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还在看西医吗-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录
〈感谢〉
〈自序〉三个“为什么”,让我投入医学另一端
〈前言〉主流医学学不到的疾病预防方法
Part1医疗迷思——你还在看所谓的主流医学吗
第一章主流医学是现代最佳健康守护神吗/3
医疗反成为健康杀手/4
“医疗—医药产业”的复合巨兽/7
治疗“疾病”还是治疗“人”/8
第二章找到病名就是找到羔羊了吗/10
“食谱式”的医疗逻辑/10
过度依赖数字错失健康/12
忽略隐藏因素使疾病扩大/13
找出“病名”只是第一步/14
第三章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吗/16
人体自我防卫机制被破坏/17
用药时的“鸵鸟心态”/18
舒缓症状却未解决问题/19
药物滥用及副作用/21
第四章饮食正常何须补充营养/23
农作物变得不健康/23
加工食品危害人体健康/25
“多吃”不等于“营养充足”/29
第五章基因决定您一生的健康命运吗/31
“基因疾病论”无限上纲/31
建造正确的基因蓝图/33
打开好的基因版本/34
Part2重拾健康——自我疗愈的10大新思维
第六章以人为本的功能医学/39
“以病为主”的主流医学/39
医疗新选择———功能医学/41
“功能医学”是什么/42
功能医学的崛起/44
功能医学的观念与原则/46
功能医学的内涵及运用模式/47
功能医学与预防疾病/48
第七章重拾健康的10大新思维/51
1。从自我觉醒开始:先扭转观念/51
2。不要依赖医生得到健康/56
3。尊重“复杂理论”与“不确定原则”/60
4。不可忽略的体内烽烟:慢性发炎/62
5。注意体内出现“生锈”——氧化压力现象/64
6。慎选个人食物,避免隐藏性不良反应/67
7。毒性世界——没有无毒之家,唯有加强解毒能力/70
8。从生活上改善抗压能力的三大方法/76
9。正确饮食之外补充营养品的重要性/82
10。拥有健康从小开始——先减后加/88
Part3特别预防——几种新兴起的疾病形态
第八章沉默的现代流行病——肾上腺疲乏症/97
“病态人生”面面观:油尽灯枯/97
疲倦、压力、皮质醇/102
第九章身体的致命危机——慢性发炎/117
发炎当道,谁能幸免/117
发炎机制,一体两面/119
星星之火,可以焚身/121
“发炎—消炎—肠渗漏—发炎”的梦魇旋涡/123
不做“易燃”人体,避免与“炎”共舞/124
第十章肠胃功能失调——“肠渗漏”综合征/130
“蝴蝶效应”/130
肠胃功能只是消化食物吗/132
肠胃道的功能/132
能入口的就是食物吗/133
肠道发生“土石流”,身体出现“大地震”/135
肠道发炎、肠渗漏症与不明原因疾病/137
虫虫危机!寄居肠道的“常客”比主人———“细胞”还要多/139
菌丛失衡,谁来当家/140
第十一章小心毒物就在你身边——环境毒素/142
全副“化”装的21世纪人类/142
化学使生活更好?20世纪最大的健康谎言/144
无处不在的三大杀手:农药、有机溶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48
内分泌干扰物(EDC)——最大的荷尔蒙骗子/154
《寂静的春天》与《被窃走的未来》———“环境毒素”祸延后代/157
后记不要等到失去健康,才想到预防疾病/16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农作物变得不健康
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现代食物究竟有多营养?传统上,粮食的来源有赖农作物,而农作物的营养取决于种植时的土壤营养。农业学上的“最低限度定律”指的是只要土壤缺少了一种营养素,则所产出的农作物便不健康,当然也代表人们摄入之后,同样难以达到预期的健康。
自从农业工业化后,土地的运用被改变了,耕耘的方式不同了,除了原有肥沃的土壤被稀释外,许多农地更被工业废料污染,破坏了许多有机物质,至于决定农作物生产方向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农民,而是食品制造业的大亨们。为了增加产能与产值,95%的农作物使用化肥及农药,目的当然是希望加快生长速度及减少虫害损失,这种方式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还是罕见的,然而才不过五、六十年的光景,人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各种农药的使用,到了满山遍野的程度(参见第十一章)。化学肥料只提供钾、氮、磷等元素,但镁、硒、铬、硼、锰等微量元素却不知不觉地不见了,而这些缺乏的元素正与许多现代“文明病”有关!
另一方面,近20年来,许多粮食更是经过极具争议的基因改造而生产出来的(俗称GE或GM食物),特别是食用量大的玉米、黄豆(大豆)、小麦、棉花(作为食用油)、甘蔗(制作蔗糖)、椒类、马铃薯、番茄等。这些被改造过的农作物,几乎都变成金融市场上可供炒作的宠儿,通称为“大宗物资”的原物料商品,这些“物资”除了营养价值被改变以外,也增加了食用后产生过敏的可能性,更可能导致人类“基因改变”的风险!
但对“制造商”而言,他们所重视的,是“商品”的价格,还是您的“健康”状况?尤其不幸的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鲜为一般民众知悉。事实上,仅是玉米所衍生制成的产品就不下数百种,常见的包括食用油、糖浆、面粉、玉米粉(作甜点、蛋糕、酥饼)、罐头食品、饮料、饼干等极为常见的民生食品,甚至是维生素C片,涵盖之多,真是不胜枚举。
加工食品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全球的“农业政策”实质上已变成“政经”力量的玩偶,掌控权早已不在农民手上,当然所关注的更不是“营养”议题!由于最上游的食物原料即已产生“质”的变化,到底谁来为我们的饮食把关确实值得深思!此外,由于“食品”已摇身变成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产业,一种顺应潮流的制造业,故无论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或包装上,讲究的必定先是能防腐变质及足够的保存期限,于是防腐剂、稳定剂、填充添加物等成为标准配备,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口味,色素、味素、糖精也变成必备成分。但这些化学物质除了使食物的营养价值不断下降外,更增加人体肝脏解毒的负荷。而且,由于现代快速的生活形态当道,使得速食、快餐的餐饮方式应运而生,并成为许多新人类的常态饮食,他们但求吃饱,根本不会考虑或注意营养与否,再加上各类冷冻、微波食品急速席卷饮食市场,使每天依赖这些“机械式”食物的人,处于“欠缺营养”的慢性自杀而不自知!
其实人的生命就像慢慢燃烧的“炉火”,食物就是维持温火的柴薪,“好”的食物可以助燃,“坏”的食物则会减弱燃烧,而“错”的食物更会把火熄灭!为了让生命之火延续,通常我们每天要依赖约50种必需物质,包括20…21种矿物质、13种维生素、8…11种氨基酸、2种必需脂肪酸、水、空气、阳光及热量来源(糖类)等。
因此只是“吃饱”并不见得符合这个原则。尤其是如前所述,食物的来源及饮食方式,早就和健康原则背道而驰。所以,活在当代的人,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所谓的加工食物(表4…1),垃圾食物(表4…2)与冒牌食物(表4…3),这些“食物”通常是热量高、缺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必需脂肪酸等)、高淀粉及高脂肪,并且充满化学物质(防腐剂、人工色素、人工甜味等)。其次则要懂得精明地选择真正的食物(表4…4)。除此之外,还要有正确的基本饮食方法。当然要让我们活出“生命之火”,仅仅从食物着手还不够,高品质的营养补充是需要而非奢侈,问题在于如何选择与摄取才能符合个人的需求。
表4…1加工食物
加工食物由真正的食物制造,但经过化学过程,添加化学物质及防腐剂,夺去了食物的天然本质,例如: 罐头食物(包括肉类、浓汤、饮料等)热狗/薯片 即食谷物/白糖 果酱/果冻 含代糖低脂优酪乳 腌制肉类 熏制粗香肠 面团(用以制造意大利面条等)/贝果面包/椒盐脆饼/松饼/可颂面包/比萨饼/英式烤饼(司康饼) 饼干/曲奇饼/玉米粉薄烙饼(墨西哥)
表4…2垃圾食物
垃圾食物只含少量真正食物,大部分由加工食物而来,用转化油(氢化油)烹调,添加化学物及防腐剂,食物天然本质荡然无存,例如:任何由精制白面粉制造的东西 各式糖果 即食谷物 甜甜圈 高温油炸食物 包装布丁 各种糖浆像玉米糖浆、法奇软糖(fudge) 各式糖类点心/爆米花 苏打饮料 冰品,包括冰条、雪糕等
表4…3“冒牌”食物
“冒牌”食物主要从化学物质提炼而来,大部分含果胶与糖类填充,例如: 代糖(甜味剂) 棉花糖 烧烤酱料/调味酱料/蚝油 番茄酱/果汁粉 即溶咖啡/奶油球(non…dairycreamer) 泡面/即食面/杯面/公仔面 人工奶油(玛琪琳)/人工芝士/氢化油 美乃滋(沙拉酱)/大部分佐料 使肉软嫩之物质 各种油酥(糕饼、点心、蛋挞等)
表4…4真(完整)食物
真(完整)食物符合天然标准,自然界中随手可得的食物,例如: 家禽类:鸡、鹅、鸭等 鱼类及海产类 肉类:猪、牛、羊 谷物类 荚豆类 蔬菜类 乳制品:蛋类、牛奶、牛油、乳酪 坚果/种子类
尽管如此,如果去问主流医生(包括过去的作者本身)有关营养品的意见时,得到的却是标准答案:
好一点的大概是:不要浪费金钱,三餐正常,多吃蔬菜、水果,营养一点就够了(很笼统吧!)
不客气的就会用轻视的眼光、高傲的态度,权威地说:“不要乱听,维生素过量会死人的,这些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累积”;“维生素A?噢!100万单位会发生猛爆性肝炎,维生素C吃多了会尿结石,维生素E没有用……”;“β胡萝卜素会产生肺癌”;“我们的祖先都没吃维生素……”!
听到这样的意见时,大部分民众显然一脸茫然、无所适从。事实上,由于主流医生在接受医学教育过程中,只有药理学而无营养学的学习与训练,对使用药物自然是深切了解,驾轻就熟,但对营养补充却几近一窍不通,因此除非能开放思维,不断进修与训练,并且客观地接受其他领域的知识,否则勉强取得的营养观念实在与一般民众无异,碰到病患提出有关营养问题时,几乎就自动转介“营养师”的标准营养处方。难怪前美国Tuft大学校长,也是营养学专家的JeanMayer教授曾说:“……看起来,一般医生的营养知识比普通的秘书多一点,不过当秘书出现体重问题时,就可能懂得比医生多了……”,真是“一语中的”!
“多吃”不等于“营养充足”
另一个让主流医生轻视营养补充的因素,是错误依赖所谓的“每日建议摄取量”(RDA)。这个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提出的每日营养建议,只是针对当时的平均健康成年人,为了避免因缺乏某种营养素而致病,订下的每天需要的各种基本分量。这个建议于1997年修正为“每日参考摄取量”(RDIs),不过大部分医生把这个建议误认为就是最佳摄取量,反而忽略了现时的种种退化性、衰老性毛病是因为长期慢性的营养素不足而非急性缺乏。更重要的是,谁是“平均人”?即使如此,依美国农业部最新统计,美国人口中仍然有37%缺乏维生素C、70%维生素E不足、3/4缺锌、2/5维生素B12偏低,40%铁质不足,绝大部分人欠缺重要的omega鄄3脂肪酸等(作者近年来所经验的上千华人之抗氧化维生素检测中,常见缺乏的维生素就包括A、E、胡萝卜素及辅酵素Q10等)。
此外,许多人以为食物吃多了就不需要增加补充,但事实却刚好相反,撇开前述的食物品质早已走样外,食物吃多了,也代表体内的燃烧多了,能量增加了,但废物(如自由基)也相对增加,因为食物就是最大的自由基(请见第二篇)来源,这好比汽车燃烧汽油(食物)产生动力,也产生热与废气(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过量而未能适当处理时,就会出现所谓的“氧化压力”(如同生锈)状况,引发各种慢性毛病。因此,不是食物多吃就一定营养。事实上,目前唯一被科学界公认可延长寿命的方法,反而是减少热量(食物)的摄取!
在年销售金额2000亿美元的食品工业中,高达3%(60亿美元)是用作行销推广,而其中大部分广告费用是花在“加工食品”,像薯片,各式糖果、饮料、口香糖、方便面等全无营养价值的化学产品上,对象更是瞄准社会的未来主人翁。这种排山倒海的洗脑方式,当然也意味着当代人类正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饮食实验!作为目前地球村的一分子,难道您还愿意以身试法,甘愿成为“食品产业”的世纪小白鼠?
。 想看书来
1。 从自我觉醒开始:先扭转观念(1)
任何新观念的建立都要历经轻忽、蔑视、质疑、批判到接受的过程,新一代医学概念也同样面对这种考验。近代的主流医疗模式,靠着庞大的资金堆砌,政经力量的左右,成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这种处处强调效率与科技化,以疾病为中心,药物作基础,机械式的当代生命事业,是否就是最符合我们的健康需求的方式呢?的确,以今日的医学科技,可以很长期地维持人类生命,让百病缠身者苟延残喘,甚至依靠各项昂贵机器维持生命迹象,但这种缺乏人文气息、人性尊严,毫无生态修为的当代蓝本,与生命的真谛相比,差别就在“品质”,所谓品质包括了生命的乐趣、精神及功能的发挥。
事实上,我们正处于人类医学史上最怪异的年代,一方面平均寿命从3000年前的26—28岁上升至19世纪末的46岁,再增加至现在的76—78岁。但另一方面,寿命虽然延长,各种功能性、退化性疾病,却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长期梦魇,能增加的岁月,全靠与各种药物长相厮守,又或依赖各式仪器维持,但难道“长寿”是医疗标杆的唯一选项?对大部分人来说,显然,重点应在于“健康岁月”而非单单寿命延长,要做到这一点,改变思维,更新观念恐怕是必须而非例外。
由于传统医疗观念主要是在“治疗”,所有的人力、资金几乎都是放在疾病上,从各种最新的研究、突破、发现就可见一斑,因此绝大部分都离不开新的药物或新的疗程。只可惜,这些成果并非惠及普罗大众,与拥有健康的意义相比,更只是消极地弥补伤害,而非积极地促进提升健康。正因为焦点不同,大多数人对所谓“预防”的见解,大概就只能停留在预防注射、多做运动、多休息、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普通常识,对于已失去健康者而言,则只能人云亦云,任随摆布了。
其实,通常的医疗病例,大约只有25%可通过各种医学诊断,经由药物、手术等方法而有效治疗,也只有这部分是现代医疗的最大贡献,其余绝大部分的75%情形是靠身体自行逐渐改善。这种自我痊愈能力,早在2500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称之为“自然疗愈能力”。
因此第一个要树立的观念,就是相信有“自愈力量”!不过这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却并非理所当然,特别是在这个病态年代,许多人早已不知不觉中挥霍殆尽,为什么?因为“它”会受到各种“病态”状况左右(参考第八章),所有那些“变数”都会直接影响身体功能的发挥。亦即必须先修正那些“病态”状况,才可能重新把这种 “自愈力量”找回来。
第二个要树立的观念,就是对健康与疾病的重新认识,打破“无病是健康”的落伍想法。早在百年前,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的SirWilliamOsler曾说:“知道什么人会得这些病,比知道这个人得什么病重要。”其实,这含义就像印度医学中的一句名言:“想知道一个人过去的生活方式,检视他现在的身体;要预测他未来的身体,则看他现在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一个人一生的环境、生活形态及饮食方式上,因此,许多毛病的发生都有脉络可寻,而事实上,疾病应看做是生命旅程中,遭受不利健康因素干扰的一种动态过程,揪出这些因素予以矫正,比一味压制症状,更能达到健康的目标。最能彰显这个观念的就是疼痛、发烧、咳嗽、腹泻等情形(参见第三章),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身体所发出的信息,亦即生命过程被干扰了,不能忽略,但亦无须像现行的当作“疾病”的做法去立即压抑,相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