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叹了口气道:“可能是继祖和继宗两人擅自做的主。”

    沈正闻听勃然色变:“这两个混蛋想干什么?这么大的事情竟敢擅自做主。济民,真是对不住了,我本想让这两个小子历练一下,不想出了这么档子事,你放心,我马上把这两个小子赶出山去!”

    沈正不能不生气着急,把两个侄子带到山上历练是他的主意,安排他俩收税也是沈正的主意。

    沈正让这两人上山历练,也没想着让他们能做什么大事,他们自家的生意都做不好,沈正自然不会让他俩到景记车马行和景记钱庄管事,沈正给他俩安排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把他俩安排到张鳌的手下,负责帮张鳌收税。

    红山岭的税收工作非常简单,家里有人是正兵或者匠人的住户交半成的粮食,家里没有正兵和匠人的住户交一成的粮食。

    粮食是定额,番薯亩产按两千斤,马铃薯亩产按一千斤,玉米亩产按六百斤计算,只交粮食就行。

    这个工作简单到了极点,只要会算账就行,而且算得是最简单的账。

    沈正万万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工作,这两人居然也能干砸了,不是他们不会算账,而是他们竟敢擅自做主更改税率。

    山上的税率执行两种标准是李景想出的主意,为的是提高士兵的地位,为了让当兵的和做工的能有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当兵,愿意做工。

    不想这两个人居然把税率给改了,这件事的后果有多严重,沈正十分清楚,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兄弟们的心态。

    就在沈正一脸黑线,准备好好教训沈继祖和沈继宗一顿的时候,忽听门外传来急匆匆地脚步声,接着便听一人说道:“柱子,大哥在里面么?”

    “在,高大哥稍等,我通禀一声。”柱子说道。

    听到高奇求见,李景提高声音道:“高奇是吧?进来!”

    高奇听了推门而入,看到沈正也在明显怔了一怔。

    “什么事这么急?高兄弟,这边坐。”李景指着旁边的座位说道。

    高奇对李景和沈正张鳌抱了抱拳,坐下后看着沈正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

    沈正忙道:“跟沈某有关么?那我出去!”

    高奇吓了一跳,忙道:“不是,沈叔您说哪里话,是继祖和继宗的事儿。”

    “是为了税收的事情?兄弟们不满么?”李景皱眉道。

    高奇摇摇头道:“不是,是我的执法队今天看到继祖和继宗二人带人下山勒索财物,他们不敢做主,急忙告诉于我,我不敢隐瞒,特来通知大哥!”

    李景闻听气极而笑:“勒索财物?好家伙,这可真是把自己当成土匪了,而且比咱们当的还要正宗!”

    “执法队有没有把他们抓回来。”沈正忙道。

    高奇点点头:“带回来了!”

    听高奇说带回来了,李景就知道执法队这是没敢抓人。

    “好!好!先是孙猛的家人要当官老爷,官太太!现在是我的小舅子,我岳父的侄子去勒索财物,擅改税率!全是首领的家人,当得好表率啊!是不是觉得我李景手中的刀钝了,还是以为我不会杀人了?”李景怒道。

    看到李景一副杀气腾腾地样子,高奇急忙说道:“大哥息怒,继祖和继宗触犯了山规,咱们得按律制裁,不可擅开杀戒。”

    李景摆摆手道:“这两人是我的亲眷,不必容情,高奇你亲自带执法队把他二人押到被勒索的人家,当着这家人的面打他俩四十板子,然后召集山上众兄弟,把他二人给我枭首示众。”

    “大哥,手下留情啊,他二人是沈叔的侄子,是沈家二爷的儿子,当初山里困难,沈家倾全家之力资助咱们,于咱们山寨有大功啊!大哥,千万不能杀啊!”高奇急忙跪倒在地求道。

    沈正也急忙求道:“济民,千错万错都是老朽的错,当初不该把他二人弄上山来,济民,你看在老朽的薄面,就饶了他们这一遭吧!”

    见沈正老泪纵横,李景急忙起身去扶沈正:“岳父,这可使不得,您是我的岳父,就是我的父亲,岂有长辈求晚辈的道理,快快请起!”

    “济民,你若把我当成父亲看待,就看在我的面子,放过他们吧,不然我以后哪里还有颜面跟二弟见面!济民,我求求你!这样,你把他俩交给我,我必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沈正扯着李景的手臂说道。

    看到沈正苍老的面容和渐渐发白的头发,想起这几年沈正没日没夜的操劳,李景长叹了一口气:“岳父,您老放心,我答应您了!您再这么着,岂不是要折杀我么?”

    “多谢济民手下留情,我这就去把那两个畜生抓来!”沈正大喜道。

    李景摇了摇头叹道:“高奇,张鳌,这事儿你俩去处理吧,根据咱们的规矩,正兵和匠人的家眷犯了律法,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等大罪,依律减半处罚,这二人是沈家的家眷,沈家于山中有大功,这两人的处罚也减半吧。”

    沈正急忙说道:“这事儿我来处理,济民能饶了他们的狗命已经是开恩了,岂能再处罚减半?何况山里谁不知道我沈家的子弟就是济民的亲戚,咱们可不能做掩耳盗铃的事情。让别人笑话咱们徇私枉法!”

    李景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就按我岳父的意思去办,另外,张鳌,你下属犯错,你难道没有责任么?罚你三个月的薪饷你可认罚?”

    张鳌点点头,急忙跪倒说道:“兄弟知错,罚饷三个月太轻,罚我半年吧,我再去执法队那里领二十板子。”

    李景摆摆手笑道:“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过那二十板子就免了,山上诸事繁杂,打你二十板子谁来管事儿?你可别想借此偷懒!”

    “多谢大哥,不过该罚的还是要罚,张鳌绝不会借此脱责!”张鳌忙道。

    李景笑道:“这可是你自己讨打,以后可别怪我。”

    张鳌急忙摆手道:“不怪,不怪!”

    李景点点头,向高奇递了个眼色。

第146章 是好事也是坏事() 
高奇马上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让自己通知执法队,打板子的时候轻一些,别伤着张鳌。

    沈正笑着接道:“张鳌是我的副手,他罚饷半年,我身为主管也脱不了责任,我罚饷一年吧,不过我年纪大了,这板子我是不想挨了。”

    李景摇摇头笑道:“您的饷就不用罚了吧?大家都知道这山上的钱就是您老的,罚您的钱好像没什么用处吧?”

    沈正摇摇头道:“这不是借着此事立规矩么?我总得做个表率吧!”

    李景想了想,点头同意。

    随即李景接道:“今天这事儿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家务必要事先通气,不要互相猜疑,这样就避免了有人从中上下其手,从这点来说,今天的事情也算是一件好事儿!”

    沈正等人连连点头。

    随即沈正等人起身告辞,处理各自的事宜。

    张鳌先去执法队领了二十板子,然后一瘸一拐地带人挨家挨户赔礼道歉,同时询问各家是要粮食还是要钱、要粮,就把多增收的粮食退回来!要钱,就按市价支付多收的那部分粮食款。

    不过大部分人家都表示,多征收的算他们主动上交给山上的。

    对这个结果张鳌十分欣慰,不过张鳌最后还是付了钱。

    而沈正则亲自带着执法队押着两个侄子和跟着侄子一起下山的几名土匪来到被勒索的人家,沈正给人赔礼道歉之后,当着这家人的面把这些人狠狠地打了一顿。

    打完之后,沈正命人把几个人抬到山上,然后让高奇把山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又打了侄子八十大板。

    这两个小子挨了一百多下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事后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身下地。

    等他俩的伤刚好利索,沈正便命人带他俩去干活儿,种地,伐木,搬石头,什么活儿累干什么。

    听说两个小舅子整天累得跟死狗一样,李景笑了笑,心道:“对待这些纨绔就得让他们多吃些苦,不然的话永远别想成器!”

    。。

    就在李景励精图治的时候,朝局再次出现变化。

    崇祯元年七月的时候,崇祯于平台召见袁崇焕等大臣商议对策,后称平台召对。

    袁崇焕上五年平辽之策,崇祯大喜,遂启用袁崇焕任蓟辽督师。

    不想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

    听说毛文龙被杀,袁可立扼腕长叹道:“建奴从此再无牵制,袁崇焕绝非帅才!”

    李景闻听默然。

    袁崇焕此人擅长战术,但说到战略眼光跟他的老师孙承宗和袁可立相比则相差太远。

    当年袁可立任登莱巡抚,对毛文龙抚慰有加,为的就是让毛文龙在后方牵制建奴鞑子,令建奴不敢轻举妄动。

    而袁崇焕却杀了毛文龙,令建奴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杀人的理由更是莫名其妙,袁崇焕杀毛文龙只是因为看毛文龙不顺眼,这不滑天下之大稽么,这是一军之统帅能做的事么?

    可以说,不仅是战略眼光,就连气量,袁崇焕也差得远了。

    袁崇焕在辽东殊无建树,而陕西方面却闹翻天了。

    自崇祯元年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人举旗造反之后,又有无数人举起了反旗,其中许多人名李景根本就是闻所未闻。

    当然这些人起的也不是人名,李景不知道也不足为怪。

    根据马五的情报,造反的头头儿们的名字如下:神一魁,飞天虎,飞山虎,混天王,王和尚(后来李景才知道这个人就是王自用,还一个外号叫紫金梁,这个人比较出名),黑杀神,大红狼,小红狼,一丈青,上天龙,过天星等等。

    这些人带着无数饥民到处流窜作案,数月间连克数座府县,朝野震惊,崇祯动怒,责令陕西巡抚围剿。

    不过围剿并没有多大用处,这拨灭了,那拨又起,按下葫芦浮起瓢!

    这群流寇在陕西折腾了两年,最后,崇祯任命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平叛,杨鹤采用抚剿并用,以抚为主的手段,终于取得一定成果,大部分农民军投降,剩下一部分农民军进入山西境内。

    但是由于杨鹤拿不出粮食赈济灾民,这群流寇只消停了不到半年又开始造反。

    而在崇祯二年十月,没有了毛文龙牵制的后金,由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绕道蒙古进关,十月末抵达遵化,袁崇焕居然仅派赵率教带不足万人增援,十一月初四一战,赵率教战死,全军覆没,遵化失陷。

    次日袁崇焕得知消息,亲率大军,前去迎战皇太极。

    十日,崇祯罢兵部尚书王洽,启用孙承宗,然袁崇焕不尊号令,拒不执行孙承宗的命令。

    直到后金兵临北京城下,崇祯下诏勤王,袁崇焕才回援京师,永渠门一战,袁崇焕大败后金,后金退兵,不久袁崇焕被下狱问罪。

    十二月,后金卷土重来,满桂率部浴血奋战,重创金兵,后金再次退兵。途中攻占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处军事重镇。

    崇祯三年五月,孙承宗率部收复永平四城。

    同年八月,袁崇焕被杀。

    崇祯四年,杨鹤被罢免,崇祯启用洪承畴为陕西总督。

    。。

    红山岭议事厅,袁可立翻看着几年来马五收集的情报,心中感慨,一切跟李景说的一模一样,看来大明真的要亡国了。

    几年过去了,红山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过数年潜心发展,红山岭早不是当年可比。

    当年,李景手下能作战的只有六百来人,可现在光正兵就有三千人,如果算上辅兵,则有八千之众,这些兵大多是从陕西和别的地方收容过来的灾民。

    红山岭的财政现在已经不需要沈家来负担,景记商号每年上缴的银两养活一万来名士兵是富富有余。

    经过数年积累,红山岭现在拥有新式火枪五千支,其中正兵装备了三千支,备用两千支,子弹二百万发,火炮一百门,炮弹一万余发。

    而且经过数年时间的韬光养晦,李景,高奇等人的气度开始沉稳起来,另外年轻一代也逐渐成长起来。

    山寨渐入正轨以后,许多事情已不需要李景操心,有了空闲时间以后,李景就办了一个类似于军校之类的学堂。

    这个学堂的教官只有三个人,李景、袁可立还有高奇。

    在学堂中,除了高奇教的是基本的战术,袁可立和李景教授的大多只是一些古今战例,给大家分析得失,然后让大家分头讨论,最后在沙盘上模拟一些战局,再给出一些特定条件。

    比如一方地势有利但粮草或者军械不足,另一方则是地势不利但后勤充足,或者是一方人数占优,一方人员不足等条件,让这些人进行研究如何进攻最有利,如何防守最得当。

    柱子和虎头还有李一纯都是这个学堂里的成员,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李一纯更是出类拔萃,李一纯往往能依靠地利或者别的优势,将战局引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然后突出奇兵,出其不意的打败对手,李一纯的奇思妙想有时令李景和袁可立都意想不到。

    当然,在学堂中研究的都是纸上谈兵,实战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一切还需实战检验。

    柱子现在已经不再担任李景的亲卫队队长,而是开始独当一面。

    至于亲卫队队长一职则交给了虎头,李一纯由于年纪小,只在李景身边当个小亲兵。

    另外,李一纯改名字了。

    李一纯无父无母,每年过年的时候,李景都会把他接到自家过年,这一年,恰遇到虎头给李景拜年,李一纯见虎头叫李景为干爹,当时羡慕不已,便想拜李景为义父。

    袁可立对李一纯极为喜爱,当时便做主让李景收下李一纯这个义子,同时为李一纯改名为李定国,字宁宇。

    取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能跟李景的儿子续上字,因为李景的儿子叫安国。

    学堂之中剩下的学员虽没有大的出彩之处,但经过李景等人教诲,也算差强人意。

    李景将这些人全部下放到各支部队当中,给陈大虎等人作参谋,这也算一种变相提拔,等他们实战经验成熟,便可提拔重用。

    红山岭发展势头良好,本来按照李景和袁可立的意思最好是再攒两年,但是局势的变化让他们无法继续发展了。

    因为义军的首领王嘉胤死了!

    王嘉胤是各路义军的首领,不过此人的领导能力和指挥作战的能力却乏善可陈,在王嘉胤领导下,各路义军宛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频频被官兵击败。

    王嘉胤死了,王自用开始暂露头角。

    王自用的能力虽不比王嘉胤强多少,但是他知道如果继续各自为战的话,义军早晚要被官兵剿灭。

    于是在王自用的倡议下,各路义军组成联盟,奉王自用为首领,大家开始联合作战,作战时大家能互相呼应支援。

    义军开始联合作战,对李景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第147章 慈不掌兵() 
好事是由于义军攻势强劲,官兵的注意力完全被他们吸引,对李景这样安守本分的土匪则会放松警惕。

    坏事是,义军势力越大,官兵就会打得越狠,一旦义军在山西立不住脚,就会往河南流窜。

    义军现在的位置就在泽州的沁水和阳城一带,而且跟陵川的九条龙汇合,根据官军追击的路线来看,义军一旦在泽州一带坚持不住,就会南下进入河南境内。

    而从陵川南下,恰好经过李景的地盘。

    。。

    “济民,你对眼下局势有何看法?”袁可立放下手中的资料问道。

    李景拿出地图指点道:“先生,这两年朝廷对义军采用剿抚并用之策,虽然小有成效,但由于没有后续安抚手段,投降的义军总是降而复反,因此官兵肯定剿灭不了义军。

    眼下大批义军聚集在泽州一带,虽然义军总体来说出于守势,不过反击的能力也不容忽视,按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以我分析,用不了多久义军就会攻取陵川进入河南。

    一旦义军进入河南,那么咱们再想安心发展已不可能。另外这几年山里的人口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人了。

    我意北上占据陵川,先扼住晋城至河南的通道,以防义军南下,然后挥师西进,占据中条山一带。”

    “只为阻止乱军南下这么简单?”袁可立问道。

    这也是袁可立跟李景的区别,袁可立为官多年,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

    李景称王自用领导的农民军为义军,而袁可立则认为他们是乱军。

    李景摇摇头说道:“那自然不是,现在还不到咱们跟官军作对的时候,我希望能在陵川一带跟义军打一仗,趁机收编大量流民,有了人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