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启高一-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长我要签名。”

    兴奋的书迷们,七嘴八舌的跟张谭打招呼。(。)

第159章 华山论剑() 
从签书会回来,张谭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

    跟书迷互动,虽然很有成就感,但真心累啊,一个人在那里叨叨个不停。

    还好这场签书会结束,他就能潇洒一阵子了,因为《今古传奇。武侠版》举办的华山论剑大会,如期举行。

    以“华山论剑”为名,自然是沾一沾《射雕英雄传》的名气。

    为了追求意境,大会还真就在华山上面举行。

    带着助理马薇薇和私人编辑周楠,直奔华山脚下,早有王从伦在机场接人,租了车往宾馆接送。

    “老王,凤歌、碧晚枕,你们好啊。”见了面,张谭微笑打招呼。

    王从伦跟张谭握了握手:“坐飞机一路辛苦了吧。”

    “还行,一觉醒来就下飞机了,想看点蓝天白云都忘记了。”

    一阵寒暄客套,张谭带着助理上了车,先回宾馆去了,王从伦他们还要在机场继续接人。山脚下宾馆里他不是最早到的,到的时候,已经有好些人提前到了。

    编辑部的编辑张谭是认识的,因此张谭到了之后,早就有认识的编辑李秋雨,为张谭安排房间,并一一介绍其他参加华山论剑大会的人。

    也将张谭介绍给其他作者:“大家,不要我多介绍了吧,《射雕英雄传》,谭张谭大作家。”

    “探长,我是你的粉丝哎,久仰大名哦,终于见到你本人了。”第一个凑过来打招呼的,是一位长得还不错的女作家,一头长头发,打扮也时尚,就是脸盘子有点宽。

    张谭也笑回说:“你好,你是沧月吧,我看过你写的,写得非常好。”

    沧月立刻笑得眯了眼:“谢谢,我现在天天都在追看你的。写得真好,我想模仿都模仿不好。”

    “你有自己的风格,这也挺好啊。对了,你什么时候到的。我看你们都很早啊?”

    “我上午就到了。”

    跟沧月客气了两句,张谭又跟其他人一一打了招呼。

    这一次来的,很多都是《今古传奇。武侠版》邀请的作者,当然还有几位大学教授,都是研究武侠。并在杂志上发表过书评的文学教授,如韩云波、李启儒等人。

    大家都是文人墨客,不过在宾馆里聊天,倒也没什么营养。

    无非是你恭维我“你的我喜欢看”,然后我恭维你“你写的质量相当高”,客气一阵子,聊天的氛围起来了,才渐渐的扯到别的话题上去。

    这些人当中,唯有张谭是带了助理的人。

    他虽然不是那种特别讲究排场的人,比较喜欢轻松潇洒自由。但是带着助理,能帮他打理一路上的琐事,然后他就能放心去游玩就好了。

    因为人还没来齐,很多活动还没办法组织,所以先来的一批人,都聚在了宾馆的院子里,聊天解闷,其中李启儒还跟韩云波较上劲了,象棋杀得难分难解。

    张谭会下象棋,但是并不精通。

    五子棋倒是很有一手。

    可这本事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施展。实在是逼格太low了。

    看象棋有点打瞌睡,飞机上还是没睡舒服。

    还好几位女作家对他很感兴趣,步非烟就走过来问:“探长,你现在忙什呢?《神雕侠侣》之后。还在继续创作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吗?”

    步非烟是位才女,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目前在读古代文学硕士,长得在女作家中算是漂亮的。她跟沧月,一时瑜亮,沧月也是才女。在浙大学建筑设计毕业的。事实上来这里参加作者年会的,没几个不是才子才女。

    就连长得很像老农民的杨叛,还曾经在加拿大攻读过博士学位。

    放在以前,张谭可能会自觉低人一等,现在反而是他们有些摄于张谭的光芒,尤其是在这一众长相不咋样的作家中,张谭算得上是气质、五官、身材都略胜一筹。

    自信更甚了:“《神雕侠侣》写完之后,我就打算换个思路了,现在又把四名捕给捡起来了,准备写第三部《四大名捕逆水寒》。”

    “四大名捕也好看啊,我很喜欢里面的每一个名捕,无情、铁手、冷血、追命。”沧月凑过来说。

    步非烟点头说:“其实我觉得四大名捕也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故事很流畅,而且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

    “的确有影视公司和电视台来问四大名捕的改编权,但没谈成。”

    “谭张,《神雕侠侣》的版权又是大卖吧?”另一位作者时未寒,有些艳羡又有些嫉妒的问。

    至今大陆武侠作者,除了很早期的、建国前的那一批老的武侠作家,有作品被改编,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李寿民(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此外,没有一位武侠作家,作品被改编过。

    虽说港台不少名家,都是从大陆跑过去的,但毕竟已经归为港台名家了。

    张谭的《射雕英雄传》,在文学上有没有开一派之先河,暂且不说,单单在影视改编上,已经开了一派先河。

    张谭随意的回答说:“想买的影视公司很多,但是我这边没打算现在出售,先得看看《射雕英雄传》的收视率,如果能大火的话,版权的价格肯定要涨价。”

    沧月感慨:“真羡慕你,写的第一本就能简繁体一起出版,现在写了四本书,本本都能大卖,已经是影视圈的大腕。”

    “夸张了,略有小成绩。”

    聊没一会。

    杨叛不知道从哪摸出两盒扑克:“打牌吗?”

    张谭点头:“行啊,斗地主还是八十分?”

    “八十分,八十分这个好玩。”步非烟嚷说。

    “我不会八十分啊。”沧月则摇头。

    杨叛将扑克洗了洗:“那就斗地主吧,两位美女,谭张,我们一起打,其他人先等着?”

    闲着也是闲着,张谭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没抢到位置的时未寒等人,则站在各自看好的对象身后,准备凑热闹。不过他们也不闲着。一会起哄说玩八十分,一会说斗地主挺好,一会又说推牌九,再一会又嚷着诈金花有意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张谭忽然来了灵光:“玩掼蛋吧。”

    “掼蛋?”众人不明所以。

    “掼蛋你们不知道么,很好玩的,比八十分、斗地主好玩多了。有句话说得好,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掼蛋真的很好玩,而且很好学,一学就会了。”

    当下张谭把掼蛋的玩法说了一下。

    掼蛋就是把斗地主、八十分、跑得快三种扑克玩法结合了一下。单牌中大小王、级牌、a、k、q、j、10……2一路高往低;牌型中四王炸、六张及以上炸弹、同花顺、五张炸弹、四张炸弹、其它牌型,也是一路高往低。

    四人分两组,对门是一家。一级一级的打级牌,譬如开局打小2子,小2子就是级牌,级牌只比大小王小,能够任意配任何牌。赢家升级,输家进贡。基本上就是这样,其他的规矩和跑得快没什么区别。

    掼蛋是江蘇、安微地区比较流行的扑克牌玩法,虽然名字比较粗俗,但玩起来简单好玩。

    在张谭的教学下,不出几分钟,在座的人都知道了掼蛋的规矩。

    于是一起痛快的掼蛋。

    起初大家还有点手生,玩了一会之后,渐渐熟悉了窍门,各种组合牌层出不穷。桌子上的炸弹炸的飞起,玩得不亦乐乎。

    比起斗地主只有炸弹是大牌。掼蛋还有同花顺,还能配牌,这大杀器自然就多了起来。你哐当扔下炸弹,我哐当砸出同花顺。他再哐当配一副六张炸弹。这炸弹同花顺哐当来哐当去,扔得十分舒爽起劲。

    等王从伦把最后的人接来宾馆之后,就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在那大呼小叫的“炸他”、“别舍不得扔”、“打他别让他走”、“你还剩几张”、“不够报”,场面热闹非凡。

    就连两位大学教授,也被这吵闹声打断了在象棋盘上的相爱相杀。一起围在了桌边。

    ……

    掼蛋成功消磨了等待的时间。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时间也到了晚上,一起去餐厅吃饭,觥筹交错,畅聊人生。在座都是文人,比起一般的饭局多少要斯文一点,但也同样是段子飞起,玩笑如潮。

    因为晚上爬华山不安全,大家吃过饭之后,就各自散开,随便去外面转转。

    约好明天早上再去爬华山。

    既然是来华山论剑的,怎么能少得了攀爬华山。

    “明天我准备步行爬华山,有谁一道的吗?”张谭询问。

    “我来。”编辑凤歌举手。

    小椴也举手:“我也要徒步翻越华山。”

    时未寒也跟着举手。

    杨叛想举手,又没舍得举手:“算了吧,一座山头爬下来人就得累个半死,我还是做缆车吧。”

    女生和几位中老年的教授,当然也不会步行。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

    张谭、凤歌、小椴、时未寒以及另外两名作者和几名编辑,一起开始步行爬华山。

    张谭不是发烧级的驴友。

    但是他觉得去一座山旅游就得亲自征服它,当初爬泰山的时候,因为跟着爷爷和姐姐,做了缆车,他都觉得遗憾不已。这一次华山论剑,无论如何也要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爬完。对别人来说这是体力活,对天天锻炼的张谭来说,并不困难。

    享受的就是征服大山的快感。

    换好了衣服,来到景区,一行十几个大老爷们,斗志昂扬的开始了征服华山之旅。

    “今天我们就征服它,出发!”

    “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就一条路走到黑!”

    “所有大小山头都不放过,全部爬一遍!”

    “这一次我们要发挥愚公爬山的精神!”

    “武林大会的第一项比试,就是亲自爬上去,先到者奖励尚方宝剑一把!”

    “我武当小椴先行一步。”

    “哈哈,我蜀山时未寒可不能让你拔了头筹。”

    “都让开,尚方宝剑我凤歌志在必得!”(。)

第160章 人气最旺的作家() 
华山风景有多美,毋须多提。

    全程耗时17个小时,张谭和凤歌才把整个华山给爬了一个遍,从早上7点上山多到晚上11点下山,身体上早到了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心里却燃烧着满溢的成就感。

    去时十几个人,回来时只剩下两个。

    其他人都中途逃跑了。

    就连凤歌也是想跑,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他一走,最后就只能剩张谭一个人了。

    回到山脚下的宾馆,张谭拉着凤歌,一个一个敲开已经洗完澡、躺在被窝里准备睡觉的几个逃兵的房门,然后鄙视的说:“对你们来说,人生就是拿来放弃的,对我们来说,人生是拿来坚持的!”

    这当然是玩笑话。

    主要就是张谭想要四处装个逼,炫耀一下自己一天时间爬完全华山的丰功伟业。

    自打重生以来,他活得越来越潇洒,个性也越来越锐利坚毅,若说是上辈子,恐怕也会学别人半途而废,但现在脑子里压根没有半途而废的想法。立志说要爬完华山全程,就努力的去爬完它。

    或者说,他有年轻身体带来的热血激情,也有三十多岁人灵魂带来的持之以恒。

    有持之以恒但没激情,做事就会变得很枯燥,充满激情但没办法坚持到底,做事就会变得很毛躁,只有具备了激情并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做任何事情才会从一而终的完成,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年轻,真是好感觉啊!”

    夜晚,躺在宾馆的床上,张谭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到天亮,精神又抖擞恢复了,身体上也没有什么劳累的痕迹,长期锻炼,让他的抗疲劳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加强。相比之下。昨天陪着张谭爬到底的凤歌就惨了,小伙子浑身都酸疼难受,坐卧不宁。

    “都说作家作家,是坐在家里。但我看谭张就一点也不像是坐在家里的作家,这身体好得没法说。”李启儒教授,看到生龙活虎的张谭,再看看要死不活的凤歌,由衷赞叹。

    张谭的助理马薇薇忍不住得意说:“我们家老板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而且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是拿过跑步冠军破过记录的。”

    “低调低调,过去的小成绩就不用拿出来显摆了。”张谭骚气十足的摆了摆手。

    大厅里嬉闹了一阵子。

    昨天爬了一天华山,今天也该办正事了。

    这一次华山论剑大会,第一项活动就是颁发第一届谭张杯。仗笔江湖武侠大奖赛的一等奖、二等奖。奖金都用红包包着,由大赛的创办者张谭亲自给获奖作者,颁发奖金。至于优秀奖,直接汇款过去,就没邀请作者参加这次大会了。

    来回的车票钱和花费,都比优秀奖的两千元奖金要贵多了。

    二等奖五名。步非烟、刘建良、沈璎璎、杨叛、时未寒,一人一万元大红包。一等奖,是美女作家沧月,三万元的大红包。

    倒也不是因为对方长得不错,才把一等奖评给了她,而是对方的笔触的确很好,不仅张谭评给了她,其他几位评审都评给了沧月。

    谭张杯颁奖之后。

    就是正式的华山论剑,商讨武侠文学的发展路线,一个比较泛泛而且严肃的课题。众作者、学者们各抒己见。《今古传奇。武侠版》的编辑们也参与其中,还有人专门记录这次会议的内容,整的跟政府开工作会一样。

    张谭对武侠的未来,是持悲观看法的。他亲眼见证过武侠的没落,网络文学兴起之后,武侠就再难有太多生存土壤了,乃至于死亡。不过还好现在才2004年未到,武侠起码还有四五年的大好时光。

    大陆的武侠作家,还能赶上最后一波余晖。

    但是张谭不好把这悲观的事实说出来。便重复几位学者的意见,说了些多多培养新人,拓宽武侠周边开发之类的无营养举措。

    不过来自西南大学的韩云波教授,却对武侠的未来充满希望,且在大会上,称说:“我研究武侠很长时间了,从旧派武侠开始,到北派五大家的革新,再到五十年代后港台名家一起开创的新派武侠,武侠的发展可以说是不断在进步。”

    “而《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创刊,标志着大陆武侠也开始生根发芽,在这之后,一批很有潜力和特点的武侠作家起来了,在座各位都是。我最近归纳你们写的武侠,发现可以归为两个派别。”

    “小椴、杨叛、时未寒、沧月……你们的武侠,走了异于港台武侠的路子,都市侠义、女子武侠、玄幻武侠,这都是你们的风格,内容丰富、多元、个性化、有想象力、节奏明快、有这个青春朝气,我觉得,你们可以称作大陆新武侠。”

    韩云波侃侃而谈,在盛赞了小椴等人之后,又转而望向张谭:“李启儒以前评谭张的四大名捕,说谭张的武侠,是韩愈之于唐文学,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有开一派之先河气象。这话说的其实一点不错,等到《射雕英雄传》问世之后,可以说你就成了武侠一派。”

    张谭听着乐呵,但还是笑着插了一句:“韩教授太谬赞了。”

    “没有,我一点没夸张,你的武侠有延续港台新武侠之风,但又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谓是烁古震今。在大陆武侠当中,你独立一派。”

    对于韩云波的划分法,在座众人虽然谦虚,但都忍不住有些热血沸腾。

    开山立派,好不快哉。

    张谭也是如此。

    他本是俗人一个,虽然受之有愧,但开一派武侠先河的头衔,还是很有魅力的,让他才情起码上涨三分。

    读书人的事,要的就是扬名四海。

    如何扬名?

    还不是你吹捧我,我吹捧你,互相吹捧,最后引以为佳话。吹捧的人多了,这头衔也就坐实了,旁人见了,不觉就会高看两眼。

    一场华山论剑,众人尽皆欢颜。

    ……

    而在这边华山论剑的同时,远在北亰,一场虽小但高度更甚的大会也在举行。

    2004年1月6日下午,文学界11位学者、专家、中央电视台代表、媒体代表等人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四楼会议室,联合《中华文学选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南方都市报》、《南方文坛》和薪浪网五家机构,在百来家媒体的见证下。

    一起评选出了——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

    为了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扩大优秀作家的影响力,塑造作家的个性形象,开掘文学的新闻资源,加强文学与媒体的合作,自2002年起,五家机构联合举办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

    本届中华文学人物,已经是第二届了,这是中国首个文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