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外面转悠,总有一天会出事。”(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三章 摊牌(一)

    东萍市局领导正在往看守所赶,出去勘查现场的苗文韬、方科长、余科长和小葛也在来萍光宾馆的路上。

    他们最快也要半个小时,韩博忙里偷闲回房间洗了个澡,刮刮胡子,换上一身笔挺的警服。

    这是晋衔以来第一次在正式场合穿警服,第一次佩戴三级警监警衔。

    不是拿架子,不是非要摆出一副与即将见面的东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孟卫东平起平坐的架势,而是事关重大,觉得有必要通过正式着装表明自己对这一系列案件的看法,以及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

    他走出房间的一刹那,刚打印好“测谎生理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周素英愣住了。

    早知道年轻的老搭档荣升警监,却从来没见过他穿过白衬衫。

    人靠衣装马靠鞍,外面穿着笔挺的冬常服,里面是白衬衫,打着领带,肩上佩戴一枚银色橄榄枝和一颗银色四角星花组成的三级警监警衔,身材本来就很好,再加上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不仅很酷很帅,且正气凛然!

    “怎么了?”

    “小倪,去拿相机,我要跟韩局合个影。”周素英缓过神,把测谎报告放一边,忙不迭整理外套。

    韩博被搞得啼笑皆非,老搭档兴高采烈,又不想让她失望,很配合的站在她身边,让小倪咔嚓咔嚓一连拍好几张。

    “小倪,你也跟韩局来一张。”

    周素英接过相机,满足部下小倪的心愿,想到单位好多人没老搭档的“警监照”,边拍边笑道:“韩局,别动,再来一张单人的。”

    “我又不是明星。”

    “不是明星就不能拍照,要是个个跟你一样,相机卖给谁?”

    拍完照,周素英翻看拍摄效果,一脸意犹未尽地说:“这照片年前就应该拍,结果你没穿警服,那天韦支队、钱支队、苏支队和老陈也喝多了散伙时没顾上,其实那天我带了相机,佳琪也带了。”

    说话间,苗文韬、方科长、余科长和小葛到了。

    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韩博跟他们打了个招唿,让他们回房间抓紧时候换警服,拿起测谎报告低声问:“周支队,你真不跟我们一起过去?”

    对于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能力,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199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指出: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

    这可能是目前关于心理测试结论证据能力效力最高的法律规范,它确立了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可以有条件地使用心理测试结论的原则,即心理测试结论可以作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的参考依据,但不能直接作为证据。

    虽然心理测试目前在刑事诉讼中被经常采用,但主要被用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要求通过心理测试排除自己犯罪嫌疑的场合,起到保障无罪之人不受刑法追究的作用。

    总之,心理测试在刑事案件中使用不多,争议却很大。

    在技术层面上,否定者认为心理测试的准确性不足,因而不应运用到刑事诉讼中;肯定者认为,其他证据也存在准确性的问题,况且心理测试会随着心理实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

    在法律层面上,否定者认为心理测试结论不是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肯定者认为法律没有将心理测试结论排除在证据之外,将其作为证据使用并无不妥。

    在伦理评价层面上,否定者认为心理测试有损人的尊严;肯定者认为,只要接受测试者自愿,心理测试就不损害当事人的尊严,相反,通过心理测试证明其清白,更能维护其尊严。

    昨晚吃饭时,东萍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明确表示不相信测谎。而老搭档接下来要跟他们摊牌,能拿出手的却只有不能作为证据的测谎报告。

    对东港市局而言,这“三起半”命案已经办结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你用测谎结果否定人家之前所做的一切,这不只是打人家脸,让人家没面子,而是很严肃很可怕的冤假错案,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上级都会对东萍市局有看法,甚至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天知道即将开始的会议上会发生什么,作为一个外人,周素英不想卷进去,摇摇头:“韩局,我和小倪就不去了,但报告上我签过名,盖有我们南港市公安局的章,我会对测谎结果负法律责任。”

    老单位刑技中心成立时间不长,设立心理测试室时间更短。

    这一年多,测谎技术大多用在交通事故处理和法院委托的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民事诉讼上,偶尔协助检察院对一些涉嫌职务犯罪的人进行测谎,准确率很高,高达99%以上,但极少应用于刑事案件。

    南港市局刑事科学技术水平在江省首屈一指,兄弟公安机关没少请求南港市局提供这方面协助,出于稳妥考虑,局领导一直婉拒这方面的请求。

    什么叫出于“稳妥考虑”,就是担心测不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因为测谎搞出一起冤假错案,那跟搬石头砸自己脚有什么区别?

    老单位领导能同意老搭档过来帮忙,老搭档能表明这个态度实属不易,韩博很是感动,紧握着她手诚恳真挚地说:“不参加也好,从昨晚中午到现在不是奔波就是工作,太累,早点休息。”

    “别管我们了,去吧,去跟东萍市局领导好好说。”

    “放心,我不会吵的,更不会跟他们打起来。”

    韩博故作轻松开了个玩笑,把测谎报告塞进档案袋,带着换上警服、准备好其它材料的工作专班成员下楼。

    商务车昨天跑了两百多公里,今天跑一天,上午又下过一阵蒙蒙细雨,车身脏兮兮的,全是泥,以至于看不清牌照。

    脏就脏点吧,现在顾不上那么多。

    众人钻进车里,小葛爬上驾驶座,打开转向灯,跟随一辆警车往西开,一路畅通无阻,缓缓驶进戒备森严的东萍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以人为本,真情帮教,唤醒良知,重塑灵魂。”

    “加强监管执法,加强法律监督,科学规范管理,提升队伍素质。”

    ……

    高墙电网,每隔三十四米一个岗楼,每个岗楼里都有一个背着自动步枪的武警执勤。高墙下面有武警牵着警犬巡逻,墙上的大标语一条接着一条,气氛与萍光宾馆完全不同,这也是选择在其它地方进行心理测试的原因。

    “韩处,孟局、黄局和宋局到了,正在会议室。”

    综合楼门口停着好几辆车,应支队和田支队在车边等,看守所所长和政委站在一边,看上去神色有些犹豫,似乎想过来打招唿,又不知道合不合适。

    韩博朝他们微微点点头,一手拿着档案袋,一手提着电脑包,不动声色说:“不能让孟书记久等,我们上去吧。”

    “这边请。”应支队来了个请的手势,注意力却集中在全省公安系统的传奇人物苗文韬身上。

    新阳神探,公安部特聘刑侦专家,从警三十多年,破获大案要案无数。

    现任刑侦总队长杜志纲,就是他带出来的徒弟之一。

    要不是新阳市公安局离不开他,当年坚决不放人,他早被调到省厅,担任刑侦总队长不太可能,担任处长并非没有可能。

    全省刑侦系统曾经的“风云人物”和现在的“明星”一起来东萍,难道东萍市公安局办理的刑事案件真有问题,可今天测的那些嫌犯涉及到的案件没问题,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经得起推敲。

    应支队越想越煳涂,开走到会议室时,只听见年轻的副处级侦查员突然道:“田支队,不好意思,我要通报的情况不涉及监管支队,请留步。”

    堂堂的监管支队长居然没资格进去!

    田支队被搞得很尴尬,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不涉及我们支队,那我就不进去了,韩处,老应,我去后面监区看看,你们先忙。”

    这是干什么?

    应支队越想越不对劲,回头看看神色一个比一个凝重的省厅同行,硬着头皮拉开会议室门。

    “孟书记,黄局,这位就是省厅刑侦总队副处级侦查员韩博同志。韩处,这位就是我们东萍市政法委孟书记,这位是我们常务副局长黄在山同志……”

    昨晚给省厅来的人接过风,宋副局长个个都认识,先介绍完几位领导,再介绍苗文韬等韩博带来的人。

    孟书记比想象中要年轻一些,四十多岁,身材偏瘦,没穿警服,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温文儒雅,不太像一个警察,事实上在兼任公安局长前他确实不是警察。

    黄副局长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看上去“很公安”,比孟书记更像局长。

    “韩处,坐,各位,坐下说。”

    孟书记挨个握完手,招唿众人坐下,微笑着说:“半小时前,张厅长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东萍市局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一些存在疑点的案件要引起足够重视。具体是哪些案件,电话里说不清楚,需要韩处当面通报。

    韩处,在你正式通报之前,我代表东萍市公安局表个态,不管涉及到哪些案件,不管涉及到哪些人,我们东萍市局都会秉公执法。如果确实存在问题,我们不光会高度重视,不光要纠正,要解决问题,还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孟书记很自信,相信部下办理的案件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史考验。

    黄副局长面前摆着一叠案卷,他们刚才显然了解过今天测试过哪些人,有可能涉及的是哪些案件。

    “各位领导,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韩博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先从老费手中接过一叠材料,把1。05案、3。12案、7。21案和12。18案被害人和嫌犯的照片整整齐齐摆在会议桌上。

    不等一头雾水的东萍市局领导开口,又打开档案袋,从里面取出一叠测谎报告,对号入座,放到接受过测谎的嫌犯照片下面。

    一起案件存在疑点已经很夸张了,他居然搞出四起!

    宋文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再也忍不住了,勐地站起身:“韩处,你是说这四起基本办结的命案都有问题?”(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四章 摊牌(二)

    “孟书记,黄局,宋局,实不相瞒,我就是冲着这几起命案来的。事实上不止这4起,还包括5。21案和7。29案。”

    韩博走到白黑板前,顺手拿起一支水笔,飞快写下几个日期。

    感觉这样不是很直观,又从小葛面前的档案袋里翻出一叠被害人照片和关键证物的照片,用白黑板下面类似磁铁的东西,把照片固定在日期下面。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由于这一系列命案都是分局和县局侦办的,各位领导可能没有注意到这几起案件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被害人都是流浪汉,又比如通过现场物证锁定嫌疑人的方式,且且案发时间存在一定规律,平均两个月一起。”

    孟书记不太懂业务,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黄副局长和宋副局长楞住了,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之前真没朝这方面想过。刑侦支队长应成文更是倒吸一口凉气,紧盯着白黑板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作案工具有水果刀、匕首、砍刀、板砖,看起来极具随机性。但没有一件作案工具是扔进河里的,也没有一件作案工具是嫌犯供出来的,全是办案人员勘查现场或搜查嫌犯住处轻而易举发现的。”

    韩博指着白黑板上的一张张照片,一脸凝重地说:“还有dna,被害人身上和凶器上有嫌疑人的血迹,或从嫌疑人住处搜查到沾有被害人血迹的物品,全可以相互验证。六起命案全是在一周内抓获凶手的,最快一起只用了19个小时,虽然证据确凿,可是很难让人不起疑心。”

    孟书记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将信将疑问:“韩处,你是说我们搞错了,凶手另有其人,落网的全是被栽赃嫁祸的?”

    “没有确凿证据,我不敢肯定。人命关天,作为刑侦总队副处级侦查员,我又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于是在总队领导乃至厅领导支持下,请江省南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兼刑技中心主任周素英同志携带设备过来,以调研的名义对几名嫌疑人进行测谎。

    测谎结果显示,1。05案、3。12案和7。21案嫌疑人在是否杀人这个问题上没有说话。测谎结论之所以不能作为证据,是因为测谎的准确率无法达到100%,可是同样不会存在这么大误差。”

    这是命案,不是其它案件,凶手是要判死刑的,轻判也是死缓!

    孟书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锁眉头,欲言又止,很难接受这一切。黄副局长和宋副局长不约而同看向应成文,似乎在问他这些案子到底有没有问题。

    就知道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没想到搞出这么大事。

    应成文心惊肉跳,一连做了几个深唿吸,尽可能让自己冷静下来,飞快回想这几起案件的案情,越想越觉得没问题,下意识问:“韩处,12。28案呢?

    “嫌疑人是精神病患者,测谎对他没用。”

    “另外两起呢。”

    “苗队。”

    韩博朝老刑警看了看,回到会议桌边坐了下来。

    苗文韬磕磕烟灰,慢条斯理地说:“各位领导,我们认真研究过案卷,今天也去现场看过,甚至询问过笔录上的几个知情人,发现一个之前没掌握的情况,应该说没体现在案卷上的情况。

    一是被害人身份,5。21案被害人彭登付并非流浪汉,只是一个家庭困难的单身汉。农闲时破烂卖钱,衣着不讲究,一个人过又不讲究卫生,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脏兮兮的,从外表上看有点像流浪汉。

    7。29案被害人郑青花同样不是流浪汉,而是一个因家庭矛盾出走的农村妇女。离家多日,身上没钱,又因为没文化无法找到工作,从外表上看有点像流浪人员,所以不能与另外几起命案相提并论。”

    只要是命案,应成文几乎全去过现场,全指导过侦破,对案情非常了解,深信没有搞错,想从这两起开始把省厅认为有问题的一起一起排除掉。

    他点上根香烟,不动声色问:“苗队,你认为这两起有没有问题?”

    “之前不敢确定,现在可以确定没问题。”

    苗文韬回头看看韩博,说道:“彭登付之所以遇害,是因为捡破烂捡过界,与另外几个捡破烂的人发生矛盾,其中一个动了手,因为一点破烂丢了性命。虽然不是多人作案,但也跟多人作案差不多,有目击者,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郑青花之所以遇害,是她因为家庭矛盾和出走之后风餐露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差,目光呆滞,身上脏兮兮的,又没文化,看上去有点像智障,被一个人贩子也就是落网的嫌犯杨明高盯上了,在反抗时遇害的。”

    材料一眼都没看就娓娓道来,一丝不差,他们事先显然做过功课。

    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种肯定,孟书记脸色好看了一些。

    应成文却没那么乐观,递上根香烟,追问道:“12。28案?”

    “各位领导,我个人觉得这个案子存在不少疑点。嫌疑人李超确实是精神病,之前发病时确实伤过人,但不能因为他身上有被害人血迹就肯定他就是凶手,因为案发现场在他平时的活动范围内,他整天没事干,到处瞎转,无意中见着乃至翻动尸体很正常。”

    苗文韬打开文件夹,取出一叠笔录,直言不讳说:“从笔录上看,办案人员有诱供之嫌。他有精神病,他是疯子,他脑海里根本没有犯不犯法这个概念,你问他有没有杀人,他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没杀人也可能声称他杀过人。”

    老费冷不丁爆出句:“十个神经病,九个喜欢说大话,他的口供不能轻易采信。”

    “可是他衣服上确实有被害人的血迹。”

    韩博举起一张照片,接过话茬:“应支队,如果光凭血迹就认定一个人是凶手,那么,我可以在24小时内再抓一个。搜查他的住所,相信能找到同样沾有被害人血迹的血衣。”

    照片上是一条崭新的碎花领带,勘查现场时发现的,这会儿应该在城东分局刑警大队。

    应成文去过案发现场,见过这条领带,看着韩博胸有成竹的样子,忐忑不安问:“韩处,你没开玩笑吧?”

    谁敢在这个问题上开玩笑!

    两小时前,韩博不敢说这句大话,现在之所以敢说,是因为今天出去的几个人同样兵分两路,小葛和余科长早上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