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是不是错了?

    但是紧接着王浩就让他大吃一惊。双方虽然都是三千骑兵看似势均力敌但对冲的结果却完全是一面倒。冲在最前面地王浩长刀左右挥舞竟然在鞑靼人的阵列中冲出一条一丈多宽的大路!

    尤其是王浩的打法极为刁钻不伤人专伤马凡是在王浩身边五尺之内经过地马匹不是被削断了马蹄就是被敲断了关节全都嘶鸣着仆倒在地。马匹一倒马上的人就是骑术再高也没办法运气好的能及时脱离马背没有被马体压住。运气不好的摔个腿断胳膊折的也不稀奇。

    但运气好的这些人也只是幸运了一会儿而已。王浩身后还有三千骑兵排成密集队形奔驰过来挡在他们路上的人还能有好?想躲过三千骏马的践踏即便是熟悉马群地鞑靼人也做不到最终全都被踩成了肉酱。

    而这三千骑兵因为有王浩在前面开出一条大路冲刺起来异常轻松。骑兵在冲锋时最常用地锋矢阵真是前细后粗沿着这条路冲下去硬生生又拓宽了不少正像劈柴一样将鞑靼人从中劈成了两半。

    势如破竹般将三千鞑靼人击溃王浩的度几乎没受到什么影响继续扬刀狂冲直奔那杆早就被他盯上地大旗。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射完了马现在该擒王了。

    正指挥着五六万人猛攻明军方阵的鞑靼头领显然万万料不到向来自诩为马背民族的鞑靼人在公平的骑兵对决中竟然完败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想要再调人阻挡就已经来不及了。王浩带领这三千人马从他们的侧面直插了进去矛头直指鞑靼头领。

    这个时候鞑靼头领可顾不得攻破明军方阵了急忙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兵力挡在王浩和他之间。可是这么一调动鞑靼人原本很流畅的攻势顿时乱了起来甚至自己人重装自己人的队列乱成了一锅粥。

    鞑靼人越乱就越挡不住王浩眼看就要冲到那个鞑靼头领跟前了。这可把他吓坏了连面子都不要了掉头就跑。他这一逃跑那杆大旗也跟着退了下去。鞑靼人失去了指挥再加上头领先逃跑了让正在冲杀的普通士卒士气大落场面更加混乱了。

    虽然享受惯了的贵族头领逃跑了但鞑靼人的悍勇在下层士卒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各个万夫长、千夫长、甚至是百夫长的带领下五六万鞑靼人全都扑向了王浩。王浩把他们的头领吓跑了想要挽回这个耻辱当然要干掉王浩这三千人。

    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但这么多人疯狂地围上来还是让王浩压力倍增。眼前的敌人怎么也杀不完看似不远的那杆大旗怎么也追不上。饶是王浩功力深厚耐力惊人也渐渐支持不住了。连王浩都支持不住他身后那三千骑兵就更支持不住了。在将近二十倍兵力的围攻下人数迅减少。

    王浩知道现在他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明军快要被攻破的方阵已经保住了王浩也没有一定要杀掉鞑靼头领的意思。自己要保住小命身后这些忠勇的将士能多活下一个来也是好的所以他掉头就想突出重围。

    可让王浩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刚转向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旗手突然叫道:“王大侠蔡都督有令命我们务必杀掉对方的主将我们不能退啊!”

    王浩吃了一惊回头问道:“什么?你看清楚了吗?再打下去这些兄弟就都完了!”

    旗手说道:“帅台上的旗号确实如此想必蔡都督自有打算。军令如山我们就是丢了性命也不能不尊!”

    王浩无奈只好骂了一句“***”掉回头来继续追杀鞑靼头领。可是挡在他面前的鞑靼人还是那么多让王浩杀的都手软了依然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就在这时王浩身后的旗手出一声惨叫。王浩急忙回头一看就见他身上中了三箭其中一支已经穿透了他的胸膛。但这个年轻的旗手依然死死地保住旗杆保持着大旗不倒。

    王浩知道这杆旗一倒后面的大明骑兵就失去了方向很容易跟不上自己最后被鞑靼人团团包围一口吞掉。所以王浩急忙拨马而回伸手接过大旗。

    那个旗手还没断气觉手中的旗被人抢去了急忙睁眼一看见是王浩来亲自掌旗这才露出一丝微笑说道:“王大侠用……弓箭……”

    话没说完旗手就掉下了马背很快就被乱军淹没了。不用说他的尸体肯定会被踩成肉酱。这让王浩心中涌起一阵悲壮的感觉猛地一带马缰将胯下的红马勒的人立而起在红马长嘶的时候王浩也仰天一声大吼竟然将数万人马的喊杀声都压了下去。

    接着王浩随手一顿将大旗插在地上自己纵身跃上马背双手一动在别人没看清怎么回事的时候长刀就变成了弓箭并且弯弓如满月反射着寒光的箭簇指向逃跑中的鞑靼头领。

第二百八十一章 死战() 
王浩一箭射出当真是风雷俱摄人心魄不说感受到威胁的人就是旁观的人都觉得心胆俱寒。但是王浩自己在射出这一箭之后却不好意思地咧了咧嘴。

    只见他这一箭先是射中了一个鞑靼骑兵的胳膊那个鞑靼人的胳膊就猛地炸裂成两截。接着这支箭又擦了一下后面的一人的脖子结果这个家伙的脖子也少了半边。再然后又射中一人的胸口顿时在他的胸膛上开出一个人头大的窟窿。最后射在一个倒霉家伙的小腹上将这个家伙拦腰炸成两节就连他骑的马也被波及马鞍都碎了腰骨塌陷。

    王浩这一箭杀了三个人一匹马还致残了一个要不是最后被马匹那宽厚的身体挡住说不定还要多杀一两个人可以说威力极大。只是和王浩的目标却差的太远了。王浩是瞄着鞑靼人的大旗射的结果却差了至少三尺远怎能让王浩不脸红?

    但是这一箭也让逃跑中的鞑靼头领更加惊惧这么厉害的一箭多亏是射偏了万一要是射正了身前挡着好几个人都不管用全都得被穿成串。所以他跑的更加卖力了距离那个杀神越远越好。

    王浩现自己的箭法确实不值得信任只好来个以量取胜。伸手在箭壶里抽出三支箭来一起搭在了弓弦上。一支箭射不准三支箭一起来就算是蒙命中的几率也能大一些不是?

    双臂一用力大弓弯如满月。手指再一松三支箭排成一个横列射了出去。三支箭的杀伤力确实比单独一支箭大多了在人群中穿过时一次就射杀了七个还有五个受伤的。唯一地问题是王浩的目标鞑靼人的头领。还是活蹦乱跳的。一根毫毛都没伤着。

    一次不中再来二次又是三支箭一起上弦射!……还没中。那就再来射!……又没中。再来……

    王浩就像是在靶场上练箭一样射了再射。其他的事情都不管了。只是王浩的箭射的太快。没多久他腰间箭壶中的三十支箭就射光了。最后两支箭也射出去之后被他射死地鞑靼人至少有七八十人。三十支箭能射死七八十个人这个成绩在其他人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但对王浩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战场上地人太多只要把箭射出去就没有不中的。王浩射出去的箭穿透力极强一箭射死两三个人很平常。但唯一的缺憾就是王浩要射的人那个鞑靼头领依然还活着。

    箭被用光了。王浩看着前面倒着的七八十具尸体。心中难免升起一丝丧气。三十支箭竟然没有一箭射准了地。哥们儿这水平也太差了!太没面子了!

    这个念头在王浩地心中也就是一闪而过他自己很清楚懊恼后悔解决不了问题还得靠真刀实枪。所以他将大弓随手扔给身后的人这张大弓的力道是够了但非得用配套的箭矢这就太不方便了。三十支箭用完大弓也就成了废物。

    王浩重新操起了长刀另一只手则擎起大旗继续冲杀。这时他却奇怪地现鞑靼人竟然不像刚才那么勇猛了!先前他向前冲杀时悍不畏死地冲上来挡在他面前的人有的是让王浩杀也杀不完。他的全部精神都用在射箭上时竟然没人管他了!现在王浩弃弓换刀了也还是没有人来拦他好像鞑靼人的勇气一下子消耗光了似的。

    王浩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醒悟过来。他在用刀的时候因为知道这场仗也许要打很长时间所以不敢用太消耗内力的招数。骑兵对冲地时候度都是很快地阵列就不那么紧密凭他精湛的刀法足够在鞑靼人中间纵横来去了。反正这些鞑靼人对他来说随手一招就能解决了用太多地力气也不值得。

    但是在他射箭的时候因为想要一举拿下鞑靼头领所以不惜耗费功力将内力附在箭矢上。这样一来射出的箭就带上了异象不但箭上带火而且还会炸裂这也正是前几次王浩被视为魔神的原因。

    不过前几次王浩弄出这种异象都只是一闪而过看到的人不多。这一次就不同了王浩不但连续射了三十支箭而且他射出的箭还比别人远很多足以让大多数人看清楚了。亲眼看着一个会放火的人站在敌人的阵营里大肆屠杀自己的同伴这种震撼怎不让人斗志低迷?

    王浩明白过来之后索性再加上一把火。*内力灌注刀身让长刀变的通红像是刚从火炉里拿出来似的。凡是挡在他前面的人都是一刀拍飞出去让飞起来的人表演“空中火人”。

    眼看着一个个同伴变成在空中飞舞一边撕心裂肺地惨叫一边手脚乱舞的火人这种威慑力比内脏流出来脑浆飞溅等惨状还要大。尤其是那些看着火人跌落在自己脚下刚才还乱舞乱动的人一下子摔成碎块如此匪夷所思的景象更让人心智失常。鞑靼人的斗志进一步被消弱王浩的阻力也更小了。

    就这样王浩冲的越来越快肯拼命阻挡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连那个鞑靼头领身边的侍卫都跑了大半。见鞑靼头领已经不远了王浩更加兴奋干脆从马上跳了起来一纵身就飞跃过三丈距离脚尖在某个看傻眼的鞑靼骑兵的脑袋一点再次飞跃三丈。三纵两纵就追上了鞑靼头领。

    鞑靼头领怎么也没想到王浩竟然能在六七万大军中追上他这个主将顿时吓的面无人色惊恐至极地大叫起来。*可惜他再怎么大叫也阻止不了死神的来临王浩大刀狂卷如同绞肉机一般杀了过来将这个鞑靼头领和他身边的旗帜连同**个死战不退的死忠侍卫一起绞成了碎肉!剩下最大的一块肉就是鞑靼头领的脑袋被王浩提在手上。

    王浩一手举着大旗用旗杆挑着个血淋淋的脑袋一手举着血淋淋的大刀站在原本属于鞑靼头领的马上哈哈狂笑起来。他这副地狱魔神一般的造型再加上声震四野的狂笑让数万鞑靼人全都呆若木鸡。而跟随王浩的大明骑兵则亢奋之极都聚拢在王浩身边举着同样血淋淋的兵器大叫道:“将军无敌!将军无敌!……”

    王浩环顾了一下身边的这些人现一开始跟着他的三千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了!这让他心中一痛。想起刚才死在他眼前的为他掌旗的年轻旗手王浩更是眼泪险些掉下来。那个年轻人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王浩现在都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和那些在江湖上耍勇斗狠的人相比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铁血男儿。想想自己在江湖上混了这么久都做了些什么?看似斗倒了左冷禅、岳不群这样的野心家可那都是内斗算不得英雄。这些默默无闻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抵御外族的入侵普通士兵才是真正的英雄!

    王浩想到这里就更觉得该把身边这些人活着带出去于是大吼道:“兄弟们跟我来!谁敢挡在我们面前我们就碾碎他!杀!!!”

    跟着王浩的这些明军士气正高立即随着大叫道:“杀!杀!!杀!!!”跟在王浩身后向外杀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王浩身边的一个骑兵突然叫道:“将军蔡都督的旗号命我们冲击鞑靼大头领的帅旗!”

    王浩吃了一惊问道:“鞑靼大头领?你是说阿思兰?我们只有三百人了冲击阿思兰的帅旗不是找死吗?”

    这个骑兵大声道:“蔡都督既然有命令我们就是明知是死也要去!蔡都督自有道理我们只管执行就是了。”

    王浩怒道:“去***!哪有明知是死还要去的?不用管他跟着我杀出去我一定要让你们都活着回去!”

    王浩这句话的声音很大三百骑兵都听见了。亢奋的喊杀声都停了下来脚步也慢了下来一时间竟然变得有些寂静。王浩回头看了看他们不满地道:“不要停继续冲!想活命就得先拼命跟紧我!”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跟了上来大声道:“王大侠多谢你顾念兄弟们的性命但是蔡都督既然下令让我们冲击阿思兰的帅旗我们就不能不遵。不遵将令的后果也同样是死既然如此我们宁肯死在鞑靼人的刀下。不过王大侠和我们不一样冲击阿思兰帅旗是死路您可以不用去我们就此告别!”

    说着这个军官向王浩一抱拳带领剩下的骑兵掉头向阿思兰所在的方向杀去。王浩看着他们调头心中又敬又佩咬了咬牙催马追了上去说道:“没有我你们只是去送死有我在才能说是冲击阿思兰的帅旗。兄弟们要死就死在一起吧!”

    三百骑兵见王浩决定和他们一起去了顿时欢声雷动爆出三万人的气势冲向阿思兰的帅旗所在!

第二百八十二章 活下来了() 
区区三百人去冲击阿思兰的帅旗即便是有王浩这个魔神一样的存在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思兰手边有十几万大军而且都是可以随时调动的不像刚才那六七万大军大部分都用在攻击明军方阵上。所以当王浩冲过去时有无数个千人队拦截如一浪浪波涛无休无止地拍击着王浩等人。

    王浩身后这三百人不是礁石被浪涛这么一波一波地拍击正如大浪淘沙将大部分人都淘了下去最后只剩下十几人。这让王浩悲愤欲狂三千兄弟最后只剩下这十几个人了。如果再这么下去只怕这十几个人都活不下来。王浩在心中誓如果他能回去一定要给蔡景侯这个老东西好看!他的一个命令就让这么多好兄弟命丧疆场不让他付出代价怎么对得起这些并肩作战的铁骨男

    但王浩的冲击力毕竟不凡竟然一连击穿了十几个千人队。虽然每次杀掉的敌人都不多但这种势不可当的劲儿头还是让人惊骇莫名。尤其是阿思兰一见王浩那招牌似的火红长刀就知道这个人就是那天夜里闯进他的营地差点凭两个人之力击溃了他三千亲卫的高手。所以阿思兰激愤之下派出更多的人马誓要把王浩埋葬在这里。而王浩这时也是什么都忘记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字:杀!

    就在王浩狠的时候远处又传来一阵喊杀声。这个声音之大连耳边全是喧嚣的王浩都听见了。这让王浩神智一清急忙回头查看就见远处尘土飞扬不知多少明军骑兵从两侧杀了过来正好插进鞑靼人的侧背。

    这两股力量一杀入战场形势陡然急转直下。鞑靼人面临着三面夹攻。前方是明军的步兵左右是明军的骑兵偏偏他们还一点准备都没有。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陷入彻底的被动。

    阿思兰见状大怒他不想着怎么解决眼前这个难题而是大声咒骂道:“外围的斥候是干什么吃地?明军都杀到跟前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告这些废物统统该杀!”

    他身边有人劝道:“大头领。我们已经中计了现在该怎么办?这里集中了我们鞑靼的二十万青壮啊如果尽数死于此处我们鞑靼人就完了!”

    阿思兰这才醒悟过来命令道:“前面正在攻击明军方阵的六万人继续猛攻不要停下。左右各分出五万人马誓死缠住明军地骑兵。剩下的人先向后退等撤出包围圈之后再回头包抄!我们的兵力比明军的多一定能反败为胜!”

    阿思兰自以为安排的很好。但其他人却都不这么认为。不论是前面正在攻击明军步兵的六万人还是左右两边的共十万人都是其他部落地人。阿思兰自己部落的精锐都留在中军。按照阿思兰的安排拼命的都是别人他自己的手下却要先撤退。这让其他人如何能服?谁不怀疑这是借刀杀人之计?

    鞑靼人的社会制度和明王朝不一样明朝的皇帝是继承制儿子接老子的班。当皇帝的都是姓朱的那一家子别人休想染指。而鞑靼人施行地推举制谁的实力最大手下的兵力最多谁就能当这个大头领。如果你手下地人口减少那么替代你的人很快就会出现。

    大头领阿思兰要想坐稳自己的位置就要始终保持对其他部落的优势借故消耗其他部落的实力也就是很平常的手段了。而其他部落领想要取阿思兰而代之。就要努力将自己部落地实力展起来。尽量避免消耗。于是矛盾就出现了大头领是鞑靼人的共主。他的命令大家都要遵从可所有人又都阳奉阴违对自己有利的事抢着上不利的事就尽量推脱。

    因此。当阿思兰地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几乎所有在阿思兰之下地部落领都心生不满。命令地执行也就都打了折扣。左右两侧分出来缠住明军骑兵地兵力。都没有五万人地数量。都直接被砍去了一半。

    这些鞑靼头领们认为分出去缠住明军地兵力。都是弃子了。抛弃五万人太让人心疼。但没有人缠住明军。大家又谁都走不了。索性少抛弃一点。两万多人也就差不多了。

    两边地鞑靼头领打了折扣。还算是厚道地。前面正在攻击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