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思前想后,巴布尔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呼罗珊给叫出来了,不交好处不少,可是坏处同样更多。。。

首先第一点那就肯定要和大明成为仇家,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整个东亚和中亚还有哪一个国际可以可大明相对抗的?

也就是奥斯曼帝国仗着自己距离大明中心太远,大明不愿意大规模劳师远征,所以它才能够安然无恙的和大明进行对峙。

可是呼罗珊不行啊,现在呼罗珊的北面、西面以及东面全都是大明的领地,夹在中间巴布尔估计自己就是把所有大军都压上也不一定能够守得住呼罗珊。

所以与其未来和大明为敌,被大明夺过去,甚至是被大明彻底的打败,还不如现在就交出去呢,这样最起码落了个守信用的好名声,以后从大明身上捞取好处也容易。

而起促使巴布尔放弃呼罗珊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呼罗珊地区实在是不怎么得民心,对于呼罗珊当地人来说,巴布尔始终是一个外来者,而且到了这里之后还横征暴敛的,根本不管百姓们的死活,这也导致从一开始当地反抗巴布尔的起义便是此起彼伏的。。。

这些年如果不是大明在后面帮衬着,巴布尔也早就被赶出来了,既然这个地方的人也不欢迎咱,那咱还留在这里干嘛?

以支持巴布尔夺取北印度为条件,大明成功的取得了整个呼罗珊地区。这里也曾经是大唐的故土啊,当年的大唐就是在这里彻底的打败了吐火罗,从而踏入了中亚的版图。

现在对于大明来说,把呼罗珊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一举将横插在波斯高原和xīzàng以及西疆之间的那一块飞地给变成了大明的国土,从今以后这里广袤的地域将彻底连成一片了。

正德十六年的三月十六rì,是一个很特殊的rì子,因为就在这一天,被大明海军封锁了一年零十个月的倭国就要重新开通和外界的联系了。

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对于大明人来说,这段时间只不过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

但是对于倭国存活下来的人来说,他们却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那样的漫长,战乱,争斗,瘟疫,死亡,种种的噩梦不停的在眼前上演。

一年零十个月之后。身边的人已经一波一波的死去,不是被杀死,便是得了瘟疫,亲人。朋友,相识的,不认识的,全都没了。

每一天一睁开眼睛。身边躺下的都是自己昨天还说这话的人,而接下来一天将要见到的也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人。

一年零十个月,几乎灭绝了一个种族。在此次的战争之前,全倭国有将近八百多万人,而这其中的七百多万都集中在本州岛之上,这里才是整个倭国的民族核心,也是他们真正的家园。

但是现在,随着瘟疫逐渐退去,荒无人烟是这座大岛之上的唯一写照,万里死寂沉沉的,不要说人了,就是一个活着的动物都很少见得到。

七百多万人,到现在还活着的已经不足五十万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瘟疫之中,一个一个的倭国人到了下去,他们并没有死在大明的武器之下,而是死在了他们曾经的统帅所制造了瘟疫之下。

他们曾经愤怒,曾经怒吼,但是在瘟疫不断的打击之下,所有的人剩下的只有麻木了,他们甚至已经不再在乎身边的人是否得了瘟疫,也不在乎自己是否被感染了,都一样了。反正整个世界都是这样,死与不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一波一波的人倒下,一个一个城镇被荒废,一座一座城市变得没有一丝生机。

最后瘟疫是怎么消失的就连大明也不知道,海军们已经完全把整个本州岛给封锁了,那里面的情况也已经完全与世隔绝,除了偶尔上去查探一下情况的探子之外,已经没人上去过。

一直到他们接到消息,说瘟疫已经消失了。不相信的钱如京连连续人不断深入本州岛内部,最后得到的消息确实是瘟疫已经消失了。

问那些活下来的人,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消失了,反正唯一能够的出来的消息就是,好像一夜之间,所有的瘟疫全都消失了。

然后,就剩下了这些人还活着。

确定瘟疫已经消失,钱如京立马统治国内,得到消息的朱厚照也很是意外,本来都以为上面的人都要死绝了,没想到最后竟然还有人活着,虽然不知道瘟疫怎么消失了,但是唯一解释的通的就是上面的人慢慢的产生了抗体了。

所以瘟疫便慢慢的消失了。

随着明军逐渐登陆本州岛,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到处的荒芜,到处的荒骨,以及到处黄灰sè的一片。

经过一个多月的统计,幸存的倭国人已经被统计了出来,四十七万三千人,这是最后的数字了。

既然他们能够活着,那就说明他们并不该绝,朱厚照也不会再次杀了他们,而且这些人也都是平民,朱厚照自己也下不来这样的命令。

询问这些人是否愿意成为大明的子民之后,得到的答案是愿意。

对于这些人来说,劫后逢生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喜悦,因为没有大明他们仍然会死,他们没有任何的食物,一年多了,根本就没有人从事过生产,而以前的存量也都已经被消耗一空。

这些活下来的人基本上要么就是吃各种死尸,要么就是吃树皮以及草根为生。

随着大明陆续控制各地,从大明本土运来的大量粮食终于解除了这些幸存者的饥饿,让他们得以真正的活下去了。

第六百四十章:孝宗驾崩

整个倭国不出意外的全都在这一年被纳入了大明的统治之下,虽然这片土地总共才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虽然这里的土地极度的贫瘠,现在更是荒无人烟,但是朱厚照却很是高兴。

对于倭国这个国家,朱厚照也不想多去指责什么,毕竟也没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自己为前世的无数国人们报了一个大仇了。

虽然倭国很是贫瘠,但是既然占领了,那也不能一直空着不是,多浪费啊。。。

所以在对整个倭国本州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扫之后,内阁终于拿出了一套往倭国移民的方案。

不移民不行啊,想要完全控制这些新占领的地方,这是最好的一个办法了。就算是未来国家分裂了,但那个时候真的打起来也是自己人的内斗而已。

现在整个倭国的人口加起来也仅是百万关口,而且这里面大部分还都是属于在北部以及南部的那些当地土著民族,和本州岛上的人还不属于一个民族。

虽然后世整个倭国号称大和民族,但那都是以后慢慢融合的结果,数百个不同的民族在一块呆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民族了。

不过这个时候,在倭国的下面,其他的民族数量还是有很多的,这些都是未来大明统治倭国。。

的便利,民族成分越是复杂,对于大民就越是有利。

经过内阁讨论,初步预计在未来三年之内,向整个倭国移民五十万,初步让明军能够有效的控制那里。

而三年之后就开始第二轮的移民,在前期五十万的基础之上,这个数字未来至少要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以上。

在人口上,汉人必须要超过当地的所有人之和,我们必须要将他们置于汉人之中。而不是将汉人置于当地土著之中。

而等第二轮的移民结束之后,到时候根据情况,内阁很有可能还会制定第三轮的移民,总之,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朱厚照所预想的目的了,那什么时候才算是结束。

等到大军彻底控制倭国的消息传来,在大明的人们才立马想起来前年咱们国家还和东面的一个岛国打过一场战争了,只不过这场真正太微不足道了,所有大多数人要不是听到现在的消息,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正德十六年。六月,养心殿传来噩耗,孝宗皇帝昏迷不醒。

这是十几年来孝宗第一次昏迷不醒,虽然在孝宗还在位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但是自从退位彻底将国事抛给了朱厚照之后,孝宗的身体已经大为改善了。

每天不用cāo劳任何事情,有人专门护着,御医始终对孝宗进行不间断的调理。所以朱厚照即位之初的前几年,孝宗就像是年轻了十岁一样。

剩下的这十来年里,孝宗的身体总体上也是十分的健康的,除了正常的一些小病之外。其他的什么大病都没有出现过。

可以说由于朱厚照的存在,已经给孝宗续了十几年的命了。

不过朱厚照就是再能耐,也始终不可能逆天改命,随着这几年年纪越来越大了。小时候孝宗所遭受的那些罪现在都开始体现出来了。

各种身体的毛病不断的出现,也让孝宗的身体越来越差。

这是十几年来孝宗第一次昏迷,顿时朱厚照的心里便有了不少的预感了。

“父皇。你怎么样了?”一直守在孝宗身边的朱厚照看到孝宗醒来,立马上前关心的问道。

“照儿,”看到朱厚照,孝宗确实笑着摇了摇手,让大家不用担心,“父皇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到了我大明的再次崛起。”

“你做到了,父皇也可以问心无愧的去见老祖宗了。”

孝宗一说完,边上的张氏便忍不住哭了起来,从孝宗的话里,她估计也听出来了不好的事情。

得到孝宗的示意,朱厚照带着几个妃子来到了外面,把里面的空间留给了孝宗和张氏,两人风风雨雨走过了这么多年,最后时刻想必一定还有很多的话要说吧。

在外面等了将近半个时辰,房门再次被打开,斜靠在门柱上,张氏目光涣散的说道,“你父皇驾崩了……”随机,整个身子便往下面倒去。

看到此,众人立马便冲了上去。

正德十六年六月,太上皇朱祐樘驾崩,享年五十四岁,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在泰陵。

孝宗在位二十年,在位期间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状况,驱逐jiān佞,勤于政事,励jīng图治,驱除宫内jiān臣,任用王恕、刘健、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为之后的鼎盛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弘治中兴”。

孝宗的死,是震动的,整个大明无不为孝宗的驾崩而哀呼痛嚎,对于现在的大明人来说,孝宗就仿佛是他们的一个jīng神象征一样,是孝宗让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祥和的rì子。

孝宗驾崩,国丧被定为了三个月,三个月的国丧期间全国各地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悼。

“好了母后,虽然父皇已经走了,但您还有我们呢,我们会一直陪着您的。”现在每一天,朱厚照都会带上自己的一干皇妃以及儿女们来到张氏这里请安。

孝宗的死打击最大的气势还是张氏,看到她每天伤悲落泪的样子,朱厚照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张氏尽快的把感情的寄托转移到这些儿女身上来,希望这样能够减轻她的痛苦吧。

虽然孝宗驾崩了,但是国家还需要正常的运转,把安慰张氏的重任交给了皇后她们几个之后,朱厚照便登上奉天殿开始了早朝。

“启禀皇上,臣近来老眼昏花,身体僵困,恐已无法再理政务,特上书请求皇上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早朝一开始,身为现内阁首辅的谢迁便抛出了一个惊诧了众人的话题。

三年前才接替去世的前内阁首辅李东阳成为内阁新任首辅的谢迁竟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告老还乡?

S:ps:两章已经奉上,兑现了承诺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一个时代的离去

孝宗的驾崩不单单代表着一个人的去世,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完全终结。就比如现在谢迁致仕一样,除了身体确实是老了之外,也是因为在当今的朝中,当年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已经一个没有了。

其实第一个离开的是吏部尚书马文升,虽然资历上马文升比不上刘健,但是论起年龄最大的确是马文升。

朱厚照即位的时候马文升已经是八十一岁的高龄了,以如此高龄却仍旧掌控者全大明的官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就连比他小的刘健已经只充当一个顾问或者参谋的角sè了,而马文升的肩上却还担着如此重的重担呢。

可能是由于朱厚照始终对于这批大臣们的身体比较留意,时不时的让御医去给他们调理一番,所以马文升活的要比历史上多了几年。

但也就是多了那短短的几年而已,正德八年,马文升大病一场,至此彻底无法再理朝政,考虑到马文升的身体,朱厚照让马文升一直呆在家里休养。

后来他更是带着家人回到了家乡,一直到两年之后,朱厚照接到马文升大儿子传来的奏折,说马文升已经去世了。

而马文升其实只不过是拉开了那一批大臣离开朝堂的序幕而已,在他回老家的那两年里,一大批的老臣陆陆续续的告老还乡,而正德十年马文升去世消息传来,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纷纷上书致仕。而跟在两人身后的又是有一大批的老臣子要致仕。。。

对于这些人的请求,朱厚照基本上都批准了,虽然他很看重这些人的能力,但是也不能让人家都如此高龄了最后再累死在官位之上了。

而真正累死在官位之上的也就是李东阳了。

李东阳为人善谋略,但是同样此人xìng格坚韧,不服输。看到一批又一批曾经的同时告老还乡,他就越是不服输,在工作上就越是卖命。

对此朱厚照也是又爱又无奈啊,李东阳喜欢cāo劳那当然对国家是好事了,不过朱厚照也是十分的在乎李东阳的身体的。

不过纵然如此李东阳还是在三年前正德十三年年初的时候去世了。

作为随着朱厚照的即位而升任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人生最后的十几年一直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兴盛,可以说这个功劳不单单是朱厚照自己的,同样的如果没有李东阳在内阁的cāo劳的话,想要取得这些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正德元年至正德十六年间,李东阳功绩当为第一。

李东阳去世到现在。刑部尚书屠勋、工部尚书曾鉴以及礼部尚书刘机也都先后致仕,到了这个人时候,可以说除了焦芳这个朱厚照自己的亲信之外,当年那一大批的重臣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了。

这就是谢迁。

李东阳去世之后,内阁首辅的位置交给了谢迁,虽然朱厚照心里有意让杨延和担任,但是考虑到谢迁已经在内阁了二十多年了,所以最后考虑再三,朱厚照还是把内阁首辅的位置交给了谢迁。而让杨延和担任了次辅的位置。

今年,随着孝宗的驾崩,对于谢迁来说,朝中已经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人了。而大明王朝也已经足够兴盛,也不需要自己这样卖命了,考虑再三,谢迁也在这个关节点上向朱厚照提出了致仕的请求。

谢迁的离去。带走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望着朝堂下面这一大片年轻的面孔,朱厚照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

谢迁离去之后。内阁首辅的位置立马空缺了出来,不出意外,朱厚照早就属意的人选杨延和顺利的称谓了内阁首辅。

而在他下面的伦文叙则称谓了内阁次辅。

现在的内阁也和以前的不一样了,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变化,除了内阁大臣们变换之外,内阁的数量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加了两位,达到了七位内阁大臣。

而且这个人数也已经被固定了下来,从今之后,只要大明朝还在,内阁大臣就只能是七个了,不能多,也不能少。

而现在内阁当中的主要人物除了杨延和升任内阁首辅、伦文叙担任内阁次辅之外,其他的人诸如杨一清、梁储、蒋冕、毛纪、费宏几人都没有大多变动,只不过是每一个人的地位向上提高了一个而已。而且费宏还是刚刚进入内阁的。

而除了内阁之外,朝中的其他主要大臣都为吏部尚书王琼、户部尚书杨谭、礼部尚书毛澄、兵部尚书彭泽、刑部尚书张张子廉、工部尚书李遂、商部尚书木拓、交通部焦芳、左右都御使都督王璟和张伦。

细细看一下,除了焦芳和木拓这两个人之外,其余的人都很是陌生,而焦芳更是被朱厚照从商部转移到了交通部。不过焦芳倒是没有感觉什么,反倒是认为这是朱厚照对自己的重视以及信任,所以这几年交通部在焦芳的手底下搞得也是有声有sè的,各地的直道等等也是迅猛发展。

最近在朱厚照的示意之下,杨延和正在紧张的完成者一个任务,那就是制定普通话,大明版的普通话。

现在整个大明各个民族之间,各地之间的各种语言、方言之多就连朱厚照自己都数不过来,就是一个省内,从这头到那头,听到的话都不一样。

虽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好像很正常,但是对于朱厚照来说,这就很不正常了。不利于民族的团结以及融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民族以及地域的jīng髓,想要让大明成为一个永远牢固的整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异,让他们尽可能的看起来相一样。

虽然文化以及语言的多样xìng也很重要,但是相比较而言,一个统一的语言更加的重要,因为一个国家各个地方差异xìng越大,那么这个国家就越是容易陷入内乱以及分裂。没有相似xìng,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