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家庭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释

①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内有名的四元老之一。当时的职务是国家副主席,党的政治局委员。其他三老是徐(特立)老,林(伯渠)老和谢(觉哉)老。

②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曾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③饶漱石(1903…1975),曾用名梁朴。江西临川人。曾任华东局第一书记,组织部长等职务。1953年因“高饶反党集团”问题被开除出党。后病故。

④李克农(1899…1962);曾用名李泽田、李震中、峡公。安徽槽县人。解放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参与朝鲜停战谈判。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政协常务委员。

9。跟苏联人踢足球

天地之子呀,你听着,你现在的幸福是由于神,……

——《失乐园》194页

50年代,世界上两个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从好到坏的过程。

由列宁缔造的苏联共产党在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列宁去世后,这个党由斯大林领导。50年代初,刚刚建立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把苏共作为自己的老大哥,把来自强大苏联的援助当做发展经济的重要依托。

1953年5月,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由苏联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的协定:由苏联人在到1959年的六年时间里,帮助中国设计和建设150余项大中型工程项目。此后,大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享受着当时高于大多数中国人生活水平的特殊待遇。那时候到北戴河夏季度假的人除了我们这些人之外,就是这些苏联专家了。

他们住在专为他们修建的别墅区,在北戴河镇的东侧,靠近鸽子窝风景区的地方。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别墅区更漂亮。设施更齐全,更有异国情调。比如说他们浴场的沙滩上有像苏联电影里一样的彩色阳伞、白色沙滩椅,他们别墅的小卖部经常有外国酒和冰淇淋卖,他们还有一个气派的标准足球场。这使我家大哥和他的一帮年龄相当的,爱踢足球的朋友们羡慕不已。

大约是1955年的夏天,苏联专家的孩子们约我们这区的孩子们进行足球友谊比赛。这些苏联孩子是在夏令营中被专职的足球教练训练了一个夏天的。迎战的是我家大哥、良羽、叶挺的儿子叶正光、叶剑英的儿子叶选宁等,都是一些十五六岁,血气方刚的半大小伙子。

比赛从开始到结束,共踢了90分钟,双方未进一球。踢平后,苏联教练叫加时,还没等中国孩子反应过来,他的队员已经开球,冷不防的就把球踢进了大门。踢进了一个球,教练马上就吹比赛结束。苏联孩子心领神会,一哄而散。把中国孩子晾在操场上,气得七窍生烟。

小青哥哥他们气不过,回去跟贺龙元帅告状。贺龙伯伯莞尔一笑,只说四个字:“来年再战。”

第二年暑假,中国孩子早早来到北戴河,开始为比赛做准备。贺龙元帅为他们请来了北京队的队员方韧秋做教练。还从景山少年官少年足球队请来了三个队员,分别担任后卫、中场和前卫。业余球员的老班底里又加上了粟裕②大将的儿子粟戎生,郭沫若的儿子郭汉英,张闻天的儿子张宏生等人。记得为了踢球方便,戎生一放暑假就住到我们家来。使我们原本热闹的家这年夏天更热闹了。

这些人每天到那个足球场上去练球。那股励精图治、誓死胜利的虎虎生气把苏联人震住了,觉得中国孩子不可小视。他们沉不住气。从青岛、大连请来三个苏联水手参加他们的足球队,也开始天天练。苏联人本来就高,加上这三个人都是大人了,跑在球场上比中国孩子高出二个头。

定好的比赛日期很快就到了,和苏联人踢足球成了那年夏天北戴河的重大事件。那天,除了我们这些小萝卜头之外,很多叔叔伯伯都去了。其中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伯渠③、彭真、郭沫若,还有贺龙和爸爸。大家都去给小青哥哥他们助威,一是这几个小后生去年确实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另一个隐隐约约的原因则是上面说过的,两党关系问题。

1956年的中苏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在这年2月苏共召开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背着包括中共在内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团作了批评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毛泽东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他的这个报告一是揭了盖子,二是捅了漏子。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在4月5日发表根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写成的编辑部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全力维护斯大林形象和“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中苏论战,或者说中国共产党反对苏共修正主义的斗争自此拉开了大幕。所以这场孩子们之间的足球胜负有意无意地被大人们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成了这场社会主义阵营内两党斗争大背景下的一个小事件。

中国孩子这面是张宏生守门,上场的有选宁、正光、戎生、良羽和我大哥等人。张教练站在大门边。苏联队除了孩子们之外,三个大人也在场上,特别显眼。开球后,张宏生看苏联队员人高马大,来势凶猛,不由有些慌乱。他对张教练说:他们大人都上,咱们也上,你来守门。说了几次,张教练不耐烦了,说:你真罗嗦。你下去。张教练让我大哥去守门。我真替他捏了一把汗。赛了一阵,中国孩子踢进一球。苏联教练急了,叫原来的守门员下,他自己跑上去守大门。这样加上他,苏联队一共四个大人在场上、这个教练守门的技术并不高明,他上场把事情弄得更糟。选宁在苏联队门前大脚高调,球飞起后摇摇晃晃进网,苏联教练一时拿不定主意怎样去接,笨头笨脑地跳起来,双手伸向天空去挡,球从更高处掉下来,在他的两手之间直落网底,中国队再得一分,全场哗然。不久,正光又用头顶进大门一个球,苏联教练的反应仍然很慢,动作仍然惨不忍睹。中国队连得三分,苏联人情绪激动起来,加强全场反击。在中国队的球门前,苏联队的大人球员一记劲射,我大哥拼命扑上去,球扑出去厂,全场欢呼。但是他下巴上不知为什么挨了一脚。球赛结束后,小青哥才觉得下巴痛,后来人家分析可能是他太性急,把射进的球和射门的脚一起扑出去了。总之不是苏联人的脚踢了我大哥的下巴,就是大哥的下巴扑了苏联人的脚。

中国队最后以四比二胜了这场球。所有的叔叔伯伯那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周总理提出大家照个相留念,中国孩子和观众都围上来。周总理颇有风度地向挤在一边的苏联人连连招手,说:大家一起来,一起来,友谊比赛嘛。

晚上,在五浴场旁边的西浴场看电影,周总理看到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们,又特意走过来握手,把大哥他们一帮男孩子乐得不知怎么好。

这张相片现在还在,看到它时,我会重温一种恍若隔世的宁静和欢乐。它们在遥远的过去向我微笑,提醒我生命中有过这么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的这种童年幸福是因为它刚好处在一些伟人事业的上升期,在这些伟人的庇护下,我们这些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安全感。

注释:

①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期著名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强行扣押。度过了五年多的监狱生活。抗战胜利后被营救出狱。1946年4月8日,在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②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新四军著名将领,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

③林伯渠(1886…1960),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1921年加入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共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0。把金纳姐姐领回家

从那时起,我觉得男性的恩情和智慧胜过美,只有这才是真的美。

——《失乐园》148页

金纳姐姐是烈士邓发的女儿,是爸爸把金纳姐姐领回我们家。

关于邓发,我知道的只限于党史资料:他是广东云浮人,原名邓元钊。1922年至1925年他在苏兆征的启发和引导下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成为一名工人运动的领袖。在中央苏区他担任过中央局委员、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延安时期他担任过中央党校校长,1945年他作为中共工委书记代表解放区80万职工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1946年4月8日,邓发乘飞机从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和他同机遇难的还有当时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刚刚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夫妇,王若飞的舅舅、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党史上称为“四八烈士”。他遇难时金纳姐姐大约八岁。父亲牺牲后,金纳曾和许多烈士的子弟一起被送到苏联莫斯科共产国际开办的国际儿童院,解放后才回中国来。

我大姐峪田说,她上育英小学的时候,每到星期六,各家的父母来接孩子,金纳总是和她一起被接回我们家。她从来没有感到过奇怪,也没有问过为什么,她觉得和金纳共同享有一个家庭是件挺自然挺愉快的事。那个年代革命队伍里的孩子完全没有私有概念。

原来,爸爸当公安部长不久,有一次到广东出差。大约是想减轻一点妈妈带孩子的辛苦,工作之余,他还带着大哥小青和大姐峪田。在广州,爸爸碰到金纳的母亲。也许是爸爸百忙当中还带着孩子的事使金纳的妈妈心有所动,她对爸爸说,她的女儿金纳刚从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回来,很不适应南方闷热潮湿的气候,托爸爸将金纳带到凉爽一些的北京上学。爸爸和邓发以及金纳的妈妈都不相熟,但金纳是烈士的遗孤,爸爸自然觉得义不容辞,就一口答应了。

答应了金纳的妈妈之后,爸爸却忽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他和妈妈的一个约定。

我有七个兄弟姊妹,我是第六个。妈妈不知为什么每怀一个孩子,妊娠反应都特别重,加上她生性要强,总想多做工作。还有早几年打仗,环境艰苦,所以妈妈总是不想多生孩子。但是爸爸喜欢孩子,每次都跟妈妈说:“你看,咱们的孩子多好,一个比一个漂亮,越生越好。你生吧,生下来,我来养。”妈妈虽然知道“我来养”只不过是一句甜言蜜语,但是她每次都过不了这甜言蜜语的关。所以我们家加上大哥小青,不知不觉就有了七个孩子。二哥猛猛是在延安生的,本来妈妈已经给组织上打了报告,李富春同志也批准了可以不要的。但在爸爸的有意拖延下,猛猛还是来到革命圣地。进了城,有了第三个女,妈妈起名叫多多,是多了的意思。爸爸跟妈妈商量,别叫多多,孩子长大了知道爸妈嫌她多怎么行,再说根本也不多。结果,多多没叫成,改了朵朵,花朵一样地让人疼让人爱。我生下来早产,虽然有惊无险,却着实让妈受了一回罪,让爸担了一回心。两年后有了弟弟,妈妈说什么也不想再要了,又给组织上打了报告。又是在爸爸一再阻挠下,世界上有了弟弟。事后,爸爸得意洋洋地说:“看看,幸亏都生下来了,打了报告的两个可都是男孩子呀。”但是这回妈妈和爸爸商量好了,这是最后一个。所以弟弟起名叫了了,是结束,了结的意思。

现在该怎么办呢?约好了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了,都“了了”了,又添了一个别人的。况且根本没和妈妈商量,妈妈能同意吗?爸爸还是很有智慧,他先给妈妈写了一封信,然后再打发孩子上路。信上说:

治平:遵照你的意见,将四儿、小青等先送回读书。内有金纳,乃邓发的孩子,其母托我们代管。请送她去学校,每礼拜同我们的孩子一块接回。我们的孩子已经够多了,再添一个麻烦,没有办法,也应该照顾。盼你不要怪我好管闲事。……

爸爸把日子算得挺准,这封信到了,孩子们也已经到了。他根本没有给妈妈留下讨价还价的时间。

在妈妈的精心安排下,金纳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妈妈非常细心地照顾着金纳,让这个敏感的孩子得到尽量多的温暖,我的姐姐们有的,金纳都有。不仅如此,金纳妈妈或者别人送她的漂亮衣服啦、鞋啦、扎头发的缎带子啦,姐姐们可就没有了。妈妈告诫她们要对金纳特别谦让,说金纳得到比她们多的照顾是完全应该的。为此,我的姐姐们还产生过小女孩特有的嫉妒,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不如金纳处处讨人喜欢。

我喜欢金纳姐姐,觉得她漂亮、亲切并且聪明。她那双好看的黑眼睛看我的时候,我心里会充满浪漫激情。我会幻想她是《一千零一夜》中某位阿拉伯公主,由于通灵,可以和大自然中的一切活物交流。她手巧,会给洋娃娃和米什卡(这是妈妈从苏联给我们带回来的一个玩具熊的苏联名字)做衣服穿,还会用手绢在自己头上结式样不同的蝴蝶结。她会送我可爱的礼物,完全是因为她喜欢送礼物给一切人。

金纳渐渐长成大姑娘。不仅越来越漂亮,而且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社交活动了。她在苏联的国际儿童院长大,有许多在那里认识的朋友。

这些和金纳年龄相仿的哥哥姐姐们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他们的父亲多是中共最老资格的领导者,有些则是早年牺牲的烈士,他们的母亲有些是烈士,有些是由于各种原因和他们的领导者父亲离异了,这些哥哥姐姐们生于战乱,长于贫困,父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将他们交给组织上照顾。在二三十年代,党困难的时候,这些革命者的孩子实际上只能流落街头,饥俄和贫病夺去了许多幼小的生命。红军长征结束到达延安后,环境相对稳定了。组织上通过各种办法将他们找回,并送到苏联学习。据我知道,王一飞①、瞿秋白②、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发、叶挺、博古③(秦邦宪)、任弼时④、林彪、李富春⑤等人都有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被送到莫斯科。这些学校是当时共产国际建立的,专门培养和教育各国共产党人的后代和烈士子女。建国后,这些孩子陆续回到国内,他们或者生活在父亲的老战友的家庭或者生活在父亲后来新组成的家庭里,他们曾经远离祖国,又失去完整家庭,所以他们对社会和家庭都有一种疏离感。在假日,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排遣这份寂寞。他们仿照苏联人的习惯:聚会、唱歌、跳舞,有时候还要喝一点酒、这些在苏联长大的男孩女孩们,相处十分随便。他们见面时拥抱,亲吻,有时很晚不回家,太晚了,干脆大家在客厅里胡乱睡一晚。

妈妈开始不放心了,毕竟是一些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啊。金纳不仅是烈士遗孤,更是她妈妈正式托付,由爸爸领回家的,当然出不得半点问题。但是只要问起来,金纳就不高兴,认为妈妈干涉了她的自由。此外,妈妈还对她有一系列的要求,譬如学习成绩好、尊敬师长、勤俭朴素等等,妈妈觉得这都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有丝毫松懈。但是金纳正在多梦的年纪,她准备好为自己的浪漫情怀付出任何代价。

有一天早晨,金纳好晚不起床。头天晚上,妈妈刚就她晚回家的事话问了她。敲了很久的门,金纳既不开,也不响,妈妈慌了,要警卫员垫着椅子爬到高处,从门上的小窗户向里张望,生怕她出了什么事。但就在这时,金纳若无其事地打开门,扬长而去。

妈妈在我们面前从来说一不二,威严有加,惟独到金纳姐姐面前,她完全没有办法。不是自己的孩子,管轻了重了都不合适,她只好求助于金纳的亲生母亲,但是那个同样束手无策的母亲说:金纳更不听我的话,还是你来管教她吧。

时间长了,金纳姐姐和爸妈之间的关系竟开始疏远,只是我们小,不知情。

有一次,记得是一个冬天的晚上,下了挺大的雪。金纳好长时间没回家了。爸妈和全家人都在饭厅里吃饭,我因为生病躺在自己的房子里。没听到一点声音,我忽然看到金纳姐姐站在床头,身上落满了雪花,面孔红通通的。

“不点儿,生病了?”金纳姐姐的声音永远那么好听,样子永远那么好看。我正百无聊赖,非常高兴她的出现,非常高兴她把又香又凉爽的面颊伸过来让我亲。

“金纳姐姐,大家都吃饭呢,你也快去。”

“你乖乖躺着,我马上就回来。”

我以为她按我说的去了饭厅,但却有点意外地听见楼梯上响起轻轻的脚步声。一会儿,金纳姐姐手里拿着个大包下楼来,又进了我的房间。

“我回来拿东西,外面朋友在等我,我不去饭厅了,点点帮我给爸妈说一声吧。”

金纳临走把一大块巧克力放在我的手上,使我非常愿意帮她的忙,那时候见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