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鳌笑道:“大帅,您不提这茬儿我都不好意思说,小兰生孩子那会儿就在府里,承蒙两位夫人照顾就不说了,光给孩子的赏就不知多少,而且每次去都赏,搞的小兰都不好意思带孩子进府了,怕人说我们是贪图夫人的赏赐。”
“笑话!谁敢这么说!我先不说咱们之间的关系,就说小兰,小兰是从我府里出来的,我就算是她的娘家人,娘家人照顾自己的孩儿谁敢多嘴。”李景道。
顿了顿,李景接道:“你不要管别人怎么想,该怎样就怎样。我跟你说,他们要能像你一样兢兢业业地做事,我一样这样对待他们。”
“大帅对我有救命之恩,又提携我做了高官,现今又如此照顾我的家人,兄弟我真是不知如何才能报答大帅。”张鳌感慨道。
李景摆摆手:“我救你乃是私谊,提携你是因为你做事踏实认真,照顾你的家人是为你解后顾之忧,可不是存了私心。”
张鳌摇摇头:“不管怎样,做兄弟的这辈子就算是给大帅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大帅的恩情。”
“呵呵,我不要你做牛做马,我要你做我的好兄弟,我要你做大明的好官员。”李景笑道。
随即李景摆摆手道:“好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是!那我回去做事去了。”张鳌急忙起身说道。
李景点点头,张鳌行了一礼,疾步出了书房。
就在张鳌出门之时,苏衡恰好正门,看见张鳌的神情不由一怔,随即侧身相让,待张鳌出门,苏衡快步走到李景面前将公文放在李景的书案上,然后奇道:“学生刚才看张大人的眼睛有些发红,张大人出什么事了么?”
李景闻言不由愕然,过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道:“张兄弟是性情中人,刚才说了些陈年旧事,有些动情了。”
说着从桌案上拿起公文问道:“都是哪里发来的?”
苏衡指着最上面一封公文道:“这一封是吕宋的张大人发来的。”
“张大人?是张理么?”李景说着拿起公文仔细地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李景面露微笑道:“呵呵,老孙很会办事啊,居然让张理给我发这封公文,真是难为他了。”
“张大人怎么说?”苏衡笑问道。
“张理到了吕宋以后,孙猛便把政务全交给他了,包括从西班牙人那里收缴的钱财也一并交给张理处置,然后张理又请孙伯雅派船把那笔钱财运了回来,这三人兜兜转转给我绕了一圈。”李景笑道。
“三位大人都是明白人啊!”苏衡笑道。
李景笑了笑:“不管他们是否有别的心思,至少面子上互相是过得去的,这样吕宋的事情我就放心了。”
沉吟了一下,李景接道:“你给张理回封信,就说吕宋的事情按原定的目标去做,让他跟两位孙大人好好配合。”
苏衡闻言心中不觉有些奇怪,不知李景为何让自己给张理写这样一封回信。
见苏衡表情有异,李景笑道:“张理给我发的是公文,就是说吕宋方面的事情他自己可以处理,不然的话就是写私信了。既然这样,咱们就没必要多问什么,问多了,反而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苏衡闻言这才恍然。
接着李景又拿出第二封公文,却是陈大虎发来的。
公文中说,江浙地区今年的粮赋征收的还算顺利,不过可能达不到去年的水平,大概要比去年少四十多万石粮食。
但是军屯耕种的粮食除去军中的消耗,大概能结余二百万石左右。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今年山东和河南发生了蝗灾,江浙地区往灾区调运钱粮,军费吃紧,因此只招募了五万屯田士兵,而靠五万人根本种不来那么多地。
根据现在的情形来看,来年招募士兵的军饷依然有些吃紧,因此来年不准备继续招募屯田军,希望能调拨一批耕牛过来。
看完公文,李景轻轻叹了口气,真是世事难料啊!本来陈大虎的计划是不错的,可谁能想到河南和山东会出现蝗灾,一场蝗灾,令江浙两省的钱粮一下子吃紧起来,以至于影响了募兵屯田。
第669章 财政战略()
想了想,李景对苏衡道:“给大虎回信,就说来年我想办法给他调拨几千头耕牛,屯田的事情不用担心,但是士兵要继续招募,这些士兵招募以后我要派往别处。这件事要他抓紧办,最好今年就能办妥。告诉他,军费让他从今年江浙的赋税当中取一部分,剩下的我帮他解决,养几万士兵总比抵御一场蝗灾的困难小吧?”
“是!”苏衡忙道。
接着李景又拿起第三封公文,却是后勤部向户部要求调拨银钱的,户部无法解决,把公文转到李景这里。
李景看完信不由苦笑了一下,这个沈正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两摊都由他该管,偏偏要做这些表面文章,然后把事情推到自己身上。
想了想,李景心中了然,定是沈正知道吕宋方面要解一笔钱进京,于是便想出这个法子让自己把这笔钱拨给他。
看了看沈正公文中附带的欠款清单,最大头的却是张嫣的制衣厂,军装这一块就欠了五十多万两银子。
李景挠挠头,自己好像答应张嫣,吕宋的钱到京以后就把这笔钱支付了,看来这笔钱自己没捂热乎,就得发下去了。
苦笑了一下,李景对苏衡道:“一会儿你通知杜大人,让他调一百万两银子的纸钞给沈正,回头吕宋的银子到京就直接入银行的库。”
苏衡闻听急忙记录下来。
接下来几封公文基本都是一个调调,都是要钱的。
李景粗略地算了一下,吕宋解回京的银子根本填不满这么大的窟窿,最后还短缺六十多万两银子。
看完公文,李景轻轻叹了口气,到了年末,各地都要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两年,李景通过各种手段使国库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十余倍,但是开销也比以前增加了数倍,每年国库都没有结余,甚至还略有亏欠。
李景知道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底子太薄,旧账亏欠的太多,想一下子扭转国家财政的形势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一点法子没有,想减少财政开销最好的办法就是削减军队,减少军费开支。
但是李景宁可咬牙坚持,也不愿削减军队,要知道大明幅员辽阔,一百多万军队根本就不算多,按李景估算,至少两百万军队才够用。
另外削减军队容易,可是等需要军队的时候,临时抓壮丁是不行的,一名士兵至少要训练两年时间才能拥有战斗力,而两年以后,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再一个,大明现在最大的麻烦是每年都有天灾,以至于国家连存粮都没有,可以说钱粮两项严重地制约了李景的对外战略。
大明现在基本上没有可节流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源。
而钱粮两项当中,粮食无疑更重要,所以李景要占领河套,移民辽东,开辟新的粮仓。只要解决粮食问题,李景最大的顾虑就没有了。
然后就是财政问题。
大明现在的财政来源基本上已经固定,除了盐茶等国家专卖的产业,剩下就是农税和商税两项,而农税是不稳定的,要看老天爷照不照应,最终财政来源靠的商税。
虽然大明国内的商税每年都略有增长,但是增幅并不大,因为商业发展要靠产能,产能得不到提高,商业就发展不起来。而大明现有条件,产能是不可能大幅提高的,也就是说商业发展缓慢,这样一来,商税自然不会大幅增加。
那么想增加财政收入,就得另想办法,而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对外进行掠夺,其次是对外贸易。
现在看来,对外掠夺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仅仅一个雅加达就为李景解决了老大的难题,随着吕宋被逐渐占领,掠夺的财富会越来越多。
对外贸易这一块也开始有了眉目,荷兰基本上已经成为大明的贸易伙伴,等荷兰尝到了甜头,必然会带动欧洲其他的国家。
大明只要把满剌加海峡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欧洲那些国家见无法以武力打通东南亚的通道,就只能通过贸易来取得东南亚的物资。
可是要想完全控制住满剌加海峡,就必须加大满剌加方面的军力投入,而现阶段往满剌加投入军力显然是个赔本买卖。
如何能让满剌加不成为大明的负担呢?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满剌加成为大明和西方国家贸易的中转站。
如果这个物资中转站建立起来,那么西方国家就不必万里迢迢地到大明进行贸易,只需到满剌加就可以,虽然利润肯定会减少很多,可是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前一艘船从欧洲到大明一年只能往返一趟,有了这个中转站以后,一年有可能往返两次。多跑一趟,利润只多不会少,欧洲方面必然更愿意在满剌加地区进行贸易。当然,如果那些商人不怕浪费时间的话,来大明进行贸易也没有问题。
见李景眼看着公文,但是心思明显没在公文上面,苏衡知道李景心中又有想法了。
轻轻叹了口气,跟李景接触的时间越长,苏衡对李景越佩服,这个人每每迎难而上,性格之坚韧实是罕见,偏偏不是一味蛮干,再大的难题,这个人总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见李景书桌上的茶早已凉了,苏衡转身出去给李景倒了杯热茶,然后轻轻放在李景的桌上。
李景见了,冲苏衡微微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对苏衡道:“把满剌加的地图找来我看看。”
苏衡闻言,急忙从书柜中找出满剌加的地图,然后铺在书桌之上。
李景俯身认真地看了起来。
满剌加海峡总长两千余里,西北部最宽处大约七百余里,东南最窄处不过七十里,满剌加城便位于最窄处的海峡北岸。
以现在各国的海军实力,只要扼守住满剌加城,便可以控制满剌加海峡的通道,但是从长久来看,却必须把南岸也占据才行。
不过根据郑芝龙送来的满剌加周边一带的资料来看,满剌加海峡南岸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远不如北岸,因此南岸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南岸建城的话投入实在太大。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重新把目光放回北岸,如果暂时无法在南岸建城,那就不能只局限于满剌加一个城。
满剌加东部是柔佛王国,最东面为淡马锡岛,即后世的新加坡。
淡马锡岛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只是这时要占据这里得先消灭柔佛王国,然后利用柔佛王国的人力在淡马锡岛建城。
如果能在淡马锡岛建一座城,那么就可以与满剌加城互为照应,也能更好地控制住满剌加海峡。
等到条件成熟,就在满剌加海峡的南岸选择一处合适的地点再建一座城,这样两岸同时控制,满剌加海峡便不虞有失。
默默盘算了一会儿,李景对苏衡说道:“派人给郑芝龙送信,让他抽调部分战舰配合刘洪向柔佛国发起攻击,如果柔佛国不投降,就将之消灭。”
“啊?这时候还对外开战啊!”苏衡闻言惊道。
李景摆摆手道:“我准备把满剌加建为大明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转站,这样一座集军事与商业于一身的战略要地,周边岂能有不臣于大明的政权存在?
如果西方国家联合柔佛国,则我海上陆路同时受敌,那时应对起来更麻烦,不如趁现在就把柔佛国灭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建立中转站上面了。”
苏衡闻言恍然道:“原来大帅是这个打算,刚才吓学生一跳,学生以为……以为……”
“以为我一时不打仗,心里难受是吧?”李景笑道。
“学生不敢。”苏衡忙道。
李景笑道:“我是当兵的出身,喜欢打仗不假,可也没到这种程度。”
轻轻笑了笑,李景接道:“打仗要打有意义的仗,对我们来说,能保证大明安全的仗,就是有意义的仗,能为大明创造价值的仗,就是有意义的仗。台湾之战,澳门之战,吕宋之战,以及这一次对柔佛之战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大帅虑事眼光长远,学生叹服。”苏衡道。
李景摆摆手:“这事儿要抓紧,争取明年解决柔佛国,然后利用柔佛国的人力物力把满剌加建为一座坚城,同时为了不令满剌加成为孤城,我还要在淡马锡岛再建一座城,与满剌加互为照应,共守满剌加海峡。”
“呵呵,只要不用大明出钱就行,现在大明实在是无力在那么远的地方建城了。”苏衡笑道。
李景笑道:“你以为我傻啊!从大明往满剌加运送人力物资,那还不得赔死?不让这些蛮夷出钱出力,让谁出钱出力?”
苏衡闻言不由轻笑起来。
李景沉吟了一下接道:“打仗要和建中转站一同进行,不能等米买回来再烧水,你派人把顾秉有找来,我有事要跟他说。”
苏衡急忙应是。
说完苏衡转身出了书房,命人传唤顾秉有,然后回来在一旁的桌子上提笔给郑芝龙写了一封书信。
写完之后,苏衡将书信交给李景,李景粗略地看了一遍,用上印,让苏衡马上派人发出去。
第670章 做大商家()
过了一会儿,顾秉有匆匆赶来。
给李景行过礼,顾秉有忙问道:“大帅有什么事情吩咐?”
李景摆摆手,示意顾秉有免礼就座,然后说道:“是这样,我准备在满剌加建一个大明对外贸易中转站,就是把大明的一些物资运到满剌加,让外国人在满剌加就能买到他们需要在大明才能买到的物资。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卑职身份卑微,如何敢妄议这样的国家大事。”顾秉有忙道。
李景笑了笑:“你是商人出身,我要做的这件事正需要商人帮着拿主意,要是问朝廷那些文人出身的官员……嘿嘿!那不是问道于盲么?”
“沈大人也是商人出身,而且沈家的生意遍布天下,要说经商,卑职就是拍马也追不上沈大人。”顾秉有忙道。
李景摇摇头:“我岳父年纪大了,而且如你所说,沈家的生意遍布大明,我不想沈家在海外再插一足,水满则溢,过犹不及啊!”
顾秉有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沉吟了一会儿,顾秉有起身拱了拱手道:“大帅,有句话卑职不知当不当说。”
李景笑了笑:“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顾秉有道:“多谢大帅,是这样,以卑职看来,商家能做大不光对商家有好处,对国家也有好处。”
“哦?说来听听。”李景笑道。
顾秉有拱了拱手道:“大帅,商家做大以后对自身的好处显而易见,卑职就不多说了,卑职只说说对国家的好处。首先,商家做的越大,说明他挣得钱越多,那他为国家缴纳的赋税就越多。而且朝廷管理一户大商家,肯定要比管理很多小商家轻松。另外,商家做大以后,很多事情朝廷可以交给商家去做,能节省很大的费用。”
“这话怎么讲?”李景饶有兴趣地问道。
顾秉有道:“卑职打个比方吧。就像去年大帅对辽东用兵,所有的后勤物资都是由后勤部负责,而后勤部则是派了一部分部队,然后还雇佣了一大批民夫往辽东运送。是吧?”
李景点点头:“不错。”
顾秉有道:“根据卑职的计算,单就往辽东运送粮食这一项,朝廷至少要多消耗四成以上的粮食。”
李景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你算的没错,后勤部队和民夫千里迢迢往前线运粮,自身必然要消耗一大批粮食,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办法!朝廷可以让粮商往前线运粮,等粮商把粮食送到再付粮款。”顾秉有道。
“让粮商运粮?”李景闻言不由沉思起来。
“大帅,其实卑职刚才算的只是后勤部队和民夫在运送时消耗的粮食,还没把储存粮食的损耗算在内,如果把损耗也算进去的话,应该能达到五成甚至还多。
让粮商给军队提供粮食这一成损耗就没有了,而且粮商运粮,必定会用最节省的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把粮食送到前线。卑职跟您说句实话,要是卑职往前线运粮,最多只需消耗两成粮食,就是说至少能为朝廷节省三成的粮食。”顾秉有道。
“等一下,你刚才说国家储备粮食能有一成的损耗?怎么会损耗这么大?我在平阳府的时候,好像没有这么高的损耗吧?”李景疑惑地问道。
顾秉有笑道:“大帅,这个损耗是正常的,要知道光虫吃鼠咬就能去掉半成,然后粮袋破损,发霉腐烂至少又是半成。
至于您在平阳府的时候粮食损耗低,是因为您对粮食远比别处重视,卑职听说,粮库的地面都是用水泥铺就,老鼠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