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三皇旗-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将纷纷看来。

    慕北陵沉吟道:“我军刚败下阵来,士气大跌,于此时再与漠北强兵硬碰硬,纵然能拼个鱼死网破,后果也难以负担。赫连阔来邀,纵然是鸿门宴,说不定也有转机,哪怕有一丝机会,少些生灵涂炭,北陵甘愿一试。”

    祝烽火急道:“你可知道,那赫连阔若要杀你,你便再也回不来了。”

    慕北陵笑道:“男儿生当战死沙场,我若身死,也是为西夜而死,不求名垂千古,只愿扶苏安然。”

    元阳拍桌叫好,道:“好个生当战死沙场,有将如此,扶苏何求不安。”他对慕北陵以将领相称,便是暗中承认他将军之位。

    孙云浪道:“你可想好了?”

    慕北陵道:“北陵心意已决,还望大将军恩准。”

    此刻,不知谁叫了一声:“慕将军好样的。”议事厅中顿时炸了锅,诸将齐喝:“慕将军,慕将军”喝罢抱拳,左脚踏,右膝跪,拜下再喝。声浪铺叠,动于关天。

    孙云浪等诸位老将也为此际喝声心潮澎湃,相互对视,皆暗自点头。

    片刻后,孙云浪制止众人,朝慕北陵说道:“既然如此,老夫准你前去,不过为了安危着想,还需安排周祥。”

    慕北陵抱拳道:“全凭大将军做主。”

    孙云浪点头,命他先行下去准备。慕北陵拜离,步下堂时,众将垂首送之。

    孙云浪随后遣走诸将,告道各部加紧休整,以备可能之战。

    待众人离去后,厅中便只剩下祝烽火,元阳,秦郭旗,卓四海几名老将。

    孙云浪挨着祝烽火坐下,左右视之,说道:“北陵之人,天生将才,有聚兵心之大能,想必你们也看到了,老夫说破嘴皮子也比不上他表态一句,你们怎么看?”

    祝烽火指扣桌面,斟酌片刻,回道:“慕北陵是我看这成长起来的,当日若非大王强行贬他为士卒,现在就算做我火营的上将军也不为过,此大将之才,决不能再如之前轻易放之。”

    元阳,卓四海,秦郭旗皆以为然。

    元阳道:“我有个提议,不知你们愿不愿意。”

    孙云浪道:“说来听听。”

    元阳道:“邬重之流,军中毒蛆,眼下既然他亲自放任火营不顾,火营大将军之职虚位以待,慕北陵天赋卓然,干脆我们几个上书朝廷,让他坐上火营大将军之位。”

    卓四海摇头道:“此法不可,他能力虽奇,但资历太浅,贸然让他做大将军,待战事平息后,恐怕会引起军中老将不满。”

    元阳嗤笑道:“有何不满?高位素来都是能者居之,你看夏凉戚家的黄口小儿,不过三十出头,就已高居元帅之职,再说关外那赫连阔,不也是年轻一辈?”

    卓四海道:“他们如何会一样,戚家小儿身后有夏凉戚氏全族,赫连阔身后也有赫连清这位漠北宰相。”

    元阳嗤鼻,想想也在理。

    祝烽火道:“老卓说的有理,北陵资历太浅,不能一步登天。我之意思,我们几人联名上书朝廷,让大王解除对他的罢黜,册封他为上将军便可。还是在火营任职。”言罢看向孙云浪,孙云浪点了点头。再视元阳几人,几人也觉可行。遂取来竹简毡笔,书其心意,由五人共同落款。

    于此事毕,孙云浪再拿竹简,将邬重邬里恶行书于其上,一同扎好后,叫来传令士兵,命其八百里加急将表书送至朝廷。

    马厩石屋,慕北陵从议事厅出来后就回到这里,久未居住,屋中摆设蒙上灰尘,他找来布巾小心打扫擦拭,又从床边柜子里取出剩下的一点猴魁,点燃火炉,墩壶煮茶。

    看着壶口冒出的袅袅白气,想到赫连阔竟然差人来请自己,心中疑惑重重。皇甫方士之书只让其佯攻扶苏,再由自己拒敌于外,如此笼络军心便可,何须如此大费周章设宴来邀。

    转念再想,不过这场“鸿门宴”的效果确实不错,至少在议事厅时,四营诸将皆重新认可自己。他只想明日赴宴不要弄出什么岔子才好。

    孙玉英推门进来,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凌燕,沈香,秦贞等人。慕北陵拉众人坐下,亲手替几人斟了杯猴魁茶,随后问道:“你们怎么过来了,我还没来得找你们,咱们纵队此次伤亡大么?”

    凌燕道:“幸亏有秦贞她们,还有一小队的姐妹,咱们纵队有人受伤都是就地治疗,零伤亡。”

    慕北陵喜道:“那就好,那就好。”偷偷朝秦贞竖起大拇指。

    孙玉英面色不悦,说道:“明日你不能去。”

    慕北陵道:“你都知道了?”

    凌燕插口道:“是啊,赫连阔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若区赴宴,恐遭不测。”

    慕北陵道:“我要是不去,漠北大军铁定会强行攻关,之前我还以为凭借四万将士能守下扶苏关,可惜连那些将军们都士气全无,更何况士兵,就算能守,后果也不堪设想,不能冒险。”

    孙玉英道:“那也不能把命运全压在你身上啊。”言罢豁然起身,道:“我去和爹说,决不能让你去。”

    慕北陵喝道:“坐下。”孙玉英赌气落座,慕北陵叹道:“放心吧,有姑苏大哥在,我性命无忧,就不要再给大将军添麻烦了。”

    凌燕道:“那我们明天陪你一起去。”

    慕北陵道:“那更不行,战场瞬息万变,谁知道赫连阔会设下什么埋伏,我一个人方便脱身,你们就好好待在关中。”

    见她还要辩言,慕北陵抬手阻道:“我意已决,无需多言。”几人随即沉默。

    几人一待便是几个时辰,至入夜时,凌燕因要巡视大营,先行离去,慕北陵本想让孙玉英早些回去休息,哪知她执意不肯,聊至深夜,便在石屋中和衣而卧。慕北陵小心翼翼替他盖上被子,轻手轻脚走到屋外。

    姑苏坤坐在屋外石阶上,双手撑着下巴,见他出来,起身施礼。

    慕北陵拉他重新坐下,说道:“你我之间何须多礼。”抬头看天,月隐星逝,黑云遮掩天际,寒风乍起,呼啸而过,时至初夏之际,竟微感凉意。

    沉默好一会,慕北陵才低声说道:“也不知赫连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姑苏坤轻言道:“不管他想怎样,属下都将誓死保得司郎周全。”

    慕北陵笑起摇头,道:“我真想和你说此事,赫连阔此事不仅实力强大,更是天生将才,明日若他真有意取我性命,便会安排周全,到时你须得先保住自己性命。”

    姑苏坤偏头看他,摇了摇头。

    慕北陵道:“你既事我为主,便要听我之命,我要你无论如何也要保全自己。你可记住?”

    姑苏坤恍然一笑,笑的灿烂无比,过了好久才说道:“我不会死,司郎也一定不会死。”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退漠北,威望如约登顶峰() 
扶苏关外四里,赫连阔命人铸四尺高台,立旌旗,挂笙髦,中置席台,两方台下铺苇草蒲团,三百漠北铁骑驻于台后十丈,皮铠加身,持弯刀圆盾,严阵以待。

    辰时到,关门开启,慕北陵着六环兽面将铠,头顶履云宝顶,腰束缠蟒锁带,脚踏五步登云鞋,龙行虎步而出。后跟姑苏坤,孙玉英,赵胜,王坚王朗等一众好手。

    行至台前十丈,慕北陵举手挥止众将,独自登台。赫连阔起身,他今日也是戎装加身,气势颇盛,二人对立浅拜,分左右对坐,赫连阔亲自执酒壶斟满陶碗,举而敬道:“昔日你我两军对垒,闻君神将,不得相见,今有幸见君,气魄盖世,在下佩服。”饮尽碗酒。

    慕北陵执碗同饮,道:“赫连元帅谬赞,与元帅相较在下不过萤火争辉皓月,岂敢同日而语。”拿过桌上酒壶亲自替赫连阔斟满酒碗,遥举相敬,问曰:“元帅今日邀在下过来,所谓何事?”

    赫连阔道:“我与慕兄神交已久,当日未曾有缘一见,借此机会了以心愿,再者慕兄日前曾传书与我,欲邀同讨扶苏矿石之事。”他称呼慕北陵为慕兄,颇有几分亲昵之意。

    慕北陵道:“赫连兄请讲。”

    赫连阔道:“想必慕兄也知我漠北资源匮乏,比不得东州中域国家富庶,虽兵多将广,军备却是不尽人意,我之儿郎骁勇善战,举国超三十万之数,我欲装备大军,山矿之数自然大需。”

    慕北陵执碗于唇边,听其言便知赫连阔想要的矿山必是不少,心想:“若是让你三十万大军皆覆精甲良兵,岂非是养虎为患,漠北民风彪悍,善骑射,较之西夜精兵过之而无不及,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便假意说道:“我许赫连兄关外百里大山,于东起至西接落雪山脉,此地山体雄伟,山中矿石盈满,赫连兄可还不知足?”顿了顿,又道:“在下不敢有瞒赫连兄,你看我今日将铠加身,实则卑微士卒而已,能许百里大山已是勉力,若兄还还以为不够,在下也是无能为力。”

    赫连阔仰头笑起,道:“慕兄之言太过谦虚,我观能雄主扶苏关者,必慕兄是也,此宴过后我若举兵退去,慕兄何愁不得军心,时下听闻贵朝云浪大将军就在关中,其西夜朝支柱耳,区区扶苏关帅印之职,唾手可得。”

    慕北陵摇头浅笑,心道:“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云浪大将军虽贵为国之支柱,奈何朝中佞臣当道,大王受之蛊惑弃良将而不用,否则哪有今日尔等逼关之举。”嘴上却丝毫不让,说道:“我之意思已经表明,是应是拒,全凭兄一人做主。”

    赫连阔收敛笑容,双手撑岸倾身向前,浑厚气势暴起,压迫而来,沉声说道:“慕兄此言可是再无商量余地?兄就不怕在下举兵攻关,到时莫说东西百里大山,就连这扶苏关也尽皆落入我漠北之手。”

    其势起,身后百骑精兵见状挺兵想向,战马俯首嘶吼,马蹄前踏,扬起飞尘。

    这边姑苏坤等人见状,按手兵刃上,玄武力隐隐升腾,凝目警视。

    慕北陵抬头与赫连阔对视,沐着那岿然气势丝毫不让,目色坚毅,良久说道:“在下能许元帅百里大山已是仁至义尽,元帅若咫尺相逼,唯有一战,我军虽先前败于元帅之手,但保家卫国之心丝毫不弱漠北儿郎,戎马相向,只会让你我百姓生灵涂炭,此乃你我不愿见到。”他之气势与赫连阔气势相较,便似大海波涛中一叶扁舟,然此舟随波逐流,纵使赫连阔如何发力,也难硬催之。

    对视良久,赫连阔忽的收回气势,仰天大笑,笑声之上九霄。关墙之上,孙云浪祝烽火等老将皆登高台遥而视之,先前见两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之势,几人不免替慕北陵捏把冷汗,于此距离,纵然他们有心相救却也无力回天。此际忽闻赫连阔豪放笑声,悬着的心稍稍落下。

    赫连阔笑罢举碗,敬道:“慕兄气魄,可比尧舜,在下佩服。来,敬兄一碗。”

    慕北陵举碗同饮。

    赫连阔执碗于地,盘腿起身,复而拱手道:“今日午时我便退兵回关,还望慕兄谨遵诺言。”

    慕北陵拱手还礼,道:“赫连兄放心。”

    赫连阔退步至台阶,忽又说道:“慕兄眼下被西夜武王贬为士卒,此事当真?”

    慕北陵道:“非是何种见不得人的事,自不会欺瞒元帅。”

    赫连阔擒起下唇,想了想,道:“慕兄大才,倘若有一日西夜待不下去,可来漠北寻在下,我西夜的大门永远为慕兄敞开。”

    慕北陵笑而颔首,回道:“赫连兄有心,不过恐怕不会有那一日。”

    二人遥而对拜,纷退。

    蛮晃牵马过来接应赫连阔,问之:“如此良机何不斩杀慕北陵,除去心头大患。”

    赫连阔摇头道:“此子时下虽势弱,却有盘龙冢虎之势,其后又有强者保护,与其结下世仇,不如世代修好。”言罢回望慕北陵远去背影,暗道:“两仪先生果然没看错人。”

    蛮晃应下。

    赫连阔翻身上马,命道:“吩咐大军午时开拔回关,着大公刘伯勋速来碧水相见。”

    蛮晃既去传令,那大公刘伯勋乃是漠北第一占星方士,有未卜先知之能,昔日扶苏关一战之后,其父赫连清曾出三车金箔邀刘伯勋为赫连阔占卜算卦,谓之赫连阔大帅之象,果不其然仅仅半年之后赫连阔便被委任镇东大元帅。

    赫连阔仍觉得当日一叙,刘伯勋曾告诫东方有龙影暗藏西夜天空,与此人不得针锋相对,而需修好。赫连阔心知其所为龙影暗指慕北陵,故此次来扶苏关只为与之一见,非是有心强索财物。

    却说慕北陵回关之后,告知诸将漠北大军午时将退,扶苏关上下欢腾,皆言其功勋卓著,愿事其为主将。孙云浪几人早有打算,于是不等王令到来,孙云浪以元帅之名重赐慕北陵上将军之号。又因邬重不知所踪,岳威暂代火营大将军之职,待王命到来再做变更。

    元阳,卓四海,秦郭旗置酒宴恭贺慕北陵,表明三营愿举全营之力支持,慕北陵自然乐的打蛇随棍上,一口气拿下从三人手中拿下尹磊,任君,雷天瀑,三人虽心中不舍,但话已出口,再加上孙云浪祝烽火旁敲侧击,最后只能割爱,应下此事。

    稍后时日,慕北陵得岳威准许,重建火营,恢复巾帼纵队,那些被邬重肆意提拔的将领皆贬为原职,又召回之前被贬老将,一时威望达到顶峰。

    是以:雄关燎野复拒敌,精兵良将潜在侧,扶老贬佞手段强,威望不二日中天。

    再说朝城帝师大医官府邸,都仲景听闻手下来报扶苏关战事,气的龇眼欲裂,砸碎满屋摆件,对天遥呼:“邬重邬里朽木不可雕也。”

    他本来打算二人能率兵拿下碧水关,再不济也能佯装胜利凯旋,于那时他便可堂而皇之上表大王,赞明二人功绩,令二人坐实扶苏关大将之职。

    岂料二人无德无能,非但攻不下碧水关,还当了二次逃将,眼下生死不明,反倒让慕北陵抢占先机,退去漠北大军,威望如日中天。扶苏关从此难在插手,他也只孙云浪几人势必会借此施压大王,恢复慕北陵之官职,若真如此,再想动他便难上加难。

    唤来传信探子问及邬重邬里下落。

    那探子直言:“未见两位将军。”

    都仲景计上心头,想与大王说二人非是逃跑,而是战死沙场,如此一说非但可为二人聊表功绩,还能顺带让大王相信自己所荐之人忠肝义胆。

    翌日朝会两班大臣稽首礼毕,武天秀明黄龙袍加身端坐龙椅之上,只手展开案上两卷竹简,说道:“这是扶苏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情要件,其一是道明慕北陵功绩卓著,要孤解除对他的贬恕,封其为上将军。还有一个是说邬重邬里战时弃大军于不顾,要孤严惩二人,祝卿以为如何啊?”

    太宰杨公博执简步出班列,拜而后道:“回禀大王,慕北陵所犯乃欺君之罪,后又依仗先王之势欺压大王,大王仁慈,只贬其为士卒,臣以为其所铸功绩不能与罪行相比,封之上将军更是不能,还请大王明察。”他入朝之前便与都仲景通过气,被要求无论如何不能让群臣为慕北陵歌功颂德。

    此言既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以为然。

    大学士付程亦出列拜道:“自古以来只有被要挟的臣子,哪有被要挟的大王,云浪大将军受奸人蒙蔽传上此谏,其后必是慕北陵兴风作浪,臣以为此子妖言惑众,有蛊惑人心之奇术,长此以往,恐对我朝有难,臣谏言,将此子发配北陲,以防误我国事。”

    朝上都仲景羽翼之人皆以为然,奏请武天秀贬黜慕北陵。

第一百九十二章 王之漠视,火营再建先锋军() 
兵部侍郎左青为人中正不阿,其父左德玄更是三朝老臣,与孙云浪私交甚好,他也是朝中鲜有几个不与都仲景狼狈为奸之臣。此时见众臣颠倒黑白,置事实于不顾,颇有不悦。

    执简步出班列,拜道:“禀大王,臣有话说。”

    武天秀道:“左卿请言。”

    左青道:“慕北陵昔日被贬士卒,无怨无悔,今漠北大军压境,不顾个人生死拒敌于外,此功绩卓著,可比叡,瑶之功,臣闻扶苏关将心齐整,皆言慕北陵功绩,倾心与之,大功者,何以不赏,反倒二次贬恕,我朝自元祖先王奉行有功赏有过罚,臣以为云浪大将军此举乃是为大王收拢人心,如人心不再,国之何存?”

    太宰杨公博斥道:“左侍郎危言耸听,叡,瑶何等贤能,皆开国巨匠,他慕北陵有辱我王在先,便是目无主上,功绩虽有,过大于功,何以能赏?左侍郎莫不是为巴结云浪大将军而置朝国不顾。”

    左青怒言相向:“尔等方是置朝国不顾,慕北陵在扶苏威望现已无人能及,贸然不计其功贬而罚之,势必激起民愤,常言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尔等莫不是想大王失去民心?”

    杨公博无言以对。

    付程冷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