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访连战的日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吆推椒⒄埂⒑献魉牡缆罚谢褡宓拿篮梦蠢醋鞒龉毕住�
  汪辜会谈的基础是“九二共识”,双方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起12年前那次举世关注的“汪辜会谈”。
  连战说:“1993年辜汪二老在新加坡的会谈受到肯定。1998年辜振甫先生又来到上海与汪道涵会长会晤。两岸不需经第三地就可以交换意见,对两岸关系是很大鼓舞。”
  提起不久前去世的辜振甫先生,汪老语调有些悲伤:“我们是老朋友,很谈得来。对于辜先生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他一贯认同‘九二共识’的主张。”
  连战告诉汪老,原来访问团曾邀请辜夫人辜严倬云女士一起来,她也很愿意,但医生让她休息,她只好委托自己带了一封信和一幅辜先生生前的画作送给汪老。
  对于近几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连战“感到忧心”。不过,他表示,当前是一个历史契机,两岸应秉持辜汪二老当初建立的一个总方向继续努力。
  汪老表示,汪辜会谈的基础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只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谈起来,台湾方面关心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他说,两岸中国人之间,一切问题都好商量。
  会谈结束,汪老将一幅名为“江山如画”的国画送给连战。连战随即将辜老生前的一幅画作转交给汪老。当连战亲手将辜夫人的亲笔信交到汪老手中,汪老双手接过信仔细看了看封面。高兴之余,他当即就伸手想把信从信封中拿出来看。身边工作人员看到后,还是从汪老手中接过信。
  这是我第一次拍摄汪老,也是最后一次拍摄汪老。此后,汪先生还会见了来大陆访问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给汪老请安(3)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些照片在仅仅时隔半年之后,便成为记录汪老生前活动的“遗作”。2005年12月,汪道涵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2005年1月,辜振甫先生因病在台北逝世。如今,汪道涵会长逝世。一年之中,两位老人先后去世,“汪辜会谈”成为绝响。台湾媒体报道感叹,辜汪二老相继离世,二老的情谊和风范,也永远走入历史。
  汪道涵逝世的消息传到台湾后,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主席郁慕明分别表示哀悼,并对汪道涵的家属表达深切慰问。
  半年前刚刚见过面的长者,转眼间驾鹤西去。此时已经卸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心里自然多了几分感伤。他对汪道涵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回忆了今年访问大陆时与汪道涵先生的会面,并称赞汪道涵出任海协会长后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连战认为,汪道涵先生在处理两岸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风范、理性与气度,是后人的典范。
  

敬重连战(1)
5月2日中午,连战和汪道涵会见结束后,立刻赶往上海东方滨江大酒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席大陆台商欢迎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午餐会。我一路随行,在车上开始紧张发稿。
  会议中心位于上海浦东新区。连战一行的到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和外地游客聚集在会场外。连战出现时,人群中出现短时间的骚动,有人喊口号、有人鼓掌。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待、静静地观看,现场秩序井然。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暂时放弃了经商挣钱,有人放弃游览观光,有人顾不上吃午餐。他们长时间地站在这里,只是希望能够看上一眼连战,感受一下他带来的“和平之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们似乎不像南京的人们那么多情善感,也不像北京的人们那般矜持自重,更不像西安百姓那样热情奔放,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欢迎海峡对岸的贵宾,以此表达心中的情意。
  其实,因为人多、距离远,很多人根本没机会看到连战。人群中有人打出了醒目的横幅:“敬重连战”、“连哥,一家人,常回来看看”“连哥您好,祖国统一”。
  透过会议中心的玻璃向外望去,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近在咫尺,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秀丽。蜿蜒的黄浦江犹如一条长龙穿城而过,一艘艘轮船从江中驶过,有的顺流而下,有的逆流而上。茫茫的黄浦江两岸,成千上万座高楼大厦一片片、一簇簇,一眼望不到尽头。多年前,浦东的开发带动了整个上海的全面发展和振兴,这座昔日亚洲最大的城市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午餐会开始,连战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台商协会会长发表题为“经济双赢、互惠互利”的经贸政策演讲。
  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么多台湾来的商人、同志和朋友,一向爱动感情的连战想讲的话很多。对于阔别近60载的连战来说,此时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恐怕也难以表达他心中的感受。
  连战首先谈到对上海的印象。他说,他不到12岁跟家人从黄浦江离开大陆到台湾,转眼之间已经59个年头。世事沧桑,很多朋友问他印象怎样?他说,从前的印象,“和现在完全不吻合了,完全不相同了。”今天,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突飞猛进,带领了地区、带领了整个大陆各地方的发展,他非常钦佩!
  他说,假如他没记错的话,1990年大陆是俄罗斯GDP的60%,十年之后,结果整个翻转过来,俄罗斯成为大陆的GDP的60%。过去十几年来,大陆平均GDP的成长接近10%,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到今天,大陆GDP已经占到全世界的第六名,这是惊天动地的发展。
  他在演讲中,还称赞了大陆开放经贸的政策和成果。他举例说,记得2003年到2004年,大陆进口5000多亿美金,出口6000多亿美金,使大陆已经急速成为世界贸易国家,现在已经是第三名或者是更靠前。而国际的投资,以发展中国家的基数来比较,近12年是世界第一。2004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里提到,2003年大陆以吸引外资530亿美金的数字成为世界第一,超越美国。
  连战在演讲中,引用了一连串的具体数字来反映大陆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状况。说实话,这些数字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大陆人来说都未必知晓。
  “连主席真是有备而来!”我心里暗自佩服这位年近七旬长者的记忆力。后来听连战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说,访问大陆之前,他花了很长时间读书、看资料、找熟悉大陆情况的朋友交谈,希望更多地了解大陆的情况。作为一名政治家,连战似乎更懂得“知己知彼”的重要。
  在谈及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时,连战没有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人,而是巧妙地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他会谈时讲的一段话,克林顿说:“两岸经济的活动非常密切,假如不是政客把事情搞糟的话,两岸的工商企业者绝对有能力来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相互依存就是整个情势的一个基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敬重连战(2)
“经济合作不是一句口号,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路。”他认为,两岸应该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为此,他在和###总书记会谈时提出“共同市场”的理念,最终让两岸经济、贸易达到双赢。他的想法得到胡总书记的正面回应。他认为,大家能够有正面的看法,头一次公开地做到彼此的承诺,“是两岸关系真正地向前迈了一大步。”
  “谈了这么多,谁来做?谁来推动?”连战的答案是“必须要有人在那里埋头苦干”。他说,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官方的、高层次的、双方面的经济合作。但目前因为种种原因,这只能是一个盼望而已。他希望国民党能够率先推动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和平论坛。
  连战在离开大陆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两岸经贸的密切合作将推动两岸关系新局面的产生。他说,经贸的关系会产生很多的影响,两岸今天密切的合作对于两岸人民的影响是难以形容的。他相信共同一致的目标,会对两岸整个关系的凝聚提供一个基础。
  “前途非常光明,未来非常靓丽。”连战最后说。他认为,只要两岸共同努力,掌握当前,开拓未来,共创和平,共享发展,共谋策略,双赢互利一定能够实现!
  连战的演讲,一次又一次赢得在场台商们的热烈掌声。
  演讲结束后,为感谢台商们的盛情,连战夫妇给每个桌子的台商敬酒。老友亲朋见面,自然笑逐颜开。我追着连战拍摄下他们愉快团聚的镜头。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和在场很多人始料不及。当连战走到比较靠后的一张桌子给大家敬酒时,一位女士开始抹眼泪,继而当场放声大哭。她边哭边拉着连战的手说:“你来得太不容易,做得太不容易了!”
  原本是高兴的时候,这位女士竟然哭起来,大家都愣住了。
  突然遇到这种情景,连战开始也有些不知所措。他赶紧安慰了对方两句,可那位女士依然哭个不停。连战脸上的微笑随即变成了沉默和感伤。
  他紧闭嘴唇,点了点头,仿佛在说“我明白!”这时,连战心里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位十分感性的“知音”。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在时隔59年后重返大陆访问,其间要经历的艰辛与压力,他心里最清楚。
  这位女士的哭声触动了连战的感情底线。
  在连战和周围人的劝说下,那位女士停止了哭泣。她抹着脸上的泪水,拉着连战,并招呼对面认识的朋友帮着给自己和连战合张影。我连忙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个瞬间。图片上人们的神态各异,有哭、有笑、有苦、有乐。
  照相时,连战尽力想显露出作为政治家特有的“镜头感”。然而,他此时的心情完全可以用“感慨万千”来形容。
  【书中图片说明】
  1。○?告别晴朗的西安,抵达雨中的上海,等待欢迎的人们。
  2。○?一位台商紧紧握住连战的手。彼此有话要说,又没说出来。
  3。○?会谈中。
  4。○?5月2日,上海锦江小礼堂,会晤海协会长汪道涵。从医院临时赶来的汪老笑容可掬,后边始终有人扶着他。
  5。○?收到连战转交的辜振甫夫人亲笔信,汪道涵急切地想打开信。
  6。○?连战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午餐会上演讲,门外有人高举“敬重连战”的横幅。
  7。○?台商午宴演讲后,一位台湾女士哭着对连战说:“你太不容易啦!”
  

给连战“送礼”
在这次随连战首访大陆的采访报道中,我还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给连战主席准备送礼相册。
  其实,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从事中央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在跟随领导人出国访问、国内考察时,我们除了正常发稿之外,还肩负着给领导同志提供图片资料相册的任务,同时还包括给相关的领导、同事送留念照片。这其中,前者是“硬”任务,后者是“软”任务。不管是“硬”任务,还是“软”任务,都得干好。
  给领导人提供的图片相册,一般根据访问、考察内容活动的不同,每次编辑、制作的相册数量不一样,少则一两本,多则四五本,每本相册一般可装图片40张。这部分的工作量有时比发稿量大得多。
  无论是日常采访,还是出国访问、国内考察,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总要拍些留影照片。虽然说现在带相机的人多了,但大家依然觉得“专业水平”的可靠,因此,人家经常自己拍完了,还要请我们帮着拍几张。一个人拍两张,十个人、二十个人、几十个人,留影照片的数量就大了。拍完了,以后还总惦记着做好了送给人家。跟我一同出访的国际台女记者刘轶瑶说:“卫兵大哥挺好,给我们拍照就像给首长拍照一样。”我得出的结论是,要做好人,就要不怕累!
  中央新闻采访对于很多人来说带有几分神秘色彩,这是由特定的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和性质决定的。大部分人包括许多同行对我们的工作都不太了解。不了解的人说,你们搞中央新闻摄影的挺舒服,无非是拍些领导人握手、坐沙发、合影的照片,按几下快门、发两张照片就完了;多少了解一些的人说,看你们摄影记者挺辛苦,每天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又要拼命去争抢镜头。其实,这些朋友不知道的是,完成现场的采访、拍摄、发稿,对于我们来说,仅仅算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后期的图片编辑、制作、送礼等,还需要许多个日日夜夜。
  每当随领导人访问、考察归来,朋友相互问候时总要问“这下忙完了吧?”我只得点头称是。脸上虽然笑着,心里却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虽然知道这活儿累,可每次干起来,还是要认认真真。每当有领导同志或身边工作人员表扬几句,“照片、相册拍得不错!”辛苦和累的事就忘到了脑后。
  以往是给我们的领导人送相册,现在是给中国国民党主席送相册。这其中的差别,谁也说不清楚。我心里有点没谱,但把它视为是一项特殊而重要的政治任务。
  此前,有关方面给我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采访活动结束后,给连战主席送本相册,送相册的数量和时间未定。向来爱操心的我,觉得这么重要的访问、这么多感人的活动,送一本相册根本装不下那么多精彩的图片。在访问即将结束时,我主动找到台办新闻局领导,建议给连战多送两本相册,并争取在连战离开大陆之前送到他的手里。原因是:一来,给连主席的首次大陆之行留下全面、生动的图片纪念;二来,因为相册是以中共中央台办的名义送的,是送给连主席的一份珍贵礼物。
  我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同事开玩笑说:“你等于自己给自己加上一份负担。”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很快又来了。5月2日,连战离开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希望明天除了给连主席送相册之外,再给几位副主席每人各做一本相册。
  突然的变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我只有半天多的时间,又要忙着采访,又要编辑制作图片,本来就忙不过来,现在又要多做几本相册、多做上百张照片,这么大的工作量,怎能干得过来呢!
  我思前想后,最后还是觉得自己纵有天大的事,也没有党和国家的事情大。现在不是总讲“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吗!眼下就是再累再忙,也得撑着!我们答应下来。
  

彩扩店的夜晚(1)
从5月2日中午开始,我便坐在香格里拉饭店的房间里,开始全力投入编辑制作送礼相册的工作。为此,我不得不放弃一些重要而有意义的采访机会。
  我从数千张照片中精选出两三百张图片,确保每个地方、每场活动都有图片,而每一场活动又要选择最好的图片。每一张图片都要经过仔细地编辑、通过电脑软件photoshop进行剪裁、调整颜色、亮度等程序才算完成了图片编辑的工作。好在,我事先已经把连主席访问南京、上海的部分照片提前编辑好,眼下算是给自己减少了一些工作量。
  天色开始蒙蒙黑了,我总算完成了图片编辑工作。然后连忙把编好的图片带到市中心的一家照片彩扩部扩印图片、装订相册。据说这是上海较好的一家图片彩扩部,是我事先请分社摄影记者张明帮助联系好的。彩扩部制作图片时,人家还要对每一张图片进行重新编辑,然后扩印出10寸照片,几百张照片编辑、扩印同样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我们的“突然袭击”打了人家一个措手不及。彩扩部原本营业到晚上10点就关门。开始时人家以为最晚干到10点、11点钟,没想到我们拿去的活儿这么多,工作人员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看着别人不高兴,自己心里就感觉别扭。我和陈树根、张明赶紧给他们说好话。彩扩部那些姑娘、小伙子们对连战印象都不错。看到我们诚恳的模样,又看在张明是老熟人的面上,后来就不再说什么。但我心里明白,让人家加班,我们又不多给钱,人家也不多拿奖金,凭什么呢?你要作“活雷锋”,但不能要求别人都去做。
  秋天的夜晚已经深了,彩扩部里依然灯火通明。窗外的大街上开始还是车水马龙、一片喧闹的样子。渐渐地车少了、人也不见了,只有街头昏黄的灯光伴着树影在秋风中轻轻地摇动。
  时针已经越过了5月3日凌晨零点。照片扩印出来,开始装相册。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程序化工作。大家分头坐在桌子边上,一页一页翻开相册簿,撕开透明粘膜,粘贴好照片,然后再把透明的粘膜盖好、铺平。同一个动作、不停地反复,时间一长,人就觉得腰酸、脖子疼。年龄稍大的陈树根不停地打哈欠。采访了一天的张明眼睛也开始打架。彩扩部的姑娘、小伙子个个面容疲惫。一位姑娘干脆趴在桌上睡着了。
  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机械地干着手里的活儿。偶尔抬眼望望窗外静静的街道,那昏黄的灯光,仿佛在催人入眠。不知不觉中,想起了连战。我知道,连主席昨晚饶有兴致地游览黄浦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