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永乐时代-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喜欢王倩这个汉人小妹,私底下,问了她不少汉人的习俗。

    船到长乐后,王倩没有跟着王动去夷洲,而是呆在了郑和行营里。在长乐,王倩这帮从西洋回来的海外侨胞们,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的城镇的风貌。特别是港口码头,船桅如林,这种场面还是很震撼的。

    陆路北上,王动等人的才艺又理进一步地显现了出来,方中指点他们见识了苏浙的一草一木,清尘道长则向他们介绍太上老君的种种故事,蒋武总是开朗笑迷迷的不大出声,在中国的潇洒又回来了,廖管家一路地安排住宿,更是细致入微,刘鹰不大笑,总是有点神出鬼没,早起也能看到他,半夜推开窗也能看到他,护卫们就更不必说了,一路来,山肴野味吃个不停。

    王动还是这帮人中的核心,到哪都能讲出一大堆的故事,更特别的是,他与这一大群人的关系。粗粗一看,外人没有一个能看出他是主人,是这帮人中地老大。

    西洋番人育地早,十二三岁性通的不少,汉人家里虽然管教地严些,但十四岁这种年龄也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王倩的一颗心,还真的扑到王动身上去了。

    杭州是王倩见到的中国的第一个大城市,到了西子湖畔,杨柳丝丝,湖心微波,渔娘唱晚,白堤之上,浅草新绿,黄垂髫,此情此景,终于让这些海外汉人体会到了,为什么他们的父辈祖辈谈着中国,谈起中国的大好河山,总是一付怡然自得的样子,还有他们的老师们,老师嘴里的西湖西子,断桥往事,可真的鲜活的展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美,在于江南人家的情致雅趣。池边楼台,香茗书卷,与之相校,西洋真是生番。车队入京城,众人昏昏欲睡,王倩则是睁大了双眼,她要把这大明朝都映到自己的海里,这就是父亲嘴里提及的京师。城高不可仰视,城远不见尽头。当你看惯了木脚屋,然后看到眼着耸着一座神话中的大城。城头旗帜飞扬,门口列兵设岗,大路上接二连三,摩肩接踵。没有番人萎顿的表情,没有鸡犬相闻,更是看不到了赤身行的男男女女。

    路是石头辅的,屋子真是高大,行人往来而有礼数,街上店辅多过林子里的树。在长乐就觉得不比旧港差,到了杭州就知道,为什么西洋汉人多福建广东,苏杭这一带真的是富庶呀,根本不需要出去打工。最最宏伟,还是京城。

    不只是京城的路,京城里人多,而重要的是京城给你的感觉,那种从密林里走出突然觉眼前是烈日晃眼的沙漠。车队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进城后,走了约有两个时辰,路上林立的商辅,也有佛塔道观,能看到小桥在河上拱立,河里画舫华美,船头姑娘真是俏丽,也经过一幡旗飘扬的军营,更有绿油油的稻

    路尽之处,前面远远有个小村庄,一路上的疲惫到此居然全没了,刚才还有点萎靡的表情,这会又亢奋了起来。村口人群脸上的表情告诉人,大家都是自己人,这表情在长乐的人脸上看到过,在杭州看到过,在太仓也看到过,在很多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而这会王倩清楚,王动家到了。

    进门看到张萍抱丰妞妞的时候,王动兴奋的冲了过去,小丫头受了惊,紧紧的抱着妈妈的脖子,而张萍看着王动,眼一红,眼泪居然下来了。

    “叫舅舅!叫舅舅!”王动还没话,张浩先喊上了。

    “小舅,小舅!”张科家的几个跟上了。

    “别吵了,别吓着妞妞。”张浩显然不希奇侄孩子的称呼,还是指着王动逗妞妞,“叫他,叫他,叫他大坏

    妞妞被张浩吓着了,紧紧的抱妈妈不放心,张萍倒是想把孩子送过去,让王动也抱抱,更让王动郁闷的是,张萍催着妞妞叫爸爸,结果这个王欣小姑娘居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第六五节 皇城里头】………

    楚王也在京城里,因为大家都知道郑和要回来了,郑和是带着一大帮外国使臣回来,那可是国家大事,所以朝庭里的重要官员,都应该到场一下,不过让王动吃惊的事,谷王居然也在京师。

    宗人府在皇城里头,王动想着公事公办,第二天就到宗人府递了牌子,楚王很意外王动居然已经回到南京了,因为郑和这会刚到苏州。

    陪着王动一起来的还有张浩和蒋武,楚王坐那静静的听张浩的汇报,什么货,在哪卖的,卖了多少,然后就是就是收了多少金银铜钱,换回了多少货。

    接下来是蒋武汇报,带回中国的货已经处理了多少,余下的准备怎么去卖。

    最后是王动小结一下,问下楚王,接下来要怎么办。

    楚王根本没想到,这第一趟出去能赚回来三百多万两,不大信,但听着他们报的数字,又好象是那么回事。

    “静之,帐目属实?”楚王有点怀疑。

    “呵呵,王爷可以请宗人府的先生们再算过一次。除去卖了的是现银外,其他的实物,不是在长乐就是在太仓,郑大人还带了些回京城,王爷可以派人核帐。”

    “帐是一定要核的,内府那边估计会派人过去,本王是听了这数开心,想报给皇上同喜,万一说错了数字那可是欺君噢。”

    “王爷大可以放心。这帐先交王爷这里,至于什么时候去核帐,随时恭候。”

    “本王做上了宗人令,便是把刀架到脖子上了,别人当个官,管地都是小民,宗人府看着的都自家兄弟,虽说皇上是信的过,但坏了礼数。短了金银,这官很难做呀。”楚王叹了口气。

    “静之有所不知呀。皇上一开金口,赏金百两。封地圈城,落到下头,户部怕少了税赋,领封的又怕是被流放了。”

    “王动日理万机呀!”王动对这些没兴趣,他只对楚王下一步的商业打牌有兴趣。

    “那还是算不上,还不都是为皇上分担着。”楚王话题一转,“张浩?浩然?皇上去年许了占城郡主的婚事,可是你!”

    功劳一定要表,不讲不宣传,哪里会有人知道你做了事。还出了成绩。楚王嘴里说要稳妥一些,只是这么一说,王动一走之后,楚王马上入宫向朱棣报喜去了。楚王可是对天下大势码的清清楚楚的,朱棣这会正郁闷着呢。诸事不顺,郑和带回来一帮使节,那是喜事,他为皇上赚了这么一大票银子也是大事。打仗打到最后就是在烧钱,宗人府这种向来只会花钱的部门。居然给皇上赚钱了。这可真算是朱家人为国事分忧了,这下他终于可以叹口气了。

    朱棣显然对楚王报地数字不是很相信。又把户部传了几人过来,又把礼部传了几人过来,最后把市舶司和鸿胪寺的都传来了。

    好在楚王功课备地细,占城,伽蓝香,于番邦易货,所值多少,大明朝现今市价多少,赚了多少。暹罗宝石多种,所值几何,古里国胡椒多少,等等等等。

    说来说去,把朱棣都弄糊涂了。

    “六弟前些日子还说经念佛,今日怎的如此市侩。”皇上可是笑眯眯地说的。

    “如今良将如云,又不要我这个老头子上马找枪,皇上既然许了这差事,那还是要尽心尽力去做好。国是正紧,处处要钱,宗人府指着今年不向皇上开口为要务,若还能为皇上筹些粮饷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朱家子弟个个都如六弟这般,大明何愁不兴。”楚王这话说的多么好听,“六弟都已经是老头子了呀,唉,老了,朕也老了。”

    “皇上龙精虎猛!……”“哪里哪里!……”“皇上正值壮年……”一大帮人马上接话,把楚王吓的半死,一不留神就说错话了。

    楚王没算过国家的经济帐,当然这也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工作生活的重心就是保住采邑,保住他的王位。

    朱棣想的可就不是这些了,去年户部工部报上来的造船和修船地费用就在百万两左右,而粮饷用度又是百万之巨,如果再算上赏赐之物,下一次西洋,没个五六百万是搞不定的。

    洪武皇帝海禁之后,片帆不得下海,民间的贸易转为走私。市舶司裁撤了好几个,现在留下的也都是为朝贡贸易服务。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允许多国朝贡,也就是想通过官方贸易还代替民间贸易,钱,让官府来赚。

    即便是这样,朱棣也还是没有想通,海上贸易听起来一本万利的事情,为什么,由官府做起来就亏钱了呢。要知道,元朝地时候,也是有跑去阿拉伯做生意的,也是船队往那边跑,结果呢,元朝商人中,千万级拥有船队的巨富都有,但本朝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生意,怎么就没赚到钱呢,

    现在弄了个商行才跑这一趟,就有净利三百多万两。朱棣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下西洋二十五条商船,官家十条,王动民间可是组织了十五条。如此说来,王动等人不是赚了有四五百万两?看来传闻中地元朝巨富真地有那么回事呀。

    纪纲终于又得了机会可以去查查王动了,这是块肉,摆在大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大人面前的一块肉。只能看不能吃,皇上那里王动是挂了号地,郑和这会又在风头上,太子不提,汉王和赵王也都在向王动示好,内府诸太监这会也在捧王动,军中地将军不必多说。想讨好王动的人多了去了,文臣中,解缙也不用提了,别的大人虽然有的对王动的书有些意见,但事实胜于雄辩,在王动的理论的指导下,这会人家大大的实践了一把,皇上已经话了,王动带回来的银子又不少。关键问题是,皇上需要银子。不是一般地需要,而是特别需要。

    李真那里是不停的有消息传来。流水帐一般地。

    “至古里国,奉郑和大人之命,与番王座下头目洽商事,下人制算盘获千金……”

    “又至南巫里国,与番王宴,收得预订之胡椒香料值万钱,三日便离……”

    “旧港王氏大姓,宴王动商船队粮草补及,事毕送龙鱼百尾……”

    “在明寨又两日,终日与番民酒宴。后学番人制酒而改之,始出占城酿……”

    这些东西看的纪纲那叫一个冒火,王动竖子,得钱太容易了,心里叫亏。当初真应该让王动带点私货过去。

    另外有一份密报,开始还提到了澎湖和夷洲,后来,除了文法比李真地强些,其他的内容都差不多。看来。王动此人倒真是个很谨慎的人,逾制的事并没有做多少。再说了。这会他是跟着郑和下西洋,将在外,有时出格一些,于情于理都能说的通,纪纲可不能拿这些说事,郑和圣眷正隆,此次又是十一个国家的使臣来朝,你这会挑刺,那可是没事找事。

    纪纲愁的不是怎么去查,要查什么,而是永乐对王动的态度。皇上如果只是不放心,那他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只怕你顺着王动这个线头扯出来的不是腥躁,而是尖刀,随便一算,王动身上牵到四个王爷一个太子呀。如果皇上是要办了王动,那就好办了。

    隔天王动又去了宗人府,宗人府在皇城里头,自宗人府往禁宫方向走,要经过内府诸监、诸司,到宗人府茶还没喝上,他就被司礼监给传了过去。司礼监,再过个百年,那可是天下第一重权职能部门,不过这会还没什么说法。

    王动并不清楚司礼监传他何事,使了点银子,小宦官马上倒出了实事,司礼太监黄俨找他,王动并不知道这个黄俨是什么人,也就只能见风使舵了。

    黄俨何许人也?当然了,此人是个太监,而且在明朝历史上还是个非常出色的太监,如果要给他下个定语地话,他算是资深的对朝问题专家,同样的,也是个阴谋,这个以后再说,我们先来说说,他是怎么成长为对朝问题专家的。

    王动随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永乐地老婆,那位贤德的徐皇后还没死,得益于王动献的《本草纲目》,皇后又多活了一段时间,不过还是扛不过去,1407年冬,驾鹤西归,有人考证她死于胸腺癌。1408年,又是在1408年,朝鲜国一年一贡时,朱棣把司礼监太监黄俨派了过去。黄俨这人对于出使朝鲜可算是个老人,老吃老做的。

    永乐无年,他第一次出使朝鲜表现就不俗,就已经知道收贿了。其后不只是收贿,而且索贿,更无聊的是,出使朝鲜地时候,他还带些私货去朝鲜卖,在朝鲜收了礼后,有地居然就在当地变卖,朝鲜国小力弱,也莫之奈何。

    黄俨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朝鲜威风八面,被朝鲜国载入史册来骂,但是,只要朝鲜使臣入明朝,第一要去拜访行贿地又是他,很多中国对朝鲜的政策都有他的影子在里面,所以说,黄太监**朝鲜的这一手,还是蛮漂亮的。

    永乐五年太监黄俨再次出使朝鲜,这次有些特殊的任务,除了一贯的人参和马以外,这次还要朝鲜上贡些“纯白厚纸”。要论造纸,明朝这方面的技术一定是世界领先的,那么为什么要朝鲜国进贡“纯白厚纸”呢?这里面有什么学问呢?

    高丽自洪武皇帝时就习惯往中国进贡美女和太监,永乐的妈妈据说就是个朝鲜族人,当然也有蒙古秘史里说,永乐的妈妈是蒙古人,且还是怀上蒙古种之后被老朱强上地。永乐在德才兼备的徐皇后过世之后。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这会身强力壮,虎狼之年。对外已经明确表示,很爱老婆,老婆死了很悲恸。

    但是,作为一个男人,除了在事业上证明他很成功以外,还需要在另一个方面证明一下。他也很强,那就是女人。

    永乐帝想试试朝鲜处子的味道。于是黄俨满是欢欣的又上路了,自从他出使朝鲜以来。还没有让皇上失望过,这次自然也不会。

    他到了朝鲜之后,马上就成立了个选美女的机构,是年,朝鲜女人一律不的出嫁,要嫁的先让他试了后才行,错了,不是试了,他已经没法试了,要先让他看了后才行。

    朝鲜人对这种事基本上是敢怒不敢言。不过也没什么,多几次也就习惯了。自家女儿让中国皇帝弄也是弄,让朝鲜皇帝弄也是弄,那还是让中国皇帝弄收益更大些。当然也有不愿意的,毕竟嫁到万里之外。那边是什么样子只是听说过,谁也没见过。第一批美女由朝鲜人自己选上来地,黄俨很不满意,后果很严重。

    要说选秀这种事,朝鲜人根本不是中国人的对手。中国人干这活可是有千年地历史了。特别又是象黄俨这种专业户。黄大人生气之后,朝鲜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被骂了。包括国王。没办法,朝鲜国王李芳远下旨,凡大小守令、品官、乡吏、日守两班、乡校、生徒、百姓各户之女,如有姿色,一律选送上来。倘或躲藏或用针灸、断、贴药等方法逃避挑选地,一律国法处置。通过这一强制手段,总算选出了一批秀女,黄俨等人亲自过目后,选中5名,第一个便是权妃,当时18岁;其他是:任氏,17岁;李氏,17岁;吕氏,16岁;崔氏,14岁。

    1409年春天,朝鲜国“纯厚白纸”送到了南京城里,这5位淑女入宫后,权妃被册立为贤妃、任氏为顺妃、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永乐封了妃子,他们的父兄也都被授予了官职,如权妃的父亲就被授予光禄寺卿,不过不是在南京就职,而是在朝鲜,俸禄由朝鲜王廷拨给。

    在这5位朝鲜妃嫔中,权妃出奇的清丽,第一次见面朱棣问她有何特长,权妃回答,擅长吹箫!龙颜大悦。当然了,人家吹真箫的本事也非常的好,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起来,箫声悠扬窈渺,听得成祖如痴如醉。于是把权妃选拔在众妃之上,并让她接管后宫之事。每当成祖忙完朝政,拖着疲倦的身子(朱棣和他父亲一样,每天工作是过十二小时的),走进权妃宫中,权妃美妙的吹箫本事,宛如一缕和煦地春风将成祖的疲劳吹得无影无踪。

    永乐皇帝的事就是国家大事,永乐皇帝那条肉是天下第一肉,至于那条肉生了什么问题,很多人不清楚,也没有想到,且可以说是从没往那方面想过,但在内宫里面,这会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排第一的是太医们,急呀,真的很急,皇上打进南京之后,也纳了不少妃子,但怎么都没动静。皇上可是没什么表示,但私底下,特别是徐皇后过逝之后,宫里地张美人,王美人已经从太医那领了不少好料回去,都说是皇上日夜操劳,妃子们要体恤些个。别的不领,领的都是人参、鹿茸、虎鞭、犀牛角之类的东西,闭只眼都知道,拿回去炮制春药去了;排第二的是那些个妃子,永乐帝这会也就四个儿子,自己要是能帮忙生个儿子出来,那下半辈子可就有了依靠了,自己能做地都做了,男用药女用药都试了,还是没反应,找宫里地护卫代替一下,风险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这招;排第三的就是那些公公太监们,鼻子尖地闻到了些东西,而黄俨就居于那种鼻子尖的人。

    黄俨去朝鲜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