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看花已是满眼泪(全本)-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龉偈保患父霰硇值艹糇崃艘欢伲宰鹦暮苁苌耍谑侨谩拔箩比コ械U飧龀苋瑁约焊拿小巴ン蕖保鸩跬芽橇恕2还淖置挥懈模韵缘妹⒆种涿挥幸坏懔怠N峦ン奕肥得挥泄几杭依锏钠谕有〈厦鞴耍雌鹞恼吕炊蜃郑苁窍湃恕?上д飧缑嵌さ貌皇且话愕谋福植恍薇叻艽┑孟裣缦氯耍謇镥邋莸模匀怂痛潞拧拔轮迂浮薄V迂敢灿胁牛怪辛俗丛坏腔实巯铀さ煤祝豢仙退僮觥O胂胍彩牵幼丛且徽帕常袷谴淤藜屠吹哪锌至砜醇硕枷诺门膊欢龋詈笾缓媒遄耪庀忍斓挠攀疲銎鹆俗焦碜ㄒ祷АH嗣撬滴路汕涑さ孟裰迂福兰仆趴谝淮粒裁磁M贰⒙砻妗⒑诎孜蕹#嫉萌谱抛撸ЧΩ帽任境俟А⑶厥灞φ舛远派窈谩
不过男人丑点儿并不影响出名,只要他有足够的才气。温庭筠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尤其擅长弹琴吹笛,他自己吹嘘说:“只要有弦的东西就可以当琴弹,只要有孔的东西就能当笛吹,要是动用蔡邕先生制造的焦尾琴和柯亭笛,倒显不出咱温某的手段了。”这话说得很在理,您想想,灭绝师太手持倚天剑固然威风八面,但如果张无忌捏根树枝都能玩出倚天剑的效果来,那么谁强谁弱,高下立判。因为是文学加音乐双料学术权威,温庭筠没事时便写点小词玩儿,成了花间词派的鼻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把女性心理刻画得如此形象细腻,读者读了,真会疑心作者可能是一个兰心蕙质、空闺寂寞的漂亮美眉。李商隐的诗朦胧凄艳、深情绵缈,跟温庭筠的词比较起来,恰似一对龙凤胎。
大中初年,温庭筠到长安应试,名声很盛,效果却很差。名声盛是因为他才气过人,效果差是因为他傲气骄人。说起他的才气,没人敢不服气。李商隐师从骈文名家令狐楚,一手骈文妙绝天下,可是有一天却为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伤透了脑筋,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对句。温庭筠听了,立马对了一句“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让李商隐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考场上,温庭筠是最让人侧目的考生,别个都在灯下吮笔挠头、绞尽脑汁地写作文,可他却双手笼在袖管里,斜倚着号桌,纸不铺、墨不磨,只是嘴里念念有词地吟着诗,然后头一歪,呼噜四起。到第二天该交卷的时候,才慢吞吞地将前晚所吟的几句写下来。据说他“八叉手成八韵”———作八个揖的时间就能写好十六句诗,当年才高八斗的陈思王都没有这么快呢,所以人送绰号“温八叉”,可见他才思之敏捷。这还不算,他在考场里实在太悠闲了,看见别人考得呲牙咧嘴的,恻隐之心大动,还会免费替人当枪手。据说他一场考试下来能代十多个人写试帖诗,搞得考生们都想坐到他隔壁左右。有才气的人都难免恃才傲物,温庭筠就有点刻薄。唐武宗时平毁佛寺,当时派出一个姓苏的监察御史在全国范围内检查工作,这个苏御史是个贪墨之徒,在各地寺庙中遇到了便于携带的银佛,就揣在袖子里带回家,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叫“苏捏佛”。温庭筠听了,说:“‘苏捏佛’,真是个好上联,我对一个‘蜜陀僧’吧。”众人听了哄堂大笑。此外,温庭筠还行为不检。他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八大胡同,与裴诚、令狐滈等一干高干子弟喝花酒,喝得醉醺醺的,走到哪儿都是一股子烦人的酒气。因为这些毛病,温庭筠屡考不中———朝廷没有以破坏考试的罪名将他抓起来,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温庭筠:鹦鹉才高却累身(2)
虽然总考不上大学,但温庭筠却不用担心找不着工作。常跟他喝花酒的哥们儿中间有一个叫做令狐滈的家伙,父亲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其父即李商隐的老师令狐楚),所以温庭筠就在令狐宰相家打秋风,待遇还相当优渥。唐宣宗喜欢听流行歌曲 《菩萨蛮》,令狐绹欲投其所好,但又怕自己写出来的歌词质量太次拿不出手,于是便请温庭筠当枪手,因而令狐宰相越发得宣宗欢心。令狐绹也是个文化人,怕请温庭筠代笔的事儿传出去面子上不好看,千嘱咐万嘱咐让他别说出去。可是温庭筠一不小心就说漏嘴了,于是大家都知道令狐绹新近献上去的歌词是温庭筠代作的,弄得他极没面子。有一天,宣宗写诗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叫“金步摇”,想了好久都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跟它对仗。温庭筠听说了,立马给他对出了一个“玉条脱”,“金”对“玉”,簪子对钏子,实在是再工整不过,可把宣宗高兴坏了。退朝后,令狐绹虚心地向温庭筠请教“玉条脱”典故的出处,温庭筠首先指出该典出自 《庄子》,然后又不合时宜地多说了几句:“《庄子》 是很常见的书,相公您处理政务之余,似乎还有必要抓紧时间学习啊。”这还不算,他还在背地里讽刺令狐绹,说什么“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说令狐绹学问太差、不能服众,实在不配坐在中书省里做宰相。还有,由于令狐这个姓氏比较罕见,所以只要有同姓的人来投靠,令狐绹都会很客气地跟他们叙为同宗。结果后来有个姓胡的,觉得自己的“胡”与“令狐”的“狐”差不多,也跑来认本家。温庭筠写诗将令狐绹狠狠地挖苦了一通:“自从###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就这样,就连平素极为倚重他的令狐绹也渐渐开始讨厌他了。后来温飞卿觉得当初不应该那样讥讽令狐大人,写诗忏悔道:“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 《南华》 第二篇。”其实他这是自作孽,跟庄子的 《南华经》 一点关系也不沾,怪只怪他自己太不把令狐大人当领导了。你不给领导面子,怎能期望领导给你位子呢?
大中九年,礼部侍郎沈询主持考试。沈大人早就听说过温庭筠喜欢帮人作弊,这次考试他特意命令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安排了一个位置,让温庭筠在他眼皮底下答题,省得他再捣蛋。这天温庭筠考得很郁闷,天还没黑就交卷走人了。沈询很得意于自己“单独考试”的创举,特地问温庭筠:“今天你作弊了没有?”温庭筠回答说:“今天监考严格,晚生不能亲笔替别人答题。不过还是趁着您上厕所的时候,给八个人每人口授了一篇文章。”沈询气坏了,这一科又没录取他。
其实唐宣宗还是挺喜欢温庭筠的,毕竟他也喜欢写点诗,文人之间,惺惺相惜嘛。可是后来温庭筠又把皇帝给得罪了。有一天,宣宗微服私行,在驿站里遇到了温庭筠。温庭筠犯了贾岛一样的错误,见皇帝衣著光鲜,忍不住鄙视他说:“看您穿得人五人六的,大概是个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儿吧?”宣宗摇头不言。“那就是参军、主簿或者县尉了?”宣宗心想,这温庭筠也太不长眼睛了吧,但又不好骂他。正好这个时候主考官沈询报告说温庭筠又在考场里帮人作弊,宣宗越想越气,心想:你猜朕只是个主簿、县尉之类的小官,朕这次就真给你一个小官当当,叫你牛!于是就给了他一个方城县尉。起草任命书的时候,中书舍人裴坦很为难,考虑了很久,终于写道:“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这话说得很委婉,正好体现皇帝的态度,即喜欢温庭筠的才华,又讨厌他的脾气。所以让你像贾谊一样到蛮荒之地挂职锻炼几年,要是能改造好,再把你调回来重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温庭筠:鹦鹉才高却累身(3)
京城名声极大的诗人温庭筠要到地方上做官了,这在大中九年的长安诗坛可是一种大事。在京的诗人们纷纷来给他送行,在送行的宴会上,纪唐夫的诗写得最好。纪唐夫的诗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这两句诗是温庭筠真实命运的写照:鹦鹉能言,所以被人们关在笼子里当宠物;温庭筠有才,可是太爱招摇,容易引起当权者的忌恨。在方城做了几年公安局长之后,他又被调到湖北随州做了一任公安局长,极不得意。后来,徐商镇襄阳,将他请来做幕僚。他仍然觉得郁闷,便辞职下海,到扬州一带游历。
此时,他的老朋友令狐绹罢相了,担任淮南节度使,镇扬州。因为对令狐绹当宰相时不肯在考试上帮一帮他怀恨在心,温庭筠来了扬州也不去看望他。后来有一天,他晚上喝多了酒,被巡夜的联防队员逮住了。前面说了,温庭筠长得丑,还不爱打扮,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家联防队员还以为这老头是哪儿来的盲流呢,抓起来一顿暴揍,脸打肿了,牙也掉了好几颗。温庭筠不忿,这才跑去找令狐绹诉冤。令狐绹派人抓住了打人的凶手,可是凶手却辩解说:温庭筠先生深更半夜了还跟人喝花酒,喝多了便在大街上耍酒疯,他们打人,其实是正当的执行公务。令狐绹也没法,只好放人。在皇帝面前都牛过的温庭筠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令狐绹不给他作主,他就自己跑到长安,向他认得的所有高官上访、写情况说明。正好这时曾经做过他幕主的徐商担任宰相,替他说了不少好话。为了安抚他,徐商还特意安排他出任国子助教。
在科场上屡遭压制的温庭筠终于成了大学教授,第二年,国子监决定由他来主持考试。温庭筠在科举考试中吃过以权谋私的苦头,当然不愿意玩那一套,而是完全按照学生的文学才华来判卷。不但如此,他还把考试成绩排在前三十名的学生的试卷张贴出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这本来是好事,整肃考风嘛。可是这个时候徐商也罢相了,他失去了靠山。新上任的宰相杨收本来就觉得温庭筠此举有点哗众取宠,再加上温庭筠贴出来的试卷中有不少指斥时政的句子,一气之下把他的大学教授也撤了,致使尊敬的温老师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有一天他到杜悰(杜牧的堂兄弟)家园子里游玩,这时杜悰刚从成都调到扬州任职,温老师在杜家园子里题了一首诗:“卓氏泸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分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说杜悰为成都、扬州两地百姓“分霖雨”,这个马屁拍得真是不露声色。杜悰听说后,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一千匹绢,让他也沾溉一点“霖雨”。一人得名、一人得利,大家互惠互利嘛。
温庭筠诗、词和小说都写得不错,可惜这人才高累身,害得自己一辈子没过几天舒坦日子。就连他的儿子温宪也因为父亲得罪的人太多,差点跟老爸一样,一辈子考不上进士。后来温宪替父亲鸣不平,说:“娥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温庭筠的遭际与王昭君、李广的确有某种共同之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商隐:我是一只独行的蝙蝠(1)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至其祖李俌,乃卜居荥阳。李商隐在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自称“我系本王孙”,他的好友崔珏也在诗中称他为“成纪星郎”,可能他们这一宗确实出自陇西李氏,是皇族的远亲,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谱牒失序,最后才沦落成一个下层的官宦之家。从有记录的高祖开始,李商隐家就没有出过大人物;他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都只做过县令、县尉一类的小官。
李商隐的父亲李嗣,曾经做过获嘉县令,官场很不得意。于是,在义山出生的这一年,李嗣来到浙江,靠给别人做幕僚谋生活。义山十岁左右,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他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任。他带着寡母和弟妹回到了老家荥阳,一方面依靠族人的接济,一方面替人抄书挣点生活费(后来的孔乙己也曾从事过这种工作),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总算能吃饱饭。在荥阳老家,李商隐遇上了一位本族叔父。这位满腹经纶却淡泊名利的老先生精通古文,在他的着力培养下,李商隐的才气渐渐显露峥嵘。他十六岁时创作的两篇古文 《才论》、《圣论》,很快就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初登文场的李义山像其他士子一样,怀揣着自己的作品四处干谒权贵。不久,他结识了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骈文大师令狐楚。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他收为门徒,悉习教导,还让自己的儿子们与他一同游学。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师生情同父子,所以李义山恭敬地称令狐为“四丈”。中晚唐之交,随着几位古文巨擘相继谢世,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逐渐衰歇,曾经盛极一时的骈文———它因与“古文”相对而被称为“时文”,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以前,李商隐跟着族叔学习的是古文,所以他写文章“不喜偶对”;现在,在令狐楚的亲自调教下,他的骈文很快就有青出于蓝之势,文名直逼其师,获得了“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的美誉。开成三年,令狐楚病逝,临终之前,他将李商隐叫到面前,委托他替自己写作死后呈交皇帝的上表。令狐楚愿意将自己的政治遗言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托付给李商隐写,足见对他才气的肯定。事实上,晚唐骈文诸家中,李义山确属翘楚。范文澜先生甚至放言说,只要李商隐的 《樊南文集》 留存下来了,唐代的其他骈文就算全部佚失,他也丝毫不觉得可惜。当时,在骈文写作方面能与李商隐齐名的,唯有温庭筠、段成式两人而已,三人都在兄弟中排行第十六,所以后人将具有他们独特风格的骈文称为“三十六体”。附带说一句,古人喜欢用兄弟间排行的数字来称呼别人,比如白居易叫“白二十二”、李绅叫“李二十”、秦观叫“秦七”。也许有人被吓着了,古人怎么动不动就是“十六”、“二十二”的,他爸妈也太能生了吧?其实,这种所谓兄弟排行并不是亲兄弟排行,而是同一曾祖父下的兄弟排行。咱们的东瀛邻居也喜欢这样做,他们甚至直接将排行用到名字里去———不过他们用的是亲兄弟排行,比如“太郎”、“次郎”、“三郎”之类。想到了山本五十六?您真是个天才。这位死有余辜的山本是个特例,他之所以叫这个怪名字,仅仅只是因为他老爸在五十六岁才抱上儿子而已。
李商隐:我是一只独行的蝙蝠(2)
人们总是期望“出门遇贵人”,李义山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贵人”就是令狐楚。令狐楚非常喜欢这位天才卓异的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委派他代自己进京述职,这样,既能锻炼他的能力,又为他提供了与官场核心接触的机会。有一天,李商隐住在长安客舍中,遇上客舍中其他客人一起喝酒赋诗,诗题是《木兰花》。在大家的邀请下,李商隐也加入其中。他的诗是这样写的:“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此诗构思颇为奇妙,众人读罢,都赞赏不已。这样,在京城游历的这一段时间,李商隐渐渐打出了名气。
不过,李商隐真正要考上进士、进入官场,还得倚仗令狐楚这位“贵人”的帮助。开成二年进士考试的主考官高锴,是令狐楚的老朋友,令狐楚当然想让老朋友录取自己的得意门生;当然,令狐楚是一个素有直声的好官,他不会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通过儿子之口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的儿子令狐绹时任补阙,有一次早朝时遇见高锴,高锴问道:“八郎(令狐绹行八),你平日交往的朋友之中,谁是学识最好的?”令狐绹连答三遍“李商隐”。是怕高锴听不明白?当然不是,他只是要着重强调一下而已。这样,用不着再费任何唇舌,高锴就明白了令狐父子的意思。于是,这一年李商隐顺利地进士及第了。
考上进士的李商隐,仍然回到令狐楚的身边做幕僚。第二年,令狐楚去世了,年轻的李商隐失去了依托,只得另觅幕主。他的新幕主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这是李商隐遇到的第二位“贵人”———他后来成了李商隐的岳父。种种迹象表明,李商隐与王茂元女儿王氏的感情很好,但这桩美满的姻缘却成了李商隐一生坎坷的根源。因为,这桩婚姻让他陷入到了党争的漩涡。
牛李党争,起自唐宪宗元和三年。此年朝廷开“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李宗闵、牛僧孺两位考生在策问中大胆批评朝政,得到主考官杨於陵等人的赞赏。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此非常不满,利用权力打击李、牛二人,致二人长期不得升迁,从此两派人就结下了梁子。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就成了李宗闵等人的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