,咱俩兄弟没什么开放搞活,只有话题活跃气氛,我现在有两个消息,一个是是好消息,轻松,一个是需要研究的话题,沉重,先说哪一个呢?

  先说沉重的吧,我有心理承受能力。

飞歌唱晚11
杨育昌笑了起来,承受能力与喝酒的氛围是两码事,还是说好消息吧,过去我参加的一些论坛,无非会议主持方找个题目,叫相关部门拿点钱,凑几个专家学者,念几个典故摆摆龙门阵,吃吃喝喝游游玩玩,这样的论坛简直就是菜坛酒坛,今天上午我参加了省里举办的一个有关旅游的高端论坛,真正论到了旅游发展的实质问题。

  韩江林摒气宁神静听。

  喝酒就不说那些复杂的东西了,因为省里要加大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物质文化方面,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核心区域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方面,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挖掘、理整、保护工作,在五六十年代,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保护做了许多挖掘工作,那时主要在文字方面,少数民族的历史遗存和风情表达,主要在于鲜活的歌、舞、及一些口头语言,现在必须借助影像手段记录下来,不然,随着老一辈乡土艺术人才的离逝,会消失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从这些信息中,有两点对南江旅游发展有利,一点是南江旅游基础设施立项肯定会开绿灯,二是省里确定以民族歌舞为龙头、为载体,加大对旅游宣传的推介力度,南江穿着华丽的银饰踩鼓活动,气氛雍容华丽、场面之隆重、古朴典雅,唯世界之独一无二,在这上面,作为南江最高长官,你奖大有作为。

  这么一说,韩江林兴奋起来,南江的民族旅游推介拿得上台面,叫得响当当,可把客人召来之后,巨木龙舟是一条懒龙,死龙,只能横亘陆地让客人观赏,活色生气的盛装银衣踩鼓烟消云散,银衣躺在箱子里睡大觉,客人高兴而来,失望而归,为民族风情旅游找一个载体、搭一个架子,披一件可供观赏的华丽外衣,这是一直是我们思考的。

  我到过许多地方过民族风情节,风情不错,景色也不错,包括白云,但所有节目都是主人自编自演,客人不能参与,只是看客,自然就变成了匆匆过客,旅游的目的是让客人花钱买开心,那就要让客人进得来,住得下,能参与,舍得花钱,云南的旅游市场相对成熟,客人在旅游风情园时,可以亲自体验,那得花钱,即使是海外旅游,主要目的仍然是让你花钱体验;参观参观,不仅观,重在参,海洋观光,就要下海潜水,体验海底世界的美妙,不然只是坐船掠过海面,那样的观,只怕去了一次,平生决不会再去第二次。

  对对对,说得韩江林连连点头。边喝边谈,两人不知不觉喝掉了大半瓶酒。韩江林跟服务生再要了一瓶酒,坐下时感慨道,真是酒蓬知己千杯少。

  把酒言谈是小人。杨育昌故意逗上一句。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把酒,杨主任哪会这般滔滔教导。

  我俩兄弟就别主任主任的,多难听。杨育昌说,要抓住这个良好时机,想办法上南江的旅游设施项目,明年春季到来,举办一个民族风情旅游节,把南江的旅游品牌打出去。

  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飞歌唱晚12
这不是是不是的问题,有了旅游兴省的大战略,在战术上要找到一个突破点,这就好比一定当量的炸药爆炸,需要一根导火索,点燃南江旅游的导火索是什么?南江独具特色的巨木龙舟?鹅卵石花街?东西合壁、雍容、厚重的吴氏、刘氏家祠文化?杨育昌摇了摇头,这些东西虽然是厚重的旅游文化,但不足以作为旅游推介的品牌,缺乏民族风情表达的动感和魅力。

  你的意思只有风情歌舞了?

  对,我们对印弟安人、澳洲毛利人印象,绝对不是来自对土著民原始居留地的观赏,而是来自他们的歌舞文化,借助现代传媒,歌舞能够展示出穿透时空的文化魅力,一九八二年,几个侗家少女以一曲清婉的大歌轰动巴黎,结束了华夏大地缺乏多声部合唱音乐的错误判断,大歌就成为侗家经典的风情品牌,苗族木鼓舞被称为东方迪期科,也是一个不错的品牌,但他过于古朴,缺乏现代时尚文化,以及大文化观所需的流行时尚和华贵元素,银衣盛装踩鼓也不错,它又过于隆重、过于沉缓,缺乏现代人需要的飘逸、动感。

  韩江林呵呵一笑,我南江就那么一点家底,你把所有的都抛在一边,我还剩什么呢?

  歌啊,准确地说,就是飞歌,我列举了那么多,说明你家底升厚,苗歌中的古歌过于沉重,所以飞歌是最好的方式,侗歌已经唱响,在北侗地区遍地开展山坳歌会,这些都为民族风情旅游铺垫起足够多的能量,飞歌就是引爆这能力的导火线;从歌的本质来看,它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从它的介质来看,只要有一张嘴,就可以哼唱,从以歌会友、招徕客人的成功范例来看,《刘三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歌是老少皆宜的东西,可以穿透时空、遍地开花。

  你说得太简单了吧,要是说的也有唱的那么好听,我们就可以一夜成名了。

  杨育昌晃了晃脑袋,不,我这就谈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为民族风情找一个华丽外衣的问题,我们崇尚民族歌舞的古朴奔放,喜欢它的古色古香,这种古香可能就是一个逝去时代的时尚元素,可以,必然对需要推介的民族歌舞进行适当的改造,在保留基本特质的前提下,必须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没有流行时尚这个东西,民族歌舞不管曾经散发出多么迷人的魅力,它就是一个养在闺中无人识、永远嫁不出去的大姑娘。

  真不愧是学新闻出身,对文化传播有那么深刻见解。

  这些都是别人的见解,因为最近地审核民族旅游项目,多看了一些书,把别伯观点综合了一下。杨育昌说,在南江开办民族风情节的事情,你要仔细研究一下。

  是,回去我就和镇里的同志研究。

  杨育昌看着韩江林,似笑非笑,你呀,唉,政治上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吧,谁中你和班子成员研究了?是要和领导研究通气,在南江办民族风情旅游节,影响绝对不止于白云,不止于南原吧,那就要让县委书记、市委书记感兴趣,得到他们的支持,把领导置于重大活动之外,风情节即使取得了成绩,它也不是你的政绩,领导支持了,既是领导的成绩,同时也是你的政绩,同样一件事情,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飞歌唱晚13
韩江林猛然醒悟,谢谢老兄指点。

  杨育昌说,有一句话叫,上帝要抛弃谁,肯定先让他骄傲,在官场上要像夹着尾巴狗一样做人,最终才有机会做真正的人,一开始昂着头,不想低下骄傲的头昂,有人会想办法按住你的头,让你做一条狗,江湖险恶呀,兄弟。

  一口一个兄弟,却说得韩江林冷汗直冒,为了摆脱心里的尴尬,举杯相邀,喝。

  结帐时,帐单上是一百八十五块。韩江林掏出两百块甩给老板,老板问,要不要发票?韩江林说要。老板撕给韩江林三百块钱的发票,下面没有了动作,韩江林拿着发票摇了摇手,老板明白他的意思,讪笑着说,兄弟,多一点就是税喽,国家的油,一个揩一点喽。

  对,杨育昌已醉意,朗声说,这位兄弟说得没错,大肥猪是大家的,能揩就揩喽。出了门,低声对韩江林说,油耗子、粮耗子、钱耗子是特种动物,每个时代都繁殖得特别快,某位企业的出纳员曾经说过,我只要一张发票多开两三元钱,一个月数千张发票,抵得我好几个月工资。

  酒醉心里明白,韩江林对贪污行为向来不耻,怕他又说出什么别的话来,热烈地说,杨主任,我送你回家。

  杨育昌瞪着韩江林,我俩兄弟,谁送谁呀。他站在马路边一招手,一辆出租嘎然停下,韩江林拉开车门,杨育昌上了车,说,咱们就此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好。韩江林笑声应对。

  韩江林回到寝室,酒意已上头。郑汉生看到他醉酒,倒了杯水放他面前的桌上,笑道,江林,终于开蒙了?

  喝酒、约会叫开蒙?和女人约会呢?

  那叫开荤。

  韩江林倒在床上大笑,我好久没有尝到荤味,快变成素食主义者了。

  现在种养殖业发达,马路边上多的是鸡店,现炒现卖,五十块一个快餐盒饭。回答他的是呼噜声,再看韩江林,已经睡得像一头死猪。郑汉生晃了晃脑袋,叹道,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着,年轻真好。

  半夜,韩江林醒小腹胀得厉害,上了一趟卫生间回来,发现衣裤鞋子全脱掉了,昨晚的情景历历地目,感激地看了一眼对面的床上。他喝干了桌上茶缸的水,还想再睡一会,却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绕上了南江的发展规划,索性爬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为了不影响郑汉生,他也不开灯,慢慢摸索着写下了南江发展的题纲,通过无钱拨号上网发给了小周。

  看看时间还早,韩江林睡个回笼觉醒来,气爽神闲。看看也没什么事做,就按照计划的一部分,给二郎神打电话。南江的民族风情节必须得到市委领导的支持,他一个小小的镇党委书记提出的计划,自然不起引起领导的重视,于是想发挥老同志的优势,通过杨明老主任把计划送到寥书记案头。

  二郎神所在的地方背景吵闹,听到韩江林自报家门,二郎神高兴得直嚷,江林,当了大部长就把老兄忘了?

  韩江林赶忙道歉,解释说,哪敢忘记老兄,老兄是做大生意的人,怕耽误你时间。

  政治家的嘴,女人的腿,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咱嘴拙,不敢跟政治家斗嘴,二郎神玩笑一句,说,江林,你把老爷子的心都吊了起来,骂你是大姑娘,大姑娘出嫁头一回,千呼万唤始出来,你要是真害羞,露一个面,犹抱琵琶半遮面也好,可你倒好,不出来就是不出来。

  唉呀呀,哥哥真不愧是古典小说谜,出口成章,幸好我不是你生意场上的谈判对手,不然我早就抱头鼠窜了,哪还敢和你面对面谈判。

  二郎神一笑,问,你在哪里? 。。

飞歌唱晚14
韩江林说了,二郎神说,我命令你原地不动,我几分钟抓紧办完手头的事情,二十分钟之内过来接你。

  韩江林说自己想见老爷子。

  二郎神像一只泄气的皮球,说,老爷子有空,你直接和他联系吧,我不能和老爷子一起到外面吃饭,不然我又成了挨斗的靶子。怕韩江林多心,又说,老爷子喜欢家乡年轻才俊,要请老爷子吃饭,你多找两位年轻人陪他。

  你是家乡最有出息的才俊啊。

  二郎神哈哈一笑,我?免了吧,换个时间我好好请你,有什么事需要哥子帮忙的,招呼一声。停了一下,又补充一句,党校学习是一个关系平台,别错过这种机会。

  这会儿,爽直的二郎神罗里罗嗦,正是他的细心体贴之处,韩江林心里暖暖的,很受用。

  挂了电话,韩江林打电话跟杨明联系。老头子一听韩江林的名字,批评起来,小韩部长,你是瞧不起老头子?那么关心我,又不露一个面,想跟我老头子捉迷藏还是怎么的?

  韩江林少不得一通道歉,说,我正好被抽到党校学习,想请你吃顿饭,想问老爷子方便不方便?

  哪能要你请?我到白云,你当地主,你到南原,我当地主。

  韩江林说,你到白云哪轮得上我请老爷子?还是让我请您吧。

  欺老莫欺少,年轻人前程远大,你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