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满剌加进行‘交’易,可以大大缩短运输的时间,虽然利润被大明拿去很多,但是由于路途近了很多,船上的补给压力就轻了许多,一些原本没有能力来大明经商的荷兰商人也可以来满剌加进行贸易,多来一些商船,完全可以弥补利润方面的损失。
当然德包尔也要考虑本国商人的利益,因为荷兰商人不可能空船来满剌加购买物资,必然会携带本国的物资过来,而这些商人要想在满剌加进行贸易的话,最好是在满剌加城购买或者租赁商铺。
在跟荷兰商人认真商议了一番之后,德包尔向顾秉有提出荷兰人要占据满剌加城内至少四成的土地面积用来建设商铺和仓库等设施。
德包尔的要求完全出乎顾秉有的意料,他没想到德包尔竟然对满剌加如此有信心。
看德包尔无比熟悉的跟自己讨价还价,顾秉有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人会是一名政客,顾秉有更愿意相信德包尔是名商人。
顾秉有的猜测没错,德包尔虽然挂着荷兰国使节的名头,但的确不是政客,德包尔以前是台湾总督,这个总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任命的,并非荷兰正式官员,对于商业德包尔可比政务熟悉得多。
在得到德包尔承诺满剌加城那四成的土地由荷兰人出资建设以后,顾秉有急忙把这个消息汇报给李景。
如果说顾秉有考虑德包尔干出这么大的手笔是否有什么商业目的,那李景考虑的却是德包尔是否有什么政治目的。
不过李景实在是看不出德包尔这么做能有什么政治目的。
要知道满剌加现在驻扎有一万多名大明的‘精’锐部队,而荷兰向海外派驻几千人的部队都难,更遑论上万人的部队?就算荷兰能往满剌加派兵,可是荷兰敢保证一定能打胜?一旦失利,那可是万劫不复了。
至于荷兰想依靠强大的海军打败大明也不现实,郑芝龙麾下数百舰船每日在满剌加海域巡视,荷兰想武力夺取满剌加,至少要组织五十艘以上的战舰才行,但是凭荷兰这个小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调动这么多舰船,不是荷兰没有船,而是荷兰没有这么多的兵。
没有武力做后盾,荷兰人想玩‘弄’政治手段那是扯淡。
想不出荷兰人能有什么政治目的,又见荷兰人准备大力投资建设满剌加,李景思之再三最后答应了德包尔的请求。
随后李景亲自跟德包尔做了一次畅谈,并满足了德包尔提出的一些要求。
一个月后,李景和德包尔敲定了所有的细节,随后德包尔代表荷兰跟大明签署了一份令他日后无比风光,令李景日后饱受诟病的协议。
这份协议的内容是:首先,荷兰承认满剌加以及东南亚一带为大明的领土或附属国,荷兰不得派驻军事力量进入满剌加及东南亚地区,荷兰商人在东南亚的安全由大明进行保护。
第二,荷兰购买或者说租赁满剌加城四成的商业土地五十年的使用权,荷兰人的土地份额由荷兰人出资兴建。由于刚刚兴建的原因,第一年,荷兰向大明缴纳五十万两银子的土地使用金,第二年荷兰向大明缴纳八十万两银子的土地使用金,此后,荷兰每年向大明缴纳一百二十万两的土地使用金,直至协议到期。
第三,荷兰人购买或者说租赁的土地拥有转让权,大明不得干涉。
第四,为了便于跟大明进行贸易,荷兰在满剌加组建以东印度公司为首的商会,大明与荷兰的贸易由这个商会负责。同时,商会理事亦是荷兰的官方代表,可以跟满剌加的地方官府衙‘门’进行政治方面的沟通。
……
这份协议之所以令李景日后饱受诟病就在于第二和第三条,因为荷兰凭着这份协议,靠这四成的土地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单就转租商铺一项,每年就有数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不过当时李景并不认为自己犯了错误,毕竟当时国家没钱,想让荷兰人出资,不给他们好处肯定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兴建之初就拿到五十万两银子的土地使用金,也确实缓解了李景很大的压力。
当协议签好以后,顾秉有便带着李景给他安排的随行官员以及大明和荷兰的商人乘船赶赴满剌加。
将满剌加的事情处理完,李景制定的三年目标算是全部落实下去。
而没等李景休息两天,一桩小案子引起了李景的注意。
其实引起李景注意的案子非常小,若非机缘巧合,李景根本听不到这个案子。
起因是临近年关的时候,平阳府有人进京给李府送年货。
李景自离开平阳府以后,留守的官员每年都会派人进京给李景送些土特产。
由于知道李景不收地方官员送的礼物,平阳府每次都派李景当年的老兄弟进京,李景顾念旧情,不好不给这些人面子,只得收下这些人送的礼物。当然,这些人返回的时候,李景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给老兄弟东西,价值是他们送的礼物十倍不止。
今年平阳府派来的人是张二蛋,张二蛋是红山岭时就跟随李景的老人,按说从红山岭出来的,现在至少都是营总以上的军官,不过当年张二蛋犯了错误,被李景处罚,免了他的军官职务。
后来李景见张二蛋年纪大了,从士兵干起已很难晋升,便令他退役,在平阳府给他置办了一些田地,让他安稳度日。
跟张二蛋见面,李景免不了问起当年的老兄弟现在平阳府过得怎么样,其中便提到红山岭出来的另一位老兄弟丁狗剩。
丁狗剩和张二蛋当年跟随陈大虎执行李景的命令的时候,‘私’取了财务,同样被李景免了军官职务,随后不久便退役,李景已有多年没有见过丁狗剩了。
听李景问起丁狗剩,张二蛋便把丁狗剩的近况跟李景说了一下。
丁狗剩自从退役以后,便一直闷闷不乐,可能是由于心情的原因,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数月前更得了一场病。
当时请了郎中看过以后说并无大碍,说吃几服‘药’便会好,谁承想,丁狗剩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也未好转,非但没有好转,病情反而越来越重。
本以为是郎中看病不准,可谁知换了郎中看了以后,却说以前的郎中诊病并无错误,并说以前郎中开的‘药’方乃是对症下‘药’,无需更换‘药’方。
丁狗剩不相信郎中的话,认为要是对症下‘药’的话,身体早就应该好了,怎会越来越重?丁狗剩觉得这两人都是庸医,于是又找了一位郎中看病。
不想这个郎中的诊断与先前两位一样,看过‘药’方以后,也认为是对症下‘药’。
一个两个可能看不准,三个四个不可能都看不准,就算看不准,也不会判断丁狗剩得的是同一种病,开的‘药’方都一样。
这下丁狗剩起了疑心,把给自己看病的郎中都找来,问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
结果完全出乎丁狗剩的意料,经过重新诊断,又看过丁狗剩买的‘药’以后,几位郎中异口同声说丁狗剩买的‘药’是假的。
听说自己买的‘药’是假的,丁狗剩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把‘药’铺掌柜给告了。
丁狗剩虽然退役,但是军中的关系还在,地方官也知丁狗剩是李景的老部下,当即判丁狗剩赢了这场官司,把‘药’铺掌柜狠狠地打了一顿,并重重地罚了一笔钱赔偿丁狗剩。
而丁狗剩从别的‘药’铺买了‘药’服用没几天,身体便逐渐好转,若非身体还虚,这次也会来京看望李景。
听完张二蛋讲述以后,李景不由沉思起来。
丁狗剩这次发生的事情看似小问题,但是在大明肯定还有这样的‘药’商,丁狗剩运气好,得的不是大病,吃了假‘药’并未送命,而且由于丁狗剩有李景的关系,官府判丁狗剩赢了官司以后狠狠罚了‘药’商一笔。
可要是得的是大病呢?那很有可能会因为服用假‘药’而送命,而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就算赢了官司,也不会判罚那么重。
而在李景看来,地方官府自认的重判,实在是轻到了极点。
要知道‘药’物乃是治病救人之用,贩卖假‘药’,并不仅是耽误病情,简直就是戕害人命。如果按戕害人命定罪,那么丁狗剩这个案子,对那个‘药’商的处罚显然轻多了。
将张二蛋打发走以后,李景皱眉凝思起来。
大明律对贩卖假‘药’并无明确的处罚规定,一般都是根据情况而定。
比如说吃了假‘药’以后如果发生了命案是一种判罚,要是没死又是另一种判罚。而且判得轻重,都是由断案的官员斟酌来定。
这种判罚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药’材乃是暴利,如果判的轻,‘药’商根本就不在乎,赔点钱过不了几天就能赚回来。必须制定严厉的律法,要让‘药’商贩卖假‘药’得不偿失才行。而对贩卖假‘药’来说罚得再重都没用,就算罚的他们倾家‘荡’产,他们依然还有机会冒着风险把钱赚回来。50581+dsuaahhh+24346778>;
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举措()
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举措
思索再三,李景终于决定对贩卖假‘药’者施以最高处罚:斩立决。
不管情节轻重,只要是贩卖假‘药’,一律死罪。
虽然这样判罚对一些误进假‘药’的‘药’铺显得严厉了,但是李景认为,作为‘药’铺,就应该分得出是真‘药’还是假‘药’,如果连真‘药’假‘药’都分不清,那你开什么‘药’铺?
要是觉得判罚重,或者是认为自己分不清是真‘药’还是假‘药’,那趁早别开‘药’铺。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让小九到太医院把胡太医请来。
太医院是朝廷设置的最高医学机构,除为皇室和王公大臣看病之外,还兼管国家医‘药’事宜,包括医学教育。
不过明朝时期有个最大的弊病就是世袭制,当兵的世袭,工匠世袭,医生也世袭。
相比前两者,医生世袭则纯属扯淡。
因为学中医要有天分,没有天分,最多只是一名普通医生,永远也成不了名医。
老子医术高明,儿子的医术未必高明,而老子如果是名庸医的话,那可以想见教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由于医生世袭制令医生的医术下滑,嘉靖六年开始施行医生考选制度,即只要懂医术者皆可参加医生考试,合格者予以录用,并委以官职。
随着医生考选制度的推行,明朝医学才重新有了起‘色’。不过由于明朝医生世袭制度并未取缔,因此明朝时期,大量庸医充斥于宫廷与民间。
胡太医是朱由检的御用医生,医术在太医院算是出类拔萃,关键是医德高尚,李景听闻胡太医经常为一些穷人看病,而且不收分文。
听闻李景传唤,胡太医背着‘药’箱随小九匆匆来到内阁衙‘门’。
给李景行过礼后,胡太医急忙问道:“不知大人哪里不舒服。”
说着便要给李景把脉。
伸手挡住胡太医的手掌,李景笑道:“小九这‘混’小子话都说不清楚,我身体无恙,是有事要跟胡太医商议。”
胡太医闻言不由惶恐,忙道:“大人有事尽管吩咐。”
李景笑了笑,让胡太医坐下说话,又命小九给胡太医上茶。
待胡太医坐定,李景把丁狗剩的遭遇说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想法跟胡太医讲了一下。
最后李景说道:“胡太医,你觉得我颁布这样的律法可行不?”
胡太医忙道:“下官不过是名医生,大人说的乃是政务,下官如何懂得?”
李景笑道:“正因为你是医生,我才征求你的意见。”
胡太医闻言,沉‘吟’了一会儿道:“那下官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在下官看来,大人之举乃是为万民着想,可是天下庸医何其之多?很多庸医根本辨不出‘药’材之真假。
下官不瞒大人,有些‘药’材,便是下官亦须仔细辨白,甚至要亲口尝试方能识出真假。若因无法识得假‘药’便要处以死罪,怕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要不了多久,这天下就没几个医生了。”
李景闻言默默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方道:“胡太医所言有理,是我欠思量了。”
胡太医忙道:“也不能说是欠思量,对贩卖假‘药’者确该施以重刑,对不辨真假者亦该予以重处,如此万民方能安心就医。但是下官以为这个律法颁布以后最好不要马上施行,要给医生留有缓冲的时间。大人应该知道,大明的医生多为世袭,虽然这些人多为庸医,可他们除了行医用‘药’再不会干别的,这样一条律法颁布下来,这些人可就没有活路了。”
李景点点头:“说的有理,在推行这条律法之前,要先取缔医生世袭制,这样很多人便不必因为世袭的原因,勉为其难地当医生。同时我们还要下大力气培养医生,提高医生的医术,只有医生的医术提高,才能真正地造福万民。”
“大人所言极是,最关键地就是提高医生的医术。”胡太医忙道。
“培养医生绝非三五年方能见功,毕竟医学不同于别的学问,这个是要经过长期地实践才行。”李景接道。
胡太医忙道:“是,真正的名医没有一个是看书学会治病的,没有长期的实践积累是不行的。”
顿了顿胡太医接道:“其实下官觉得大人在平阳府时采取的办法是很不错的,当初皇上派了几名太医到平阳府,大人把这几位太医安排在科学院研究医学,而这几人在平阳府研究医学的同时,还教授了不少学生,这些年,他们带的不少学生都出师行医了。”
李景笑着摆摆手:“这事儿可跟我没关系,我跟皇上要医生不假,不过只是让他们研究‘药’物,他们在闲暇之时给人看病,还教授学生,那是他们自己的行为,不是我要求他们那么做的。”
“那也是因为大人开明,很多别的地方不能做的事情在平阳府都可以做,因此平阳府才有很多人有机会学习医学。”胡太医笑道。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
平阳府之所有很多人学习医学,是因为李景当时颁布了悬赏令,凡是能研制出好‘药’的医生将予以重奖。那些学医的其实都是冲着重奖去的,这也算是李景无心‘插’柳所得。
既知其中原委,李景当即说道:“那咱们可不可以把平阳府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
胡太医摇摇头道:“平阳府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不过全盘推广的话恐怕会起反效果。因为大明良医少,庸医多,如果照搬平阳府的做法,下官可以断定,那些庸医必定大肆教授学生,以此牟利。大人,庸医虽不杀人,可每年死在庸医手里的病人却不计其数,这些人教授出来的学生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李景沉‘吟’道。
“回大人,下官跟几位同僚们均曾忧心国家庸医太多,我等均以为应该对医生进行严格考核,只有合格的,才能授以行医的资格。而只有拥有行医资格的,才能教授学生。”胡太医道。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
见李景同意自己的观点,胡太医接道:“但是医生考核是由礼部主管,下官说句难听的话,这些外行的官员哪里知道医生是否有真才实学?选谁不选谁只看谁给的好处多罢了。”
“这确是弊病,医生考核,怎能由礼部主管?应该‘交’由太医院主管才是。”李景摇头叹道。
(注:明朝时期,太医院的太医分三等,初入太医院学习者为医丁,经考试合格后升为医生,考试优等者升医士。
太医院每年分四季考试,三年大考一次,医丁、医生、医士均参加大考,考试由礼部堂官会同医官主持。
考试合格者,一等为医士,二等为医生,不及格者可学习一年再补考,三次考试不及格者,黜免为民。五年考试成绩均属优等者,由教师奏请,酌予升授,即提升品级。
明朝的太医院最高长官为院使,品级为正五品,其次为院判,正六品,再次为御医,正八品,吏目,正九品。
充任医士、医生后,还要继续学习专科并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一等者,原为医生者可充任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支俸且有冠带者,酌升俸一级。若内殿缺人,太医院依不同专科依次呈报礼部,送内殿供事。
考试成绩二等,原为医生者与充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者,不准继续供职,只能在太医院当差。
考试成绩三等,职位照旧。
考试成绩四等,原有冠带者,去其冠带。原支品级俸者,降俸一年,支杂职俸者,降充冠带医生。食粮七年者,降充医生,只支日粮。
考列四等者均准许学习半年后送礼部再考,考取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