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永乐时代-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丘大人,那旧港有什么好东西吃?”王动问。
“水果有榴莲,此为万果之王。”丘彥诚刚一开口。
“太臭。”李真马上就堵上了,“天晓得居然有人会吃那种东西,黄白之物。”
“怕是李将军不懂吃吧!”王动接。
“哪里,静之有所不知,那东西闻都闻不得。”
“闻起来臭吃起香的东西可不少噢。”丘彥诚想起了在王动这吃过的臭豆腐了。
话真说着,听得“滋”的一声,陈四把酒淋到了鱼的身上,马上酒在热热铁板上蒸开了,香味四散。
“陈四,那酒,你能不能少用一点呀,做鱼嘛,普通料酒就行了。”周鼎是舍不得那酒呀,王动做鱼,喜欢用烈酒,他觉得入味。
郑和因为和王动算是有亲戚关系,所以有时在原则方面把的还是很严的,要堵上别人的嘴。而候显就不一样了,他与王动算是君子之交,王动也正是想着这一点,才拉往他,通过他搞好丘彥诚的关系,当初王动想的是,永乐如果真的不想在旧港驻下一兵一卒的,那么王动一定要在旧港把施家扶起来。王动知道,施家需要朝庭的支持,凭他们家的实力,想要在印尼半岛站住脚容易,想做老大,那就难了。
………【第六十节 开发夷洲】………
郑和是个穆斯林,但为了统战的需要,他还是个居士,目前还没有资料可以查到,郑和和道教有什么来往,反正有一点,很多人认为,郑和是个泛神论者,而他对妈祖的信仰崇拜的确是虔诚的,所以肯定的说,只要有需要,郑和就是再多个道长的身份也是有可能的。在南京,一个新的天妃宫正在造着,到了长乐半个多月,又放话,下次回来,要请旨在南山修个大的姐祖庙。王动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很难理解这帮人修庙的热情,而这点,陈泽劝他也要积极投入。王动则回他,茅山那里,他已经投钱修道观了。
这天,郑和带着费信,王动,张浩三人,去南山游玩,别的人没带,不过,昨天知道郑和有这个雅兴之后,王动吩咐陈四准备了个两个食盒带上了。
“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此塔是宋徽宗为祝寿而建,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建成于政和丁酉年(1117年)2月22日,塔身八角七层。因位于长乐城区中心南山之巅,故又俗称‘南山塔’。”郑和做导游,亲自讲解。
不过此时的三峰塔已经有点破败了,呈现出来的是苍桑之美。
“静之,你也算是个有钱之人,捐点钱做点善事,把这塔重修一下吧!”张浩不知怎么回事,居然会这么提议。
“浩子,什么意思,是不是上回在长沙修爱晚亭让你费了心了。”
“你不说我倒忘了那事。”
“浩然,你修亭?”郑和被勾起了好奇心,年纪青青的一个小伙子,居然会去修凉亭。
“去年重阳,和长沙的知府大人同游岳麓山,静之提议修个凉亭,他的岳丈大人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后来修好后,静之给起了个名字,爱晚亭。静之,你说说,那会知府大人邀你登山,是不是为了相女婿。”张浩捉弄王动。
“爱晚亭,名字不错,有雅趣。”费信蛮喜欢这个名字,“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那岳麓山有红叶?”
“有些,没有京城栖霞山的多。”王动回。
“栖霞寺的红叶是京城一景。”郑和接话。
张浩一句话,便给王动摊了这么个事,他也没话讲,修佛塔毕竟是一大善事,积德不说,王动不信这些,但能为他在当地换来一个好名声,这是很值得的事情。事实上,这个塔历史上是郑和出资重修的,只不过,现在落到了王动身上。
“舅父可曾到过夷洲?”王动问郑和。
“不曾去过,不过听人讲,夷洲也是有不少乡民,更多的是一些夷族。”郑和很奇怪王动会问这个。
“夷洲岛大,物产也是不少,如果这样放弃了,很可惜。”王动说,“夷洲地肥,可种稻米,还有很多瓜果,既然朝庭不大想投入人力物力,静之倒是想上去经营一下。”
“福建地方上也是两种意见,一个要守,一个要弃,京官离的远,那里会管岛上有什么,只是听说那年年有狂风暴雨,又有不开化夷族。每年朝庭放官都不大愿意去,去了又是个个叫苦。如果静之真的有意,无妨,但使人上去好了,若有人要说事,某家替你挡着。”郑和有他的想法,若是把夷洲展起来,以后去硫球和日本就方便了。当然,他不知道,王动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些天,仓库里还在往船上上货,从京城又过来了两条商船,再过几天还会有两条船过来,那两条船上装的是水泥,最后一条船将装上糖和味精,以及在长乐附近采购的货品。
王动绝对是个能花钱的主,廖管家则被王动差的买这买那,很多东西他根本不知王动买来做什么。硝石是买回来制冰用的,这个是王动府上的秘密。但木工砖瓦工铁匠纺机这些东西也是要买,难道海外连这些也能卖钱吗。
考虑到要在海外一年多,王动算过,一个人基本上要吃掉一吨的粮食,郑和是问过他,是和大船队混着吃,还是他们自己准备,王动则回,混着一起吃,但自己船上也会备些,自己备粮成本高,但混在郑和的粮船一起,那就简单了,付钱嘛,小意思。
廖管家一直说人手不够,结果小孟又介绍了几个渔民家的孩子给他,年龄都在十四五岁的样子,结果廖管家又埋怨,语言不通。不过有一点廖管家很知足,这几个小家伙基本上还是蛮听话的,说东不敢往西,后来沟通才知。个个都觉得在东家这里,吃的好。廖管家又骂,个个都是饿死鬼。
这几个收来的孩子,三个女四男,廖管家挑了个机灵的服侍王动,小家伙叫林达,王动一看这个名字就笑,对他说,番国,名在前,姓在后,你的名字就变成了达林,这个达林在一种番话里意思是“亲爱的”。古人含蓄,王动这么一说,把这帮小家伙弄的莫名其妙,不过,绰号小爱就叫开了。
王动让廖管家教他们认字,结果,廖管家哪里有空,这事最后落到了绿柳身上。绿柳也是乐的每天有事做,自从到了福建以后,王动并没有很多时间陪她们,如果不是赵大娘每天都过来说说话,她还真的很闷。她又不象刘秀珠,一眨眼人就不知去哪了,且她只要一说出门,廖管家马上会安排三四个护卫跟上,弄的她很不习惯。
十一月,陈泽的叔叔陈贵过来了,还带了四个人,这四人是懂制盐的。陈贵原来就是在家庭里面负责采购,当陈家听到陈泽的消息之后,族长,也就是陈泽的父亲就把家里几个主事都召集起来商议了一下,决定由陈贵选几个人,先下来,配合王动把盐场搞地来。
王动是不会对郑和说,他要到台湾去晒盐的,盐铁专营,民间私盐是要砍头的。在郑和的支持之下,王动开始动用大船往台湾运送物资了。肖勇和一帮工匠到达长乐后,一大帮人,八条船,浩浩荡荡的往夷洲进,这些,王动把刘秀珠和绿柳都带上了,好好去台湾考察一下,好好玩一下。
船队到澎湖停了一下,把一个做好的水车,在那装了起来,另外,还有几架风车。王动考虑到海上风大,有个风车,也能提供点动力。这下,把澎湖小六子和王铸的老巢弄的蛮象个样子了。不过,这样一来蒋武他们也知道,原来味精和雪糖都是王动搞出来的,对王动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王铸和小六子靠着渔民和岛上的人搭上了关系,不过开始主要是去收购海草海菜,后来开始往岛上输糖和味精,再后来,他们开始大做生意,很简单的生意,把一些生活用品,从长乐贩到夷洲,不过价钱非常便宜,开始在岛上收买一人心。最后,用白沙酒搞字一位族长,在他的肯之下,他们搞到了一块地。请人搭好了高脚的木屋,等王动过来。
结果王动带着官兵和朝庭的文书过来,名义是为下西采办物资,这下岛上,他成了老大。不过他没摆老大的架子,先是通过那个族长,把岛上的少数民族头目全都召集到一起,很简单的说了个话,大体意思就是,先前官府离开了夷洲,不代表朝庭不要夷洲,战事不断,一直顾不到这里,这些年,稳定了,朝庭决定好好在这展一下。
这话一出,底下两个意见:一个是服从朝庭,他们这帮人,以前就是良民,而且这次过来赴会的时候,看到王动的船,马船,座船,粮船各一艘,另外余下五条战船,船上的士兵个个十分英武,加上郑和出使日本的时候,庞大的舰队,多年前就已经让这岛上的居民受到过惊吓了。但也有另一个意见,另一些小的部落,在岛上自由惯了,这会要听朝庭管,自然不愿意。
王动又解释了一下,朝庭不会与他们争利,反而会在岛上修水利办学堂修路,凡有所取必有所偿。而且说了,不收税赋。关于税赋的东西,王动问过郑和,郑和的意思是不用去收了,你今天收了,灾荒之时,你就要救济,到那时,可能收的不够拨的。
一听到没有税赋,果然,抵制的少多了,除了几个在密林深处的部落以外,别的基本都表示同意。特别是那些处在沿海水边的部落,他们近两个月以来,已经开始从物质上改善生活了,这当然要归功于王铸和小六子的生意。
………【第六一节 夷州规划】………
王动学地理的时候只知道台湾有高山族,后来开放之后,得到一些台湾的信息,才知道台湾有很多个民族,而这些人,在汉民族嘴里被称为原住民,仅此而已。这天的集会,马上就现了这个问题,来的人三五成群,有的十多人一起,就这样还是分了十三个族,然后这十三个部分里又分为多个部落,而且还有多个东北部的部落来不及通知,没有赶过来。有的一看就知道是渔民,有的则是住在森林里的,有的脸上有刺青,而且还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语言,或是同种语言,但口音不同,反正王动是听不懂。一到长乐他只要出门,都会带上小孟,由小孟做通译。回想一下,后世推广普通话多么重要呀,而在大明朝,你要不会说官话(凤阳口音),再大的本事也没用,皇上是有可能看你的文章,但一面圣,两人无法交流,那问题就大了。
到了夷州,这里有汉人,居然还有识字的汉人,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了,现在的翻译。这些汉人,特别是识字的,居然大多数算是死囚,基本都是朱元璋对头张士诚手下人的后代,当年打败了逃到夷州,在夷州久了,也不想去大陆了,如今若不是王动一再称既往不咎,重新开始,他们大多还不敢站出来。通过这些人,王动大致上对这个岛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有了些第一手的资料。
从商人的角度来说,王动只想知道,这里有什么资源,市场有多大,别的他不会在意。但他现在是借了明政府的名义,那事情就多了。第一个是把这帮人住哪里有多少人有什么生活习惯要弄清楚,第二个才是好好去找找人力资源和地理资源。好在,这次过来的陈贵年龄年长些,还能压的住,而陈贵以前负责采购,海盐,井盐,池盐散布在明朝不同的省份,他也是到处跑,也是走南闯北,还行,还能对付。
当天王动人分成两队,一路他带队向北,一路陈泽带队向南,由几个少数民族带着,四处走走看看。他要找到高雄和基隆,确定这两个港口,然后要在盐场设在花莲,然后开始大规模种水稻种甘蔗,然后再造建船厂造枪炮。不过,他的生产中心会放在岛的外侧,而城市港口则在台湾海峡这边。
王动没有弄到台湾的地图,不过问题不大,这帮火长(船长,领航员)对夷州周边海域还是很熟悉的。十多天后,王动和陈泽在东宁碰头,这也是他们最初上台湾的地方,这里在元朝的时候便得到过展,后来明朝有也曾经有官府机构设在这里,而这里的汉人也是最多。
现在王动知道了,从名称上讲,还没有高雄,但边上有打狗山,有个码头打狗码头,大家习惯还是叫打狗山。莲花的名字是哆啰满,基隆有但叫鸡笼,得名于边上的鸡笼山。
先让肖勇来选泥灰场,结果选在打狗山,于是一部分工匠跟着肖勇先去了打狗山,在那开始烧砖找石灰石制水泥。而陈贵带来的人,则去了哆啰满,在那开始挖盐田。
自从王动决定在夷州制盐,他周围知情的人,便清楚,王动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了。盐铁的专营在大明朝是死律,官府最大的让步就是给商人份额,而这个份额带来的随时都可能把盐铁监的官员和商人送上断头台,更别说,生产和销售私盐。
王动把身边几人找到一起,研究夷州的展,陈泽,杨刚,张浩,蒋武和陈贵。
盐田放在哆啰满,外海船少,减少被现的风险,还有,盐场尽量离海远些,通过沟渠引海水;盐场周围十里要设暗哨,把地能买的全买下来,不能买的与周围少数民族打好交道,付钱,告诉他们那里不能进,再不行的,装神弄贵,实在不行,暗杀,总之不能让人接近。海上也是,周边海域也要这样玩,总之一句话,不能让人迫近。另外,要防台风,自夏到秋,台湾这里会有台风,王动怕陈贵不知,特别交待。到时建屋子,一定要修的结实,用砖和水泥,不可学岛民搭木屋。防卫用的战船,王动已经和郑和说过了,郑和从旧的战船中调一条小福船,其他的橹船自己去买,武器装备,益阳的阮靖会慢慢送来。
台湾现在已经有上千的汉人居住在这里,但分的很散,他们主要也是渔猎,有人种水稻,但不多,而且少数民族里居然有好几个民族自己种水稻,这倒让王动意外了。王动的想法是,初步先沿着台湾的河流开水田,先自给自足,扶持少数民族种,这样不会有流民,岛上人口变化不大,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所以要干的事,就是好的种子,好的种植方法,以及先进的农具,至于农药化肥这些东西,那会还没有不用考虑。良种简单,可以去大明朝找人去弄,农具主要就是铁器和耕牛,种植方法,那就需要去摸索了,应该当地少数民族更懂些。
种甘蔗容易,只要请人过小种一下,然后教少数民族去种,自己收就行了。
大家讨论的最多是的,对岛上这些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管理,现在他们不大会去大明朝,很多交换也就是通过澎湖岛的汉人进行的,一旦这些人生活条件改善了之后,怎么才能切断与大明朝的联系。毕竟这里只要有一点信息被传递到官府,那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这也正是王动开始没把台湾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因。结论议来议去,都没个很好的办法,最后陈泽认为,这个问题还是等夷州有物产之后再说吧,现在可能为时过早,就此搁到了一边。不过有一点,只要是汉人,明确规定,只能进不能出,就说是朝庭定下的规矩。
陈泽已经开始让潇湘学堂培养护卫了,理由很简单,生意做的大,需要护卫。以往都是招现成的,以退役的军人和江湖人士为主,但陈泽看到王动在京城培养护卫时,他就与王动商量了,以后要自己的人,如果在社会上招,数量过十过百马上就会引起官府的注意,还不如,二三十左右从穷苦人家的孩子开始培训起。于是潇湘学堂,木匠,厨师,铁匠,砖瓦匠,船工,众多专业中,又多了一科保安。讲席课制一年,招生对象,年龄为十五岁至二十岁男子,老师现成的,张萍回长沙跟着去的有一班的护卫,这班护卫留下六个,选有专长的去教,另六个这会跟着陈贵到了夷州,王动准备把这六人留在台湾。这些人跟小六子熟,由他们在这里,小六子和王铸的安全没有问题。王动早就了解过了,台湾的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弓箭刀剑时代,与他的护卫相比,差了好几个等次,好比是后世的特种兵对义务兵,而且基本上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没有敌视情绪。
过段时间,长沙和南京,会慢慢送些人过来,主要是工匠,这些人将把夷州展的基础设施搞起来,王动已经算过了,凭着雪糖和味精的生意,这个钱,够这里打个底了,余下的,就要看怎么来经营这个岛了,他需要一两个知县知府这种角色,但这种人,还真不好找。
本来以为可以带两位夫人好好的玩玩,结果,跑来跑去,现台湾的风景区在山上,又考虑到交通考虑到安全都没去成,不过绿柳倒是对淡水那边印象不错,还想着以后在那盖个木屋,住在水边。王动心里暗笑,到时,整个台湾随便你点哪里。
回到长乐的时候,郑和的舰队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物资也快要备齐了。定下了月底祭完天妃娘娘,十二月正式挂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