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善的假象蒙骗了。
三妹子齐齐坐下,心里都有点小激动,有事情商量呢。平时哪有她们啥事情?商量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她们不是,或许是因?小心肝开始无原则的乱跳。
“司令部搬到武昌,事情也多了。我打算成立一个秘班子,平时有什么文件,秘们先过一道,然后再送到我这来。你们三位都是有文化的,愿意的话就都进这个秘班子。先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老练了,出去都能独当一面。我一贯主张男女平等,女性有参政和工作的权力。这个……。”还没说完呢,三个女的都在点头了。实际上方剑雄心里觉得吧,窦青梅还凑合,尹家姐妹的手是拿惯了炸弹的,这活未必玩的转。
就这样,方剑雄多了三位女秘,其中窦青梅叫做生活秘,这个称谓是方剑雄定的。军阀都是假公济私的高手。方黑宅也不例外。
方、陶被刺案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武昌这边孙某人插不上手,上海那边却走了一步臭棋。居然责令陈其美去查陶成的案子,这还能有个好?正所谓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贼喊捉贼的勾当,真是让天下原心存摇摆者齿冷心寒。
刺陶一案。开了用卑劣手段解决政治纠纷的坏头,可见陈其美此人之秉性。更多的人,将此前被公开枪杀而毫无理的镇军参谋长陶骏保一案联系起来。
孙一面叫嚣要严惩凶手。另一面则让陈其美去查这个案子。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消息传到武昌,正在养伤的方剑雄不免摇头苦笑。实际上方剑雄不会因一些性格人上的瑕疵去否定一个人,对于孙还是有相当的尊敬之心在内。可是陶成一案。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孙究竟是怎么想的,方剑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因这个事情,临时政府大总统,在天下人面前失分甚多。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对方剑雄是好事。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从整个平行历史的大趋势来看,未来几十年的内乱军阀割据的局面,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未必就有多光彩。了实现政治抱负而走极端,这一点就让人不敢恭维。
蔡元培在武汉闻之南京对刺陶案之处置。顿生心灰意冷。好在此君人敦厚,既然来了武汉,就好好的跟这边谈了几次。主动跟着一起来的张骞,也在谈,不过谈的对象是孙宝琦。张謇没能见着方剑雄的面。倒也不灰心。方剑雄因苏北之事,觉得张謇首倡“苏人治苏”,无疑开了一个恶例。一旦各省自治,得生出多少地方军阀来。时间久了,难免造成枝强干弱之局面。平行历史上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对地方的约束全无。顶着一个中央的名号,要钱没多少,要兵没几个,最后还让张勋玩了一把复辟闹剧。
因此事,方剑雄对张謇印象极差,自然懒得搭理他。再者张謇来此,无非是了袁某人说项,方剑雄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关系骤然紧张,张謇来此是再加一把火的意思。
刺陶案最后公布的结果私仇,理是凶手王竹卿乃光复会叛徒。总之这个事情的最后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如果非要说苦衷,大概是因手里没有多少力量的孙,很难苛责陈其美这个忠心耿耿的拥护者吧。
南北议和还在继续,期间双方都不安生,15日通州同盟会发动举事,被杀了个血流满城。成都军政府发行军用银票三百万元,到当年年底,前后发行了一千万还有富余,这个事情后来方部入川,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借口,以后再说。16日,京津同盟会员张先培等三人谋刺袁世凯未果,三人被捕而亡。正史上说的是“死难”,带有褒义倾向,窃以,丢炸弹会炸到普通百姓,死有余辜。同日,清军陷灵宝、函谷关等地,陕西民军败退。17日,外交总长王宠惠两次要求美国承认中华民国,没有得到答复。
蔡元培在武汉的努力,不能说没有效果,18日,再次会晤方剑雄,比起张謇连面都见不着,算是很成功了。张謇在武昌呆了两天,灰溜溜的走人,乘坐英国人的客轮回上海,继续在租界里等待时机。原以,武昌执行能说服方剑雄归依袁世凯的旗号之下,这样一来南京临时政府根没法抗衡袁世凯。一份大礼送过去,不难在袁世凯眼里分量加剧。没曾想,方剑雄连面都不见一下,最后只能怅然而去。
蔡元培与方剑雄的第二次见面,气氛更严肃。这次是方剑雄主动请蔡元培上门一叙,依旧在养伤期间的方剑雄,会客的时候身边坐着一个军装少女,负责记录。方剑雄的美女秘班底,初见端倪。
陪同会见还有孙宝琦、李慕言,个个面色严肃,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的阵势。
“扶国,出什么事情了?”蔡元培的心狠狠的往下一沉,落座之后迫不及待的问。
“鹤卿先生,说真的我很痛心,什么有人了一点点私利,因政见上的不同,就去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方剑雄面色严峻目视蔡元培说话,眼神中闪过的一道痛苦之色,绝对不像是作伪。
“你说焕卿的事情么?”蔡元培误会了,还以说的是陶成的案子。
方剑雄摇摇头,正色道:“不是陶成的案子,而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刺杀案。凶手已经交代,他受孙武的指使,枪械是九江方面的。请鹤卿先生来,就是事先通报一下。别人怎么样我不管,但是任何敢于威胁到我个人生命者,绝对不放过。请鹤卿先生转告南京方面,我军将挥师江西,如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请不要有任何军事上的冒险举动。否则,我国防军将给以坚决打击,消灭来犯之敌。”
“什么?怎么可能?”蔡元培大惊失色之下,陡然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瞪圆了,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方剑雄端坐不动,抬手示意,边上的窦青梅上去递过一份卷宗,蔡元培接过便坐下细看。越看脸色越难看,陪在他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道:“欲加之罪”
方剑雄剑眉一扬,艰难起身,淡淡道:“老师辛苦,送一下鹤卿先生吧。”说着转身走让人,蔡元培还没看完,连忙站起道:“扶国,有话好商量。此事……。”方剑雄当着没听到,头也不回的去了。
孙宝琦站起走到一脸呆滞的蔡元培面前,冲随行的年轻人漂了一眼,淡淡道:“鹤卿兄,同盟会刺杀政要的招数,不能对什么人都敢用。南北和谈还在继续,扶国遇刺,陶成遇刺,袁世凯遇刺。都像同盟会这么干,这天下还不都乱了套?扶国跟我讲,这叫什么恐怖主义,今后必须给以严厉打击。”
蔡元培惶惶不安而返的时候,武昌国防军司令部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方剑雄遇刺一案的调查结果。
新闻发言人尹锐志面色阴沉,迈步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面对着闪光灯脸色铁青,映照出一份冷艳。“各位,14日上午,国防军最高领导人方剑雄将军遇刺受伤,夜里在上海,光复会首领陶成遇刺身亡。16日,在北京,袁世凯遇刺。在宣布调查结果之前,首先要通报我国防军司令部发布的一则声明。国防军全体上下,对于这种用卑劣的手段解决政治纠纷的事件,表示强烈的愤慨。同时呼吁全国有识之士,坚决反对这种罔顾无辜百姓伤亡的恐怖行动。国防军司令部表示,今后对恐怖主义,将给以无情的彻底的坚决的打击。”
说到这,尹锐志停了下来,众记者都竖起了耳朵,等着下面的调查结果,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部分。
“经查,行刺案凶手共计六人,同谋者一人,首着李重系前武昌军政府工作人员。刺杀一案,据李重公认,孙武所指使,所用枪械,江西九江驻军。下面,我向各位展示物证,及认证口。”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武昌刺杀方剑雄一案,在新闻发布会之后,不到天黑就上了各大报纸。大部分报纸都采取了号外的方式报道此案,在报道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国防军司令部发布的声明。很多报纸直接用能找到的最大号的字刊印,一时间全国之侧目。
方剑雄这个手握重兵的军阀,究竟会做出什么强烈的反应呢?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章扩张(六)出兵九江()
九江,长江自武昌沿东南而下,在此转了个弯,沿东北而上。 武汉、九江、安庆三者之间,成一个倒三角形,九江是下面那个点。九江的战略位置不用多说,可谓长江之咽喉所在。安庆和武昌之间卡着一个武昌,当真叫如鲠在喉。
如果没有刺杀事件,方剑雄还打算让冷雨去扮演一次水匪。现在挨了一枪的方剑雄,可以很从容的往同盟会的脑门上扣帽子,先抹黑搞臭,在武力解决。其实这个也不怪方剑雄,孙武自武昌离开后,确实暂居九江。李烈钧有没有支持孙武搞暗杀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方剑雄有了一个借口。
打击恐怖主义
上海报界的喧嚣还在继续围绕着刺陶、刺方、刺袁三个案子报道,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陶成一案。一些陈年旧事被翻找出来,丢在报纸上赚眼球。有一种猜测,陶成之死,大致与孙不无关系,作两次倒孙运动的发起者,陶成之死很自然的被扯上很多的联想。
可笑的是,倒孙运动的起源,竟然是一笔日西园内阁给孙的捐款。这笔款子,孙没有告知陶成、太炎,后经北一辉挑唆此事,遂致同盟会之分裂。
被扣了恐怖主义帽子的李烈钧,自然不肯束手待毙。李烈钧通电各省,称方氏之说辞,乃欲加之罪,又称孙武被方氏排挤。流落九江,方氏犹不肯罢手,强加罪名欲置于死地。同时还在通电中称,任何对江西军政府的攻击行,都将招致最强硬的反击。希望武昌方面保持克制,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这都是表面上的事情,实际上此刻的九江。正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高压之中。
李烈钧这个时候还不是江西都督,率部在九江驻防,获悉国防军通电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孙武给请来了。“尧卿,你赶紧离开九江去上海,然后去日先避一避风头。”
“我不去。方剑雄假革命真军阀,我要留下来揭穿他的真面目。”孙武梗着脖子,一副完全不服气的意思。
“尧卿,你留在九江,会给方剑雄出兵的借口,难道你不明白?”李烈钧苦口婆心的劝说,孙武谋刺方剑雄之事,虽然没有参与,却是知情的。方剑雄在同盟会一干强硬派的心目中,都没有什么好印象。陈其美、黄兴、李烈钧。对方剑雄的看法都不好。尤其是方剑雄不承认新政府,搞什么两声统一军政之后,李烈钧更是把方剑雄看成了一个反动军阀。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政见不同,就只有非黑即白。其实李烈钧也未必搞的清楚。到底痛恨方剑雄一点什么?到底这个军阀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可惜,他没有冷静的去想一想,随着大流。
嘴上很硬的李烈钧,心里其实很担心方剑雄可能采取的军事进攻。正式号称国防军,身就是一种很明显的野心昭示。作国内最强军之标杆的北洋军,在国防军面前也没讨好。甚至可以说是完败。九江不过一个江西第一师,八千来人,真的对上拥强兵数万的方剑雄,李烈钧心里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指望南昌方面出兵救援,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平行历史上,李烈钧率部援鄂,也不过三千多人。江西一个省真的就只能派这么一点兵么?更多的兵,留下来守地盘尔。纵观南京临时政府麾下各省,后期南京汇聚各路民军二十万,实际战斗力多少?说的不好听一点,被派去南京的各省民军,将领是被排挤走的,兵是各部不愿意要的。整个南京城因这些兵,搞的是乌烟瘴气。临时政府发不出军饷,各省是一毛不拔。嘴巴叫着没钱,实际上各省都督拼命的扩充军队。嘴上叫喊北伐越大声的,往往行动上最迟缓,甚至没行动。
孙武虽然不服气,还是接受了李烈钧的建议,连夜上船走人去上海。李烈钧还算够义气,亲自护送上了一艘英国客轮。轮船消失在夜幕中,欧阳武才冒出一句:“应该把他交给方扶国才是啊”
李烈钧面色如铁,一手叉腰,一手扶枪,看着江流东去,叹息一声道:“我做不到。”
欧阳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上嘴巴,一言不发的沉着一张脸走了。
有了北洋军这个前车之鉴,当今天下各省,谁都不愿意对上方剑雄这个猛人。李烈钧此举,无疑有将整个江西推入对国防军战争的漩涡中的嫌疑。
同样在这个夜晚,陈其美也塞给蒋志清一张船票,让他去日避风头。大抵同盟会的人在国内呆不下去,避难所的首选就是日。
针对武昌国防军发布的声明,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做出了反应,通电全国。首先劝说方剑雄保持克制,不要擅动兵戈。其次敦促江西,尽快拿下孙武法办。最后,再次呼吁安徽、湖北两省,尽快皈依临时政府的旗号之下。清室未灭,革命未果,理当团结一致。
武昌方面针对这一通电,很不客气采取通电的方式答复。临时政府是在南北议和的关键时期所成立,这一举动无疑有加剧南北对立的嫌疑。究其根源,临时政府的建立,在南北议和未定国家体制的前下,其目的不外有二。一者,造成民国之既成事实,二者,权力之争尔。湖北、安徽两省,对于这种很可能造成南北割据的临时政府,绝对不会给以承认。两省只承认一个统一的民国,而不是现在的临时政府。随后重点指出:以刺杀手段实现政治目的,罔顾市井无辜的举动,质上是卑劣的,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国防军绝对不能容忍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所谓的革命胜利。今天可以朝对手丢炸弹,明天就可以朝同志丢炸弹。陶成之死,让这一手段的阴暗龌龊,暴露在天下人的眼前。最后,国防军司令部郑重声明:将以步兵两师,独立炮兵一旅,开赴九江,武力消灭恐怖组织的巢穴。
武昌,轮渡码头,一辆黑色轿车上岸,奔着国防军司令部而来。车上坐的是英国领事葛福及日领事松村。两人联袂过江,目的却不一样。葛福的目的很明确,白厅指示,一度看似反英的方剑雄,质上对大英帝国是敬畏的,跟一般的军阀没什么区别。只要方剑雄支持袁世凯任大总统,大英帝国可以既往不咎。至于采购内河战舰一事,暂不讨论。这个暂不讨论,那是顾及袁世凯的缘故,实际上千吨级的内河战舰,大英帝国并不太在意。获悉方剑雄通电内容,葛福对于此次的行程充满了信心。如果方剑雄能对江西进行一次军事打击,对于正在进行的南北和谈,无疑大有裨益。
松村来访则多少有点气急败坏,汉阳铁厂工人组建了一个公会,针对盛宣怀与日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合同》一案,发起了全面罢工。抗议盛宣怀出卖国家利益,嗯,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是高啊
日资源贫乏,离开汉阳铁厂的生铁,离开大冶铁矿的原料,对于日钢铁企业来说,就是一拳打在腰眼上。
平行历史上,中日合办的时间是1月29日。这一时空前了,算是被方剑雄搞乱的另一个案例吧。盛宣怀被清室当了替罪羊之后,先是寓居天津,不久去了日。在日期间,与日签署了这一合作协议,消息被日报界大宣传。
国内对这一消息反应并不强烈,《民立报》不过上了个小豆腐干的版面。上海一些小报倒是大肆宣传此举乃是盛宣怀畏惧革命,担心财产被黑,这才拉上日人一道。同时也没忘记指出,汉冶萍是国有资产,盛宣怀所侵吞,理应没收充公。
方剑雄知道这个消息,可谓气急败坏。这个时期,方剑雄怎么都没底气跟小日叫板的。别说打了,日第三舰队朝芜湖炮轰几个小时,方剑雄就得倾家荡产。
但是也不能这么算了于是阴招出场了,方剑雄让李慕言的军情处出动,汉阳厂工人罢工,有点技能的全部弄到马鞍山,反正那边也要开工了。汉阳铁厂即便彻底荒掉长草,也不能便宜小日。当然这一切手段,都是暂时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汉阳铁厂关门。
方剑雄心里还是很遗憾,早知道会变成这样,就该派人去绑盛宣怀的票,逼他交出汉阳铁厂。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的去干绑票的勾当,名声也就臭了。这年月可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关系还算友好的很呢。
来到国防军司令部外围时,领事馆的车被拦下。国防军这种不给面子的行,葛福也有点麻木了。在汉口,炮弹都落下了,拦住路检查算什么?作一名领事,葛福隐隐的觉得,白厅扶持袁世凯的政策,似乎要做一些调整,应该适当的扶持一下方剑雄,这个军阀的势力,可都在长江流域。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零一章扩张(七)各方来使()
方剑雄出兵九江的借口很烂,但是这个时代开战不用太好的借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