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管怎么说,他既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独苗。

    杀人是要偿命的,要是吃了枪子,一个家庭不就完了。

    老支书现在不是震惊而是担心,抽了一会儿闷烟,抬头道:“杀人不是犯其它事,保肯定保不下来,能不能跟深正公安局的同志求求情,帮他争取个宽大?”

    “这怎么争取?”

    “说起来我跟他家也沾点亲带点故,也算他的亲属,你们不是有政策吗,亲属主动配合一样算自首。现在不是提倡少杀慎杀么,说不定能争取到个死缓,只要不枪毙,只要能保住命,这个家庭就有盼头。”

    王学东家本来就是特困户。

    王学东要是被判死刑,他家就等于彻底没了经济来源,现在他母亲能种地能勉强糊口,再过十几二十年种不动了呢,到时候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太太和一个整天躺在床上的老头谁养?

    更不用说王学东落网会对这个家庭带来多大打击,搞不好王学东的案子还没到法院,家里倒先闹出人命。

    两个老人没盼头,没希望,活着没意思,活着就是受罪,活一天就要被人笑话一天,想想完全有自寻短见可能。

    丁阳认为老书记的话非常有道理,关键这不是能不能通融的事,他猛吸了一口烟,轻叹道:“陈支书,事情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现在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管理多严,东海可以说是全国最严的,没暂住证被逮着就要罚款,罚完款还要补办,一补办就有他的记录,上网一查就查出来了!

    就算他没去办理暂住证,并且侥幸没被逮着,他又能逃到哪儿去?现在干什么都是实名制,他去火车站买张车票,铁路公安立马就能知道。上网追逃,全国追逃,天网恢恢他根本无路可逃。”

    为了让老支书彻底打消跟深正同行讨价还价的念头,丁阳趁热打铁地说:“而且,深正公安局的同志掌握他的手机号,现在科学技术多发达,人家只是不想杀鸡动牛刀。如果我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犹豫,人家肯定会采用技术手段。”

    老村支书可以说是村里最有见识的人,不认为派出所长是在夸大其词,又长叹了口气,紧皱着眉头问:“没得谈?”

    “没得谈,你我真要是开这个口,人家不仅会自己想办法抓,搞不好还要跟我们省厅通报这件事。配合公安机关办案,给异地公安机关提供协作,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到时候我们都得被批评。”

    “小王…八…蛋,去哪儿打工不行,偏偏要去深正。去深正好好找个活儿干多好,竟然胆大包天去杀人!”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杀了人就要受到法律惩处。”

    “作孽啊,哎!”

    老支书摇摇头,连拍了三下桌子站起身,叼着烟,背着双手走出办公室,经过戏台前时放缓脚步朝车里看了几眼,旋即头也不回地往一条小巷子走去。

    “丁所,刚才那位是?”丁阳一爬上车,高学平便急切地问。

    “村支书,”丁阳看看后视镜,回头解释道:“我昨天去过,今天再去不合适,陈支书是老党员老同志,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完全值得信赖,嫌犯的父母也很信任他。他要么不点头,点了个肯定没问题。”

    村干部到底能不能靠不靠谱,高学平心里真没底。

    但事已至此,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冯锦辉倒不是很担心打草惊蛇,并非有多信任刚才擦肩而过的村支书,而是非常信任身边这位年轻的派出所长,似乎知道坐在后排的“上司”此刻很紧张,干脆掏出手机拨通局领导电话。

    “韩局,我冯锦辉,我和小高正在凤凰村,名师出高徒,有您的得意门生在,执行这个任务简直跟旅游一样,什么都不用我们操心,好的好的,丁阳同志,韩局请你接电话。”

    什么“名师出高徒”?

    我认识人家,人家不一定认识我,不是不一定是肯定不认识。

    丁阳被搞得啼笑皆非,又不能辜负冯锦辉的好意,并且深正市局领导正在电话那头等,只能接过手机硬着头皮道:“韩局好,我是龙川县公安局川下派出所长丁阳,请问韩局您有什么指示。”

    小伙子有点意思,直接报现在的职务,而不是说我是公大哪一届哪个学员队的学员。

    共事这么长时间,韩博非常清楚能入得了冯锦辉法眼的民警不多,但对电话那头的这个派出所长不仅赞不绝口,甚至苦心积虑的帮着拉关系,可见年轻的派出所有多么优秀。

    “丁阳同志,感谢你为我们提供的大力协助。南河太远,我又抽不开身,只能在电话里感谢。等会让冯大把我的手机号给你,如果有机会来深正办案,一定要给我打电话,给我一个当面感谢的机会。”

    在公大时几乎没接触过,韩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丁阳真不太清楚,没想到领导一点架子没有,说起话来如此客气。

    “报告韩局,您太客气了,给兄弟公安机关同行提供协作是我的工作是份内事。”

    全国公安系统能有多少英模?

    自己的二级英模称号是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打出来的,人家是同程疯子一样用命搏出来的,韩博很欣赏丁阳这个扎根基层的派出所长,意味深长地说:“丁阳同志,我是今天才知道你的英模事迹的,好样的,没给公大丢脸,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见面的。”

    丁阳很想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公安民警该做的事,可话到嘴边又觉得很不好意思,紧握着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这样的英雄应该多宣传,应该给公大的学员多作几场报告,应该通过他的英模事迹激励即将进入公安队伍的学员。

    韩博打定注意给曾经的系领导、现在的学校领导好好推荐下这个从公大走出去的英模学子,不再说客气话,也顾不上叙旧,直言不讳地说:“丁阳同志,我还有点事,今天就到这儿,有机会再联系。”

    “是!”

    人的际遇真的很重要,如果他在深正公安系统,绝对会被韩局重用。

    高学平正感慨万千,刚过去不大会儿的老支书背着双手走了过来,敲敲驾驶室窗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往丁阳面前一举:“工地没门牌号,这是工地对过小卖铺的通信地址,家里给工地上的人寄什么东西,工地上的人全去小卖铺拿。”

    老支书出马一个顶俩!

    就知道有他在绝对没问题,没想到事办得如此顺利,办得如此之快。丁阳正准备掏烟感谢,老支书已经背着双手往村办公室走去,边走边用本地方言嘟囔着“作孽啊”。

    ……………

    ps:今天家里有点事,直到晚上才码,赶了一章,只有一章,请各位书友见谅

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惊无险

    东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但东海人不一定全是城市人。

    早在2004年,深正基本上就没什么农村用地,尽管有一部分农村户籍,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深正已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东海则不然,它可分为中心城区、郊区、郊县三部分。中心城区和郊区基本上完全城市化,郊县仍然主要是以农村为主。

    朱明东接到高学平的电话立即让随行刑警查地图,结果发现嫌犯所在的余浜镇张家圩村是东海远郊一个比较偏僻的农业村,距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直线距离80多公里,乘地铁肯定到不了,至少不能直达,急忙用手机电子地图上的导航功能规划路线。

    除了乘坐直升机,不管采用其他什么交通方式,赶到张家圩也要三个半小时以上。

    算上赶到之后确认目标,请当地派出所协助防止被法制意识淡薄的民工围堵乃至围攻,抓捕行动最快也要到下午4点才能展开,如果出现点意外,估计要到晚上甚至明天才能进行。

    高学平很想立即启程去东海,如果运气好或许真能赶上抓捕。

    可惜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一是赶上抓捕的可能性太小,二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的办案程序,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之后要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属。

    隆华分局昨晚就按照韩局的命令准备好了相应法律文书,昨晚就把法律文书通过一家最快捷的快递公司发出来了,刚才用手机上网查过物流信息,快件已经到了南河省,正在分拣发往龙川。

    哪儿都去不了,只能在川下镇等。

    王学平坐立不安,冯锦辉却很悠闲,回到派出所见丁阳等民警一个比一个忙,竟然真游山玩水起来,在一个治安员陪同下这儿逛逛那儿逛逛,据说还打算去拥有一处古迹的邻镇转转。

    韩博早上在电话里跟丁阳说“还有点事”并非托辞,今天是真有事!

    公大教授和两个研究生来市局调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是公事,正常情况下由局办公室或政治部安排一个副主任和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出面接待,分管调研单位的副局长没必要亲自迎接,更不需要去机场接机,晚上接风时露一下面就行了。

    但来的是导师,随行的两个研究生一个是师弟一个是师妹,接待她们既是公事也是私事,韩博不仅不可能讲究什么“身份对等”跟导师和师弟师妹摆领导的谱儿,而且还要和妻子一起去机场迎接。

    既然是私事,韩博自然不想惊动机场分局。

    处理完手头上工作,算算时间差不多了,收拾好办公桌,换上便服,下楼直奔停车场,与等候已久的李晓蕾汇合,两口子一起驱车赶往机场,而不是坐市局5号车。

    导师她们一共三个人,一辆车正好能坐下,昨天还特意同政治部及刑警支队(刑侦局)说过,结果刚开到大门口,刑侦局还是来了一辆车。

    “韩局,我们在前面给您和夫人开道?”

    这辆车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然怎么会如此巧。

    韩博摇下车窗,笑看着孙维菊问:“孙支,昨天不是给你们打过电话吗,我和我爱人去就行了,去这么多人干什么?”

    在刑警支队挂职的副支队长孙维菊嫣然一笑:“没别人啊,就我和周处长,陈主任是来调研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她来调研我当然要去迎接。”

    即将到来的是公大教授,眼前这位是省警校的教授,调研也好挂职也罢,可以说为的是同一件事,她去机场接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韩博不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更不想耽误时间,笑道:“来都来了,一起去吧。”

    “是!”

    与此同时,第一次参加调研、第一次来深正甚至第一次坐飞机的公大研究生邢洁正

    缠着陈慧芳兴高采烈地打听不知道听说过多少次却从未见过的同门师兄。

    “陈主任,我们是住韩局家还是住调研单位?”

    “住人家,你脑子里整天想什么,且不说他家有没有那么多房间,就算能住下也不方便。”这丫头简直十万个为什么,陈慧芳彻底服了,看着舷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不在焉地敷衍。

    “换作别人肯定不会住人家,韩局不是别人,他是您的学生,是我们的师兄。”

    “我们是来调研的,不是来旅游的。”

    “那韩局会不会来机场接我们?”

    “他是局领导,分管刑警支队、经侦支队、技侦支队、反恐处和机场分局,你用脑子想想他工作会有多忙!”

    刘清没她这么烦人,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一直笑而不语。

    回头看看这两个学生,陈慧芳真觉得自己老了,还记得当年带韩博,现在韩博已经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已经是深正这个超一线城市的公安局副局长。

    正唏嘘感叹,邢洁又嘀咕道:“好不容易来一次深正却去不了香港,我一定要去中英街看看,没时间也要抽时间。”

    这死丫头就知道玩,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考上研究生的。陈慧芳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空姐通知飞机马上降落,请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

    下降时飞行不再那么平稳,飞机不断抖动。

    邢洁第一次乘坐飞机,遇到这情况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带着几分恐惧,不再问这问那,紧闭着双眼愣是不敢看。

    原来也有她怕的时候,刘清差点爆笑出来。

    不一会儿,飞机呼啸着冲向跑道,起落架着地时微微颠簸了一下,旋即开始滑行,安全降落深正机场。

    邢洁再次“活”了过来,飞机刚靠上廊桥,便兴奋不已地起身拿行李,拿下小包打开手机迫不及待地给家人报平安,甚至拉着刘清帮着在机舱里拍了几张照。

    陈慧芳也习惯性打开手机,随着人流来到取大件行李处。

    行李搬运需要点时间,等了十来分钟,等到输送带送来行李却没等到电话,陈慧芳多少有些失落,暗想你没时间来接,总要安排一个人过来吧。没人接待,难道让我带着俩研究生跟报到一样自己去深正市局刑警支队?

    正狐疑,邢洁突然惊呼道:“陈主任,那是不是韩局?”

    回头一看,两个熟悉的面孔果然站在出口处笑看着这边。

    不用想就知道,他们是想来一个惊喜,陈慧芳笑了,把行李箱扔给俩学生,快步走过去笑眯眯地问:“你们都是三十好几当爸爸妈妈的人了,怎么搞有意思吗?”

    “有意思,”李晓蕾噗嗤一笑,挽着她胳膊憨态可掬地说:“陈主任,欢迎来深正,住哪儿,去哪儿玩,我全安排好了,保证让您感受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我又不是来玩的,”自己家闺女都没这么贴心,陈慧芳暗叹口气,转身道:“邢洁、刘清,认识一下,这位就是你们天天挂在嘴上的师兄,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

    “师兄好,嫂子好!”

    “韩局好,嫂子好。”

    “别这么客气,经常听陈主任提起你们,今天终于见面了,欢迎你们来深正,”韩博不无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古灵精怪的师妹,随即提过一个行李箱,给三人介绍起孙维菊和刑侦局政秘处周副处长。

    师兄果然很帅,嫂子果然漂亮。

    邢洁早把工作抛之九霄云外,趁导师跟深正市局的人寒暄的空档,缠着李晓蕾嘻笑道:“嫂子,开学时我真想去给您拜年的,主任说您和韩局已经走了。”

    “是吗?”

    “真的,几位师兄全认识,几位嫂子也都见过,就没见过您和韩局。”

    陈主任带的研究生不多,相互之间关系一直不错,以前每年都去bj给陈主任拜年,后来工作越来越忙,也组建了各自的家庭,专程给导师拜年的次数少了,师兄弟们聚会的机会更少。

    李晓蕾能感受到这丫头只是兴奋激动,并非想攀什么关系,回头笑道:“这不是见着了吗,我帮你们订好了酒店,就在我们租住的小区附近,这段时间我不忙,你们是来调研的也不急着走,我们可以天天见面。”

    “好啊好啊,我就喜欢住酒店,我才不愿意住公安局呢!”

    ……

    就在韩博和李晓蕾忙着接待导师一行之时,隆华分局党委委员朱明东亲自率领的抓捕组,于下午3点26分终于找到了嫌犯打工的工地。

    余浜镇就是农村,放眼望去四周大多为农田,种满油菜等作物。

    与其它省市农村唯一不同的是,偶尔能看见一两个工厂,农民盖的房子也比较漂亮,不是二层便是三层的小洋楼。民房建得不集中,有的建在小河边,有的建在路边,看上去有些杂乱。

    嫌犯打工的这个工地,就是为解决宅基地太散、为提高土地使用率所开发的农民新村工程。

    建得不是单元楼,而是结构、户型一模一样的农民别墅,所以占地面积很大,工地四周也没砌围墙。施工单位甚至没建工棚,没那些钢结构的活动房,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在原来的老房子里,民工要么住在建得差不多的毛坯房里,要么租住在附近的村民家中。

    在这儿干活的工人倒不少,有的在建房,有的在修路,有的在清理河道。

    就这么跑过去打听肯定不行,朱明东权衡了一番,指指停在路边没让走的出租车,低声道:“长浩,我们先四处看看,你带上手续和行李去镇里找派出所。”

    来的全是精兵强将,顾长浩不只是精兵强将,还是刑警中队长,不止一次出来执行过抓捕任务,不需要局领导交代的很细,应了一声便拉开门钻进出租车。

    剩下的三个人很有默契,一个去工地斜对过的小卖铺打探,朱明东和刑警小吴则再次看看嫌犯照片,开始在一排排正在修建的别墅间寻找起嫌犯。

    乡下的工地,管理不严。

    他们看上去也不太像小偷,擦肩而过的几个管理人员只是多看了几眼,在偌大的工地转了近一个小时,居然没被盘问过。

    有没有被人拦住问干什么的只是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