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逝水东流不复还-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伸手摸姐小毛儿,赛过羊毛笔一枝,伸手摸姐胸旁,我胸合了你身中。伸手摸姐掌巴中,掌巴弯弯在两旁,伸手摸姐,出笼包子无只样。
伸手摸姐大肚儿,亲像一区栽秧田,伸手摸姐小肚儿,小肚软软合兄眼。伸手摸姐肚脐儿,好相当年肥勒脐,伸手摸妹屁股边,好似扬扬大白绵。
伸手摸姐大腿儿,好相冬瓜白丝丝,伸手摸姐白膝湾,好相犁牛挽泥尘。伸手摸姐小腿儿,勿得拨来勿得开,伸手摸姐小足儿,小足细细兄肩。
遍身下尽摸了,丢了两面摸对中,左平摸了养儿子,右平梭着养了头。东一着来西一着,面高梁燕变窝,两面针针棘样样,好像机匠织布梭。
左一着来右一着,冷中只位热家火,好相胡子饮烧酒,身中生得白如玉。开掌倚在盆边,好相胡子喝烧汤,尔的屁股大似磨,参坦芝麻酒半斤。
两面又栽杨柳树,当中走马又行舟,两面拨开小路中,当中堪塔菜瓜棚。老年听见十八摸,少年之时也经过,后生听见十八摸,日夜贪花哭老婆。
寡人听了十八摸,梭了枕头哭老婆,和尚听了十八摸,揭抱徒弟呼哥哥。尼姑听见十八摸,睡到半夜无奈何,尔们后生听了去,也会贪花讨老婆。
睡到半冥看心动,五枝指儿搓搓,高拨来打拨去,买卖兴旺多闹热。
出处:日本大正九年1920年出版的台湾资料丛之二,片冈著的《台湾风俗志》,闽南语演唱。
扬州《十八摸》——
紧打鼓来慢打锣
停锣住鼓听唱歌
诸般闲言也唱歌
听我唱过十八摸
伸手摸姐面边丝
乌云飞了半天边
伸手摸姐脑前边
天庭饱满兮瘾人
伸手摸姐冒毛湾
分散外面冒中宽
伸手摸姐小眼儿
黑黑眼睛白白视
伸手摸姐小鼻针
攸攸烧气往外庵
伸手摸姐小嘴儿
婴婴眼睛笑微微
伸手摸姐下各尖
下各尖匕在胸前
伸手摸姐耳仔边
凸头耳交打秋千
伸手摸姐肩膀儿
肩膀同阮一般年
伸手摸姐胁肢湾
胁肢湾弯搂着肩
伸手摸姐小毛儿
赛过羊毛笔一枝
伸手摸姐胸旁
我胸合了你身中
伸手摸姐掌巴中
掌巴弯弯在两旁
伸手摸姐
出笼包子无只样
伸手摸姐大肚儿
□像一区栽秧田
伸手摸姐小肚儿
小肚软软合兄眼
伸手摸姐肚脐儿
好相当年肥勒脐
伸手摸妹屁股边
好似扬扬大白绵
伸手摸姐大腿儿
好相冬瓜白丝丝
伸手摸姐白膝湾
好相犁牛挽泥尘
伸手摸姐小腿儿
勿得拨来勿得开
伸手摸姐小足儿
小足细细兄肩
遍身下尽摸了
丢了两面摸对中
左平摸了养儿子
右平梭着养了头
东一着来西一着
面高梁燕变窝
两面针针棘样样
好像机匠织布梭
左一着来右一着
冷中只位热家火
好相胡子饮烧酒
身中生得白如玉
开掌倚在盆边
好相胡子喝烧汤
尔的屁股大似磨
叁坦芝麻酒半斤
两面又栽杨柳树
当中走马又行舟
两面拨开小路中
当中堪塔菜瓜棚
老年听见十八摸
少年之时也经过
后生听见十八摸
日夜贪花睡不着
………【第三十三章 蜕变的痛苦】………
自诩为“美猴王”的朱科长曾经对刚进供销科的萍意味深长地说过:“不是猴子不花果山啦!”面对科长的教诲,萍当初不能接受,甚至非常反感。怎么能把人比作猴子?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嘛!科长此言差矣。
当时的萍还很幼稚。萍讨厌猴子,不仅讨厌它腥红的屁股,骚臭的身子,更不屑于他的机灵。倒底是人比猴子进化,还是猴子比人聪明?如果猴子比人聪明,人要向猴子学习的话,那么人类的进化史要重写,不妨增加一章“人类要向猴子进化”。
萍一度像迷途的羔羊。觉得自己供销,是误入歧途,走错了路。自己厂内无后台,厂外无关系,不过出差给科长拎拎包,俨然勤务员一个……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萍渐渐改变了原来的思想。加之家庭贫困的现状,也迫使萍去改变自己。怎么改变贫困的家庭,拿什么支持弟妹学念,只有金钱。毕竟在供销科收入高些;而且赚钱的希望更大,机会更多。
萍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甘愿牺牲自己,为弟妹的前途做“人梯”。
“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从小父母就这样教育他。
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成人,如今自己已经工作,理应报答父母,承担家庭责任。
萍的二个妹妹,一个弟弟,这时候,分别读高中、初中、小学。父母的岁数越来越大,自己作为长子,应该主动分担父母的重担。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萍觉得这一种牺牲,是值得的,是应该的,是自己最神圣的使命。
“舍我其谁,”萍这样说服自己的时候,内心充满自豪感和悲壮感,自己就像电影中“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
母亲说:“等人,自成人;中等人,学成人;下等人,打死也不成人!”
萍自知自己够不“等人”,没有“自成人”的聪明与天才,但自己也决不是“下等人”。那么自己应该是“中等人”,“中等人,学成人”,自己只有通过学习,苦学,才能成人!
这期间萍拚命读。如饥似渴,像海绵吸水。
读过美国人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读过犹太人的《羊皮卷》,甚至读过《厚黑学》……这些当时就有得卖,订过《演讲与口才》杂志,萍还钻研过交际学、营销学,参加过全国性的营销管理函授班,只是不读小说,诗歌,不再读《红楼梦》,《静静的顿河》……
谁不渴望成功?痛定思痛,萍在苦苦寻找“成功”的方法,并用自己的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
毋庸讳言,这个时期的萍最浮躁,思想最不稳定!
萍性格内向,不是夸夸其谈的人,并不适合做供销员。
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供销员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像引江电机厂这样的乡镇企业,虽然对外自称是“县镇联办”企业,实际是没人管,没人问。好像也不全对,应该是,办得好,有人管,有人问;办得不好,则没有。
这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以销定产、自生自灭的乡镇企业,供销能人有时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有奶便是娘。”是当时的流行语,也是乡镇企业领导的口头禅。供销员三流九教,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也有开后门进来的,难免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总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但萍的长处是为人低调,外秀慧中,没有同龄人的张狂浮躁,显得沉稳持重,深得供销能人安的喜爱。
这也给萍后来带来机遇和好运。
萍的家乡说:“雨下不到一天,人穷不到一世。”又说:“草灰还有发发火的时候。”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起有落。不可能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也不可能一辈子好运,一个人占尽天下所有便宜。从这一点说,老天还是公平的。
安的全名叫安徐。安徐的性格跟他的名字并不相符,既不安静也不缓慢。安说话快言快语,幽默风趣,语言极富感染力、诱惑力和煽动力语言表现力是供销员必修的内功,也是优秀供销员成功的基础,其实语言这东西,也是要有一定天赋的,不是说学想学,就会的。有的人读了一肚子的“文章”,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安做事风风火火,利索;处理事情和问题更是雷厉风行。
厂部意欲让他出任供销科长,钱厂长甚至和他开玩笑,有意“让贤”,但安死活不干。
安虽然不爱做官,但视“关系”如命。
安神通广大,尤其擅长编织“关系网”。当时安既负责兰州电机厂的供应,也负责闽东电机厂的供应,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一个人不能变成两个人。萍曾经为安去兰州送过款,押过货。
安家在小季镇是大家族。
安的侄子是村子里的支部记,还是小季镇的党委委员,年轻有力。
安把自己的亲侄女,他二哥的女儿莲介绍给了萍。
萍在小季镇的第二次恋爱开始了。
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萍和莲的爱情】………
人无分身之术,萍为安代劳过几次,事情办得还算让安满意。通过接触,安也渐渐对萍有些好感。俩个人虽然年龄相差较大,性格也不同,但挺投缘。萍进供销科一年不到,即与凤分手的第二年四月份,安就主动把自己的侄女莲介绍给萍,说:“先处处看,再说;合适不合适,要看俩个人的缘份。”
萍和莲不但有缘,而且比较默契。彼此性格有点相似。
第一次约会,当然还是先看电影。
那时候,年轻男女处“对象”,看电影是首选。看电影又便宜,再好的电影,票价不超过五毛钱。
特别是对于害羞的人,如果羞于开口,又没有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或者与其说错,不如不说,可以一场电影从头看到尾不说话。
萍和莲的第一次约会,一场电影从头到尾看下来,没有说一句话。
他们都是害羞的人,内向型的人。
莲父亲在外地工作,莲有俩个哥哥,大哥结婚后分开去单过,二哥在部队当兵。莲的母亲一个人在家要种好几亩田,非常辛苦。
莲在小季镇糖果厂班,萍不出差,莲有时下班后就带着萍下地帮她母亲干农活。
莲心灵手巧,自学了缝纫,村里的女人们请她做衣服,莲总是有求必应。
莲比萍小一岁,和凤一样,但比凤成熟、懂事。凤可能有点被她父母宠坏了。
莲也不像凤那么火热。但凤的热情来得快,也去得快。
萍和凤从一开始相处,基本都是凤更主动,可是到后来,也是凤先退出的。
萍事先没有感觉,事后凤也没有打招呼。
这不仅出乎萍的意料,甚至一度让萍非常恼火。自己被人抛弃,自己成了任人丢弃的“玩偶”!
这种想法曾经使萍非常痛苦,也使萍对凤产生过怨恨。
可能凤还有一点点虚荣心。以为萍有体面的工作,满足了她在小姐妹们跟前的虚荣心。
萍和莲相处则没有那么狂热,虽然他们也有过亲吻、拥抱,但莲总是及时制止并拒绝萍的冲动与过分的要求……
莲的性格与为人,看去不温不火,但内心是同样热烈的,而且持久,仿佛一座沉默的火山,永远把热情埋藏在心底!
莲是一个沉稳的女孩子,不爱多说话,表面好像软弱,实际很有主见,内心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点和萍的有些相似。萍也是这样,平时不爱说什么,表面看不出内心变化,实际非常倔强。属于外柔内刚一类。
萍渴望理解,而这一种理解,不是一定要用语言表达的,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足矣!
心有灵犀一点通。萍和莲心心相印,常常只要一个会心的微笑,便会形成默契。
萍不出差,有时就吃住在莲的家里。
莲的母亲整天忙得看不见人影。萍就陪着莲做家务,莲爱干净,房间非常整洁,而且总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
莲细心、体贴、温柔、贤慧,萍以为,莲将来必定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好女人。
萍相信自己的眼光。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她能使男人受益终身;同时也只有合格的男人,才能做这所学校的校长。
萍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萍渴望做莲“这所学校的校长”。
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萍永远在路上】………
6年夏天,萍奉命与厂部外聘业务员刘,出差东北,开辟新市场,建立“哈尔滨办事处”。,。,首。发
萍和莲依依不舍分手。
萍说,我会写信给你。
莲含泪点头。
东北之行,对萍来说,是充满希望之旅。
因为,萍进入供销科马快一年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关系”,现在叫“客户”。
萍要开辟新天地,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
萍跃跃欲试,非常兴奋。
刘原是泰州线路器材厂驻外省办事处的业务员,毛遂自荐,跳槽来到引江电机厂。
刘是钱厂长亲自聘用的“人才”,是从竞争对手那儿“挖”过来。
也不是说外来的和尚会烧香,“媚外”,而是因为,一、刘本来就常驻过哈尔滨,二、刘自告奋勇要求去哈尔滨开辟新市场。
泰州线路器材厂是引江电机厂在苏中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前身叫纺织机械厂,是生产纺织机械配件的。近年来,由于纺机配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效益严重滑坡,于是也转产发电机组。
接到刘的自荐信,为慎重起见,钱厂长特地派朱科长和萍去刘的家中了解情况。
刘的家住在郊区农村,朱科长和萍到泰州后,一个人租了一辆自行车,按照刘来信的地址,边骑边打听,花了个把小时,才找到刘的家。
只有刘一个人在家。刘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原来生产队的破公房里。
刘的解释是,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他是门婿,刚和岳父岳母分开,正在筹备砌房。
刘三十五六岁人样子,个子不高,偏瘦,也许是香烟抽多了,满嘴黄牙。
刘说他有手艺,是吃百家饭的。
刘本是一个剃头匠。
朱科长向钱厂长汇报,刘伶牙俐齿,具备一个供销员的素质。但据进一步了解,刘实际是因为挪用货款被泰州线路器材厂开除的。刘在走投无路之下,才给引江电机厂写信的。
钱厂长爱惜刘是个“人才”,况且企业扩大规模,正是需人之际,就不拘一格收留了他。但倒底不放心,临行前,钱厂长暗地对萍另有交代,萍真正的任务,或肩负的使命就是监督外聘业务员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厂里明确分工,萍主内,负责向厂里汇报工作,联系发货等;外聘业务员管外,全权负责产品销售,完成销售任务,确保资金回笼。双方互不干涉。而且,所有的费用以及回笼货款都必须由萍经手,甚至发货都要有萍的电话,厂里才会同意发。
萍和刘赶到南京西站,买到当天夜里开往东北的火车票。
候车室满满的人,从开始检票到车,足足花了个把小时,才挤车。好在萍和刘东西不多。
原以为了火车会轻松,那知道了火车更难受。车厢里依然人挤人,但拥挤只是一方面,主要的是车厢里热的人难受,热的人受不了。
现在火车有空调,那时哪有啊,车厢里能闻到“人肉味”!之所以说“人肉味”,而不叫“人汗味”,是因为二者有着很大区别。
如果是一个讲究卫生的人,他身流出来的汗液,并不特别难闻,除非他有“腋臭”。当然,倘若是从你中意的人、衷情的人身流出来的汗液,则更要另当别论,你可能还会闻到“汗香”。
而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当成百千的人身流出来的汗味混合在一起,你闻到的绝对不仅仅是汗液的气味,而是让人窒息的“人肉味”,“人臭味”!所以说,“人肉味”与“人汗味”,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就在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差不多要中暑的时候,火车终于起动。
火车跑起来,打开的窗户就会拉风,空气一流通,人的呼吸也畅通了,就会感觉好受得些。
他们运气不错,可能因为南京西站是始发站,他们买到了座位票。
夜里面,刘对萍说,他要到济南去会一个朋,建议萍在泰安下,泰山玩玩。
刘说:“我在济南等你!”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泰山一日游】………
萍欣然接受刘的建议,第二天清晨在泰安火车站下车。
眼前就是雄伟的泰山。泰安寓意“国泰民安”,泰山就在泰安境内,或者说,泰安就在泰山脚下。
是先有泰山,还是先有泰安?这也许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萍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是先有泰山。泰安占了泰山的光。
因为,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