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律师顿了顿,补充道:“对一些管辖不明确或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协商不成的,再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中洋这个案子的管辖权有争议,关键江城市公安局不太可能因为中洋来跟南港…市公安局协商。

    就算你们能找到大关系,江城市公安局愿意帮这个忙,也要看南港…市公安局同不同意。要是南港…市公安局不同意移交,那就要找公安厅,由公安厅指定管辖,这可能吗,这现实吗?”

    别说找市公安局的关系,分局都不认识几个人。

    更重要的是,吴家有一个大靠山,姓韩的虽然调走了,但他在思岗县公安局乃至南港…市公安局干过,谁不给他面子,就算能找到江城市公安局的关系也不一定管用。

    没想到吴家居然有这个硬的后台,张桂珍越想越憋屈,无力地说:“钱律师,我们见不到中洋,你能见到,你帮我问问他的意思。”

    “好吧,我帮您问问。”

    ……

    与此同时,韩博已经赶到了东海机场,准备搭乘一个半小时后飞新阳的航班。

    不是一个来的,想到这次回去的任务,从滨江小区出来前又给杜总队长打过电话。有一个嫌犯即将被押上刑场,人命关天,搞清六起命案到底有没有关联比什么都重要,杜总队长同意他的提议,请南港市公安局刑警副支队长周素英和一名技术民警,带着心理测试设备一起前往东萍市协助调查。

    时隔一年多,曾经的搭档又能够再次合作,周素英很兴奋。

    能帮老领导忙,能出省协助办案,刑技中心心理测试室民警小倪也很高兴。

    一到机场就跟韩博走进东航贵宾室,打开笔记本电脑,抓紧研究韩博刚用u盘拷贝给她们的案件材料。

    “韩局,vip卡是晓蕾的吧?”贵宾室很清静,航空公司地面人员的服务态度好的惊人,周素英喝了一小口饮料,一边看材料一边问。

    “我的,她的卡人也不让进。”

    “你怎么可能有。”

    “别瞧不起人,我怎么就不可能有,这是看里程的,去年上半年我三天两头坐飞机,不知道积累了多少里程,差点染上非…典。”

    想起来了,他去年协助部禁毒局领导办案,今天这儿明天去那儿,几乎成了“空中飞人”,积累的里程估计有几十万公里。

    周素英嫣然一笑,不再闲聊,专心致志看案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搞清楚大致情况,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抬头看看四周,俯身道:“韩局,如果这几起案件真有关联,那几个嫌疑人真是冤枉的,那这一连串凶杀案就必须快侦快破,否则会发生第七起乃至第八起。”

    小倪同样惊呆了,喃喃地说:“真凶一天不落网,杀戮一天不会停止!”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韩博点点头,面色凝重。

    “嫌疑人那边呢?”

    “总队领导正在想办法争取时间,但其中一起案件已经审理完了,正在复核阶段,最高法一旦核准,一切都要按照规定办。”

    死刑判决不是儿戏,枪下留人一样没那么容易。没有正当理由,让一个该枪毙的人多活几天乃至几个月,法律的威严何在?

    周素英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他要跟时间赛跑,要赶在其中一起嫌犯被押上刑场前搞清真相。

    说话间,航空公司地面人员通知登机。

    心理测试设备昂贵,办托运不太放心,必须随身携带,好在离春运返城潮还有两天,现在出行的旅客不多,机舱里没几个旅客,有多少行李都放得下。

    即将成立的工作专班其实就是专案组,一上专案就别想跟平时一样休息。

    韩博系好安全带,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可脑海里全是东萍市的案子,怎么睡都睡不着。

    周素英同样睡不着,韩博低声问:“周支队,你有没有碰到过让你寝食难安的案子?”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以前在安康医院,后来调到刑技中心跟你搭班子,以前当医生,现在搞技术,不负责案件侦破,哪会遇到寝食难安的案子。”

    一个警察不破案,想想是挺遗憾的。

    周素英回头看看身后,又忍不住问:“韩局,你肯定遇到过,说说,那到底是什么感觉?”

    “融入骨髓,时不时闪现在脑海里,感觉遗憾、愧疚、疑惑,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仍能让你半夜尖叫着从梦中惊醒。”

    韩博想起“老帅”当年办的旬丽案,想起程文明迄今仍挂在心上的水漂案,紧锁着眉头说:“即将调查的这几起,是我从警以来遇到的最寝食难安的案子。之所以寝食难安,不只是案子本身,还涉及但案件有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我宁愿自己是错的。”

    如果六起命案确实存在关联,六名嫌疑人确实是冤枉的,那么置东萍刑警于何地,他们接下来又会面对什么?

    查出是冤案,得罪人。

    查明不是冤案,一样得罪人。

    调查这样的案子不光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和决心!

    周素英能理解他的感受,劝慰道:“韩局,这一系列案件有其特殊性,如果其中真有关联,东萍市局的办案人员包括检察院和法院的人责任也不大。他们以事实说话,以证据说话,并没有刑讯逼供,只能说明真凶非常狡猾,刻意栽赃嫁祸。”

    “你知道,我知道,群众不知道,嫌疑人和嫌疑人亲属更不会理解,所以说我真希望自己是错的。”

    “别担心,有厅领导支持,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光厅领导支持,娘家也支持,你这位老同事更支持,大过年让你休息不成,真不好意思。”韩博不是客气,这番话说得很由衷,陈局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老搭档接到电话立即收拾行李,这不是所有单位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又来啦,对我来说相当于旅游,从来没去过贵省,正好去看看。”

    周素英知道他压力很大,净挑轻松的话题聊。

    飞机上不能使用电子产品,小倪研究不了案件材料,也跟着聊起刑技中心过去一年多发生的趣事。

    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抵达新阳,飞机安全降落在跑道上。

    跟上次从香港追赃回来一样,省厅的车一直开到停机坪,来两辆车,一辆是葛正建开的越野车,一辆是悬挂地方牌照的商务车。

    省厅刑技中心法医老方,痕迹专家老于,从新阳市局紧急抽调的审讯专家老费,从省警校紧急抽调的退居二线的老刑警、素有“新阳神探”之称的苗文韬,全是杜总队点的将,可见他对此有多么重视。

    相互介绍完,葛正建汇报道:“韩处,厅办公室已下达通知,东萍市局表示会全力配合我们调研,宋副局长刚给我打过电话,问您什么时候到。”

    “立即出发。”

    “是!”

    “等等,把越野车停机场分局,我们坐一辆车过去。”

    又不是坐不下,没必要开两辆车。

    韩博安排完,钻进商务车,回头问:“苗队、费主任、方科长,杜总队应该跟你们说过我们此行的目的,你们估计也简单了解过情况,时间紧急,我们交换下意见,说说你们对这个案子是怎么看的。”

    领导就是领导,站得高度不同,对待案件的看法也不太一样。

    谁能想到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是铁案的六起命案,联系到一起居然有那么多疑点,曾担任过刑侦副支队长、破获过上千起案件的苗文韬习惯性掏出香烟,分析道:“韩处,我认为您的担心非常有道理,一年发生六起,平均两个月一起,从现场证据锁定嫌疑人的方式如出一辙,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离最后一起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很难说不会发生第七起,真要是发生第七起,有第七个流浪汉遇害,那这些案子之间绝对有关联。一个专门找流浪汉下手的杀人狂在外面转悠,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跟自己担心的一样,韩博微微点点头。

    新阳市局刑侦支队预审专家老费接过话茬,沉吟道:“测谎手段我们从来没用过,既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也不太敢用在刑事案件上。但东萍这一系列案件太蹊跷,请周支队过来帮帮忙,测一下,我们心里多少能有点底。”

    “我们只能总结出规律,一点证据没有,请周支队过来是没办法的办法。”韩博回头看看老搭档,一脸无奈。

    “就怕东萍市局有想法。”

    “我跟杜总队沟通过,到了之后暂时不提案子的事,主要是调研,主要是看看我省公安系统具不具备推广心理测试技术的条件,可以当作一个科研项目,多测几个嫌疑人,等测谎结果出来再作进一步打算。”

    如果心理测试结果显示那些嫌疑人在是否杀人这个问题上撒了谎,那么就不动声色打道回府。要是测谎结果显示六名嫌疑人极可能没杀人,那必须跟东萍市局领导摊牌,请他们组织力量复查这一系列案件。

    领导考虑得很周到,几位工作专班成员没意见。

    只知道大概情况,都没来得及认真研究案情,其它的现在也不好分析,车一开出机场,众人便不约而同打开笔记本电脑或纸质材料,抓紧时间研读起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晓蕾的童年

    韩博率领“调研组”前往东萍市之时,李晓蕾正在阔别一年的大杂院里接待同样刚下飞机,刚赶到首都的两位警花闺蜜。

    王燕从未来过bj,一直想带女儿佳佳来bj玩玩,却一直没有时间。

    李佳琪同样没来过bj,南港…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人手不够,平时总加班根本没时间旅游,现在怀有身孕典着大肚子,妊娠反应比较强烈,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整天接触尸体。

    李晓蕾现在也不忙,她俩一拍即合,带着佳佳从南港坐飞机过来了。

    之所以不提前两天跟李晓蕾一起来,是不想让李晓蕾既负责食宿又负责往返机票,钻进传说中的老bj胡同,住进皇城根儿下的大杂院,二人兴奋不已。

    小丫头佳佳则觉得有些失望,在她幼小的心灵中bj不是这个样子的,周围婆婆来了,甚至不如老家良庄。

    小孩子来bj干什么,不就是看**么!

    老李总和李妈见小丫头噘着小嘴,立马反应过来,老两口打车带着絮絮和佳佳出去玩,顺便看看四九城过去一年的变化。

    从良庄坐车到南港,从南港坐车到机场,从机场坐飞机到首都机场,再从首都机场赶到这儿,王燕精神可没她的宝贝女儿好,坐下就不想动,至少今天哪儿都不想去。李佳琪典着大肚子,养胎比什么都重要,更不可能急着游玩。

    “这四间去年买下来的,对面陈叔叔要搬走,我爸昨晚跟他谈好了,过几天把他家那三间也买下来。反正这个院里有人想卖,我就买下来。人家住四合院,我的理想是买下一个大杂院!”

    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李晓蕾曾经很羡慕人家能住高楼大厦,在附近的富瑞公寓和东海买了电梯房之后又怀恋起大杂院的生活。

    她的理想不只是买下整个大杂院,买下之后还要好好修缮。

    仿古的,修旧如旧,把门脸搞漂亮点,虽然无法与胡同外早年的达官贵人府邸相提并论,但也要修缮出老bj的味道。

    有钱人的世界王燕真不懂,回头看看远处的富丽公寓,不解地问:“晓蕾,买这么多房子干嘛,你住得过来吗?”

    李晓蕾掀起帘子把两位闺蜜迎进屋里,吃吃笑道:“现在不住,将来住,等韩博退休了,就回这儿养老。到时候这里一套老房子,丝河一套老房子,两边轮着住。”

    “东海和南港的房子呢?”北方有暖气,外面很冷,屋里温暖如春,李佳琪一进来便跟着脱外套,生怕等会出门会着凉。

    “现在的钱还是钱吗,别人不知道我知道,与其存银行等着贬值,不如买几套房子。将来絮絮要花钱,我就把房子卖掉。”李晓蕾得意洋洋,作为南港城商行前总裁,她相信自己对未来经济的判断。

    三个女人聚在一起能聊什么,不就是这些家长里短。

    李佳琪顺手拿起相册,边看边好奇地问:“嫂子,你的钱全入了股,全投在城商行,买大杂院房子的钱谁出的?”

    “两位老爷子,再说我在基金会上班时有工资,我在城商行的股份有分红。韩博当年在建工集团、良工集团、良粮集团都入过股,全转到我名下,每年都有分红的。”

    靠分红就能买房子!

    提起这事王燕就郁闷,一脸懊悔地说:“以前在建工集团我也有股份的,后来可以转让,我家那位见转出去能赚两万多,就把股份卖给人家了。想想真亏,要是不卖,现在一年我也有分红,年年有。”

    老卢退居二线前集资摊派搞的四个集团现在效益都不错,前几年入袋为安的人现在一个比一个后悔,要是能持股持到现在,光这两年的分红也比前几年套现赚的多。

    在良庄呆那么长时间,李晓蕾对这些情况非常清楚,不想让闺蜜难受,立马岔开话题:“这是我小时候,拍这张照片时比佳佳大几岁。”

    “真是女大十八变,小时候没现在漂亮,还挺会打扮,戴着个红纱巾。”

    “嫂子,你怎么连脸都蒙上了?”

    陪闺蜜看相册,李晓蕾不由想起当年第一次去丝河,在韩家老宅时韩博说起他小时候的事。

    “那时候bj春天风沙很大,比现在严重多了,每次出去玩,我妈就会在我和我姐头上包一条大红纱巾。导致我现在回忆起儿时bj的春天,都是透过红色纱巾看到的那种模模煳煳的样子。”

    她指指第二张照片,不无感慨地说:“这是胡同口那个院儿,你们进来时见过,也不知道早年间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府邸,门脸儿很气派,但从来都是大门紧闭。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因为我只是喜欢院门口的滑梯,其实就是台阶旁边的斜坡。

    以前这个斜坡是粗糙的,但是经过胡同里那么多小朋友屁股的摩擦,已经变得滑熘熘的了。昨晚我家吃团圆饭时,我妈还笑我和我姐,说我俩小时候玩儿这个滑梯能玩儿半天。”

    李佳琪对成长在皇城根儿脚下的嫂子的童年非常感兴趣,看着第三张照片问:“这是在哪儿?”

    “就在院儿里。”

    李晓蕾起身指指门口,一脸遗憾说:“当年那儿有一棵枣树和一棵核桃树,夏天的时候枣树和核桃树的叶子茂密地可以把院子上空全遮挡起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喜欢围坐在树荫下看小儿书、画画、搭积木、跑跑跳跳。大人是很少来管我们的,只有快到饭点儿的时候,才会被自己家长叫去吃饭。

    晚饭后街坊邻居的大爷大妈都会搬个马扎儿坐一块儿聊天,我们小孩子就开始狩猎,墙上路灯下的壁虎、草丛里的油葫芦、院子里的灶马儿、蛐蛐儿、全是我们的捕猎对象。虽然我是个女孩子,但是对这些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害怕,最擅长逮油葫芦……”

    不知道照片是怎么整理的,李佳琪翻到下一页,一张年龄更小,穿着一条背带棉裤的小丫头出现在眼前。

    看见这张照片李晓蕾忍不住笑了。

    “小时候的冬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棉裤!我妈亲手做的背带棉裤,厚得穿起来两条腿永远并不到一起,上厕所要先把上衣脱了、再解开背带、再脱裤子,印象中有好多次因为尿急没来得及脱,结果尿一裤子。”

    堂堂的前南港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小时候居然穿这个大棉裤,居然因为脱起来不方便尿裤子,王燕和李佳琪笑得花枝乱颤。

    回忆回忆童年也挺有意思的,李晓蕾接过相册,指这一页的照片说:“这是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市重点,在故宫的西边,和中南海一墙之隔。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有男孩子淘气,一脚把球踢墙那边去了。

    然后就会有皮肤黑黝黝的解放军叔叔把球送回来,板着脸责怪‘再踢过来把你们逮起来!’所以中南海对于我,不是新闻联播里那个遥远的名字,更像是邻居一样的存在。”

    “太厉害了,在中南海隔壁上学!”王燕羡慕不已。

    “厉害什么,好多学生。”

    李晓蕾接着道:“这是故宫的护城河,我们习惯叫她筒子河,是我至今最喜欢的地方。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去筒子河写生,画过故宫的城墙,画过角楼,画过筒子河的柳荫摇曳;

    午饭时从学校食堂打饭,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坐在筒子河边吃饭聊天;体育课时,由于学校场地不够,800米跑步考试干脆在筒子河边进行。经常遇到来bj旅游的中外游客,对着我们咔嚓咔嚓拍照。”

    她的童年真是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