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好不容易才逃回城去。
此时东晋安西将军谢尚和平北将军姚襄,则正联合攻击前秦豫州督导官张遇据守的许昌,原本苻健要派丞相、东海王苻雄,卫大将军、平昌王苻菁,前往关东夺取土地,得到晋军来袭的消息,迅速掉转枪头,率步骑混合兵团二万人,支援张遇。
6月29日,两国主力在颍水上的诫桥展开会战,晋军大败而回,死亡一万五千多人,姚襄抛弃全部辎重,拼死护送谢尚到达芍陂,才终于化险为夷,不然这个北伐军的指挥官,怕已命丧黄泉。
经此一战,谢尚彻底吓破了胆,对北伐也完全丧失了信心,把善后的事全都交给姚襄,自己则匆匆逃回建康。
殷浩得到消息,也不想出兵救援,反倒迅速率军退守寿春,北伐事业就这样没了下文。
偌大的东晋朝廷,倒不如一个北方小城有骨气,据守鲁口的冉魏幽州督导官王午,得到冉闵被害的消息,坚决不降燕,自称安国王与慕容家族对抗。
不过他到底是势单力孤,很快就遭前燕大军的围困,被迫把冉闵的儿子冉操交给敌人,但仍不能解除危机,不久便被部将秦兴杀害。
而他的另一部将吕护则很快杀了行将叛变的秦兴,也自称安国王,然后扛起了保家卫国的大旗。他后来倒是坚持了几个月,最终被前燕攻破城池,然后背缚双手投降。
形势所迫,有时也不便刻意地区分忠奸敌我,无非是为了活命而已。
只是当不断地变节请降,仍旧令人不齿,故后赵的西翼禁卫指挥官王擢,就反复向敌国投诚,时人都对他甚为鄙视。
后赵亡国,王擢本来有选择归属的权力,这无可厚非。他第一个选择的是东晋,然后被东晋朝廷任命为秦州督导官,但很快在前燕的压力面前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投降敌人,后来被前秦打得凄惨,又选择投奔前凉,而在前凉待得也不如意,不久再转投前秦,南北几个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待了,比当年的徐龛还要厉害。
随着北方一座座城池落入前燕,慕容俊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极称帝了。
8月13日,冉魏外籍兵团指挥官马愿等人,大开邺城城门,迎接围城的前燕兵团,辅弼将军慕容评入城后,把冉魏的董皇后和太子冉智等人,以及皇帝御用车轿衣服全都送到蓟城,慕容俊于是向外宣称董皇后已献出了传国玉玺,自己才是真正的正统。
冉魏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王简、左副行政长官张乾和右副行政长官朗肃,做出最后的反抗之后,全都自杀殉国,让人肃然起敬,大忠大义如此,虽死犹荣。最高统帅蒋干,以及东晋的戴施,则从城上垂下绳索,顺绳爬了下去,投奔仓垣,以图再战。
至此,立国两年的冉魏正式被慕容俊吞并,慕容俊则于11月13日,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并宣称得到了传国玉玺,改年号为元玺。
当时东晋使节还没南下,尴尬地出席了慕容俊的登极仪式,事后慕容俊让他们安然回国,并谦虚地说自己是天命所归,登帝位什么的实在是身不由己。东晋使节信了他的邪才怪,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而且双方本就已没了君臣之义,只是为了政治利益才拉拉扯扯地拖到此时,东晋朝廷倒也没什么遗憾怨恨可言。
(本章完)
第150章 单飞姚襄()
前燕固然是抓到了难得的机会,而前秦也不逊色。
苻健早在刚到长安之时,就下达了几项重要指令:
分别派使节到各地慰问人民的困苦,延聘才能优越的人到政府供职,减少人民沉重的赋税,放宽有关离宫的禁令,废除对民生没有裨益的设施,禁止豪华奢侈的奇装异服,凡是后赵政府对人民不利的****,完全撤销。
有了这些政策保障,百姓自然乐于归附,辛勤劳作,为前秦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在后方稳定的基础上,苻健的弟弟苻雄则专心负责与周边的敌人周旋,而且战场上胜多败少,军威昌盛,兵力日增,向着强国步步迈进。
时至353年,前秦不论前线还是后方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而隔壁的前凉似乎也有些眼红了,尤其才王擢加入之的一,成天睡不醒的张重华,终于也决定硬一次。
5月,在王擢的鼓动下,张重华下令让他率军二万攻击上邽。
当地百姓老早就等着汉人首袖站出来作主了,如今终于等到机会,秦州各郡县纷纷响应,一时颇为壮观。
前秦秦州督导官苻愿没料到敌人能引发这一大片的轰动效应,明显上战场时准备不够充分,遭遇惨败,只身逃回长安。
张重华大喜过望,于是上疏给东晋政府,请求同时出兵,荡平前秦。
然而东晋北伐刚刚失利,司马昱可不想再找刺激,只是下诏擢升张重华为凉州州长,以示安抚。
现在连张重华这种打酱油的人物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把司马家的人骂个遍,但他又不想独自应战,只得重回宫里赌博下棋。
前燕正在清理冉魏的残局,暂时无意与前秦争锋,而东晋和前凉则有力无心,于是苻健得以缓一口气,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都还没怎么好好享受生活。
苻健固然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他毕竟是人,而且是得势的男人,美女仍是他的软肋。
原本作为一国之君,找女人并无不妥,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有这种需求,但苻健显然不走寻常路,他把朝臣的继母给睡了。
最高监察长张遇算得上是前秦的开国功勋级人物,苻健有一次到他府上拜访,然后意外邂逅了张遇的继母韩女士,没想到从此魂牵梦绕,不可自拔,终于在时隔多日之后,将韩女士征召入宫,并封为昭仪。
张遇受此大辱,碍于君臣之义,所以选择隐忍,可是苻健却时不时地在公开场合抚摸着张遇的头,说:“你可是我的养子,咱父子要好好经营国家,争取统一中原!”
群臣齐呼万岁,可多数都忍不住窃喜,这让张遇十分难堪,一怒之下准备干一票大事。
本年7月,张遇联络宫中的太监刘晃,准备和他里应外合,发动政变。
无奈计划不如变化快,就在起事之前,苻健突然让刘晃到外地出差,刘晃再三推辞,只得出门,但却没有时间和张遇解释,张遇就傻呼呼地在宫外等,结果约好开门的时间早就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结果被巡逻兵抓个正着。
苻健很生气地看着五花大绑的张遇,又略带些许遗憾,说道:“你居然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来!让你母亲怎么想?你太让我失望了!”
本已万念俱灰的张遇,听到这种宛若父亲的语气,顿时如火山爆发一般,在朝堂上大吼:“草泥马苻健!”
苻健心想你小子把关系搞反了吧,果断下令将其斩首。
他这一死,部属们不干了,全都聚众起兵,派使节到东晋请求支援。
原本对北伐丧失信心的殷浩,得知此事,顿时欣喜如狂,认为自己建立不勋战功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他有时的悲观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此刻的乐观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单凭几封降书和求救信,何以见得是机会来临了?
不好好做事的殷浩,旁门左道倒是很钻营,他这么乐观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之前北伐时,他曾派人诱惑前秦重臣梁安和雷弱儿,让他们谋杀苻健,并承诺事成之后,梁、雷二人主持关右,雷弱儿想不到对方的司令官这么脑残,便假意答应,并请殷浩派军接应。
殷浩天真地以为雷弱儿真的应允,若非谢尚失利,真的便要派人前往了,而此刻张遇事件的爆发,让他认定是雷弱儿起事成功,于是准备采用先前议定好的战略方针,前往接应。
也怪张遇的部将们在信里不说清楚,他们只说主子计划轼君,结果失败,却没指名道姓地说是谁轼君。可是就算说信里说是雷弱儿和梁安,殷浩这位朝廷重臣,也不能因为区区一封书信,就草草出征。
结果殷浩真的便上书请求二次北伐,而司马昱则对他表示绝对的信任,很快便批准。
10月,殷浩率领七万大军进动,此次的心情比上次出征时还要兴奋,显些摸不到北了,决心先到洛阳修复皇家坟墓,然后再西上与前秦决一死战。
在他看来,前秦已是囊中之物,多耽搁一些日子也无伤大雅。
而在梁安和雷弱儿看来,他们已然不是用看的了,而是用笑的。
他们笑完还不算完,姚襄还得再笑一阵。
心胸狭窄的中军将军殷浩,对姚襄的部众十分忌惮,于是秘密逮捕了姚襄的弟弟,还屡次派刺客刺杀姚襄,到最后刺客都看不下去了,把内情全都吐露出来,姚襄由此对东晋政府更加失望透顶。
在那之后,行刺不成功,殷浩又秘令魏憬率五千人公然发动袭击。姚襄已知内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亲自迎战,成功击斩魏憬,并把魏憬的部众全都吞并。殷浩得到消息,更加恼恨,让龙骧将军刘启镇守谯城,调任姚襄梁国郡长。
不过才时隔一个月的时间,殷浩仿佛已忘了自己的那些龌龊行径,竟委派姚襄为前锋司令官,并给他补充了不少兵力。
姚襄当然要笑了,笑这蠢货是凭什么得到现在的地位的,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终于有机会和蠢朝廷正式决裂了。
殷浩的初衷显然是天真地以为姚襄会为自己送死,等他在前线与敌人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再发起总攻,必然皆大欢喜。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他没有,单凭一张巧舌如簧的利嘴,或许能给他赢得名望,但绝对解决不了战场上的难题。
姚襄一旦出动,再也不受节制,快马加鞭地向北狂奔,这时殷浩也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动员军队追击,然后一场大祸就此酿成。
(本章完)
第151章 前凉剧变()
姚襄到底是战场上的老手,估计殷浩大军快要从后面赶到,于是让部队白天做出逃亡的假象,晚上秘密埋伏,等待猎物。
殷浩得到前线的报告,兴奋地督促大军急行追击,走到山桑时,被从天而降的姚襄部队拦腰截断,殷浩大军顿时崩溃,辎重全都丧失,死伤一万多人。
姚襄目送着殷浩逃到谯城,然后接收晋军的全部武器,让哥哥姚益固守山桑,他自己则进入淮南。
殷浩受此奇耻大辱,怎么可能心甘,重整兵马,让部将刘启和王彬之,进攻姚益据守的山桑。
姚襄只觉幸福来得太突然,领兵从淮南出动,和姚益左右夹击,像砍西瓜一样,大败晋军,并斩了刘启和王彬之,并得以进占芍陂。
这次殷浩完全没脾气了,姚襄顺势渡HN下,进驻盱眙,招集连裹胁流亡的难民,部众已达七万人,然后委派郡、县长,开荒垦田,鼓励农耕,种植桑麻,训练士兵,准备干一番大事。
为了避免与东晋再起冲突,姚襄特意派人前往建康,指控殷浩的罪状。
朝廷接到姚襄的上书,内容合情合理,全都有理有据,根本无从辩驳,于是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并暂时让谢尚任JX淮南军区司令长官,兼豫州督导官,镇守历阳。
征西大将军桓温几年来一直上书请求北伐,但一直遭到拒绝,他心知肚明,都是殷浩在捣鬼,如今终于抓到了殷浩的把柄,赶紧上书指控殷浩的罪状,并请求将其罢黜。
此时民间也对殷浩大为失望,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众人口中可以挽民于水火、拯救江山社稷的奇男子,而是举国的罪人。
朝廷迫于压力,只好把殷浩贬为平民,放逐到东阳郡的信A县殷浩遭废黜之后,常常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却不知让他这种货色治理国家,本身就是最怪诞的事了。
从此桓温正式成了东晋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可他毕竟武胜于文,考虑到殷浩的为人倒也不是一无是处,桓温原本有心把他推荐到中央担任文职,然后一起辅佐小皇帝,便写信征求他的意见。
殷浩当然大为高兴,将要回信的时候却又陷入了纠结,既担心回信内容不够恰当,又怀疑桓温的用意,封口后又拆开,拆开后又封上,反复十几次,最后精神恍惚,竟把一个空白信纸装到信封里。桓温看到后十分恼恨,从此和他断绝联系。
于是这位曾经的清谈大师终于在贬所郁郁而终,成了街头巷尾最大的笑话。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桓温激动地热泪盈眶,于354年2月,亲率步骑混合兵团四万人,从江陵出发,另让梁州督导官司马勋从子午谷北上,正式开启北伐的征程。
就在他出发之前,北方本就多变的局势再起波澜。
353年10月,前凉张重华自从击败前秦之后,仿佛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突发重病,不得不考虑身后事了。
他的世子张曜灵只有十岁,基本上算是不通人事。而他的哥哥张祚,精于谄媚之事,内外都对他一致赞许,与张重华的亲信赵长、尉缉等人情同兄弟,甚至与张重华的母亲马太后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民兵司令常据意识到张重华一旦死去,张曜灵势必落入张祚的控制,以张祚心术不正为由,力劝张重华把他逐出中央,在枹罕之战大展雄风的谢艾也不断上书,请张重华早做决断。
然而张重华昏庸无才,丝毫不考虑良臣的劝谏,执意不肯。倒是引起了张祚集团对常据和谢艾的不满,常据并不大才,张祚对他倒不介意,而谢艾在前凉颇有名望,注定是个大威胁,于是采用各种手段中伤谢艾。
终于,张重华不辨黑白,按张祚等人的意思把谢艾贬为酒泉郡长。
临行前,谢艾再度上书:“有权的奸佞控制政府,国家将有危险,请准我回京侍奉左右,长宁侯张祚包藏祸心,不久必将发动叛变,主公务必将其驱逐!”
上书并没有让张重华看到,张祚直接截获了,对谢艾更加怨恨。
11月10日,张重华自觉回天乏术,脑袋却突然清醒起来,亲手下令征召谢艾担任首都卫戍司令官,兼全国各军区总司令,辅佐幼君。
可是这时候的前凉政府已完全落入张祚之手,诏书没能走出宫门半步便被销毁。
11月18日,27岁的张重华驾鹤而去,张曜灵于当天继承王位,称最高指挥官、凉州督导官、西平公。赵长则假传张重华的遗命,让张祚为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抚军大将军,辅佐新君。
张祚的野心当然不止于此,很快就在马太后的首肯下,废黜张曜灵,而自命总司令官、最高统帅、凉州州长、凉公。
马太后万万想不到的,张祚一旦掌握权力,立刻露出其狰狞的面目,先是诛杀了张重华之妃裴氏和谢艾,然后疯狂地**张重华的妻子和女儿们,甚至连他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也不放过,后宫的女人不管何样身份,只要入了他的眼,统统占有取乐,惹得朝堂上下无不对其厌恶鄙夷,民间更是四处传唱《诗经》里面的《墙有茨》,以讽刺他们国君之荒谬。
《墙有茨》中这样写道:“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当初老实本份的张重华尚且无心国事,荒淫无道的张祚就更不把国事放在心上了,他上位的目的仿佛就是要把国家送向毁灭。
嫡长子制固然是稳定朝局的有利手段,但因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这种庶长子和嫡长子不是同一人的时候,往往给两个人都带来很大悲剧。
慕容翰的遭遇尚未远去,又发生在张重华的身上,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恰恰相反,慕容翰是庶长子受害,而张重华则是嫡长子遭罪。
(本章完)
第152章 蓝田生血()
慕容俊的大哥早夭,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哥,但却也没有因此摆脱前代留下的妒嫉的基因。
慕容家族是典型的阳盛阴衰,女孩奇少,儿孙众多,尤其在慕容廆竭力推广汉化政策的影响之下,有才华的奇男子更是层出不穷,远的不说,慕容俊的兄弟们就有好几个独当一面的能臣悍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四子慕容恪和五子慕容霸两兄弟了。
慕容恪性格如水,润物细无声,慕容霸则似火,雷厉风行,所以他们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路径,慕容恪固然是慕容俊的得力重臣,堪称亲密无间,至于慕容霸,那可就曲折多了。
正是因为张扬霸气的性格,慕容皝才给这个虎头虎脑的家伙起名为“霸”,对他十分宠爱,这一点是慕容皝其他的任何一个儿子都比不上的,实际上若不是臣属的劝谏,慕容皝原本有心立慕容霸为世子。
子女众多,当爹的有点偏心很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