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舅子-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孤兰若又说道:“姐姐给你讨一个很重要的活,接下来三年,你若是事事都办得好,姐姐许你一个身份。”
萧灵儿脸色都变了,赶紧施礼:“灵儿谢姐姐。”
一个身份,萧灵儿太知道独孤兰若许的这个身份对于自己有多重要。而独孤兰若隐含的话语就是,她有足够的信心,不久的将来柳木有机会封王。
独孤兰若将一只信封递给了萧灵儿后说道:“今晚上你自己交给夫君就好了。”
“谢过姐姐。”
柳木一直着很远的地方看着那门大开的正厅,虽然听不清说话的内容,却可以从表情上大概感觉到什么。
抱琴又一次象鬼魅一样的出现在柳木身侧。
“以前有人突然在背后拍手,象我这种胆小的人肯定会受惊呀。可这几年来,就算真的有个鬼出现在我身旁,说不定我还能和他聊几句。”
柳木的话让抱琴笑个不停:“郎君,若是男鬼想必咱们可以把生意作到鬼那边,若是女鬼的话,相貌喜人或许再收个小妾。”
“调皮。”
“郎君,公主说莫小看萧、谢这两丫头。”抱琴的话题转到了正事上。
柳木说道:“我从来没有小看这两人。”
“她们怕是不知道,咱们在乎什么。”
这次柳木没接话,倒是说道:“上次咱们的大秦豪侠传没完成,等我回一次长安再回来,咱们找个园子安静的继续写咱们的大秦豪侠传。”
“挺好,只怕郎君你没空闲。”
柳木微微点了点头:“话没错,生丝的数量多了,那么丝绸就要考虑外销。最大的销路还是在往西两万里的地方,眼下陆路西域不太平,海路的话只有卖给波斯人。看来高昌国这个反复小人,是需要被狠狠的收拾一下了。”
“郎君,我不想去高昌,那里风沙大,也没有什么美食,更没有半点好玩的。”
“我也不想去。不过有许多人想去,所以咱们不用去。咱们还在江南多住上两年,这里的日子比长安轻松。”
“郎君,你的晚餐已经送到了萧灵儿那院中了。”抱琴说完后,当柳木再侧头看抱琴的时候,身边连半个影子都看不到。
回到萧灵儿的院子,在正屋已经摆好了晚餐。
这一切都是依柳木的习惯,吃多少摆多少,萧灵儿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不过晚餐却有一样让柳木感觉到奢侈无比。
长江刀鱼,这东西放在柳木的前世是肯定吃不起的,就算有能买到也未必就是真的。
晚餐是大唐的分餐制,柳木这边两条、萧灵儿饭量小只有一条,还有其他的菜,以及一份汤,然后是米饭。
萧灵儿吃饭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开口说话的,这是礼法。
饭后,萧灵儿对柳木说道:“苏我凌回来了,是跟着公主一起回来的,这几天也不知道她从那里得到的消息,似乎还亲自去栖灵寺看过。”
“恩。”柳木只是恩了一声表示自己听到了。
“夫君提前一步离开倭岛,公主殿下告诉我长孙国舅与苏我虾夷有一场持续了三天以上的谈判,在公主殿下离开倭岛的时候,谈判依然没有结束。随后其内容会有一份详细密件公文给夫君送来过目。”
“你的话不对。”柳木还没解释,萧灵儿立即就明白柳木的意思:“是灵儿错了,应该说国舅会把谈判契约的副本送至总舶司备案。”
柳木真是吃了一惊,自己还没说呢萧灵儿就猜到自己要说什么。
而且完全没猜错。
长孙无忌论勋,论爵位,论身份都高于自己。所以在说起这正式的公开关系的时候,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语言表露高低的区别。
萧灵儿又说道:“苏我凌恳求,以两万待嫁苏我氏领民女子,以一万生育过的人妇。换取大湾码头的苏我家店铺,至少她是这么讲的。”
“她是在要大唐货物的独家经营权。”
柳木倒是明白苏我家的意思,估计苏我凌是看到隼人得利,也想粘一手。
“这样吧,你替我告诉她,只说这件事情需要他苏我家家主的手书。把这件事情先拖一拖,等国舅的消息传回来再作考虑。”
萧灵儿这时把独孤兰若给她的手书交给了柳木。
“你去倭岛管这些下作的事情,不行。那怕是公主答应你,我也不会同意。”柳木将那手书直接放在烛火上烧了。
第0585节 李世民的白发
看着那被烧掉的手书,萧灵儿一脸的遗憾。
柳木却说道:“不过,苏我家想要的经营权,这事情可以考虑让你粘手。这件事情不能是东港舶司与苏我家之间的事情,因为大和国王室会有不满,我们也不可能摆明了说要支持谁,所以这件事情是你和苏我凌个人之间的事情。”
“谢夫君。”萧灵儿瞬间就明白柳木的意思了。
“苏我虾夷的智慧应该明白这其中的用意,我相信。还有,你安排一下,我准备去游湖,时间为三天。我想苏我虾夷肯定有什么话会通过苏我凌传给我,所以要单独和她聊聊,找个合适的湖。”
“夫君放心,只要夫君定好时间,我会安排的。”
萧灵儿作为本地人,知道这里有什么地方合适,而且这里还有她萧家的成百上千的仆役可以调派,一定会为柳木安排的很好。
“恩,你也准备一下,最多再有一个月我就要回长安去。到了长安我会带你去三原几位工坊,以及华原工坊,到时候你要长个心眼,有什么可以和苏我凌交易的,有什么不能,你列清单,我筛选。”
萧灵儿猛点头,她知道这算是一个考验。
婢女送来茶具,萧灵儿坐在柳木身旁泡茶的时候说道:“当时家里在选人,是我主动要求选我的。”
“噢!”柳木笑了:“我值得选?”
“夫君的名声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我不愿意被养在后院作一个金丝雀。而深信跟了夫君,我可以展翅高飞,海阔天空。”
柳木相信萧灵儿说的是实情。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杭州,柳木和独孤兰若搬进了李神通提供的一座园林内,这处园林原本就是前隋一位郡王的,前隋灭亡后许多人想占这个园子,最终被李神通得到。
独孤兰若已经经过数位名师确认,确实是滑脉。
而且两位名医声称,肯定是男孩。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江南一连对于辽东转运司的松子、西港舶司的芦荟订购量增涨了近百倍,海边的鲜鱼价格涨了差不多一倍,柳木订购的几种上等鲜鱼已经到了有市无货的地步,价格更是高出往日三倍之多,这还是在有官府在管制的情况下,依然还是在涨了。
柳木陪着独孤兰若在园子里赏花。
独孤兰若对柳木说道:“夫君什么时候回长安?”
“就这几天了,西港舶司的运粮船一到,我就随船回长安。这还在犹豫是不是要带苏我凌一起回去,她这里我怕他让你烦。”
“她,能如何?”独孤兰若眼中苏我凌只是一个贱婢罢了。
“她前几天告诉我,事实上是苏我虾夷希望她问我,如果苏我虾夷违背推古女王的传位书,而选择一个他们认识合作的大和国新王的话,那么我当如何?”
听到这话独孤兰若却说道:“这等大事,不能等闲视之。”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没有立即回答她,只告诉她这种事情很复杂,我会尽快再去一次倭岛,而后当面谈这样的事情,这需要有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计划,而不是一句话。”柳木拍了拍独孤兰若的手,示意独孤兰若安心。
终于,西港舶司的运粮船到了。
这并不是新船,而是用以前的旧船改造的,这种船速度慢,而且根本就不能出海,仅仅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
但这船却有两个新式海船没有好处。
一,可以用桨。二,大肚子槽船装货多。三,不用再换船就可以直接进入大运河。
在码头上,李神通亲自来送行。
“木,这都是怪你。江南的市面上多了些乱子,其余的东西还好说,但米价也受了影响。”
“皇叔这是在抱怨吗?”
“算是抱怨吧,江南原产的米比西港舶司的米贵了有七成,而辽东过来的米比江南的米还贵了五成以上。”李神通说了自己抱怨的原因。
柳木笑问:“皇叔,两年三熟、一年一熟的米。您要和一年三熟的米比价,你这不是在欺负人嘛,您老让辽东的农户还活不活,我倒是认为挺合适,一分价钱一分货。”
“行了,不和你说这些了。我叫了几个米市所在的州府过来议事,也让米市派出代表过来谈一谈这件事情。”
“那么,皇叔我就回长安了。”
李神通送柳木到船边,看着柳木上船,一直到船动了李神通还没有离开。
长史过来李神通身旁:“大总管,为何不与柳驸马细说那米价的事。”
“他有他的理,一年种一收的米比一年三收的米贵确实没错。但咱们有咱们的理,米价不稳,粮价就会不稳,各州府的民生就会不稳,这一点给他说也没用。在米商代表没有来之前,先下一道公文,任何人敢用劣米冒充好米,轻则百倍罚,重则抄家。”
“是。”
船上的柳木事实也想到了李神通要说的事情。
米这东西,蒸好之后让柳木吃或许还能分一个好坏出来,还是稻米的时候柳木也看不出好坏来,在后世的超市全凭品牌与商家的良心。
所以柳木也不想参与李神通就米价的事情。
市场总是会受到冲击的。
半月后,长安。
关中大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李世民才二十八岁,鬓角上已经多了几根白发。
这何止是一个愁字能够形容的。
关中,又叫八百里秦川。也就是四关之内,东有函谷、西有大震关、南有蓝关、北有金锁关。四关之内,关中之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大秦凭关中之地征天下。
关中一词是东晋徐广为史记注释的时候提出的解释,并有了关中这个范围。
李世民坐在书房之中,面前只摆着一碗白粥,一小碟腌菜。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各地的告急文书一天一份。
房玄龄、杜如晦、萧、崔君肃四人一起来到了李世民的书房。
“情况有多严重?”李世民没抬头,依然在看着手中的表章。
第0586节 关中大旱灾
萧上前:“圣人,关中五十四县。五十县报了灾,其中北十三县,西十七县重灾。已经发现蝗灾的苗头,估计会颗粒无收。”
“还有四县!”李世民心说这总算是坏消息之中的一个好消息。
萧再说道:“圣人,这四县分别是,华原、三原、泾阳、高陵四县。全是柳驸马管理的县,水道纵横无数,水井无数,水车无数。只要渭水、泾水没断流他就不怕大旱。虽说今年可能不会丰收,但减产也会有限。”
“行文,将这四位县令升任州官,依旧在关中任职。”李世民下令。
房玄龄上前:“圣人,暂时不可。可等今年考评之后,明年初再升不晚。眼下关中大旱,至少还有四县没有因灾而减产,总是一件好事。”
崔君肃也上前说道:“圣人,这四县之地种的粮食都未必够四县使用。”
“官仓?”李世民问到了关键的问题。
崔君肃回答:“圣人,并州大仓不能动,那是北防的重仓。可以说北边其他地方的屯田还没有效果之前,北边重镇全靠并州大仓提供粮食。一但北防不稳,长安定是雪上加霜。”
“长安大仓……”崔君肃没说下去,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讲!”李世民催问道。
“在旱情上报的时候,萧公与臣已经在山南道调粮,可却没想到这次会是颗粒无收。而且夏种无望,秋收也指望不上。这需要的粮食臣无能。”
李世民重重的拍着御案:“差多少?”
“长安大仓不能斗粮不留……”
“朕问你,差多少?”李世民火大了。
“差两百万石,至少。”崔君肃终于给了李世民一个数字。而且补充道:“这是长安大仓寸粮不留的情况下,差两百万石。”
李世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两百万石。并州大仓有多少存粮。”
“圣人,并州大仓不能动,那是北防的根据。”房玄龄上前阻止。
李世民再叹了一口气,将一份自己已经写好的文书示意递给房玄龄看。
房玄龄看到后吓了一跳,李世民连罪已诏都已经写好。
新君登基元年就下罪已诏,这可以说史无前例。
这时,刑部尚书刘政会。与礼部尚书唐俭请求面圣,在得到允许之后两人入内。
“圣人,长安城中有谣言,唐灭佛失德而引发天灾。臣相信这样的谣言在受灾的几个县更加的严重,臣请圣人如何处置。”
李世民心头一揪,难道真的是因为灭佛而得到的报应。
萧是信佛的,此时站了出来:“圣人,这就是谣言。当初灭佛的推动者是柳驸马,大唐不知道有多少铜佛像被拉到三原融了重新铸成钱,要真有天罚也是柳驸马所管理的四县受罚,可关中大旱,偏偏这四县无事?”
那怕萧是信佛的,此时都有些恨这传流言的人。
而且此时,他需要让大唐皇帝坚定信心,不能一丝动摇。
李世民这才点点头,心中稍稍平静了一些。
姚思廉上前:“圣人,臣要汇报的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讲!”
派去洛阳运粮的人回来了,臣正好遇到。他们告诉臣,总舶司提前了一步,在他们没到之前就运走了洛阳留下的前隋陈粮,至少一百万石以上。
“这个……”李世民想骂柳木,除了柳木的手令总舶司还有谁能调走洛阳的陈粮。
可话到嘴边李世民停下了。
柳木绝对不会如此不智,而且袁天罡背着自己给柳木写信的事情秦琼告诉了自己,连信的内容都告之了。
柳木在知道关中会有大旱的情况下,为什么调走洛阳的粮食呢。
“报,臣请面圣。”门外有人高喊。
杜伏威被迎了进来,一进来杜伏威就推开太监将一份次日准备印发的报纸直接递到了李世民面前,而且后喊道:“臣请圣令,让臣去杀尽这些奸佞。”
李世民拿起这份报纸的稿样一看,愣了,整个人都呆在那里。
萧等人急急就上前:“圣人,请臣一观。”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起来:“你们一观,修饰这些词句。这写的是什么,粗俗不堪。”
只见报纸上写道:
我柳木烧了佛骨,融了不知道多少佛像,谁听说长安北四县受大旱影响了。天罚,真他娘的胡扯,天就是天,圣人是天子,代天牧天下。有天罚也是圣人之罚。
我柳木要当爹了,这是上天的赐福。
关中一带有大修水道的圣令,水道却不能防止旱灾,那么就不由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作工的人从中作鬼,二十万服劳役的秃驴们有没有认真的修水渠呢?
柳木写了手书,将用快马先一步送回来。
这长安报的管事一字没改,甚至连柳木的错词,错字,以及无义之中写的简体字都照样搬到稿样上。
萧读完后对李世民说道:“圣人,臣以为要么留下最后一句,全篇重写。要么一字不改。”
“为何?”
“一字不改,可以说这是柳木驸马在回京的路上颠簸之中的手书,柳驸马在长安百姓心中是有足够感信的。毕竟是在颠簸之中所写,有些许错误更显真实。特别是最后一句,贞观盛世,存粮千万石。”
次日,长安报出现在市集的时候,因为旱灾而充满着低落情绪的长安城出现了一股热流。
突然,有人高喊:“船队,船队。从运河逆流而上的大船船队。”
长安东边各县已经派出兵丁守在运河两边,函谷那边已经有船开始将粮食往下搬。每个临时的粮食上都有写有大唐总舶司的大旗,长安以东受灾不算重,这里的饥民还不算多,但许多家里存粮已经很少的百姓连同饥民一起开始往县城的方向涌。
有总舶司的旗在,百姓们没有乱。
有粮堆在那里,百姓心中的慌乱已经消减不少。
纵然是最东、最西的两个县的百姓都已经听说,关中大旱,但柳驸马管辖的四个县却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船到在了广运潭码头,大唐皇帝李世民都亲自前来迎接。
第0587节 粮船到了
船停稳,高虎跳下船来在李世民面前施礼。
“圣人。臣总舶司都尉护将高虎。”
“柳木呢?”李世民开口就直呼柳木的名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