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好几个部族向大元诸城提出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从木工到建筑工都变得紧俏起来,行情很快上涨到15个劳动力一个技术工,并在这些部族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技术工的热潮。而原来在大元诸城学过基本功,接受过培训的各族子弟成为最优秀的学员。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大元学校的新生入学热潮。
至少就我所得到地信息,学习技工的部族子弟要明显多于学习历法和医学的,只有文字方面未受殃及。因为要学习建筑或木工就得掌握一定地大元文字。
随着这个变化,大元学校的职能在一定阶段只能是“职业技术院校”了。
我不在乎这个变化,要是这个年代的大元学校培养出一名“原始诗人”。那才是对我的重大打击,教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巧才是这个阶段大元学校的主要任务,当各部族认识到历法和大元医学的重要性,那就代表他们地文明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一天很快会到来的。
在此之前,我的心血都主要只能耗在太昊城上面。
春耕、春播和建设围土地的篱笆墙耗去了大量地时间和人力,春播完成后,我把几乎全部人力都赶上了建筑工地。少昊的人手返回去了,只有姜由和他的不多的族人留了下来,也算对我不小的支持。
七月初,盛夏的时候。护城河还在铺砖石,城墙已经基本筑完了土坯,开始铺内外墙用砖。姜由居然又领来了一个姜氏的兄弟部族。
这时我已经没有了好奇心,直接把姜奇引入了我的大帐。
“由,不!是姜由!能给我一个好的原因吗?”
姜由不由自主地在大热的天中打了一个颤。
“你早就知道了?”他在发问时,看上去一派憨直的脸上,惊讶中仍然掩不住眼角闪过的狡黠。
“姜由”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既然是兄弟之族。又是这么好的朋友,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讲,不要认为只有让姜族的族人分批前来我才会提供帮助——告诉我,姜族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
姜由的拳头握紧,嘴唇抿闭,却不发一语,看得出,这个问题掀起了他竭力隐藏地冰山一角。
半晌,他低下头,双手松开。垂头丧气。
“既然太昊族已经知道了,那我还是带姜族人离开,不会给太昊族带来任何麻烦,但能不能等到到秋收以后,我们的族人收获一季粮食?”
收获粮食?我怎么不知道姜族人开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也种下了粟苗?
“你如果不把元齐当朋友,我会让你离开,并提前把你将要收获的粮食提供给你,将来由太昊族去替姜族收割庄稼。但最后一次我问你——你有没有曾经把我和木驼,甚至是太昊族当作是姜族或姜由的朋友?”
原始人就是原始人,经不起这一激。
“怎么没有!”姜由爆发起来“就是因为把太昊族、元齐族长和木驼兄弟当成朋友,我才只能带族人离开!”
吼叫的声音甚至引起了风余的注意,进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朋友是要互相帮助的,不是用来逃避的!姜由,告诉我——什么是你所不得不逃避的?那决不应该是我和木驼!”
姜由一下子跪倒在虎皮上,以手拉地,口中粗声喘气,气壮如牛,让我联想起他们的图腾。
“不!我不能让太昊去面对我姜族的敌人!”
“敌人?什么敌人?”
“是——不!只要我姜族的兄弟部族都到齐了,加上元齐族长教给我的耕种技术,两年时间以内,姜族一定能击败我们的敌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我追问。
“请族长赐给姜族粟米吧,我会用姜族在少昊种下的粟来偿还!”姜由突然镇静下来,很平静地对我说。
看来他是不打算告诉我他的敌人了。
按姜由原来的说法,全盛的姜族比太昊或少昊都要大,而他的敌人能轻易地击败他。
那他的敌人有多强大?
第一百章 … 太昊建成
姜由始终不愿意说出他的敌人。 //
这是姜由不想让太昊卷入战争的结果。但作为朋友,我对这个回到原始世纪以后见到过的最强大的原始汉子,一直比较欣赏。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总希望能给他一些帮助,而不是置身事外。
我能大致猜测到姜由的处境:部族四散,强敌未除,寄寓他族
但我还是决定维护他男子汉的自尊心,不再追问他的敌人,相信只要给予他必要的帮助,他和姜族一定能击败任何威胁他们生存的敌人!
“在秋收之前,你和姜族的各部族都留在太昊吧。姜族不必要在太昊或少昊依附。秋收后我会给付出了劳动的姜族人应得的那一份粮食,但你和姜族的族人应当依靠自己修建粮仓,我只能派遣建筑工匠协助你们。在此之前,让你那些飘泊的族人都到太昊来吧,现在我还有能力供养他们,当然他们也必须参加太昊的建城工作,直到姜族的粮仓和村子建设好!”
这应该是我能提供给姜由的最大限度的帮助了,尽管话说得比较平淡,但姜由能听得出我的那份友情。
这个壮硕的汉子一言不发,跪在地上,行了跪叩大礼,头也不回地出帐去了。
“大恩不言谢”,姜由一定深懂这个后世才总结出来的道理。
木驼在我的授意下,从百忙中抽出了10名骑兵,加上姜由原来就有的那匹马。11骑奔向草原,开始召集他的族人。
到夏天,近20个姜氏的部族陆续到达太昊,总人数达到4000多人,甚至让我不得不加大了骑兵的狩猎任务。为了养活这批人,粮食必须节省使用,但距离秋天越近,我就越不担心。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加上风余每宰杀一头圈养的牲畜,脸皮就会**一下。我实在不忍心,只好加大了渔猎的工作量。
在新城的建设队伍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墙的建设速度也大为提高,按目前的情况看,我有足够的信心在秋收以前将城内的粮仓全部建设好,城墙也会赶在秋收前完工。
姜氏的族人中,妇孺老弱都住在神山背后的坡上,壮年劳动力都上了工地。
尽管今年的粟都种在去年的洪水线上五米左右高度的上方,而且入夏以来还没有一次暴雨,但小心无大错。我还是主张把所有的族人都迁到较高的地方居住。
如果不是我说服长老们,这个居住地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全族迁到太昊城里面去,长老们绝对不会同意如此多的人住到神山上。
族人的生活我都交给风余去安排,我每天只到两个地方。
粟地和工地。
试验田是到得最频繁的地方。
尽管今年的18000多亩粟苗都长势良好。从单株看,平均高度和直径都比去年,甚至过去的哪一年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的六亩试验田也是如此,但我更关注的是抽穗以后的情况。
抽穗之前,试验田和所有的粟地比较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有时我能感觉到风余对我如此关注这几亩地的不以为然。
但我有信心,抽穗后,特别是秋收后,这几亩地会让族人感受到意外的。
在春播前的紧张选种中。我特意选的都是那些单穗比平均穗重50以上的粟穗,再进行的选种。如果来自后世的知识没有错,这几亩粟地亩产将比其他粟地高出20~50。
姜由这两个月忙得有点变形了,每过几天,就会有一名骑兵带着一个100人左右或稍大一点的部族到来。但姜本人却没有回来,他在草原上疯狂地寻找,力求找到每一个失散的部族。
这个我就帮不了太多了,我的心思还得花很大一部分在建筑工地上。
土坯城墙建筑已经完成,铺砖阶段是主要的工作阶段,主要是烧砖的产量实在有限,原始土坯砖的成形需要大量的时间,成形以后还得荫干后烧制,没有荫干的砖烧出来以后很容易破坏,建城墙时不敢使用。
城里的粮仓是进度最快的,比我想像的要早一批完成,让我可以大胆地提出建设一部分住房,这个冬天就迁一部分族人入住太昊城——梅梅就是其中最坚决的一个。
进入8月上旬,对洪水的担心已经从我心中消失,而城墙在近一年的建设后也终于进入了封顶阶段,建筑大军主力已经转入城内,一边完善排水系统,一边开始建设住房。
我走到新城墙的马道上,感慨万千。
这才接近了我在后世见过的城墙。
总高达到了4米2(按大元米),扣除箭垛都还剩3米2,墙顶宽2米5,比我原来设计的高宽,主要是经验不足,对墙砖的尺寸控制不准。
墙顶的路面全铺上了砖,赤足走在上面有点硌人,特别是在夏天的太阳晒过以后。
但这给我带来了关于后世马路的回忆,沧桑感油然而生。
内墙设计了砖梯和斜坡两种上墙通道,不管是物资运输或甚至骑马上城头都有了可能。
城内除了出城的下水道是埋的陶管以外,其他的地方还是明渠,但建筑师们不用再提醒,都在新建的住房下埋设了通向房外明渠的陶管排水。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陶器如此大规模地应用到建筑上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太昊已经有了这样的生产能力。
姜氏的族人为感谢我的收留,极力参与太昊城的建设。
但从木驼告诉我的消息,已经有姜族人在说,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城,就不会被驱离故土了。
看来姜由将来也会面临和我一样的建设任务。
城墙的建设者们正在努力完善各城门和墙顶建筑的施工,但城内早已经掀起建设住房的**,按现有的速度估计,在秋收以后,将有近1000族人可以从帐篷迁入砖房。
过年以前,太昊城将有3000人的容量。
在如此进度的建设面前,我开始有了一点稍微“过份”的想法。
木板和粟杆搭成的屋顶毕竟易坏,年年都得维修,而且维修工作量也不小。
到了建设“瓦房”的时候了。
第一百零一章 … 制瓦之艰
进入8月,试验田旁边的参观者多得让我围起了栅拦。 //
经验丰富的“大元农民”们是最早发现这里的不寻常的一批人,而后是太昊那帮子吃饱了没事干的长老。
这里的粟穗比其他地里的体积要大上30%到50%,甚至出现了不少超出正常水平一倍的“怪胎”!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此在粟穗的青穗长完整之后,我反而不再经常光顾试验田了。
偶尔我也跑到其他粟地里,寻找有可能出现的“变异”株,以进一步提高单产。
但这段时间最主要的“发明创造”工作,却是制作瓦。
烧制瓦的材料应该和砖是一样的,但要求的温度应该达到制陶的高度吧,我也没有经验,只能在实验中摸索了。
泥中和入了大量的粘土,应该可以提高瓦的质量,但为保险起见,我改进了用人踩泥的工艺,改用人牵牛踩泥,以提高瓦泥的细腻程度。
首先是瓦坯的制作,这个倒难不倒我。在乡下毕竟见过小瓦窑的工作场景,只是怕时间太久了有点记不起来。
用一截树干慢慢修制成一个圆台,高度大约30厘米,上圆台直径约30厘米,下圆台直径大约35厘米,用一块麻布包起来.放在制陶的转盘上,将瓦泥抹在上面,一边转动一边修成一厘米左方的厚度,最后用很薄的木刃均匀地切割成四块。
但取瓦时遇到了麻烦。
我已经在用很干的泥了,再干就会出现抹不动的情况,但还是没有办法在切割后立即取下来,一取就坏掉了。
没法子,只能将制好的瓦坯暴晒干,两天后,轻轻地**麻布将瓦取下来。
四块里只坏掉了一块。
这个成绩让我很满意,但时间却是一个大问题。三天才做两块瓦,那修一间瓦房还不得等到我挂掉以后啊!
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泥瓦坯的强度并不太差,但和木坯、隔布粘在一起,分开比较困难。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回想了一下后世见过的做瓦过程,突然想起取瓦的过程好像不是这样子地,中间也不是使用的实心木柱,而是空心的“瓦桶”!
对了,取瓦的时候是取中间的瓦桶。而不是直接取瓦!
但瓦桶是怎么做的?
难道是直接做一个木桶?
那和我做的实心木柱有什么不同?
我守着一堆瓦泥发了愁,制瓦的事业就这样停顿了下来。
建城的工作进展顺利,地里地庄稼长势良好,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
但瓦的事情还是让我耿耿于怀。
8月中旬的时候,我和风余一起验收了所有的粮仓,以及里面的木斗。粮仓分为两处,一处在神山,一处在城外,尽管只相距20公里左右。但这么一段距离,也让运输显得很困难。
这让我更加向往“牛车时代”的到来。
铜啊!——你在哪里?
可是验收过程中我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一名厨房的工作人员在挑水做饭的时候,经过我和风余地面前,脚下踢到一块碎木。一跤跌倒。将木桶摔成数块木板。
“分瓣!”
我不顾风余的惊诧,一拉马头,直接冲向制砖工地。
这回我按上次做的木桩形状,让木匠为我做了一个分为四瓣的木桶,却不箍紧。而是用麻布裹在外面扎紧,倒也没有散。扔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也没有分开。
这回用瓦泥抹上以后。用木刃割开,却没有割断。留了一点连在一起。
最后是关键时候——将“泥桶”倒置在地上,一块一块地小心地轻轻地将里面的四个木瓣取出来,再揭掉那层麻布——剩下地“纯泥桶”竟然如我所愿地没有坏掉!
连读三天我都在工地上做瓦坯,共制作了500块,并要求木匠在做好地瓦坯上用树枝搭了一个凉棚,太阳能晒到,但小一点的雨应该不会淋到。
按烧陶的工序,七天后瓦基本干了,终于可以进窑。
这一次我要求采用竖窑,以保证我所需要的温度。
晒干以后的瓦可以轻易地将15到20块叠放在一起而不会压破,所以第一窑我就烧制了所有地瓦坯。
但失败还是将我打倒!
三天后,开窑的师父跑过来跟我讲,结果是失败的,烧出来地不是我原来跟他讲过的青色,而是红黄色,且几乎碎了一大半。
什么原因?
温度不够?泥不对头?时间不够?……
为什么这么简单地一件小东西也会这么难做!
我仔细检查了黄色的碎瓦块,发现断面上玻化的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地方成色明显不同,也就是说烧得不够均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烧的时间不到位。
为了改进,我做了几个方案。
一是改用优质的黄色粘土,延长牛踩的时间,直到每一把泥摸上去都细腻无比。
二是同时开烧两窑,将其中一座窑点火以后的烧制时间延长到五天。
三是延长冷却的时间到三天!
按以前制陶的经验,开窑过早是造成陶碎的主要因素。温度不够可能会造成烧得的陶器质量不好,但碎裂却是快速开窑造成的主要结果。
这一次开出来的瓦比较接近我的猜测,却仍是一场失败的结局。
烧制时间延长的那窑比较好,但仍碎了一半以上,另一窑就肯定了我对烧制时间的推测——时间不够的就基本上都坏掉了。
但也有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振奋!在好的那一窑里出现了一部分转青色的迹象!
这说明我的工艺接近真正的后世烧瓦工艺了!
大的方向是正确的,剩下的就是小的改良。
趁秋收比往年迟的这十来天,我准备再烧一窑。
这一次我将烧制时间增加到6天,并准备在冷却五天以后开窑!
就在第6天,窑中的火渐渐小下去的时候,一场秋雨突然降临。
我在窑边看到天边的乌云聚到头顶,急得大叫:“快来人啊!”从放瓦坯的棚下冲出来几名制砖工,在大雨滂沱而下时,六名“泥人”终于将窑顶用黄泥又厚厚地封了一遍,直到再也看不到窑中的烟透出。
但第二天我再来看时,窑顶上封的黄泥被水冲出了一些水洼。我骑在马上,看着洼中的积水,摇头苦笑,看来老天是不打算让我住瓦房了。
但老天跟我开玩笑,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第一百零二章 … 青瓦诞生
#标准的青瓦!
五天后开窑时我幸福得心都要碎了!
老天!
没有我的时代,原始人是不可能知道后世的高质量的青瓦是什么样子的!
难道后世的青瓦就是在跟我相同的遭遇下才生产出来的?
那同样的工艺加以推广,红红的砖也可以变成青砖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