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禅修入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了。
  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什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著,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著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嗔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已时,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他自己知道。不唯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这样还说个什么修行与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发起志向,痛念生死,发惭愧心,起精进行,访道力参,常求善知识指示途径,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渐臻于精纯皎洁,这就不能说不修行了。
  上来说的不免迁上就下,仍属一些葛藤,明眼人看来,要认为拖泥带水。然祖庭秋晚,去圣日遥,为应群机,不得已而如此哕唆。究实论之,讲修行,讲不修行,确是空话。直下无事,本无一物,哪容开口!菩萨呀,会吗?回目录
成佛之道
  承询成佛,究为三身齐现,具足一切神变功德,抑为自心透脱,便算究竟等义,谨以薄识,略叙大概。论到此事,不无权实修证深浅因果之殊,至如实际理地,本无名言说相,但一法性身,常居法性土,离四句,绝百非,有何开口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世尊掩室,文殊挥剑,净名杜口,丹霞火烧,赵州谓不喜闻,德山以喝,云门以棒,从上佛祖,无非显兹妙义。不过宗门以直捷示人,截断葛藤,故六祖答智通问:“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干百亿化身,汝之行也。”祖已明示三身四智,神通妙用,不欠丝毫。至于权变方便,说个“佛”字,皆是不得已也。宗门但论见性,不重禅定解脱。悟心之人,自解作活计,翻转本体作功夫,终日使得十二时辰,是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善能调熟,不离当生,即证圣果。六祖曰:“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古云:“顿悟初心,即究竟圆极,寂灭真如。”
  《宗镜录》:“问:一心成佛之道,还假历地位修证否?答:此无住真心,实不可修,不可证,不可得。非取果,故不可证;非著法,故不可得;非作法,故不可修。若论地位,即在世谛行门,亦不失理。以无位中论其位次,不可决定有无之执。经明‘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若圆融门,寂灭真如,有何次第?若行布门,对治习气,升进非无;若得直下无心,量出法界之外,何用更历阶梯?若未顿合无心,一念有异者,直以佛知见治之,究竟成佛果,不可偏执一见,成(人+龙)侗病也。”昔皓月供奉问长沙岑曰:“天下善知识,证三德涅磐也未?”岑曰:“大德问果上涅磐?因中涅磐?”曰:“果上涅磐。”岑曰:“天下善知识未证,功未齐于诸圣。”曰:“未证何名善知识?”岑曰:“明见佛性,亦名善知识。”问:“未审功齐何道,名证大涅磐?”岑曰:“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法。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又问:“如何是因中涅磐?”岑曰:“大须知见地了彻,直与佛祖把手同行,但得因中涅磐;其多生炽然之结习,须次第尽,方得超出三界。”《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唯宗下用功,水到渠成,超证十地等妙,有不期然而然也!阿难尊者云:“不历僧祗获法身。”永嘉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又云:“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奈何行人,习有轻重,证有深浅不同。在诸大祖师,证与佛齐,人法空,能所寂,烦恼菩提、生死涅粲、佛魔、凡圣等,悉是假名。经云:“但以假名字,引道于世间。”如伶人舞戏相似;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沾得一缕纱。凡所施设,一切事务,如寿祖云:“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余或未及者,须由功业励行为本修因;若不降心而取证者,无有是处。

  参悟篇 方便开示本篇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云居山禅堂的重要禅七开示,是对参禅者进行的当面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回目录

◎参悟篇  方便开示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039
  照顾话头……039
  初发心用功方法……041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043
  修行用功,贵在一心……045
  信心坚固,发长远心……047
  开悟的难与易……050
  精进用功,不空手而归……053
  静坐了脱生死……054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057
  认识客尘烦恼……058
  种下成佛正因……060
  万缘放下,立地成佛……061
  内外加修,种植善因……062
  佛陀慈悲能令众生出离苦海……062
  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063
  解七法语……066
  云居山方便开示……067
  明因识果……067
  明心见性,返本还原……068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069
  动中功夫,不随物转……070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072
  看藏经要有真实受用……075
  佛法行持,不离信解行证……077
  老实修行……079
  不起心动念即降伏其心……08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083
  行解相应……085
  处处是道场……085
  不随时节境界转……086
  六根清净,处处是道……089
  衣食住皆不离道……090
  道向已求,莫从他觅……092
  讲道容易修道难……093
  传戒、受戒、持戒……095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098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099
  念念无生,不被境转……100
  但尽凡心,别无圣解……101
  烦恼即菩提……102
  一念无生,认识本来面目……103
  半月诵戒,说到行到……104
  以戒为师,谨慎守护……105
  平常心与长远心……107
  了生死的十件难事……109
  一心不乱,行住坐卧皆有威仪……112
  恩爱贪欲,故有轮回……113
  勤学经律论,谨慎莫放逸……116
  佛法是体,世法是用……119
  《楞严经》是随身善知识……120
  放下一切,专心向道……123
  因果报应,丝毫不错……124
  办道的难与易……125
  四弘誓愿……127
  外道与佛法……129
  丛林规矩……132
  人有二十难……133
  贫穷布施的利益……135
  业障有定数……137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1 953年2月22 日…3月8日)
照顾话头(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父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殷,大家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来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只以我年来患病,不能多讲。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是拾佛祖几句剩话。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后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是时座下人天大众皆不识得,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粲妙心,实相无相,付嘱于汝。”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人笼统目之为禅。
  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多,皆非究竟,唯宗门下的禅,不立阶级,直下了当。见性成佛之无上禅,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众生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
  此宗相继自摩诃迎叶以至如今,有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唯有金山、高曼、宝光等处,撑持门户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才甚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副实。昔者七祖青原行思问六祖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思曰:“圣谛亦不力。”祖曰:“落何阶级?”思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深器之。现在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不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
  宋朝以后,念佛者多,诸大祖师乃教参“念佛是谁”?现在各处用功的都照这一法参究。可是许多人仍是不得明白,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放在嘴里,不断地念来念去,成了一个念话头,不是参话头了。
  参者,参看义,故凡禅堂都贴着“照顾话头”四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即自反照自性。以我们一向向外驰求的心回转来反照,才是叫看话头。话头者,“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既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着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到底由哪里而来?是什么样子?微微细细地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
  在行香时,颈靠衣领,脚步紧跟前面的人走,心里平平静静,不要东顾西盼,一心照顾话头;在坐香时,胸部不要太挺,气不要上提,也不要向下压,随其自然。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的的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不要粗,粗了则浮起,不能落堂;不要细,细了则昏沉,就堕空亡,都得不到受用。如果话头照顾得好,功夫自然容易纯熟,习气自然歇下。
  初用功的人,这句话头是不容易照顾得好的,但是你不要害怕,更不要想开悟,或有求智慧等念头。须知打七就是为的开悟,为的求智慧,如果你再另以一个心去求这些,就是头上安头了。我们现在知道了,便只单提一句话头,可以直截了当。
  如果我们初用功时,话头提不起,你千万不要着急,只要万念情空,绵绵密密地照顾着,妄想来了,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着这句话头,话头若失了,我马上就提起来。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待时光久了,话头会得力起来。这时候,你一枝香可以将话头一提,就不会走失,那就有把握了。说的都是空话,好好用功吧!回目录

初发心用功方法(初七第二日开示,2月23日)
  打七这一法是克期取证最好的一法,古来的人根器敏利,对这一法不常表现。到宋朝时始渐开阐,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雍正帝在皇宫里也时常打七。他对禅宗是最尊重的,同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地好。在他手里悟道的有十余人,扬州高曼寺的天慧彻祖,也是在他会下悟道的。禅门下的一切规矩法则,皆由他大整一番,由是宗风大振,故人才也出了很多。所以规矩是非常要紧的。这种克期取证的法则,犹如儒家入考试场,依题目作文,依文取考,有一定的时间的。我们打七的题目是名参禅,所以这个堂叫做禅堂。
  禅者梵语禅那,此名静虑,而禅有大乘禅、小乘禅,有色禅、无色禅,声闻禅、外道禅等。宗门下这一禅,谓之无上禅。如果有人在这堂中把疑情参透,把命根坐断,那就是即同如来,故这禅堂又名选佛场,亦名般若堂。这堂里所学的法,俱是无为法。无者,无有作为。即是说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为。若是有为,皆有生灭;若有可得,便有可失。故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诵经礼忏等,尽是有为,都属言教中的方便权巧。宗门下就是教你直下承当,用不着许多言说。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找们日常穿衣吃饭,出作入息,无不在道中行。只因我们随处缚著,不识自心是佛。
  昔日大梅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遂礼辞马祖,至四明梅子真旧隐处,缚茅而居。唐贞元中,盐官会下有僧,因采拄杖迷路至庵所,问:“和尚在此多少时?”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举似盐官。官曰:“我在江西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大梅以偈答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马祖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这里住。”僧曰:“大师今日佛法又别。”师曰:“作么生?”僧曰:“又道非心非佛。”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曰:“梅子熟也。”可见古来的人是如何了当和简切!
  只因你我根机陋劣,妄想太多,诸大祖师乃教参一话头,这是不得已也。永嘉祖师曰:“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高峰妙祖曰:“学人用功,好比将一瓦片,抛于深潭,直沉到底为止。”我们看话头,也要将一句话头看到底,直至看破这句话头为止。妙祖又发愿云:“若有人举一话头,不起二念,七天之中,若不悟道,我永堕拔舌地狱。”只因我们信不实,行不坚,妄想放不下,假如生死心切,一句话头决不会随便走失的。沩山祖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初发心的人总是妄想多,腿子痛,不知功夫如何用法。其实只要生死心切,咬定一句话头,不分行住坐卧,一天到晚把“谁”字照顾得如澄潭秋月一样的,明明谛谛的,不落昏沉,不落掉举,则何愁佛阶无期呢?假如昏沉来了,你可睁开眼睛,把腰稍提一提,则精神自会振作起来。这时候把话头不要太松和太细,太细则易落空和昏沉。一落空只知一片清净,觉得爽快。可是在这时候,这句话头不能忘失,才能在竿头进步,否则落空亡,不得究竟。如果太松,则妄想容易袭进,妄想一起,则掉举难伏。所以在此时光,要粗中有细,细中有粗,方能使功夫得力,才能使动静一如。
  昔日我在金山等处跑香,维那催起香来,两脚如飞,师父们真是跑得,一句站板敲下,如死人一样,还有什么妄想昏沉呢?像我们现在跑香相差太远了。
  诸位在坐时,切不要把这句话头向上提,上提则头便会昏;又不要横在胸里,如横在胸里,则胸里会痛;也不要向下贯,向下贯则肚胀,便会落于阴境,发出种种毛病。只要平心静气,单单的的把“谁”字如鸡抱卵,如猫捕鼠一样地照顾好,照顾到得力时,则命根自会顿断!这一法初用功的同参道友当然是不易的,但是你要时刻在用心。
  我再说一比喻,修行如石中取火,要有方法,倘无方法,纵然任你把石头打碎,火是取不出来的。这方法是要有一个纸媒和一把火刀。纸媒按下在火石下面,再用火刀向火石上一击,则石上的火就会落在纸媒上,纸媒马上就能取出火来,这是一定的方法。我们现在明知自心是佛,但是不能承认,故要借这一句话头,作为敲火刀。昔日世尊夜睹明星,豁然悟道也是如此。
  我们现在对这个取火法则不知道,所以不明白自性,你我自性本是与佛无二,只因妄想执著不得解脱,所以佛还是佛,我还是我。你我今天知道这个法子,能够自己参究,这是何等的殊胜因缘!希望大家努力,在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都在这选佛场中中选,可以上报佛恩,下利有情。
  佛法中不出人才,只因大家不肯努力,言之伤心。假如深信永嘉和高峰妙祖对我们所发誓愿的话,我们决定都能悟道。大家努力参吧1回目录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初七第三日开示,2月24日)
  光阴快得很,才说打七,又过了三天。会用功的人,一句话头照顾得好好的,什么尘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