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圣尊-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一刻,寒梅心跳加速,因为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此刻面对的是一个彼此是否存在于心里的关键时刻。

    当寒梅走进屋里的那一刻,秦母的目光完全打量着寒梅,而一旁的秦生目光却仍然看着窗外。

    当秦母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只听到秦生一声大呼道:“什么人!”

    秦生喊声刚落,之后迅速的夺门而出奔向屋外。

    与此同时,刚想开口问寒梅的秦母不由也为之一愣,目光转向屋外,寒梅更是失色大惊,心里暗自呼道:“莫非叶儿还没走!”

    寒梅惊呼之后,跟着秦生身后也追了出去。

    当寒梅追到屋外之后的青草之地,哪里有什么人影存在,完全是一片空旷。

    秦生默默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当他看到寒梅追来的时候,轻轻的说道:“寒梅,我是骗母亲的!根本没有任何人!你回吧!”

    “哦!”寒梅有些失望的哦了一声,带着失落的眼神默默离开了秦生,原本以为心中的那个情结会被打开,却不料让秦生的一个善意谎言给阻止了,寒梅也知道,秦生的谎言其实也是为了帮助自己。

    但是,秦生不知道,寒梅此刻真的不希望秦生阻止,因为她真的希望知道秦生心里到底有没有她。

    秦生看着寒梅的离开,心里也不是滋味,因为他也那么迫切的想知道寒梅心里有没有他。

    这就是爱,这就是情。

    一个书生所希翼的两情相悦,生死相随。

    从不轻易说爱,从不轻易动情。

    但是在红尘俗世中,一旦书生开始说爱,那就会是一辈子一生,一旦书生说情,那就是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秦生是个书生,感性是书生独具的,所以秦生在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心里有自己之前,是绝不会轻易的说爱说情。

    “哎!”秦生站在旷野中青草旁,仰天长叹了一声之后,心里知道了还有一件事当前更重要,因为他看到了满地的干枯,他知道只有一天时间,就是自己为道县拜天祭文的日子了。

    于是,秦生没有再把心思放在感情上,他大步回屋,因为刚刚在回来之前,道县文院院首姜承给了他两本有关于拜天祭文的书典。

    秦生回到屋里时,母亲坐在屋里忙着些针线活计,寒梅在厨房里弄着饭菜。

    秦生回屋转身走进了自己的那间书房,说是书房其实也就是自己简易的卧室。

    两本厚厚的书放在窗前的那张桌子上,秦生神情很专注开始打开桌上的书,认真的读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拜天祭文的重要性。

    秦生一天之中哪里都没去,一直待在房里读书,直到在吃晚饭的时候到了厅堂里吃了晚饭之后,又继续回屋读书。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从白亮的白昼,到满天星星,秦生读书读到了第二天拂晓,他整整读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秦生收拾了自己的包袱,拿起文房四宝赶往道县文院的拜天台,这次他带着的不是一般普通的笔,正是大同文院副院首叶龙送给他的孔雀笔。

    拜天祭文,对于道县的文生来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圣事,因为只要登上了拜天台,就意味着一个文生有能力和资格上圣山了。

    凡是文人书生,在以文气为主宰的圣元大陆,以文位可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大学士,翰林,半圣,亚圣和至圣尊者,但是也有着三种境界,那便是上圣山,登圣塔,入圣殿。

    能上圣山,就足以证明一个文生得到了圣者的公认,一旦上了圣山,经过了圣者的考核,还可以进入圣山十八堂,至于圣山上的十八堂究竟是什么地方,有着什么与众不同,道县包括大同甚至整个江国都没有一个人知道。

    因为在道县,即使有着那么几个人上过圣山,但是都没有经过圣山上圣者的考核,所以他们不要说知道圣山十八堂,就连十八堂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

    这次道县的拜天祭文,是道县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首次,因为自孔圣击败妖族之后,整个圣元大陆都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是今年,道县的大地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干枯,于是在道县中早有人传言,上天无雨,那是天道惩罚文道暗黑,也就是说在道县的大地干枯中能显出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已经开始入侵人族大地。

    那便是妖族,无恶不作野心勃勃的妖族怪兽。

    所以拜天祭文,在道县除了一种拜天求助解除干枯之外,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震慑妖族。

    因为拜天祭文的重要,所以道县的街道上一大早那是人流穿越不息,纷纷赶往道县文院的拜天台,文生墨客贩夫走卒,几乎整个道县的人都涌向道县文院拜天台。

    秦生也走在穿越不息的人流中,和他们一样赶往拜天台,不同的是他们都是去拜天台观文的,而秦生却是此次道县拜天祭文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说这次道县拜天祭文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秦生的祭文。

    一旦祭文别出心裁,创意非凡,或者是诗文并茂,文中才情打动圣天,那么拜天祭文才算成功,否则不但不能解除道县的大地干枯,更可怕的是会因此震慑不住妖族,引起妖族入侵。

    道县的地理位置特殊,据说当年妖族就是从道县开始攻破直至整个圣元大陆,所以道县在江国,江国在整个圣元大陆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多少双眼睛都在关注着道县,因此当今圣上才在道县设拜天台,才在道县修筑了万里长城,驱挡妖族。

    所有的道县的人,都知道这次拜天祭文的重要性,因为可以说拜天祭文的成败决定着道县是否继续可以享太平盛世。

    因为如此,在之前秦生还在大同府上没有回来时,道县所有文界儒士在道县文院议过拜天祭文的人选。

    拜天祭文,天道即文道,文道即人道,人道即大道,所以在道县众文生的心中,拜天祭文的人选除了院首姜承和老儒杨晓之外,再无第二人选。

    但是在秦生没去大同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道县文院院首却让妖族之妖蛮偷袭,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姜承却受了重大的内伤,没有能力没有文气能撼动拜天台上数朵祥云。

    姜承也是个做事谨慎之人,因为在他对于道县的了解,凭他在道县数年的历史,放眼整个道县文生众多,却没有文气才情出众之辈,原本对于朱家神童朱文颇有期待,但是经过了那场童生科考之后,姜承对于朱文的看法完全改变,而对于出类拔萃的秦生那是万般喜爱。

    儒道之道,儒道之人,没有一颗可以容纳天下四海之心,凡事斤斤计较,凡事自我高调,是不能成就一番功名的,朱文虽然有些才气,但是心胸狭窄,虚荣心太强太过看重胜负之心,所以朱文绝不是个能有一番作为的文生。

    而姜承对于秦生的了解,为人和气且做事真实,度量更是可容纳百川,还有的就是秦生的诗词之才,不管是双甲童生还是圣前童生,还是诗出惊圣,都彰显出秦生天赋文才的一面。

    姜承为了自己能够掌握道县文界的气势,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刻意隐瞒,也因为他知道道县的文生无大道之才,知道道县的老儒都是些腐朽的老儒,于是在之前的人选选择中,姜承肯定了秦生作为拜天祭文的主要人物。

    因为秦生的特殊身份,引起道县文界文生的强烈不满和否定,自古圣训有云,拜天台那是至高至上的圣地,所上拜天台之文生必须拥有文位,还有拥有出口成章的才气。

    秦生的身份,秦生的事情,道县的人几乎都知道,知道秦生出生贫寒,知道秦生从没进过私塾读过圣贤书,更加知道秦生不过只是个童生,虽然是个双甲,也是个圣前童生,但是都只是一个没有文位的文生而已。

    在陆续赶到道县文院的众多文生中,大部分脸色严峻目光惊险,他们在走进文院走向拜天台的路上,不断的议论着秦生主持拜天祭文的事情。    山川河流,青草树林,在旷野中的秦家,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情愫笼罩,陷入一种无声的沉静。

    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愫,对于一个穿越而来的秦生,曾经伤痕累累的情伤,原本以为这个五颜六色的尘世再没有爱,再没有两心相悦的情,但是当他受伤,当他遇到寒梅,当他和寒梅所谈过的点点滴滴,尘封的心又一次对于爱充满希望,紧紧封闭的情愫之门被寒梅慢慢打开。

    原本已经死寂的心,再次为了爱死而复生,像处身漫天的黑色中,发现点滴的光亮般震撼,但是秦生,一个为爱死而复生的心,在看到眼前关于寒梅的一幕,再次陷入了冰点的沉静。

    寒梅的身份,寒梅和神秘女人的关联,种种都像一把尖刀刺在秦生死而复生的那颗肉心上,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也许有人可以不懂,但是只要与秦生有着一样经历的人,都会知道感受秦生来自心底的痛。

    寒梅那一刻担心的转身,秦生看到了,秦生没有半点思索情不自禁的从屋外退到院落中,他的心情复杂又是那么矛盾,一方面他好想在寒梅面前显示他看到了刚刚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又怕寒梅看到自己此刻对她的在乎。

    心情复杂五味杂陈的秦生,极力掩饰脸上的不安情绪,看到了寒梅从屋里走了出来,秦生突然间有了一个念头,那绝对是走心的想法,他把刚刚所看到的一切完全藏进了心底,没有问只字片语刚刚所发生事情的因为所以。

    秦生虽然极力掩饰内心的震撼,但是在那丝微微的笑中,却还是流露出苦笑的痕迹。

    从屋里走出来的寒梅,虽然从屋里走了出来,但是她自始至终到看到秦生的时候,脸上即使也极为镇定着神色,可是在看到秦生脸上苦楚的痕迹时,心里不断发出疑惑的呢喃,她呢喃秦生会不会看到了自己刚刚和叶儿的那一幕。

    寒梅虽然看到秦生面色中藏着苦楚,但是也没有提起只字片语,她如往常一般见到了秦生,彬彬有礼的称了声秦少爷。

    秦生和寒梅,彼此面目相对,虽然各自说着平常的问候言语,但是彼此在目光相交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彼此内心的不安,只是彼此都没有道破而以。

    当秦生从寒梅身边走过,当寒梅从秦生身边走过,那个简单平凡的擦肩,在那一刻意味着无限的感触和感伤。

    秦生和寒梅,一个人从屋里走出来,走到院落,却没有走到秦生的世界,一个人从屋外的院落走进屋里,虽然走进了屋里,但是却不能走进寒梅的内心。

    当他们彼此一个里一个外,彼此都满怀心事的时候,一阵清风迎来,轻轻拂打院落里的树叶,静静的扬起秦家大地间的滚滚尘灰,一场彼此深深的吸引由此开始。

    秦生没有道破那一幕,那是因为秦生还不知道寒梅会不会愿意接受自己对她的用情,所以心有顾忌。

    寒梅没有说出这一幕,也是因为不知道在秦生心里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所以,彼此都有好感都开始动情的彼此,把各自心中对着彼此的爱暂时放到了心底,好好掩藏。

    也就在他们都陷入了一种心灵的无限波动时候,秦母也赶回了秦家。

    “夫人!夫人回来了!”

    寒梅虽然心里想着秦生,但是在秦母回家的时候,她不断掩饰内心的苦苦情愫,和之前一样尊敬着秦母。

    秦母在看着寒梅的目光间,似乎也感受到了寒梅此刻内心的不安,但是秦母没有追问寒梅,只是如平常般对着寒梅发出慈祥的笑,顿时问了一声,她在问着寒梅秦生回来没有。

    “夫人,少爷少爷刚刚回来了,少爷在屋里呢!夫人!”寒梅站在原地回禀着秦母,人却没有半点移动,还是站在原处,唯一的是寒梅的脸始终避开秦母的目光。

    秦母也没有把内心的惊疑说出来,这时大步走进屋里,因为她刚刚在王媒婆家,的确看到了好几个姑娘,所以她急着告诉秦生。

    秦家三代单传,况且秦母身体状况不佳,所以作为秦母而言,在她的心里迫切的希望秦生能早日成家,为秦家延续香火。

    “秦生,秦生!”

    秦母呼喊着秦生,满脸溢出欢喜之情。

    当秦母走进屋门的时候,秦生应了一声母亲。

    秦母找到了秦生,秦生一个人默默的站在屋里的窗口前,目光惊疑。

    在看到秦生这般模样表情的时候,秦母的心不由暗暗深深的震惊,因为她回忆起了刚刚在院落里看到寒梅的一幕,这时又看到了秦生的这般表情。

    秦母心里默默自言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寒梅那样,怎么此刻连自己的儿子也这般表情,是不是自己不在秦家的时候,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吗?在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事情是能够发生的呢?”

    虽然如此疑惑,秦母也没有道破,因为秦母知道如果他们不愿意说,就是自己问了,也不能有个所以然。

    秦母走到了秦生面前,呆呆的看着秦生的模样,脸上露出一种欣喜说道:“秦生啊!刚刚为母在回家的路上听到了你打败老儒杨晓的事情,顺利的可以参加拜天祭文,这真是一大喜事,真是双喜临门双喜临门那,秦生考功名有望,为母今天在王媒婆家,找到了好几个好姑娘,约个日子让秦生亲自去看看,把婚事早日定下来!”

    但是,就在秦母说完之后的第一时间里,秦生没有丝毫犹豫否决了母亲。

    站在院落之中的寒梅也听到了秦母所说,顿时表情凝重,那一刻她十分在乎秦生那一刻对于秦母的回答。

    当秦生的那个“不”字说出口,当秦生否决了秦母,寒梅的心里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慰和庆幸,因为寒梅的心里是打心底的爱着秦生。

    “秦生,你读圣贤书,作圣贤文,难道你不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道理吗?你父亲死的早,我们秦家那可是三代单传,为母虽然知道男儿当以功名前途为重,但是秦生啊,你也该想想为母的心情那!”

    面对秦母的步步紧逼,秦生沉声说道:“母亲,孩儿不孝违逆母亲大人了,母亲,孩儿还小,孩儿想婚姻大事,还是等孩儿考取了功名再说吧!”

    秦生话语口吻中,闪露着一股的沉默。

    秦母看着秦生的一举一动,眉目闪动之间,更加肯定了心里的猜测,因为在自己走进秦家看到秦生的表情时,就猜到秦生满怀心事,见秦生如此毫不犹豫的否决,秦母肯定了秦生心中此刻的纠葛一定也是因为那份情事。

    顿时,秦母假装疑惑的问道:“秦生啊!老实的告诉母亲,你是不是有了心上人了!”

    闻秦母的追问,秦生不想骗自己的母亲,这时默默点头。

    见秦生默认,秦母满脸惊讶的问道:“秦生你的心上人是那家的姑娘,说出来告诉母亲!”

    听到母亲的追问,秦生不禁的朝着屋外看了一眼,顿时说道:“母亲,这个还是以后告诉母亲吧!”

    秦母见秦生表情奇怪,这时又看了门外一眼,种种表现之间,秦母回忆刚刚走到院落里时看到寒梅的那幕,心里突然间无声的失落,不断的暗自惊呼道:“难道会是她,难道真的会是她吗?”

    想到寒梅,秦母满脸沉重,因为秦母也不知道寒梅的真实身份,秦母所能知道的寒梅,其实就是秦生曾经救助从外流lang逃难的孤苦女子,其它的毫无所知。

    正因为这般,秦母才会发出一种震惊的模样,之前说过,秦母虽然是个心地善良的长辈,但是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秦母是过怕了那种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日子,她内心深处的初衷,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希望,和所有天下父母一样的初衷,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改变命运。

    这种想法,秦母其实从秦生失去父亲的那一刻就萌生了,因为她知道孤苦的是无依的,穷苦的是悲惨的,所以她才会不顾一切的让秦生读书,考科举求功名,乃至在朱家寄人篱下多年。

    虽然曾经早就有了这种想法,但是秦生那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儒生,所以她没说,但是当秦生考取了道县的童生榜首之后,当她知道秦生的名字在道县开始慢慢响亮,她就要见此机会为秦生谋求一个可以依赖的夫人。

    所以这时猜测到了是寒梅的时候,秦母不禁满脸不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