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亲的红色之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 门

  我要讲述的是母亲毕生追求革命,虽屡遭磨难和冤屈,仍痴心不改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她那富甲一方的名门家族说起。

  一、名门

  关于“余良卿膏药”的趣闻轶事,民间流传甚多,最有名的当数“铁拐李赐偏方”。这一传说甚至飘洋过海,进入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书中。

  1945年夏天,日本鬼子投降了,母亲一家离开偏僻的皖南山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9月初的一个傍晚,回到了阔别八年之久的故乡——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安庆。

  母亲一家是从安庆北门进入市区的,沿着大街径直向南走,直到远远望见前面半空中横街悬挂的四个乳白色扁圆大灯,那灯罩上印着的“余良卿号”几个大字在夕阳下依旧格外耀眼,姥姥这才长吁一口气,扭过脸,吩嘱身边的伙计取出那块写着“余良卿膏药”的牌匾,高高地悬挂在街西余家老铺的正门之上。然后,姥姥在我母亲的搀扶下,颤巍巍下了竹轿,站在街中央,仰起脸,梦幻一般呆呆瞅着那块漆黑瓦亮的木匾。夕阳挥洒着灿烂的余光,映照着这块承载着百年沧桑的老字号,如同涂上一层黄澄澄的金粉,甚是好看。

  母亲他们就这么无声地瞅着这块沉甸甸的木匾,止不住的激动化作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回肠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间,那是一种历尽苦难、九死一生、重见天日的辛酸和快感。

  姥姥慢慢弯下腰,从地上拣起一块小石子,吃力地投出去,那石子碰撞在牌匾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传出很远很远,在空旷寂静的街道上空回荡,似乎告诉大家,回来了,回来了,关门歇业整整八年的余家老号又开张了,这一切不是在做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于是,姥姥笑了,先是回过头冲我母亲咧咧嘴,又把脸扭过去对着木匾嘿嘿地乐,最后竟仰起脖子笑出了声。姥姥一笑,所有人压抑许久的兴奋便迸发出来,满大街顿时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欢声笑语。

  突然,姥姥“哇”的一声,嘴里喷出一大口鲜血,那血先是象一股泉水涌出;然后天女散花般地洒落在余家老店门前,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姥姥便瘫倒在我母亲怀中。

  从这一天起,姥姥就再也没有下过病床。

  舅舅把省城所有的中西名医都请来看过,大夫们都说,姥姥得的肺病已有二十多年,能活到现在,已属奇迹。如今病入膏肓,即使是神仙下凡,也无力回天了。

  姥姥是在进入腊月后去世的。

  姥姥去世的那天晚上,母亲始终紧紧抱着她。到了下半夜,昏迷了三天三夜的姥姥突然清醒过来,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吓人地死死盯着母亲的脸,嘴里不停地反复念叨着母亲的名字,耀华,耀华。。。。。。似乎放心不下这个自幼就失去父亲的小女儿。

  窗外透进一缕光亮的时候,姥姥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接连又吐了几大口鲜血。那血雪花般地溅满了我母亲的衣裳,慌得我几个舅舅放声大哭,可母亲依旧一声不吭,只是更加紧紧地拥抱着姥姥,直到姥姥的体温渐渐散去。

  姥姥的丧事办的既俭朴又隆重。

  说它俭朴,是因为经过七八年的流离失所,母亲的家景已大不如从前,再加上刚刚从外地回到家乡,一切都没有安顿就绪,实在没有心情和实力大操大办。说它隆重,是因为姥姥一辈子吃斋念佛,救济穷人,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威望,如今她老人家驾鹤西归,吊唁的人们自然络绎不绝。

  姥姥刚去世的数月内,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祭奠活动一个接一个,搞得全家筋疲力尽,疲惫不堪,“百日”那天,祭奠规模达到高潮。日落西山时,仪式总算结束,母亲长吁一口气,如同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顿觉浑身轻松。

  这天晚上,余家上下大小近百口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少有的团圆饭,数月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终于云开雾散,久违的笑声又回荡在大宅院内。唯有母亲一声不吭,晚饭后,母亲严肃地向全家人宣布了一个决定,她准备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到外地去考大学。

  母亲这个决定一宣布,立刻遭到全家上下的一致反对。

  我后来不止一次想象过母亲当时宣布这个决定时的表情,肯定是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似乎一夜之间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自立谋生了。其实那一年,母亲只有19岁,刚刚高中毕业。

  用现代人的目光审视半个世纪前母亲的长辈们,应该说是非常开明的。我姥爷毕业于清政府的巡警学堂,在那个年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高级知识分子”。我姥姥虽然目不识丁,但她深明事理,从不反对儿女读书,所以我母亲的哥哥、姐姐先后毕业于几所名牌大学,并各有成就。在这样一个书香气息浓郁的家庭环境里,母亲外出求学的要求突然遭到断然拒绝,是她所始料不及的。

  母亲后来对我讲,家里人之所以反对她到外地求学,主要是因为我姥姥刚刚去世,她在家排行最小,而时局又非常混乱,内战一触即发,兵荒马乱的年头,让一个姑娘孤身外出,实在放心不下。所以长辈们的意见是:上学当然支持,但最好是考国立安徽大学,这样将来家里人照应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是,母亲就象铁了心似的,坚决要求到外地上学。

  母亲说,其实外出考学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要摆脱家族对她在经济上的控制和影响,她一心想要自食其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一  名门
百余年前,母亲的家族在安庆城乃至整个安徽省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祖传的“余良卿膏药”更是闻名遐尔,无人不晓,被誉为安徽省赫赫有名的“三珍”之一,畅销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及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历经百年而不衰,是江南制药行业中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字号。

  母亲的祖籍原是安徽桐城余家湾,祖辈上凭着一手配制黑膏药的绝活,世代为医,济世救人,在方圆数十里也算是小有名气。在“余良卿膏药”老字号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位关键人物是应该大书特书载入史册的。一个是母亲的祖父余鹤笙,一个是母亲祖父的祖父余性庭。

  用今天的眼光回眸历史,母亲祖父的祖父余性庭有着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能力的。当祖上的基业一代接一代传到余性庭手中时,显然他已大大不满足于这种简单再生产的行医模式,他清楚地意识到,要想扬名立万,出人头地,就必须首先跳出余家湾这个偏僻的山坳,寻找一个更加适合发展的大舞台。

  1855年,余性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举家迁出世代居住的小山村,来到长江边商贾云集的古城安庆,租了几间不起眼的小平房,寻了个黄道吉日,冲大街放了几挂鞭炮,“余良卿”号膏药店就算正式对外开张了。

  “余良卿”号膏药店的开张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多少年后,当后人们回过头来重新评价余性庭的这个决策,才愈发觉得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其深远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安庆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是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余性庭迁移的第五年,安庆便被清政府确定为安徽省府所在地,从此更加重要和繁华。6年之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在这里兴办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新兴工业企业………安庆军械所,这使安庆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传播的开放城市之一。

  余性庭开设的药铺非常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铺面号脉行医,后院加工制药,产供销“一条龙”。与过去那种神神秘秘乡野郎中的行医方式相比,无疑是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直接后果,立刻使药店经营规模实现了几何式的增长和膨胀,再加上余性庭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余家很快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南正街买下一片房产,从此站稳了脚跟,叫响了字号。

  如果说余性庭的迁居决策对余良卿膏药的扩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那么,母亲的爷爷余鹤笙对膏药性能的科技攻关,则为老字号的名扬四海做出了突出贡献。

  1884年,母亲的爷爷余鹤笙正式接管了药店。余鹤笙自幼聪慧,饱读医书,谙熟中药,苦心钻研。他接管药店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祖宗规矩,对延续几代的膏药配方进行了大胆改革,新一代产品一面市,立刻销量激增,声名远播,一直传到了港澳及东南亚。后人为了纪念余鹤笙的功绩,曾经用他的肖像作为商标进行了注册,余家超前的品牌意识由此也可见一斑。

  关于“余良卿膏药”的趣闻轶事,民间流传甚多,最有名的当数“铁拐李赐偏方”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药仙铁拐李云游四海来到安庆。这天早晨,大雪纷飞,余性庭打开店门,看见铁拐李蓬头垢面,袒胸跛足,浑身发抖萎缩在门边,马上吩咐伙计打扫铺房,让他住下,并且每日悉心照顾,精心医治,数月如一日。铁拐李终于被余性庭济世惜贫的医德感动,这一日来到余性庭面前,掏出鲜荷叶一张、活鲫鱼一尾,嘱咐他投入药锅如此这般熬制膏药,言罢,化作一缕青烟而去,余性庭惊谔之余方知遇上神仙,急忙烧香跪拜。“余良卿号”从此名声鹊起,“余良卿膏药”自此又被称之为“鲫鱼膏药”。此事后来被载入《安庆志》,里面写道:“八仙铁拐李下凡,送仙丹(鲫鱼)来熬药,凡患无名肿毒,各种痈疽,一贴即愈。”这一传说后来飘洋过海,进入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书中。20年前,我的一位同学自海外归来,带回了记载这一传说的书籍复印件,可见余良卿膏药确实名不虚传。

  我时常在想,民间百姓为什么要编出乞丐形象的铁拐李来赞扬余良卿膏药的神奇治疗效?联想到这一膏药的主要性能是医治长年流脓血的疮烂毒,而得此病者大都是昔日衣食无着的穷苦百姓,再联想到余家祖传立下的为乞丐穷人治病分文不取的规矩,传说中的深层次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个传说不仅仅是对“余良卿膏药”神奇疗效的赞誉,更是对几代余家药人高尚医德的肯定。这是余良卿老字号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

  至于余家的膏药为什么起名叫“余良卿膏药”,而不是叫做“余性庭膏药”或者“余鹤笙膏药”,我母亲也不得而知。我猜想,余良卿肯定是在余性庭之前的一位长辈,或许这膏药是从他那一代开始研制而成,或许是从他那一代开始渐为人知,余家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祖师爷,从此便有了“余良卿膏药”这一祖国医学瑰宝。

  余良卿膏药长子单传,代代名医,世世盛名,可传到我姥爷这里,情况发生了变化。

  姥爷大号余永年,是余家长房长子,自幼聪慧,本应继承祖宗传下的万贯家财,当好你的老板,做好你的生意也就是了,可是他偏偏自小就不安分。

  清朝末年,安庆的革命氛围十分浓厚,是众多反清组织活动的重要区域。早在1903年,留日归来的陈独秀就在安庆成立了反清组织安徽爱国社,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他又成立了以武力反清为宗旨的“岳王会”,亲任会长。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在日本创建了同盟会,并指派专人回国筹建安徽地方组织。另一个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首领陶成章也将主要骨干成员徐锡麟派到安庆,打入清政府内部,密谋发动武装起义。

  在这几股革命力量汇集安庆的背景下,姥爷开始接受革命思想,于是十七八岁时毅然弃文从武,考入清政府安徽巡警学堂,成为著名革命党人徐锡麟的门徒。自从我姥爷和徐锡麟这个名字连结在一起之后,从此便改变了他一生本应荣华富贵的命运。

  

一  名门
徐锡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革命党人。他早年游历日本,结识革命志士陶成章,参加了反清组织光复会,回国后,先是在浙江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为各地会党培训了大批反清骨干分子。后又遵照陶成章旨意捐得安徽道员,于光绪三十二年赴安庆就任安徽陆军小学堂会办,由于他精明果断,办事干练,深得安徽巡抚恩铭信赖,次年春升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警官学校校长职务。在此期间,他利用职权之便,广事交游,秘密组织光复军,亲任首领,另有红颜知己秋瑾任协领,暗中在巡警学堂的学生和驻守安庆的新军官兵中发展革命力量,并与秋瑾约定,于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九日,在皖浙两省遥相呼应,同时举行武装起义。

  然而,就在起义按部就班地准备过程中,情况突变,由于叛徒告密,安徽巡抚恩铭得知了革命党人要在安庆起义的消息,马上调集兵力,加强了戒备。无奈之下,徐锡麟只好决定提前起事。

  光绪三十三年7月6日上午,座落在安庆东北城根百花亭畔的安徽巡警学堂举行学员毕业典礼。八时许,安徽巡抚恩铭等一批地方官员陆续到来。九时整,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待学生列队入场后,徐锡麟突然转过身子,向恩铭举手行礼,并大声报告道:“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未等惊恐万分的恩铭反应过来,徐锡麟侧身从靴筒里抽出两把手枪,向恩铭连发数弹,恩铭立时受伤倒地。礼堂里顿时乱作一团,魂飞魄散的文武官员纷纷在乱中逃跑。恩铭由于伤势过重,当天晚上便一命呜呼。

  战斗打响后,闻讯赶来的大队清军人马立刻包围了巡警学堂。徐锡麟见势危急,带领几十名参加起义的学员冲出学堂大门,直奔安庆军械库,企图夺取库内武器,与清兵决一死战,结果被清军重兵包围在军械库内,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审讯时他慷慨陈词,挥笔直书,谓“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次日凌晨,徐锡麟英勇就义于安庆东辕门外。死后被清兵残忍地剖腹挖心,炒食净尽,年仅35岁。

  母亲后来听我姥姥回忆,姥爷当年以巡警堂学员的身份参加了那场惊心动魄载入史册的武装起义。至于他是怎样逃脱了清兵的重重包围和严密搜捕,余良卿膏药店又是因为什么居然没有受到株连,我母亲甚至我姥姥就不得而知了。

  我后来分析,姥爷是正式考取在册的巡警学堂学员,又是皖省名门之后,没有注册籍贯是不可能的,清政府要查他的来历是轻而易举的。之所以侥幸逃脱,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毕业的学员众多,而参与起义的学员毕竟只有几十个人,混战之中,没有人发现或者证明我姥爷是否在内。起义失败后,官府肯定要将所有毕业学员的家庭过筛子一般搜查一遍,也许是因为余家在安庆有了一定的势力,再加上及时送上银两,上下打点,方能躲过一劫。

  我的这种推断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事发当日,我姥爷便连夜逃离了安庆,数年之后,才悄悄回来,从此再不张狂,不声不响干起了祖上传下的制药生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  名门
姥爷这次回来,象换了个人似的,针贬时弊的热情没有了,爱说爱笑的性格改变了,脾气也开始变得古怪暴躁,谁也不敢惹他,稍有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摔东西,因为是长房长子,就连几个叔叔也都怯他三分。三十几岁时又学会了打麻将、抽大烟,后来又养了一个十###岁的姨太太,整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但是说来也怪,虽然他每日沉湎酒色,放荡不羁,但到了晚上却又经常换上夜行衣,偷偷摸摸地外出,而且是不走正门翻墙头,像做贼一般,谁也不知道他是和谁在一起,又去做些什么。

  我舅舅听人讲,他好象参加的是托派组织,干的是反对国民党政府掉脑袋的事情。这种猜测现在分析起来不无道理,因为当时中国托派的总书记陈独秀就是安庆人,并且他有许多安庆的亲戚都是托派的重要成员,这说明托派组织在安庆很有影响,大有市场。但我姥爷究竟是否真的就是加入了托派,还是别的什么秘密组织,再没人能够证明,所以至今也是一个谜。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姥爷不甘寂寞的性格并没有因为挫折和岁月的流失而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姥爷死于民国11年,也就是公元1932年,具体时间我没有考证,大概是秋末冬初的时候。我想对后人来说,姥爷什么季节去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姥爷的死标志着余良卿老字号发展历程中一段插曲的结束。

  我至今想象不出一个曾经满怀报国之志并且舍生忘死、浴血沙场的热血青年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堕落。

  或许是面对革命屡遭挫折,从此悲观失望?或许是见到昔日战友剖腹挖心、尸横遍地吓破了胆?或许是经历了生死磨难,大彻大悟,对党派之争心灰意冷?或许是多年闯荡江湖,结交了黑白两道、三教九流,染上了市井恶习?或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