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民币境外升值境内贬值:咀嚼人民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1 人民币面临的风险:大洗牌(5)
回过头来,我们还得参考一下前苏联—俄罗斯的卢布被高估的情况,其中有个细节,前苏联的卢布对外贷款时往往70%可按某种货物实物抵扣,这说明前苏联人认为自己的卢布至少被高估30%。而西方国家当时也认为苏联卢布有水分,往往是打半折处理的,种种迹象说明前苏联卢布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被高估了1倍。到了苏联帝国的末期卢布虚弱到只要20%的实物抵扣就可以了,相当于被高估了4倍。两项平均(很粗糙,仅说明思路)可估计出前苏联卢布被高估了倍,但后来所对应的贬值却是300倍啊。理论上苏联卢布应该贬值倍啊,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86:1的杠杆,我们现在无法知道这个杠杆的真实准确性,那时休克疗法还没开始呢,但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恶性通货膨胀下的杠杆数据86:1。
  如果把这个杠杆化率不幸的用在我们的人民币身上,人民币被高估6倍,应贬值7倍,会得出一个非常吓人的结论:人民币可能贬值约600倍!
  还是回到俄罗斯,俄罗斯的卢布用了18年,才维持住了汇率稳定,或者说是卢布的币值稳定,要知道俄罗斯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0%啊。这个惯性作用下,俄罗斯卢布又贬值了180倍。总结下来,为了消化卢布的泡沫,前苏联—俄罗斯用了20年的时间和卢布的50000倍的贬值,前苏联—俄罗斯人民的漫长痛苦可想而知!
  卢布走的是20年的贬值步伐,而人民币看来要走的步伐是先慢贬而后快贬接下来还得慢贬,周期只能更长。不过这有利于把人民的痛苦在漫长的岁月里缓缓的摊开,那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与人民币与经济都毫无补救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的,是以房价的迅猛上涨为特征的人民币贬值。时间可以从2006年算起,至今已4年了,应该算是典型的慢贬。
  卢布的贬值是分三步走的,节拍是快快慢。第一个快贬期时间两三年,苏联卢布贬值了约300倍;第二个快贬期时间从1992年1月2日休克疗法开始,到1998年1月1日新卢布发行历时6年,兑换1美元由170旧卢布一路贬到6010旧卢布,相当于贬值35倍;第三个慢贬期大概从1998年至今已12年了,兑换1美元由卢布贬到2010年9月3日的卢布,贬值了5倍。
  显然第一个时期与苏联帝国的崩溃有关;而第二个时期显然是与休克疗法有关,需要强调的是休克疗法本身是个不完整的私有化过程;这第三个时期卢布的贬值除了惯性因素自然还有98年的金融危机和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的可能应该与第二个卢布的贬值期关联性更大一些,因为这都涉及到了一个大的经济政治问题,即半私有化半国有化的经济体制。
  强调“私有化”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又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政治可能掩盖了真相,但无法掩盖生活。同样,政治可能掩盖了人民币,但扭曲的人民币无法掩盖经济。私有化的问题,是我们中国许多经济问题的结症。
  就拿土地为例,土地作为财富在中国完全归国家所有,而国家的代表是谁,所谓的全体人民,但执行机构却是政府,而这个政府又分成了五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出现了中央政府、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和乡镇政府,他们似乎都控制着土地的所有权,但又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可是土地的使用权却在普通的自然人和法人手中。于是冲突就出现了,当某个自然人在2000年买了一套价值10万元的房产,到了2010年由于种种原因,而表面升值为40万元,产生了30万元的溢价,这30万元溢价应该属于谁呢?房产的主人就是那个买房子的自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属于他,换句话说,是土地使用权的增益。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的增益是零,这合情合理吗?代表土地所有权利益的政府心里平衡吗?土地的增益明显的与土地周边的开发包括道路、自来水、学校和医院等政府相关的投入有关,相当于拿全体人民的钱补贴了那个房主,但那个房主却想吃“独食”,合情呼?合理呼?这里面的冲突谁来理顺,这里面的比例关系谁来协调,请房地产商做中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结果不是更可笑吗?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分析的思路了,无论是财产还是财富,我们必须明确他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否则由此产生的经济乱象是不会得到根本解决的。但本来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非常清晰的,是那蛊惑人心的政治把本来很清晰的东西搞乱了,现在是该把它重新整理为清晰的时候了。

8。1 人民币面临的风险:大洗牌(6)
卢布的第二个贬值期处在俄罗斯经济的大规模私有化的转型期,当然俄罗斯采取的是一种很激进的所谓的休克疗法。现在的中国经济恰好也处在这个转型期,当然我们的说法是改经济粗放经营的“经济结构调整”。
  这样,那时的俄罗斯的经济就可以与现在的中国经济进行了相关的比较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是俄罗斯卢布中有巨大的泡沫,同样人民币中也有巨大的泡沫。但其他的经济背景却是相同的少,相异的多。比如参考经济背景,中国的经济特点:经济过热,实际债务缠身,创造活力不足,资源全面匮乏,资源消耗又过快,但对外却是债权国,另外,贸易部门异常发达。当时俄罗斯的特点:经济萎缩,实际债务缠身,创造活力不足,但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的消耗不是很快,对外是债务国,贸易部门不发达。通过比较,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人民币的泡沫是多于俄罗斯卢布的泡沫的。因为所有的优势因素只有对外是债权国这一个因素,而这恰恰是制造人民币泡沫的最大因素,因为国家外汇储备对国内的人民币完全是债务,逻辑上债务越大人民币的泡沫越多啊。
  昏厥篇
  俄罗斯卢布的泡沫显然是被“私有化债券”挑破的。人民币的泡沫,该不该挑破呢?什么时候挑破呢?挑破人民币泡沫导火索是什么呢?
  那我们就得分析,现在政府对人民币和经济的态度了。一方面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外部要挤碎这个人民币泡沫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明显感受到了国内政策想要挤碎这个人民币泡沫的两种可能的方式。
  其中的一种方式是从仅挑破楼市泡沫入手,另一种方式是全方位的物价上涨入手。但从俄罗斯的经验看,无论哪种方式其结局都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将进入一个大规模贬值的快速通道。
  政府本阶段的策略大概是:试图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持续的、社会可以承受的通胀来消化掉政府的债务和所有的银行烂账,并且剥夺所谓“有钱人的储蓄财产”;同时通过舆论宣传人为制造劳动力紧缺的局面,拉高社会工资标准,通过制造新的泡沫工资收入,来消除已有的储蓄泡沫,达到缩小贫富分化的差距的理想目标。对于所谓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物价下降),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方式推动上游企业的兼并重组,进而促成行业的垄断,进而通过对垄断集团公司的行政操纵来绝对操控市场的供应,避免产生新的过剩产能。对于需求不足,政府试图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来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刺激政策来拉动消费需求,达到推到全面的、可控的物价上涨。
  如果我们只挑破楼市泡沫,那么表面的伤害是大量的参与投机的力量,但结果却是毁掉了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当然也毁掉了整个的房地产商利益系统,目前看博弈的结果是:银行和房地产商都获胜了,他们绑架了中国经济,当然也绑架了人民币,他们不肯先死,国家已经举起了免死牌。
  看来,我们只能采取全方位的涨价来的挑破人民币的泡沫了。当然出于政治稳定的要求,工资的全面上涨也势在必行。从这里可以发现,此时挑破人民币泡沫的思路已经和俄罗斯卢布被挑破的思路完全一致了。当然,过程可能有所不同,阶段性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顺着这个思路,参考着卢布的经验,人民币狂贬600倍恐怕是完全可能的了。
  这个数据可能令读者感到困惑,觉得它大得离谱了,事实上它刚刚开始,笔者估测人民币在20年的时间里会狂贬10万倍以上。这其中的600倍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持续的时间笔者估计在两三年左右。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政府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政府对自己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的迷信程度?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创造的。任何政府都有自己的蛮横的莫名其妙的自信,但最终通通失败,我们可以通过在过去的30年里的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去寻找,没有一个政府是成功的。

8。1 人民币面临的风险:大洗牌(7)
其实,可能的恶性通货膨胀对普通百姓并不那么可怕,但是肯定不舒服。  比如富人甲,财富1个亿;城市普通平民乙,财富10万元;山区农民丙,财富万元。  物价:宝马牌汽车50万元/辆,锅包肉25元/盘。  收入:甲亿元/年,乙2万元/年,丙没有什么像样收入,按0算吧。  甲每年可以买60辆宝马车,甲已有的财富可买200辆宝马车。乙每年能吃800盘锅包肉,乙的财富可换成4000盘锅包肉。丙就是活命而已,暂时忽略。
  突然,现在恶性通货膨胀了,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变。  物价:宝马车5000万元/辆,锅包肉万元/盘。(注意,食品价格涨的更快)  收入:甲1亿元/年,乙100万元/年。(注意,恶性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工资收入要比任何企业利润都要增长的快,这相当于强制的二次分配)  甲每年只能买2辆宝马了,甲已有的财产也只能买2辆宝马了。乙每年只能吃200盘锅包肉了(估计要挨饿了,但绝不会饿死),乙的财产只能买20盘锅包肉了——基本可以忽略了。  恶性通货膨胀,笔者理解为就是财富的大洗牌,是对全民的伤害,但对各阶层的伤害程度或者说是感觉的程度不同。上述模型中的丙是几乎不受什么伤害的,因为他生活本来就是一贫如洗的!
  我们再大胆一点儿,让恶性通货膨胀更猛烈一些。  物价:宝马车50亿元/辆,锅包肉100万元/盘。  收入:甲5亿元/年;乙1亿元/年。  现在甲和乙沦落到一样了,也买不起宝马车了,每年也只能吃500盘锅包肉,可能吃的很饱,但仅此而已,不得不围着锅包肉转了。乙每年也只能吃100盘锅包肉了,于是他不得不打第二份工来多挣点钱,安慰自己和家人的空空荡荡的胃,他甚至没有时间表达他的怨气和愤怒,始终忙忙碌碌,但还饥不裹腹。嘿嘿,这时的丙很滋润,他能吃饱肚皮,他现在开始有时间鄙视他过去所羡慕的甲了!
  我们再来看看房子,原来的甲自己住1000平方米的别墅,另外还有10套房子,准备吃房租;乙呢,自己住一套,另外贷款买了一套准备给孩子留着;丙是农村的房子。  大通胀后,甲搬出了别墅,住了一套准备出租的房子,另外9套空置着,租不出去啊。乙呢,承受不住贷款,割肉卖了那套备用房子。  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最不需要着急改善的就是居住条件了,城里大量的流动人口会流回到农村,此时的房子能保值吗?甚至有用吗?  当然,恶性通货膨胀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房子会重新升值,不过,得等待大量的农村人口重新流回到城市,这个周期很长,房奴们能等得起吗?换句话说,能靠得住吗?
  恶性通货膨胀下的政府会怎么办?大量的退休职工有天价的工资总额等着政府去开;政府的正常运转还得需要大量的公务员去维系,他们的代价也不菲;国家的安全、军队的稳定此时已变得更加不可忽略,他们同样需要巨额的费用去支撑。怎么办?只有狂印钞票,让这个恶性循环无休止的进入螺旋,除非重新为货币选定一支伟大的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8。2 人民币的机遇:定位锚(1)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第一、境外官方对人民币的使用状况。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但一些周边国家的央行已经在其储备中增加了人民币。从2006年12月开始,菲律宾央行以及马来西亚、韩国和柬埔寨的中央银行陆续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第二,境外私人对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首先集中在港澳台地区,越南缅甸蒙古等周边国家。其中,港澳地区的人民币滞留存量约占全部人民币境外存量的一半左右。    第三,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但人民币在真正的国际外汇交易中却未露头角。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需要许多必备的条件,如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实力、国家背景下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货币内在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外部交易网络的便利性,等等。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仍然十分明显。     第一,外汇市场发育的水平很低。    从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分布来看,美元、欧元和英镑等强货币均以掉期交易为主,即期交易所占份额仅为三成。而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则主要以即期交易为主,掉期交易仅占7%,体现出中国外汇交易市场仍十分不成熟,交易品种单一,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外汇市场炒作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从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分析, 2007年中国大陆的日均交易量占国际外汇市场比重在传统外汇市场上为,在衍生品市场的占比为0;在银行间外汇市场,2007年的总交易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同比提高了接近90%。外币掉期的2007年交易总量达到万亿美元。远期交易量在2007年交易总量则仅为万亿美元。相对于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万亿美元的交易量来讲,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为有限。     第二,货币可兑换性差与资本管制过严。    对于实现资本帐户下的人民币可兑换,中国也一直没有停止努力。1996年后,中国政府在完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建设的同时,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态度引进资金,只是对资金流出限制较多。    第三,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尚无自由的利率形成机制,因而中国不存在类似于美国联邦金率、英国官方贴现率和日本隔夜拆借率的基准利率,仅开放了几个关键的并非由市场决定的短期银行间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对整体利率结构只有有限的影响力。金融体制改革的落后显然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事实上,现阶段中国在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矛盾。但在目前的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等制度性因素使得“稳定”的意义格外重要。一旦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过于强调经济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抉择           今天,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面临着两个抉择:第一个抉择是,人民币是要成为与美元和欧元比肩的独立的国际货币,还是通过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合作成为该地区的关键货币?相应地,第二个抉择是,要成为东亚地区的关键货币,那么人民币是直接成为未来的亚洲货币,还是与日元等其他东亚货币合作组成一个亚洲货币篮子,共同协调区域汇率安排,甚至共同形成未来的亚元?         显然,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人民币国际化并没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也将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考虑到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经济、金融、政治现状,人民币的区域化从地域上应当走从周边化到区域化的道路,从货币职能上应当走先交换媒介、再记账单位与价值贮藏的道路。具体来说,人民币的区域化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或层面加以推进:   第一阶段,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创造条件促进人民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部分贸易中承担结算货币职能,提高周边国家与中国交易中人民币的市场接受度,与此同时积极稳妥开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建设,使人民币在特定范围内承担投资货币的职能。   第二阶段,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通过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更多的东亚经济体的官方结算协定,促使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一般贸易中普遍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同时充分利用货币互换协定等方式,促使其他东亚经济体中央银行扩大与中国中央银行间人民币的官方交易,使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他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