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笑了笑道:“我自己当然不会跟你争什么买卖,我是想给老骆挣点家产,你投资建厂,我替老骆出五千两银子,算他一个股,他也不去管理,厂子挣了钱,你给他分润一下就行。”

    “啥?你替老骆出五千两银子?你等等,你打算让我出多少银子建这么个厂子?”朱由检惊道。

    “皇上建厂,手笔自然不能小了,怎么也得投个十万八万两银子吧?”李景笑道。

    朱由检闻听连连摇头:“你可别糊弄我,我听说把钱存进大明银行的话,银行会支付利钱,这么多银子,我存进大明银行,一年的利钱都有四千多两银子呢。投这么多钱,一年要是挣不到四千两银子,我等于是做了赔本的买卖。”

    “呵呵,看来皇上这段时间研究我弄的那个银行呢。嘿嘿,居然还知道算利钱。放心吧,建厂子保证比存进去挣钱,这个玻璃厂要是弄好了,一年怎么也得挣他个几万两银子。”李景笑道。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这还差不多,对了,我还没问那个砖瓦厂还有陶瓷厂你打算让我投多少钱呢,不会每家都要十万两银子吧?”

    李景点点头:“这两个厂子规模也不能太小,但怎么也用不了那么多钱,我估计两家加一起十万两就足够了。”

    朱由检点点头,盘算了一下道:“这样一来就是二十万两银子,今年你给了我一百万两银子,现在我手里有三十万两的结余,投二十万,还剩下十来万,你看看再给我弄个厂子。”

    李景闻听看了看王承恩笑道:“看来我们的王总管过日子挺节俭的嘛,居然还剩了三十多万两。”

    王承恩苦笑了一下,心道:“要不是你带着皇上出宫逛街,皇上哪里知道宫里负责采购的在虚报价格?尤其皇上现在没事可干,皇宫里各种支出的账目都要过问,那些采买现在都快喝风了。”

    不过这些话王承恩哪敢说出来,只道:“皇上一向节俭,另外皇宫里面很多用度现在都是户部结算,皇上手里这才宽裕起来。”

    李景点点头对朱由检道:“皇上节俭是对的,可也不能太苛刻,你看,你这身龙袍底襟那里还补了一块,皇上乃是咱们大明的象征,让人看到皇上穿带补丁的衣服,难道是告诉大家,皇上连新衣服都穿不起了么?”

    想了想李景对王承恩道:“快过年了,让人马上给皇上赶制几件新衣,钱我个人来出。算是我送给皇上的过年礼物吧。”

    朱由检摆摆手:“你别光说我,我看你身上的衣服也很旧了,你给我送衣服,自己也不能穿旧衣吧。”

    李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这身衣服是前年袁先生送的,现在先生不在我身边,我每天穿上这件衣服,就能想起先生的教诲,心里才不敢懈怠。”

    想起袁可立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李景又长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李景摆摆手道:“今天皇上高兴,不说这些了,来,喝酒吧。”

    见李景举起酒杯,朱由检和王承恩还有骆养性急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吃了几口菜,李景放下筷子接道:“皇上还有十来万两银子,我看就做个长远一点的项目吧。”

    “什么项目。”朱由检问道。

    李景指了指屋里的更漏说道:“做时钟,用来看时间的。”

    “时钟?那是什么东西?”朱由检奇道。

    李景笑道:“前些年,我在平阳府建立科学院,科学院有一个项目就是研究时钟,可惜平阳府这方面的人才不多,一直没研究出来。直到科学院搬到京城,子先先生从钦天监找来一批人才,其中还有不少是外国人,这些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之后,时钟的研究己经有些眉目了。我估计再有一年,第一台时钟就可以造出来了。”

    “我知道了,钦天监有个叫汤若望的外国人,这个人几年前就跟我提过时钟,不过当时我没有精力管这个事儿,也没钱让汤若望做研究,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朱由检接道。

    李景点点头:“钦天监里面为首的那个外国人就是汤若望,子先先生对他很是看重,曾带他见过我,这人的肚里很有些学问。”

    朱由检闻言默默点了点头,看着李景心里不住嘀咕:“这个李景怎么就能看出哪些人是人才呢?要是我也有他这两下子,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朱由检心里感叹,却不知他跟李景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发现不了人才,而是如何用人。

    朱由检用人时对下属的限制极多,下属们根本展不开拳脚。而李景只是把握大方向,具体的事情完全让下属自己做主,下属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收起2楼2014…03…12 00:40 |

第375章 万贯家财不留后() 
朱由检唯一相信并且放权的只有袁崇焕,可惜袁崇焕根本不懂政治,他根本不明白北京城对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居然把女真人放到北京城下,想要拒城而战,朱由检忍无可忍之下,终于在战后把袁崇焕拿下问罪。

    其实朱由检用的人很多都是人才,像袁崇焕,曹文诏,洪承畴,还有卢象升,孙传庭等人都是真正的人才。

    这些人当中除了袁崇焕早亡,其余几人李景同样也在使用,但是结果跟朱由检用时截然不同。

    曹文诏领军作战,小仗不用说了,大同一役歼灭后金两万余人,安庆一役全歼张献忠所部,京畿之战,消灭后金五万余人,随后率军扫平蒙古三大部落。

    这四次战役,除了京畿之战是李景居中调度,其余三次战役,曹文诏都是全权指挥。没有任何人擎肘 洪承畴自担任西部战区都督兼陕西布政使之后,一边围剿流寇,一边治理地方,陕西境内己经开始逐渐恢复生气。

    卢象升担任南方军区大都督兼任河南布政使,同样做得有声有色。

    要是换做朱由检,看到这三个大都督手握重兵,哪里能放心的下?必然会安排监军去监督这几个人。

    见朱由检突然沉默,李景笑了笑,知道朱由检恐怕又有什么感触了。

    举起酒杯,李景笑道:“皇上,喝酒吧,大过年的,咱们都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情。来,我敬皇上一杯,祝咱们大明早日中兴。”

    朱由检闻听举起酒杯笑了笑道:“此言甚是,为了大明早日中兴,你我千了此杯。”

    说罢,二人相视一笑,同时举杯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李景笑道:“皇上,时钟虽然还需一段时间才能研制出来,不过现在投资却正是时候。”

    “这是为何?”朱由检奇道。

    李景忽然笑容一敛,正色道:“皇上,咱们暂且抛去皇家的身份不谈,只说生意的话,你说科学院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还有大把的金钱研究出来的东西能白白地把技术送给商家么?

    朱由检连忙摇头道:“这自然不能,先不说朝廷花了这么多钱,就说科学院这些人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让人白用这个技术。”

    李景点点头:“正是如此,现在科学院的人研究的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投入还不是太大,但是等实际制作的时候,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需要朝廷花钱购买的,如果我把这个技术送人,哪怕是送给你,你说我如何跟科学院的人交待,传出去,恐怕会有无数人骂我损公肥私。”

    朱由检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朱由检知道,李景到了如今的地位,钱财己经不放在心上了。名声,人心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让他背负这样的骂名,他肯定是不干的。

    想了想朱由检道:“你让我现在投资,就是不用朝廷出钱,这样以后我用这个技术,别人就无话可说了是吧。”

    李景点点头:“正是如此,不过我说实话,单凭你这十来万两银子,恐怕还不够。我是这么想的,这个技术,科学院和朝廷怎么也应该得些好处才是,科学院没钱,就出技术,朝廷出一部分研究的费用,我个人再补贴一些,加上你这十万两银子,咱们凑三十多万两银子出来,最后的利润由你和科学院还有朝廷各拿一部分,你看如何?”

    “那你的钱不是白投了么?”朱由检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皇上,我跟你说句实话,其实我并不准备给儿孙留太多的财产。”

    “你不把钱留给儿孙,那留给谁?”朱由检奇道。

    李景叹了口气道:“我怕儿孙们日后生活无忧之下会不求上进,沦落为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儿。话,给他们留太多的钱等于是在害他们。因此,我打算把钱捐给国家,捐给科学院做研究之用,既是捐献,那我还要什么分红。”

    朱由检闻听不禁默然,实在想不出李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在朱由检想来,做父母的给儿孙攒家产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不想李景居然不准备给子女留财产。

    要知道李景的产业可不是一天两天积攒下来的,李景曾经说自己十年积聚,就是说李景攒下这些产业至少用了十年的时间。

    以李景的能力经营了十年,具体财产到底有多少,恐怕李景自己都算不清楚,朱由检虽然也不清楚,但大概数字还是能猜得出来。

    单凭马五每年能拿出十余万两银子补贴他,就可以看出景记商号的利润有多高。朱由检保守估计,京城的景记商号每年的利润怎么也得有三四十万两银子。不然的话,马五如何能不断增开那么多店铺,置办那么多的产业?

    李景的产业遍布大明十三个行省,别的省份就算没有京城的利润高,至少一半应该是有的,保守一点计算,一个行省一年按二十万两银子来算,十二个省就是二百四十万两。

    利润是二百四十万两,那投入的钱财至少应该是利润的五倍,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如果李景把家产全部卖掉,换成银子的话,至少能有一千万两银子以上。

    一千多万两银子,说不要就不要了,朱由检想不佩服都难。

    不过李景的话对朱由检的触动也很大,当年,太祖朱元璋如果不是为后世子孙考虑的太多的话,那些藩王的后代怎么也不至于净出些废材。

    想起在平阳府看到李景的子女,朱由检对李景不由得更加佩服。

    李景对子女的要求极严,尤其对长子李安国,要求的格外严格,李安国从小就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普通的学堂读书,玩耍时也是跟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们在一起。

    如果不是有人告诉朱由检,人堆里的孩子是李景的儿子,打死朱由检也不相信李景的儿子会跟普通孩子混在一起玩耍,朱由检怎么也想不明白,李景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儿子。

    其实,不光是朱由检想不明白,几年前,当李安国到了启蒙的年纪,李景把儿子送到学堂的时候,就连跟随李景多年的老兄弟也想不明白李景为什么不在家里请先生教导孩子,反而把孩子送到学堂。

    要知道,在学堂里教书的大多是童生,这些人连秀才都考不中,能教孩子什么学问。也就能教个百家姓和三字经啥的。

    眼见自家的孩子在家里跟先生整天循规蹈矩的读书学习,李景的儿子却在学堂里玩耍混日子,高奇等人终于坐不住了,一起找李景询问,为何放任儿子不管。

    对此李景的解释是,李安国只有五六岁,正是玩耍的年纪,让孩子整天背诵诗文,实在是在难为孩子自己想让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另外,李景还告诉高奇等人,自己并没有打算让李安国将来接自己的班儿。李景说,如果李安国不是从政的材料,把他强推上去的话,对李安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至于李安国将来如何,一切顺其自然。

    可惜李景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而引来一片指责。要不是李景多年积威,高奇等人都可能对李景报以老拳。

    对此,李景只有无奈苦笑,知道高奇等人虽然跟随自己多年,但是终究理解不了自己的想法。

    而高奇等人眼见说服不了李景,当即找袁可立商量关于李安国的教育问题,并且得到了袁可立的支持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管得住李景的,恐怕也就是袁可立了。在李景家里,袁可立说话比李景还管用。

    在袁可立出面斡旋之下,李景终于妥协,答应李安国从学堂回来以后,再找个先生教导李安国。

    其实,家里有袁可立这样的人,哪里还用得着请先生?另外,让别人教育李安国,袁可立也不放心,自然是亲自出马。

    袁可立不光亲自教导李景的儿子,还让徐光启等人不时到李府给李景的儿子授课。

    有袁可立和徐光启这样的老师教导,李安国确实比很多同龄的孩子懂得东西更多。

    朱由检在平阳府看到李安国的时候,在孩子堆里倒是没觉得他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等李安国单独见他时,朱由检便发现李安国的言行举止非常沉稳,俨然有乃父之风。

    跟李安国比起来,朱由检自知自己的儿子远远不及。

    倒不是说自己的儿子朱慈娘比李安国笨,更不是说朱慈娘受到的教育比不上李安国,而是朱慈娘生活的氛围不及李安国。

    由于经常跟普通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李安国的性格十分开朗,远不像朱慈娘那样己经被各种规矩管畏了,看到大人长辈便束手束脚。

    朱由检是什么人?那可是多年的政治老手,很快明白李景为什么这么教育自己的儿子。

    李景本身是从底层起家,对下层人群的生活十分了解,所以他的施政方略都是倾向于老百姓,因此李景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李景让儿子跟贫民的孩子一起上学,其实是为了让儿子了解底层人群的生活状况。将来李安国如果接替李景的位子,由于知道底层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就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老百姓。

    收起2楼2014…03…13 07:30 |

第376章 那一天() 
如果李安国不做官而是经商的话,同样由于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做生意自然会投其所好,想不挣钱都难。

    另外,朱由检很清楚李景对下属说的那番话是什么用意,李景说的那些话可以说是亦真亦假,或者说,是以退为进。

    因为李景当时只是山西的一名参将,不能或者说是不方便安排儿子接自己的位子,假使李景不在了,就李景手下这帮人,能容忍别人掌握李景一手打造出来的势力?

    就算李景指定的接班人恐怕都坐不稳这个位置,而能令大家心服的只有李景的儿子。

    朱由检很怀疑李景是故意说得那番话,让大家认为李景并不是在给儿子铺路,是他们自己强行把李安国推上去的,这样将来无论怎样,李安国都有话说,起码会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好像自己刚登基的时候,要连续推辞几次,其实那就是做做样子,让别人觉得自己并不想当皇帝,是大家硬让自己千的。

    只不过自己只是临场演戏,而李景却是在为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做准备。

    甚至朱由检还怀疑高奇等人已经看穿了李景的心思,或者说他们互相之间已经沟通好了,在演一出戏给别人看。

    但是有那个必要么,李景当时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山西参将,最多就掌握了平阳府这一亩三分地,用得着费那么多心思么?

    猛然间朱由检一惊,如果李景没有进京就去世了的话,以高奇等人对李景的忠心,很可能会拥立李安国举旗造反,以济世军的军事实力,大明的军队哪里有还手的余地,恐怕三下五除二就打破了北京城。

    假设李景现在就去世了的话,自己的皇位恐怕照样不保,在没有一个人能镇得住场的情况下,高奇这帮人肯定是推翻自己,让李景的儿子来当皇帝。

    想到此,朱由检哪里还关心李景为什么不给子女留财产,只希望李景能够多活几年,别出了什么差错。

    琢磨了一会儿,朱由检举起酒杯笑道:“李兄,你的想法我虽然理解不了,不过我知道你看事情向来都是对的,这一点,我自叹不如。来,我敬你一杯。”

    李景举起酒杯笑道:“这世上哪里有什么都是对的人,就算是圣人也做不到这一点,皇上太抬举我了。”

    “呵呵,李兄过谦,圣人怕是也及不上李兄的大才。”朱由检笑道。

    说罢朱由检将酒饮尽,将杯子向李景亮了亮。

    李景笑笑,也将杯中酒饮尽。

    朱由检看了看骆养性笑道:“骆爱卿,李兄如此厚待于你,你难道不敬李兄一杯么?”

    骆养性闻言急忙端起酒杯,起身说道:“皇上,插言,现在皇上给微臣机会,自然要敬大帅一杯酒。

    微臣不过是个陪酒的,您和大帅言谈正欢,微臣哪敢而且微臣不光要敬大帅,还得敬皇上。”

    李景闻言笑道:“呵呵,骆兄,你确实应该敬皇上一杯酒。其实吧,今晚我留你一起陪皇上吃饭,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