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沙发上,把腿横在茶几上,打开电视和VCD看刚租来的《幽游白书》。

    耳旁又响起了训斥声,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关于高三我比你知道得更清楚。我知道我要怎么做,可你却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碗里融化的刨冰,你不知道我的还插在商店玻璃塔里的美宝莲,你不知道那片模糊的海。



………【第一百〇二章 完美的心】………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小城,将所有的嘈杂都压在下面。

    我小心翼翼的托起一片晶莹的雪花,仔细的端详着:“这是上帝的杰作。”我轻轻的说。

    雪花一会就融化了,似乎不肯多等待上一秒钟。

    “完美的精灵,就是生命太短了。”我暗暗的惋惜,“为什么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所缺憾,为什么世间如此宽广却找不到‘完美’二字?”

    突然,灵光一闪,我想起了一个人。是他吗?是那位伟大的文豪苏轼吗?

    他官至礼部尚书,何等的势力,去又突然被贬到一个地方当团练。宦途的失意没能打倒这位英雄,在雨后的小路上,依然能听到响亮的声音:“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没有人认为苏轼的一生是完美的,除了他自己。

    我们每个人自已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憾,事业上的,生活中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为什么每时每刻还要生活在它们的阴影之下,无时不在为它们而付出代价呢?

    完美只存在于我们心中,只要我们去拚搏,去努力,去争取,我们就是完美的,至于结果还要让它来影响我们吗?无论我们遭遇什么样的挫折,只要自已不放弃心中的信仰,以一种豁达的心去包容万物,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感悟人生。

    有颗完美的心,虽有遗憾,但又何妨。我似乎懂得了雪花心中的秘密,仰视着灰蒙蒙的天空,一片一片从空中飘逸的精灵,落在我的脸上,阵阵清凉流过,我的心感受到那是雪花的泪水。

    路上已布满了一条又一条的车辙,小城的人们似乎正从惊讶中醒来,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不!也许是非正常的,他们仍然在为完美而努力,却不知完美就在身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我在心中默念着……



………【第一百〇三章 敢为天下先】………

    中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国粹,叫“忍”。

    中国有一派思想渗透了民族的血液,为“儒学”。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话委实正确至极,忍小事是不错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要成大事,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又岂有不忍之理?想他韩信还受过*辱呢,其忍功可见一斑。倒是说这话的孔圣不那么善忍,看到阔人季氏的一些动作便气愤愤地说“是可忍,熟不可忍!”

    老子对“忍”的理解更为透彻,管他大事小事,不过一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而已。相传唐朝宰相娄师德教他弟弟学“忍”,其弟悟道:“从今以后,有人吐我一脸唾沫,我也不敢做声,只自己抹去。”师德听了说:“大错特错!人家因为生气才吐你一脸唾沫,你倘是擅自抹去岂不更惹人气?为什么不装着笑脸受了呢?”能把忍的精神发扬至这种程度,想老聃在天之灵也可老怀大慰一番了。

    中国的历朝统治者真是聪明到令人佩服,知晓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也无怪乎其能在历史洪流中苟延残喘二千多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地安分守己了这么久。

    但谁又能够把秦始皇的威力、大清王朝的压迫一直维系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我们中国人还有一点做为炎黄子孙的血性,还有一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何为敢为天下先?是创造。郭沫若先生说得好,“创造的前驱是破坏”。鸡雏是鸡卵的破坏者,山松是山岩的破坏者,唯有先破,方能后立。盘古巨斧破混沌,始分天地;后羿张弓破八日,万物方生。旧的不毁灭,新的不会出来,人类社会要谋发展,必须有人率先站出来打破从前的东西。

    叔本华说:“生活之所以不违反常理,生活之所以不衰退,正是因为革命是一切,革命贯穿着一切,革命成了一种伟大的玄学。”这段话说得直,革命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谭嗣同的“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孙中山的“驱除鞑虐,恢复中华”等正是榜样,而他们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觉醒了一批迷茫的青年。“凡是三十岁以下的人,如果对社会秩序有所了解能而不革命,那就是一个傻瓜。”萧伯纳这句夸张而幽默的话足以说明一切,我们不需要再多费唇舌。

    历史在向前发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需要我们代代传承下来,你难道想当金丝笼里的萤火虫吗?哦!腐草中出生的可怜虫啊,睁开你的眼睛,拿出你的血性来,让世界知道:中国,同样有一种博大而可贵的精神:敢为天下先!



………【第一百〇四章 遗憾】………

    参差不齐才是美。

    ——罗素

    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失落的,哀伤的——我们叫它遗憾。人们往往只念着它的冷酷无情,诚然,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日月光华,周道如砥,生命依然以她一贯的步伐向前流逝,于是人们高唱着“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偶尔在行程中蓦然回首,我发现:遗憾真的很美,遗憾造就了美,遗憾衬托了美!

    激昂蓬*的瀑布是遗憾,是一条原本快活奔流着的小河在某地突然失去了河床,那是一种残缺……然而谁又会在意呢?决了堤的小河失去了束缚的桎梏,小水珠儿在空中自由挥洒,折射出阳光里藏匿的七色彩虹,向世界昭示着自己的生命力依旧顽强和鲜活!小河的遗憾造就了瀑布的磅礴,谁又能说这不美呢?此时此刻我不得不佩服“遗憾”的神来之笔,“技艺灵怪矣哉!”大自然的美型师你“遗憾”是不言而喻的了。

    “红楼生香笔墨稠,踪寻迹觅涓成流。”《红楼梦》是遗憾,这个凄美绝伦的故事,这部哀怨缠绵的史诗在*前夕的戛然而止曾令多少人儿把泪珠从冬流到了夏。然而谁说没有结局的收束不可贵呢?随着《红楼梦》续写的诸多版本接踵而至,随之而生的红学蓬*发展……曹雪芹后40回的遗落并未使著作的光辉被历史磨得褪色,与之相反,结局的遗憾给了人们更多的探索与遐想空间,一个人的遗憾换来的是几千几万种闪闪发光的思想!《红楼梦》的遗憾是美的,它投影出的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闪光。

    凋谢的鲜花是遗憾,绽放时的光鲜与荣耀随着零落而香销玉陨,陷入无边的寂寞。然而贬官南下的龚自珍依然吟咏着“*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为她祭奠。化泥成尘,是花的遗憾,而这更是事物新陈代谢的轮回过程。花的陨落给了种子,果实新生的机缘,这遗憾是孕育着活力与生机的,它亦是美的,一种充满着贡献精神的美……

    遗憾不仅是造就美的画笔,也是衬托美的绿叶。曾今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穷人家的女孩抱怨自己的鞋子不漂亮,旁边一乞讨的残疾老人说‘幸福些吧,至少你还有双穿鞋的脚!’我不喜欢这个例子,它有些过于残忍,但人们真的也只有在血淋淋的鲜明对比下才能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的幸福与美好。于是,我们需要遗憾。

    维纳斯,那个美丽得让世人啧啧称奇的女子,她的惊艳不仅仅是来自于容貌的姣好,而更多的,是那掩盖不了的瑕疵——断臂。正是这一巨大的遗憾衬托了这座雕塑,美与憾的强烈反差,使维纳斯举世闻名。古代文人的诗赋里又何尝少得了这样的例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诗风的清逸闲适缘于自己仕途不得志的遗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词里的情深意浓,归属与弟久别未见的遗憾;“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字间的脉脉情意,源自与丈夫分别两地的遗憾;“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赵佶的悲慨幽咽,缘起故国沦亡的遗憾……

    许多东西都是美的,但因为美得平凡,所以需要一些点缀。遗憾就是人生的点缀。套用雪莱的话来说‘遗憾的冬天来了,成功的春天还会远吗?’……所以,在人生的旅行中累了,不妨回头看看它,千万不要叹息懊悔,遗憾真的很美!



………【第一百〇五章 美酒与糟粕】………

    有则寓言说到有人用糟粕酿出了所谓的“美酒”,结果遭到别人的耻笑。可是,现在许多国人将祖先精酿出的真正的美酒当成糟粕,这不得不令人叹息呀。

    中国人到了我们这一代,实在是厉害。我们一直用真理武装着自己,自以为是的认为干什么都可以的。上个世纪初,我们中国人一面剪辫子,放小脚,这无疑是好事,一面拆庙砸菩萨,打倒孔家店,这好不好就很难说了。这以后,破字当头,一路拆拆拆,拆到现在,不知还剩下多少精酿的美酒。北京古城的城墙没用了,拆得利索。推土机把老房子成片地推倒了,不知各家各户是否来得及带走些美酒呢?

    想起我小时候到北京旅游,在颐和园的寺庙边休息,看到了墙上有许多被“砍头”的佛像。当时我还小,不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我学习了初中历史,我才知道这是文化大革命那十年浩劫的产物。同时也知道了当时毁灭他的理由——封建迷信。佛教、佛学,可能真的有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建筑不是的呀。在那十年间许多佛教的艺术珍品就被认定为糟粕,被认为是封建迷信,也就被无情的破坏了。

    说到“打倒孔家店”,我认为实在是荒谬。把孔庙砸了,把儒家的书籍毁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摒弃封建迷信吗?不可能!儒家学说在封建末期确实是有许多禁锢先进思想的地方,可是我们不能一竿子全部打死呀。我们应该摒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荒谬理论,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语句却怎么也不能说他在历史上起了负面影响。幸好中国人最后没有将他们抛弃,所以我现在还知道有这样的句子,有这样的孔家经典。

    现在中国人仍旧没有停下破坏的脚步,许多明清时期幸存的民居,因为他们的“没用”,所以成为了破坏的对象。

    让我们相形见绌的是美国人的态度。美国人历史短,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少,即使这样,他们也曾经把“没用”的老房子用推土机推掉。可是他们后来很快知道这是做了一件傻事。所以他们到现在总是保留着过去的许多东西,包括旧民居等等。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美国有博物馆,不惜花费上亿美元的价钱将一栋中国的旧时民居完好无缺的搬运到美国。我庆幸现在我们不需要像他们一样花费大价钱去干这种事,但是如果有一天,由于我们,中国的旧时民居没了,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

    看清什么是糟粕,在决定对他的破坏吧,否则后代再也别想尝到醇香的美酒。



………【第一百〇六章 重量】………

    自放假开始本人作息时间大乱。而且一天比一天乱,终于到了累了就睡饿了就吃完全无视白天黑夜时钟变化的程度。眼看就要开学,心想,在这么下去坠入“猪栏梦想”不说,上课定然堕落成学校闻名的“觉皇”一族,为人不耻。于是发奋改过自新决定早睡早起。今天早上某个时间,闹钟声大作,左手下意识一扑,按照常理应该正好将闹钟的电池打掉,声音从此成为绝唱。可是竟然落空,闹钟声继续绕梁。我意识到睡觉前将闹铃定在一个不切实际的时间上,无异于一场自虐。苦于懒得张眼,于是瞎子摸闹钟开始满床乱摸。数摸不中心中大不爽,决定开灯找到它并将其砸碎。开灯之后闹钟意识到了危险降临,原来嘈杂大作的脑铃声竟然戛然而止,环顾四周连闹钟的物质形态都不翼而飞。一看挂在墙壁上的挂钟——疲劳程度直接影响智商,睡眼惺忪竟然看了半天没看懂。算了蒙头继续睡。

    众所周知所谓回头觉是极其容易睡着,而且一旦睡着往往不容易醒。等我在此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十点钟的样子。此时我虽然已经醒来,智商水平只怕还停留在做梦的阶段,竟然躺在床上开始考虑要不要马上起来。而且这一考虑就是十几分钟……等我智商恢复正常的时候大叹刚刚的思维难以理解。虽然极其想必上眼睛继续睡觉,但是还是在心中默念了几遍“人不可以有惰性”就翻身坐起开始穿衣服。

    我无奈的想,人总是有惰性的。起床之前的那一句话是没有逻辑的。这个时候我身体里面的惰性可能正在开心地笑。米兰·昆德拉说,人之所以有惰性,是因为身体有重量。我开始认为,人的所有不幸都是缘于这个重量。我们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我们是人,除了神性的存在,还有不可抛弃的物质需求。

    全世界的神都有一个爱好,就是按照自己的样子,用二氧化硅加腐蚀质什么的捏成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对着她们打一个饱嗝,并且胡说这是什么生命气息。然后这个东西被称之为人。给了这个东西一个难以抗拒的重量,这重量伴随着人的一生,伴随着他们做任何事情,伴随着他最终老死还原为二氧化硅和腐蚀质。而自己,却没有可恶的物质形态,没有重量,所以可以在全世界的人面前逞大,并且号称自己是唯一的真神,让人们膜拜,并且定下各种各样的规矩,指挥教众*异教徒。

    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饥饿,疾病,死亡,离别。甚至几乎难以避免的被迫体验一种叫*情的毒品依赖,它给人极大的满足感,也给人极大的痛苦。女人从此渴望着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男人则不得不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量。高尚的人把自己的重量转移到了所谓低*的人的身上,并且自我标榜说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低*的人由于无法承受这种重量而被道德地*掉。

    人们为了争夺什么活着抛弃什么开始互相杀戮,一种人把另一种人从自己的家园赶到了贫瘠的荒原,一种人为了掠夺把另一种人残忍的成群的杀掉,然后把他们的耳朵割下来装到麻袋里,一种人为了权利欲的实现把另一种人抓紧集中营然后用毒气毒死,扔进焚尸炉。一首叫做《WHEREISTHELOVE(爱在何处)》的歌里面这样唱:“人们杀戮,人们死去,孩子们受伤,你听到他们哭泣。你能解释你的布道吗?你能挨打不还手吗?”人们直接或者间接的杀死别人的时候,自己有时候还标榜说,我是为了国家!或者,我是为了人类!或者,我是为了报仇!或者,我是为了种族进化……

    我不得不苦笑,这重量,我准备随时抛弃它。



………【第一百〇七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直很喜欢李宁的一句广告词“东方的,看我的”,觉得其中有一份坚定、一份执着。

    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念民谣,咿咿呀呀地学,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抑扬顿挫地十分好听,就成天跟着大人们念。长大些就开始背唐诗宋词,虽古奥难懂,却也琅琅上口,于是学着诗人模样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再后来,也就是现在,学会品词尝句,看看散文,看看小说,自己也时常作文,生活当中更是时刻体会着汉语的魅力。十几年来受汉语的熏陶,让我深切体会到汉语的博大精深,这哪里又是三言两语说得尽,道得完的呢?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侵略中国,英语就开始在*上推广,当代学习英语的风气更是愈演愈烈,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婴儿,都难逃一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英语考级人数,更是成倍增长,一些英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英语,这个到神州大地上的外来客,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啊!

    全民普及英语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无疑是好的,但这必须建立在能很好掌握母语的前提下进行。汉语才是中国人的母语,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的!本末倒置的悲哀,只会使中国心、中华魂侵蚀殆尽。

    中学生五个早自习中拿三个来读英语;随手拿本英语字典背单词;大学花一半的时间学英语,考英语四级试,这无疑都是学英语的病态表现。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上大量网络语言对汉字的亵渎;书写错别字的普遍现象,以及大量广告词不负责任地将成语、俗语、名人名言进行窜改。然而全球范围内,却正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不得不说,汉语,在自己的家乡失落!

    比起国外那些由毫无意义的符号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