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就这样孤独地在路上-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两岸之于我
生活是一条滚滚流淌、永不息止的大河,我独自一人坐在一艘漂荡在河中央的船上,望着两岸同样诱人的风景,不知驶向哪一条岸……

  ——题记

  一直以为彼岸的景色总是美的。

  比如说登山,未到山顶时总渴望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峰顶,领略那凌万物而唯我独尊的气魄仿佛成了登山唯一的目的。于是身旁的奇松怪石、云雾烟海都视而不见,只因心在的地方便是视线的所在。此岸的万种千般终不及彼岸的花红柳绿,那摇曳在彼岸的景色,灼伤了游人的眼。

  又如月亮,本是数不清的石块沙砾堆出的星球,只因隔了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便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梦幻天堂。月亮在遥远的彼岸所幻化的美,惹得五千华夏为之动容。漫步月下,仿佛闻得到月上飘来的桂香,听得见仙人弹奏的乐曲,多少文人墨客,在月光的流泻中吟唱出千古佳句。

  而彼岸的景色也就一直这样在世人的心中被诗化着。

  因有彼岸,再远的路,也值得跋涉;再险的山,也值得攀登。我无视脚下的坎坷,我踏过岁月的泥泞,我就这样一直在此岸与彼岸间奋力前行。因为心有彼岸,人生也就成了一段跋涉山水的航程。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向彼岸努力着。

  小时候,伙伴的生活是彼岸。歌声是他的婉转动听,妈妈是他的温柔美丽,生活是他的丰富多采……仿佛一切都是他的才更好,我只能在后面苦苦追赶,在这永无止境的追赶中我慢慢成长。

  再大些,大人的生活是彼岸。为着大人的自由生活,我有了无数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打工挣钱,让泪水与汗水洗去脸上的稚嫩与娇弱;第一次独身旅行,在阳光下、在风雨中练就健壮的身体、铸成坚强的内心;第一次做出人生抉择,在挫折中学会奋斗,在成功里收获自信……在无数的经历中,我迅速成长,终于从小男孩变成男子汉。

  而如今,经历了高考的我,理想的生活是彼岸。我渴望成功,我渴望幸福,我渴望放飞灵魂在自由的天堂。于是我努力学习,拼命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样曾经难以想象的困难早已抛在脑后,群殴的眼前只有彼岸。正如汪国真所说:“无需在意身后的斜风冷雨,只需朝着目标认真前驱。”我迈过了一个个沟坎,一直走在路上。

  一段航程之后,蓦然回首,此岸竟也成了彼岸,而我的人生也就这样在此岸与彼岸的不断变幻中渡向生命的那一岸。

  生活彼岸之于我,就像一个满是信念之花的山峰,充满荆棘,又满是希望。

  然而,无数先哲生有所息人生境界让我开始思考生活的方式、人生的意义,那满是*的东篱、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越来越让我向往。我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开始欣赏此岸的绚丽风景。

  于是我一次次在周围的景色中沉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自然的亘古定律让我徜徉在花草树木中安静的思考,不断冒出的惊喜让我的身心都为之振奋。月光下,我看见梧桐叶无悔的落下来,于是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是落叶又何尝不是呢?春风里,我漫步树下,花瓣砸在头上,抬头一看,满树桃花把我的眼睛都染得灿烂起来,那一丝一缕的花香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暮春时分,走在街上,天空和大地到处飘动着柳絮,如同舞动的精灵不断的飞来,将空气也染成了柳絮的味道……

  醉倒在花丛中,我拿起一本本记录着不同生活的大书,仔细地读了起来,开始走过那种种不同的生活路程。《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告诉我人生就是一段在路上的航程,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中完成自我超越;《飘》里的斯嘉丽大声朝我喊道:“Tomorrow is another day!”然后走向未来的大门,迎接新一天的挑战,满怀激情,勇敢去爱;《雪国》的作者川端康成以他日本人的眼光和空灵的笔触用心灵编织了一个唯美的精神家园,那无法形容的美感染了无数的人。当然还有那剖析生命和人生的《玛雅》,还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在自然与名著的启示中,我发现此岸的景色同样很美。

  生活此岸之于我,是人生吟唯一永恒的源头,遥远如梦,又实实在在。

  我终于明白生活两岸之于我,一样的美丽,一样的诱人,他们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我依旧航行在生活的大河上,望着河的两条岸,可是我不再为驶向哪条岸犹豫徘徊,因为我正行驶在河的第三条岸上,且看花开,且听风吟,在春风秋雨、夏蝉冬雪里感悟生活,我必将无悔而快乐地前行!

  
  后记:

  这是我上高三的时候写的一篇作文,毫无疑问是应试性很强的文字了,我本来想修改一下的,但一想,即使修改了,要不面目全非,要不仍旧是无病呻吟,反倒是没了意思,索性就一字不改的复制、粘贴,权当给自己找找回忆了,虽说这回忆并不怎么丰富。

  抱着回忆的态度,我又重新读了这篇文章。虽说文章是呆板的,甚至现在看来是可笑的——文章的格式套路都是为了考试,甚至一些排比简直让人无法忍受,特别是介绍那些小说的部分,完全是老掉牙的套作。可是看完了我发现这篇文章确实有些地方是我当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非完全为了应付而发的无病呻吟。要知道有些考试作文我完全是瞎编乱套,只要能符合题目,哪怕完全不是我的亲身经验也要往上套的。但是本篇里的一些句子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比如,这段——“月光下,我看见梧桐叶无悔的落下来,于是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是落叶又何尝不是呢?春风里,我漫步树下,花瓣砸在头上,抬头一看,满树桃花把我的眼睛都染得灿烂起来,那一丝一缕的花香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暮春时分,走在街上,天空和大地到处飘动着柳絮,如同舞动的精灵不断的飞来,将空气也染成了柳絮的味道……”这其中的三件事都是我真实的体验,可以说是完全来自于生活。拿第一件梧桐叶来说吧,我当时确实在下晚自习之后被路上一片梧桐落叶震惊了,虽说并没有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之类的感慨。记得当时我上高三,有一天晚上下晚自习,我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当时脑子里可能正在想着其他的事情,突然间感到有东西落在自己的脑袋上,抬头发现是一片从路边梧桐树上落下的叶子。不知为什么,我当时很震惊。首先是时节已经是深冬了,落叶并不多见,被砸到的概率真的很小。其次,当时的月光虽然不是非常亮,但在我看来是很好的了。想必经历过高三的人都知道生活是多么乏味,你根本不会注意到月光这回事,即使是现在,我能静静欣赏月光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正是因为那片梧桐叶给了我抬头看月亮的机会,我才会有震惊的感觉吧。还有个原因,就是当时十分的安静,我甚至可以听到梧桐叶从我头上滑落时候的声音。周围的数又光秃秃的,正是这种反差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我在为我当时的心情作了这么多解释,这又是多么可笑啊!或许我当时心理什么都没想,只是没来由的震惊而已,根本没有这么多为什么。

  但是,废话了这么多,有一点发现是值得的——人有时是非常喜欢找一些无聊的借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就像现在的我,老是找一些理由赖在寝室里,什么事情都不做。一直埋怨生活毫无生气,却又安于这种无聊的生活不想改变。一直说生活缺乏动力,却又不想找个让自己打起精神的目标。于是,生活就这样一点点过去了,没有留下一丝印记。我想这才是生活的悲哀吧。

  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把后记写的跟原文一样长,这样也就不能叫做是后记了吧,这根本不是一篇文章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我现在本该认真复习以便能让自己期末考试不挂科,却花了这么长时间写些空洞的文字。

  或许生活本来就没有目的可言的。就像现在的我不是以前的我的目的一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生活总是会改变的,人也是会变的。但即便是这样,我终究还是会找到那属于自己的路,或许真的是我当时写下的“第三条岸”也未可知。
  作者题外话:这是我高三的时候写的一篇应试作文,文章现在看来是标准的“八股文”,不过后记中的内容是新写的。本篇纯属自己实验发上来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些,可发一哂

我们还在航行
宇宙诞生一百五十亿年之后,给它的掌声才响了起来。

  ——《玛雅》

  “玛雅”一直是一个足以令所有人都心生神秘的字眼,古老的玛雅文明有着令世人仰望的高度。那个隐藏在美洲的神圣领地,惹得多少人为之疯狂。玛雅作为一个永恒的符号沉淀在我们心中。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心中油然生起一丝敬仰,这是意思普通生命对灵魂的发自内心的崇拜。乔斯坦·贾德以一个哲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宇宙和生命本原的灵魂世界。让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有了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就如同游玩在外的孩子在生命的大树下,拾起属于自己的那片叶子。我惊讶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只是普通的一个生命质点,我们是一个孕育于几十亿年的原始地球,我们是千千万万生命中不起眼的一员,如同爬行动物一样,是地球上无上的生灵。

  记得我是在午夜凌晨时分读了这本书,当一切归于沉寂,只剩下心跳的声音,连同那灵魂深层的呼唤与共鸣,将我深深掩埋,只有将一切红尘世事退去,才能向宇宙深处发出最震撼的呼唤。生命的本原与生活的意义,以及你我作为生命的使命都值得我们静静思索并追求。读完此书,我仿佛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焕发出新的光泽,我从未如此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人类。我跟随作者从荒芜的远古地球开始了最伟大的旅行,进化这个与我们很遥远,却又息息相关的话题变成了我的经历,从爬行动物开始,从原始人类开始,我震惊于这个历程,我就像一个孩子,怀着好奇的心情一一走过,而且将一直走下去,走向下一个千嬉年,走向永恒。

  正如作者所叙述的,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的那个故事,美丽而又神秘的小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生物学家法兰克与壁虎的对话实际上是与我们人类进化意义上的祖先的交流和探讨,是睿智的人跟灵魂的面谈,充满了神秘但必将为我们所认同。安娜的出现令人感到奇异,和法兰克一样,我也被深深吸引。“安娜有一种惊人的美,每个见到她的人都觉似曾相识,可是都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她”,这是怎样一种美,她不仅仅是与哥雅的画中人相似,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女神。他们以一种箴言式的语言交谈,听来直击心灵却又难以理解,这是睿智的人们对生命的追随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小丑,在宇宙中游走,我们是自己的精灵。当安娜出现在舞台上尽情释放人的美丽时,我几乎也要狂舞了。安娜的复活更是让我疯狂,我不禁要为安娜叫喊了,那将是对自己的歌唱。

  《玛雅》以哲学的方式向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一个永恒的命题,回归到人的本原上来了。实际上,当我们陶醉于现在文明的繁华之时,早已有人开始了奔向自我完善与救赎的航程,这必将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将为人类的明天指明方向和提供动力,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玛雅》以生物学与哲学聚焦人生意义,在永生与必死之间,天使与蟾蜍之间,抒发人类对于永生的憧憬及对生命永不妥协的渴望。

  读罢书,我陷入了思考,我感到灵魂在体内涌动,我只能跟随思想飞扬。我们都知道生命终将消亡,但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歌舞炼为永恒”。生命必将永恒地传承,生声不息,永无止境。

  让我们接过生命的火炬,在永恒的时空中一直航行。

  
  后记:

  这并不是一篇用来考试的作文,我高中的时候也写了很多随笔,但是都没有保存,其实也是没有保存的价值。

  《玛雅》本身也是给了我很多震撼。这一篇是我第一次读完《玛雅》之后写的。记得当时是高三,看完书后的周末在网吧里花了几十分钟写的。虽说仍然套用了考试作文的范式,但自认为写的很流畅。当时还局限于应试作文之中,确实难以随心所欲地写写东西。

  我现在正在重读《玛雅》,感觉很多问题都冒出来了,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写点东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生活在思考中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题记

  一

  我出生在苇草丛生的小河边,接受日月精华的滋润,吮吸河水露珠的甘甜,日夜享受着来自天堂的赞扬,我是普通大众的一员。

  在无数的关心和爱愿中,我健康茁壮地成长。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朋友纯洁无暇的友谊,无数陌生人苦难时候的帮助,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我知识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员,却在这无边的爱海里静静地思考着。在思考中,我学会了感恩。如同路边的小草感恩阳光的哺育,如同河畔的金柳感恩春风的抚摸,我感恩所有我爱和爱我的人。因为生活在感恩中,我不再是恒世的孤儿。

  二

  在广阔的宇宙时空中,我们“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终将消亡,而生活去永无止境。生活在思考中,我渴望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我不断地追求,我苦苦地思索,我愿为之奋斗终生。我将用自己的拼搏作为对生命馈赠的回报,因为生活在思考中,我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但我仅仅是普通的生命,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中毫不起眼,我无法永恒。但我生活在思考中,我坚信肉体终将消亡,而灵魂永生。于是我在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书海中拼命汲取营养,让自己渺小的身体更加强壮。我与一位位来自古今中外的大师交谈,他们是我永不疲倦的导师。我在一个个精神高地中畅游,从湘西的小河出发,路过空明澄清的雪国,走进黄昏的布拉格,雄伟的巴黎圣母院,驻足在古老的紫禁城下。

  我努力地思考,并在思考中生活。

  四

  历史终将继续,生活不会停息。生活在思考中,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奋斗,学会了成为灵魂的永恒。来过,爱过,生活过,我不会后悔,我快乐地生活在思考中。

  我是一根苇草,生活在思考中。

  后记:

  这就是一篇写在考场里的作文,其他的都不说了,意思大家都明白,这就是中国的教育。 txt小说上传分享

根系黄土
中国人的根终究是深扎在这片黄土地里的。

  曾经惊异于千里戈壁的大西北那流动的黄沙中不屈的生命意志,那一片片倒在沙丘里的胡杨林激起了怎样的民族意志;也曾沉迷在万顷高粱的东北乡那滚动的秸杆中顽强的精神图腾,红的像海一样的田地唤起了多少英雄好汉沉睡的记忆;更沉醉在青山秀水的江南那幽深蜿蜒的青石小巷,戴望舒笔下那撑伞的女子一次又一次从梦里飘过……然而,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一个地方却愈来愈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黄土高原。

  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想象高原的样子,太多的片段只拼出一个模糊的印象:千万年吹不尽的风掀起漫天尘土,肆意地飞扬在千沟万壑的山谷,支离破碎的土地上,满是泥沙的黄河蜿蜒走过,像一个蹒跚的老人,踽踽独行。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无数蓬头垢面的农民挣扎在世纪困顿的生活边缘。在这只有无穷无尽的尘土的大地上,那些伴随着历史的车轮浮现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的人们度过了多少艰苦的岁月。这样的日子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这就是我对黄土高原的最初记忆。

  难道这就是无数华夏儿女心中的精神源地——中华民族的根?

  在这个“圣人布道偏遗漏”的土地上,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伟大民族伟岸而又沉重的躯体?

  伴随着无尽疑惑,我听到了一首首信天游,顿时明白了一切。

  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年复一年的生活在黄土地上,他们体内隐藏了太多的苦难与寂寞,在无尽的孤单岁月里,他们仍对明天充满了希望与憧憬。这满怀的情思迸发出多少令人震撼的旋律,澎湃在中华儿女的胸中。在这穷乡僻壤的乡野里,这些敦厚的汉子用朴实的语言编织出千年不变的歌声传唱在这广袤的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