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刘家,还有谁可以当兰芳大公?”朱济世淡淡地打断了罗香菊的话。兰芳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总指望大腿和后台,自己的实力才是主要的。

罗香菊点点头,娓娓道:“在西婆罗洲可以和刘家控制的兰芳公司并列的势力还有小刀会首领郑洪、王德虎、赵大亨所领导的和顺公司,和顺公司有些武力,同布鲁克(沙捞越王国)、万那苏丹的争斗多占上风,但是没有后盾可依,所以始终无法主导西婆罗洲。另外,在兰芳公司总厅之下,还有罗家、陈家、江家、谢家、古家等应嘉人大族所掌握的分公司,各家在对外的时候还能团结一致,不过内部的斗争一直非常激烈,其中江、谢、古三家结盟反对刘乾兴,我们罗家和陈家则较为中立,各家看在家祖罗芳伯公的面子上,也礼让我们三分。”

第113章 招生和招贼

大英帝国准备将西婆罗洲纳入自身势力范围,还有一位拥有英法科学院(皇家学会)院士头衔和英国子爵爵位的华人富豪,已经来到新加坡的消息,立刻轰动了南洋。不论是南洋上层的西方殖民者,还是南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华人,甚至是南洋各地的土著王者,都在很热烈地谈论这两件事情,特别是朱济世爵士在欧洲的种种事迹,被添盐加醋一番传播开来了。

不过朱济世那个“明室后裔”的身份倒没有传开,南洋华人大多心向清国,巴巴望着北京龙庭之上的那位道光皇帝把他们当成子民来保护。因而现在就算朱济世在南洋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也不会有太多人响应,反而会让大部分华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自己大明皇裔的身份好像还没有传到南洋,朱济世心想。既然如此,目前也不要打出明朝旗号,造反什么的,以后再说。

罗香菊和刘鹏已经带着他的书信回西婆罗洲了,另外任怡江、韩四也带着类似的书信去了和顺公司总厅所在地大港。这两路人马的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请西婆罗洲各方面的大佬到新加坡,同自己商讨组建兰芳大公国的事情。

与此同时,香港办学的事情也在稳步推开,特里戈修士、贝色麦,还有另外一名英国剑桥大学派出的教授约翰·克拉姆等三人,组成了香港济世大学及书院筹建委员会,先一步去了香港——现在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的建设还没有完成,另外香港岛南面的深水湾、大树湾、鸭脷洲等地都有工程在进行当中,所以济世行的大班安德鲁·琼斯料理了一下新加坡分行的事务之后,也去了香港岛。

在等待西婆罗洲方面回信的同时,朱济世让人在新加坡的英文报纸上面刊登了招聘启示。招聘的是精通华文、英文的教师或通事,月薪开到了五十块叨洋(新加坡银元),在南洋也算是一份比较体面的收入了。

在招募教师的同时,朱济世也开始考虑招学生的问题了。按照他的设想,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的学生,是分为免费生和收费生两类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华人子弟,不过西人或是南洋土著子弟想要入学也是可以的,不过他们不能享受免费生的待遇。

能够免费入学的,当然只有华人子弟,朱济世的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本来就是为他们开的,只要是华人子弟,虚岁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身体健康,且粗通文墨者,皆可免费入济世书院,不仅一切学费书费概免,连衣食住行和所有杂七杂八的日常开支,都由书院全包!而且只要被书院入取,济世行就立即同他们签署为期十年的用工合同,并且预付一百块叨洋的工资!

这样的好事儿对南洋这里的华人来说,真和天上往下掉馅饼没区别!把孩子送去书院读书,居然还可以拿叨洋,而且还有英吉利的济世洋行作保,直接签用工合同,合同上面规定的工资也不低,书院学制四年,毕业后考不上济世大学的,都由济世行聘用,月薪10块叨洋。考上济世大学的继续深造,毕业后同样由济世行雇佣,月薪更高达80块叨洋,这可是洋行买办的起步待遇啊!

这种招生条件,如果放在大清国,那些眼睛里面只有科举的读书人未必看得上,但是在南洋这里,华人早就绝了读书做官的念想,洋行买办几乎就是大家奋斗的天花板,现在有这么条通天大道摆出来,而且济世行和朱济世子爵的名声实力都摆在那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于是济世行新加坡分行前面就排起了长队,都是自己来报名或是让父母领着来报名的华人青少年。

“爵爷,咱们的招生条件是不是该提一提啊?”刚刚当上朱济世秘书的黄植生有点担心地看着楼下维多利亚大街上的长队。济世行在南洋的买卖虽然不小,但除了代理西洋、橡胶、洋酒、炸药等业务,其他都还在起步阶段,只有大笔银子下去,不见收益。现在再一下子招进那么多学生办学,还要倒贴银子,这资金上面的压力可就大了。

“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的钱是我个人掏腰包,和洋行的买卖无关。”朱济世沉静地说,“至于他们和济世行签的合同,我也会负责到底,到时候自有差事安排他们去做。”

按照朱济世现在的盘算,济世书院的这批免费生都会安排在鸭脷洲上的书院分院,接受为期四年的军事化教学!所学科目,除了英语、儒学之外,就是基本的数学、化学、物理学知识,另外就是朱济世的济世主义和西方军事训练了!

拿破仑三世推荐给朱济世的5个法国老军官都将在鸭脷洲分校担任军事教官,此外,朱济世还打算在南洋本地和印度招募一些有西方雇佣军去鸭脷洲分校任教。那里才是自己真正开办的军校所在,至于在深水湾附属于济世大学的军校,其实就是掩人耳目的——有了这个名目,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才好购入火枪、大炮,要不然别说威尔·海明只是香港警务处长,就是香港总督给他做也包庇不了。

“爵爷,可咱们招的学生也忒多了。”黄植生手里捧着个账本只摇头,说道:“现在光是新加坡一地就招了超过500,爪哇岛、婆罗洲那里肯定还会有学生过来,再过一阵子,指不定还会有人从暹罗和马尼拉过来,这样招法,还不得有三四千!”

三四千!都够得上一支小型军队了!如果能用四年时间把他们变成军官,那可就能撑起十万西式陆军啦!

在来新加坡的路上,朱济世已经深入了解了眼下的西洋军学,军事家算不上,但也不是门外汉,已经完全理解现在西洋军队的精髓——军官培养!如果说军事在东方更接近艺术,那么在西方则更像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一个军官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完全掌握西方的军事科学。所以朱济世若想组建一支军队去推翻满清王朝,最大的难点或者说最费时间的工作,就是培养军官。用四年时间,培养出几千名基本符合要求的军官,可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

至于士兵,眼下东西方的情况都一样,全都是炮灰的苦命!而且,西方各国人口基数摆在那里,所以招兵的要求都不高,基本上放在篮子里就是菜,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了。不要求有多少血性,更不要求什么思想觉醒,什么开民智——按照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话,如果士兵都学会了思考,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了!

而那五个法国老头和威尔·海明、罗伯特·丘吉尔的一致说法则是,精兵是练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只有仪仗队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在真正战争形势危急的时候,新兵训练时间往往只有几个礼拜,许多人连枪都不大会放就上前线了,而军官的责任,就是将各种各样的人渣或是懦夫变成真正的男子汉!

“三四千就三四千!”朱济世嘿嘿一笑,“爵爷我做的是大买卖,做大买卖当然要多雇些人了!将来说不定会有上百万人为我打工的!”

“上百万!”黄植生吸了口气,心说,那得是多大的买卖啊!

第114章 暗流

西婆罗洲,东方律。

这里是兰芳公司总厅所在,也是一座完全中国化的城寨,用无数根巨木搭建的城墙,外面还有虎城河环绕,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城门,也是木结构的,城楼上面并列插着象征荷兰王国的三色国旗和一面三角形的大清龙旗!

城寨的规模不大,放在清国顶天就是个小小的县城,只有两条十字型相交的大街,两条街道的交汇处,便是兰芳公司的总厅。这个总厅看上去就像一个清国的县衙,衙门大门口,悬挂着中文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两边是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代表“甲太”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大堂里面,悬有一副金匾,上书“雄镇华夷”四个大字儿。

而在衙门大门口站岗的,则是几个清朝绿营打扮的士兵,不过他们并不是兰芳大总制共和国的军人,而是为兰芳刘家卖命的家丁。现在天色已黑,除了这些看大门的家丁,整个兰芳公司总厅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后院的一间屋子里还有亮光,透过玻璃窗可以隐约见到一立一卧两个身影。

“这个朱济世到底是哪路神仙?谁当兰芳大公,他可以一言而决?难道新加坡的文咸大人会听他的话?”

屋子里,一个老者卧在烟塌上,身边摆着张红木小桌子,上面全是烟灯、烟枪、烟盒,还有朱济世托刘鹏送来东方律的亲笔信。

“阿爹,这姓朱的就是英国人的一条狗,文咸大人怎么会听他的?而且英国人又能按什么好心,他们的实力可比荷兰人强多了,兰芳依附英国必然会为其所灭,最后同那些印度土邦一样的下场!”

说话的是个小黑胖子,正是兰芳刘家二少爷刘阿亮,烟塌上面躺着的老者,正是兰芳公司现任甲太刘乾兴。听到儿子的话,刘乾兴颇为赞同地点点头,接着却又是一声长叹。

“阿亮,广州那边有消息吗?”

刘阿亮摇摇头,道:“大哥已经去了快一年了,还没有音讯传来,看来大清现在也是个过河的泥菩萨,自身难保,顾不了咱们啦!”

老者却摆摆手,“不要胡说,我们兰芳可是维持今日的局面。”他冲空中拱了拱手,“都是仗了大清国威,要不然荷兰人早就发兵攻占咱们的东方律了!”

刘阿亮苦笑,“现在也好不了多少,荷兰人自己不来,却指使土邦苏丹没完没了的和咱们争斗,本来还想借着罗四和安特生少校的联姻赢得个喘息之机,谁成想却被朱济世这条英国狗搅了局。听说安特生离开新加坡后就直往万那去了,看来是铁了心帮万那苏丹找咱们的麻烦了!”

“万那苏丹?”老者嘿嘿冷笑,“阿亮,你以为现在万那苏丹还是咱们的麻烦?”

刘阿亮一怔,看着老爹道:“阿爹,虽然万那苏丹目前觊觎的新当是罗家的地盘,可是新当毕竟是东方律的东大门,一旦被万那苏丹夺了,他的土兵就能沿着坤江一路西进了。”

刘阿亮这番分析倒是合乎大局,刘乾兴却是听得连连摇头,呵呵轻笑出声。

“阿亮,你是为了罗家阿梅吧?你的心思我是知道的。”

听到这调侃,小黑胖子也是脸上憋得通红,罗家四秀个个貌美如花,不过小黑胖子最中意的却是大姐罗香梅,罗家的百万家产可都是她的,四秀堂的一干弟兄也是以这位梅姨马首是瞻!身为家中次子的刘阿亮是无缘继承家主之位,下一任兰芳甲太也肯定轮不到他,如果能当上罗家的姑爷倒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不过现在可不是英雄救美的时候!”刘乾兴用干枯发黄的手指敲了敲朱济世的亲笔信,冷笑道:“先让这个姓朱的出手去救新当,顺便探探他的底。”

刘阿亮好像对朱济世很不放心。

“阿爹,万一他带了英兵进来,咱们如何是好……”

刘乾兴压低了声音,笑道:“投靠!”

刘阿亮眼瞳微微紧缩,老头子到底是块老姜!朱济世若能引来龙虾兵,兰芳公司除了去抱他的大腿还有什么出路?而且刘家到底是兰芳最大一条地头蛇,就算朱济世自己想做兰芳大公,也得高官厚禄安抚好老刘家的。

“那朱济世如果引不来龙虾兵呢?”

刘乾兴冷冷一笑,还是两个字,“静观!”

……

而此时此刻,西婆罗洲的坤甸港。虽然已经是深更半夜,不过靠近坤江的几个码头上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大量的装着军火的箱子、蒲包从一艘西洋大帆船上面卸了下来,上百名的华工推着二把手的小车搬运着东西,坤甸港的这一角,几乎就成了个货栈。

刘鹏和几个账房先生打扮的华人,正满头大汗地一样样对照着这些武器装备和军资。褐贝斯的滑膛枪,加尔各答工厂的火药、铅弹,济世行的手榴弹,一箱箱、一堆堆,好像小山一样,看得码头上一票挥汗大干的华工全都眼热起来。

罗家四小姐罗香菊也在这个码头上,和一位头戴瓜皮帽,穿男式长衫,但是胸前却高高隆起,面目比罗四小姐还妩媚俏丽几分的女子随意的走走看看,那穿男装的女子还不时打开一个箱子,拿出里面的褐贝斯滑膛枪熟练摆弄几下,点头满意地对罗香菊笑道:“果然是加尔各答厂的褐贝斯,不是小作坊里仿造出来的破枪,这个朱济世还真是有门路的!”

“大姐,朱爵士可是英吉利的子爵!连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大人都要亲自上门拜访。”罗四小姐眉飞色舞地叙述着当日在济世行新加坡分行的所见。

而这位被罗香菊唤作大姐的女人,正是兰芳罗家的家主,四秀堂堂主罗香梅,江湖人称兰芳梅姨,或者是罗阿妈(如果是男的就叫阿爹)。

听了妹妹的话,罗香梅拍了拍手,笑道:“这么说来,朱济世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值得我们四秀堂结交一番。”她看看脸颊绯红的妹子,忽然噗哧一笑,“四妹,要不你委屈一下,嫁给他当个子爵夫人,怎么样啊?”

“姐!”罗四跺跺脚,娇嗔道,“要嫁也是姐姐先嫁,不如就招了朱济世为婿,他当大公,你当大公夫人。”

“四妹,莫要乱讲。”罗香梅的脸色一下凝重起来,四下看看,见没有人靠近,才吁了口气,低声道:“这话在我面前说说就罢了,在外面可不许乱讲,万一传到刘甲太耳朵里,我们四秀堂可就有一场劫难了!”

罗香菊哼哼一声,道:“兰芳本来就是我们罗家的,他刘乾兴算老几?凭什么骑在我们脖子上作威作福?最可气的是他还迫着姐姐嫁他那个傻儿子刘阿亮,还想把我嫁给一个荷兰老头!”她压低了声音,“姐,你不如就嫁给朱济世,有了英国人撑腰,这兰芳以后就是咱们罗家的天下了!”

罗香梅白了自己的妹子一言,也放低了声音,道:“姐姐我不是孑然一身,说嫁就嫁了,四秀堂的好几千兄弟!谁要娶我,就得能担起这份责任,替兄弟们遮风挡雨……如果有人可以做到,我也不要他入赘罗家,只要将来有一个儿子姓罗,能继承芳伯公的香火就行。”

第115章 涌动

西婆罗洲,大港。和顺公司总厅大堂之内,这个时候却是红烛高烧,一席酒宴,正是宾主尽欢的时候儿。

酒席上面的宾客,正是朱济世派往大港的使者韩四、任怡江。而宴请他们二人的,则是和顺公司的三位当家。

和韩四对面而坐的是个西服笔挺,竖着大包头,没有留辫子的中年人,虽然打扮好像是个洋行买办,不过脸膛子上却是坑坑洼洼的都是伤口,还瞎了一只眼睛,怎么看都有些狰狞。他就是和顺公司的当家大佬,洪门小刀会和顺堂堂主郑洪,自称是郑成功之后,立志要反清复明,和韩四有些旧谊。

坐在郑洪右边的是个大光头,皮肤乌黑似碳,五官倒还齐全,方鼻阔口也不难看,身上只穿一件短褂,露出的两条胳膊都是腱子肉,一看就是好汉一条。此人名叫王德虎,是和顺公司二当家,也是郑洪麾下头号打手!

郑洪左首边坐着的是个摇纸扇子的白面书生,虽然穿件丝绸长衫,不过脑袋后面也没留辫子。他名叫赵大亨——听名字就知道出身了,他老爹就没指望他读书中科举,而是想要他成为一名黑道大亨。他是和顺公司三号人物,郑洪的军师,江湖人称,“小扇子大亨”是也。

而在这个诺大的厅堂之内,现在却没有一个伺候之人,原来刚才酒过三巡的时候,韩四提出了“屏退左右,有要事相告”。

“韩兄弟,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看到屋子里面伺候的人都已经退出,郑洪放下喝酒的海碗,一脸豪爽地道。

韩四也放下海碗,看着郑洪,郑重地说:“郑大哥,兄弟的主子朱爵爷乃是前明永历皇帝之后!”

“朱明之后?”

郑洪和王德虎、赵大亨互相看看,三人脸上并没有露出多少诧异的表情。满清入关之后,虽然把各地朱明宗室藩王诛戮殆尽,然而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实在太多,明王之后散落江湖,根本就杀不干净。到了雍正时期,为了表示“兴灭继绝”之意,还给一个被编入汉军旗的朱明之后朱之琏封了一等延恩侯,之后就没有在有组织的杀戮朱明子孙,因而到了眼下的道光年间,正牌的朱明子孙并不稀有。而在洪门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