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 美学探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想主题与美学风格上的明显变化这些事实;另一方面,用“独特”两字概括,未尝不是对先生思想发展脉络、美学风格变化规律的失察。对《故事新编》全面深刻的理解,既要从作品外部区别出它与先生的其它小说、散文及散文诗、杂文之间在美学特征上的差异;同时,又必须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从作品内部发现它与先生其它小说、散文及散文诗、杂文之间,精神脉络的内在连续性及其发展变迁。

  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回到整体。正是沿着这样的线路,我开始了《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探索之途。

  《故事新编》和先生早期的小说《呐喊》、《彷徨》,除了在内容上、语言上的显性区别之外,它们之间存在什么隐性的区别、内在区别?也就是说,“独特”在这里的本质是什么?同为小说,可它们之间简直是霄壤之别,它们之间有没有统一性?在什么问题上才实现通约、才有共性?

  2009年,无意中成了我的哲学阅读之年。当我读到德里达的解构哲学时,几年来萦绕在心间的关于《故事新编》“独特”本质的问题豁然亮敞起来。

  先生毕生精力都在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鏖战,这是他建立“人国”理想的一部分。短小精悍的杂文,当然是他战斗的匕首与投枪,是他最为直接最为犀利的工具。在杂文中,他无数次地拿起学理的工具,向传统文化发难,猛烈攻击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塑造的国民性,深刻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压制与戕害,当权者者“瞒”和“骗”的基本社会管理方式。他的前期小说,则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用形象的手段描绘了中国腐朽的传统文化下人们生活的苦难与荒谬。《呐喊》让我们从狂人、孔乙已、阿Q、陈士成们身上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血淋淋的罪恶。《彷徨》则让我们在魏连役、吕纬甫、疯子等人物形象的命运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巨大而顽固的力量,看到知识者在中国传统文化斗争中深深的无奈与惨重的失败。

  先生一直在做着摧毁旧文化的努力。晚年,面对绵延数千年根深蒂固的旧文化,先生是否越来越感到一个人的力量难免势单力薄,这种点点滴滴式的批判对改造中国旧文化的无济于事?又如何改变这种方式使批判更加有效?

  《故事新编》就是一个改变对传统文化批判方式的开始。先生说过,因为“从旧营垒中来,反戈一击,往往制强敌于死命”。先生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深入暗夜,从内部瓦解旧文化。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命的批评方式,它与先生在杂文、其它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批判相对,又统一于对旧文化的批评。

  我借用了德里达的一个名词:解构。

  透过表面的怪异荒诞,《故事新编》的所谓“独特”,其本质就是解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引论:鲁迅,或者我们(五、六、七)


  从批判到解构,是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战争升级。先生通过解构,深入强敌的内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哲学与逻辑合法性得到根本性的削弱。

  《故事新编》作为一个解构的文本,它首先剑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若干重要观念、重要典籍。在解构方法上,我发现,作者或是在文本的裂缝中深入到旧文本之中;或是在旧文本的大量空隙中填入日常生活;或是从旧文本结束的地方开始;或是以“偶然性”替代旧文化延续的必然性,从而实现对旧文化的否定、怀疑与重估。

  本质的美学特征一旦廓清,以前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作品的“油滑”问题、关于文体的问题、关于它在先生作品中的地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些,及解构思想的源泉问题,我将在书中专门分章论及。

  六

  近年,关于先生作品要不要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撤下来,有关方面似乎闹得很热闹。赞成撤下来的居然占了上风。理由是:先生的作品太黑暗、太乖唳、太艰涩,字里行间缺乏平和的气息,缺少从容的气度,充满仇恨与厌世的思想;弥漫着偏激的气质。对此,我不想过多置喙。但争论这件事,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它让我想起:我们对于经典的态度。

  一个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绵延数千年、居于这个民族的思想政治核心的儒家思想,及受其濡染过的释、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体系,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一个反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勃然兴起,孔子、老子,那些在思想文化轴心时代确定下来的思想经典,在新文化革命者的脚下,成了不值一钱的尘土。有人甚至扬言要烧掉中国数千年积下的所有书籍;有人要将汉字废了,改用拼音文字等等。先生也说过,要少读、最好是不读中国书。他们对于经典的态度,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他们驱赶着专制的旧文化,唤来的是现代西方思想中全新的科学、*与自由(尽管他们的理想至今都没有真正全部实现过)。

  斗转星移,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先生的书也成了经典,是一个时代留下来的经典。但今天,它却要遭受从中学语文课中撤下的命运。

  在这一进一退、一上一下之间,今天的我们对于经典的态度完全大白于天下。这种态度蕴藏着时代思想文化的所有复杂的因素。它的掉头,寓意了我们我们这个时代的什么呢?

  七

  先生渐行渐远。他的身后,本来狭隘的小道,已然荆棘丛生,重新淹没在荒蛮野草之中。

  黄昏过后,暗夜又一次来临。我摁亮台灯,再一次抽出薄薄的《故事新编》,走进先生用文字筑起的世界,孤独地品味着世间的永不谢幕的荒诞剧。(引论完)

第一节  走向批评
暗夜般的中国

  暗夜,是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基本评判。

  在鲁迅看来,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如漫漫长夜,暗无天日。无数罪恶与愚昧在这暗夜里横行,无数鲜血与泪水在这暗夜中流淌。一生被压迫着的祥林嫂在暗夜中死去了;革命者夏瑜的血在暗夜中被华老栓作了人血馒头;狂人在有月光和没有月光的夜晚看清了“吃人”的世界本相;单四嫂子在暗夜里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在吉光屯,白昼如夜,昏睡的人们点着一盏永不肯熄灭的“长明灯”。他的《野草》,则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暗夜中驳杂的生命痕迹,在二十余篇散文诗中,竟有八篇以梦开始(梦本来是暗夜的产物),生与死、爱与恨、友与仇、人与兽,处处都是暗夜中的挣扎,处处都是梦幻一般的虚无、偶然、不可捉摸。有人将西方的中世纪称作黑暗时期,而鲁迅所面对的中国,不正是中国的难以走出的中世纪吗?中国非人般的奴隶们,或在这暗夜中煎熬,或在这暗夜中自我挣扎、互相杀戮,或在这暗夜中永远沉睡。

  暗夜只是个隐喻。鲁迅先生首先是个文学家,其次才是思想家和人生哲学家。文学家是表,哲学家是里。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把握方式首先是文学的或曰形象的,学理的与逻辑的把握方式则寓于文学的形象之内。他喜欢隐喻,这种形象的手法有时比严密的逻辑具有更丰富、更准确的描述能力。把中国社会现实喻为暗夜,正是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各种罪恶与愚昧的形象描述。

  到底是中国社会什么样的特性让鲁迅将之喻为暗夜呢?在他看来,这首先是个非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的本性、人的生命与价值没得到应有的尊重,没有可以安放的方寸之地,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更是遥不可及。民众成了专制者随意践踏与剥夺的物件。他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为维护这样的非人统治,统治者又使它成为“瞒”和“骗”的社会。在统治者看来,愚人之法即是治理之道。“人类升为万物之灵,自然是可贺的,但没有了细腰蜂的毒针,却很使圣君、贤臣、圣贤之徒,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因为统治者毕竟还不能像细腰蜂那样完全麻痹人民。在此境遇下,中国的文人则多数成为统治者的同谋,用“瞒和骗”的文艺麻痹民众,成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只是“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

  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瞒与骗,又使得中国成了一个愚昧与麻木的社会。革命变成了闹剧,鲜血成了治痨病的良药;单四嫂子儿子病危之际,伸来的不是援助之手,而是乘人之危,四周是无边无际的冷漠。面对革命者的杀戮,是伸长脖子看热闹的无聊看客,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因而,鲁迅作出了惊世骇俗却直达本真的结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人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厨房。”

  可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厨房里,都生活在这样的暗夜。非人、扭曲、没有希望,这就是暗夜,白昼也需要点灯的暗夜。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像无边无际的暗夜一样的中国的社会现实。

  在暗夜中突围

  面对暗夜,青年鲁迅是踌躇满志的。他没有坐视,他从来都是个行动主义者,他要代表中国思想文化进行突围。他“在年青的时候曾经做过许多梦”,他有强烈的改变这暗夜的欲望与责任感。

  当鲁迅明白了自己的暗夜处境时,他首先做的,就是弃医从文。他决定投身到文艺活动之中去,立志用文艺改变这国民、改变这暗夜。因为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了;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接受过西方现代思想熏陶的鲁迅,就这样投身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了。现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即是用西方理性主义思想对中国民众从零的起点上进行的启蒙,进行的是一种“横的移植”式的启蒙。

  一方面,他竭力将西方文化中最为基本的科学、技术、历史、文化与文艺介绍到中国来。1907年,他完成了其早期思想的代表性作品《人之历史》、《摩罗诗力学》、《科学史教篇》及《文化偏至论》,1908年又完成了《破恶声论》。这些作品,常常成为鲁迅研究者对其思想分析的基本资料。事实上,这些作品包含了鲁迅的世界观及对东西文化中许多关键问题的理解,并且成为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几乎涵盖了鲁迅思想的所有重要问题。但如果从鲁迅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来看,写作这些作品的行为,则充分展示了一个富有世界眼光的、对改变黑暗中国充满信心的思想者的形象。林贤治先生在对比鲁迅与卡夫卡时曾说过十分精辟的一句话:卡夫卡只有天堂,没有道路,鲁迅则只有道路,没有天堂。这对于鲁迅一生的精神特征的概括是十分准确的。但在早期的鲁迅眼里,世界仍是完整的,道路与天堂并没有分离。鲁迅企图用西方的科学、文化、历史观、文艺来改造中国,而他亲手做的,就是将现代西方思想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用现代西方的理性主义、科学精神来来重新塑造现代中国文化,用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精华来点亮暗夜般的中国。

  另一方面,他开始致力于思想文化的传播。他和当时的很多青年一样,寄希望于办报刊来推进文艺运动以影响和改变这个暗夜般的社会,推动中国社会在暗夜中新生。可是,就在他的《新生》快要出版之际,曾经一起谋划的“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新生》腹死胎中。它的失败,是鲁迅积极改变社会、推动思想启蒙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交战的第一个回合。《新生》的夭折,给热血沸腾的鲁迅兜头泼下了一盆冷水。他“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有如“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鲁迅终于感到,道路与天堂原来并不总是在一块的。

  纵观近现代史上,办报刊半途而废者并不鲜见,但大多数人却始终表现为一种“屡败屡战”的韧性与勇气,为何鲁迅却偏偏如此深地感到寂寞与痛苦,难道是他的承受能力太差之故?当我们联系到鲁迅早年由小康之家而中落的生活经历时,我们就会发现,鲁迅的这种寂寞与痛苦,实际是他特有的敏感、忧烦与阴郁气质的表现。而这,早已在他少年时期就已形成,而且终其一生。这种特有的气质,也使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事始终有一种透彻感、保持一种力透本质的、犀利的、冷冽的目光,使他总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于常人很正常不过的一次办刊失败,对于敏感的鲁迅来说,却内化为一件十分严重的心灵事件,并在他以后的书写中常有提及。在《呐喊。自序》中,他说到;这件事让自己看见了“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办刊失败的经验,让鲁迅看到了自己的局限,看到了个人在暗夜面前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让他从踌躇满志中清醒过来;更加明白了自己所面对的暗夜的无比复杂性。

  联系到他后半生进行的尖锐的思想文化批评,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鲁迅早期启蒙作品和办刊的愿望,理解为他对推动中国思想启蒙所进行的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工作。鲁迅企图以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已任,作为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切入点,在中国文化的革新发展中作出自己个人的努力。,从而改写中国文化在现代的命运。实现启蒙思想的传播,一方面当然需要将西方现代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另一方面,这样的介绍也需要良好的载体进行传播。鲁迅早期几部介绍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作品,正是他对西方思想文化努力推介的结果,他要将西方关于思想、历史、文化及文艺的观念输入到中国的民众与知识分子之间去。

  至此为止,鲁迅所进行的启蒙是建设性的,他是在正面的角度推进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

  可惜的是,他推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启蒙的正面努力过早地夭折了。办刊的失败与他特殊经历造成的、从小就埋藏在心里的阴郁气质遥相呼应,使他走向了建设的反面——批评,并且终其一生。

  办刊失败只是个引信,引爆了鲁迅本已内在地储存的反抗精神的烈弹。漆黑的屋子里,没有光明,鲁迅本想点起一盏灯;现在,既然灯也点不了,不如干脆掀掉这漆黑的铁屋子——这或许是暗夜中突围的最好的办法?

  在沉顿中奋起

  “破”与“立”,是中国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基本方式,也是任何一种文化改造、革新过程中必须做的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的事。

  纵观鲁迅的一生,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干预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的。所谓“立”,就是建设,就是为中国思想文化添加新的内容。鲁迅在1907年所写的这一系列作品,以及他后来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都是他在建设的方面所作的努力。他的努力主要是从西方“拿来”“火种”,为我所用,将进化论、科学思想引进中国的文化体系;但是,他也没有放弃过从中国文化的自性中去寻找积极的因素,并小心呵护它的成长。

  所谓“破”,则是拆除,就是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除去那些腐朽的内容,扫出一片可以安放新文化的空地。鲁迅一生的奋斗,所做的主要还是“破”的工作。他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旧思想文化的领地里逡巡,不断揭露日已颓废的旧文化的专制和陈腐的本质,“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早期小说,某种意义上所描述的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统治下人们苦痛的生活状态,并通过再现人物的苦难生活有力地揭露和鞭笞着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的戕害。他的大量的杂文,像匕首与标枪一样犀利地深入到了传统思想文化深处,并将其中陈旧与腐朽的东西逐个加以扫除。

  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从建设到批评,鲁迅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

  当他在失败的无奈中感到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的时候,他深深地懂得,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建设,那是多么的困难。必须为新的建设清扫出一片场地!

  可是,暗夜还在弥漫,自己却无法为改变社会现实尽一份力。

  鲁迅陷入了深深的虚无之中。在S会馆的那些日子,他度过了一段人生最为消沉与颓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