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其他人注视之下,xìng情狷介的吴佩孚很干脆的一拱手:“扶帅,吴佩孚有一事不明。在座诸位,能力和名望比在下强的多了。何扶帅对在下青眼有加?”
方剑雄早有准备,但是也不着急回答他,而是先看看藏在角落里的陈宦,笑着问:“养钿兄,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陈宦下意识的点点头。方剑雄这才对众人道:“整个东线战役,北洋军中表现最好的人就是两位了。徐州之战,陈宦以一个新编师,挡住了我国防军jīng锐主力第五师两天,各位不要以我在瞎扯。重炮部队就不算了,国防军第五师,总人数一万五千人,装备一个75山炮团,旅、团、营各级都有相应的炮兵和重机枪单位支援。轻机枪装备到班一级,迫击炮装备到连一级。能跟这样的部队打上两天才败,陈宦虽败犹荣。至于吴子玉嘛,他的运气就更好了,国防军唯一的一直特种作战旅,让你给摊上了。回头你可以去特战旅看看,就说是我批准的。”
吴佩孚下意识的点头,反应过来自己被说傻掉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不免脸上一烫。
“时候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大家也早点休息。”方剑雄笑眯眯的丢下一句话走了,留下一屋子的北洋人物在发呆。今天这次见面,还是出乎了大家的预料。方扶国没有趾高气扬的出现,而是表现的很友善。眼下běi jīng的态度不明,大家觉得走一趟自治区也不坏。估计走完这一趟,大局已定了,到时候再做选择好了。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尽管北洋看上去还有十万大军,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北洋已经彻底的败了。这个帐不难算,陈光远的第四师,何宗莲的第一师,这两个师在济南打攻坚战何等艰苦,没有一个月缓不过来,随后增援的两个北洋新编师,形势也差不多。剩下还能打仗的,就是王占元的第二师,李纯的第六师。这两个师,一个在黄河北岸布防,一个在běi jīng看家。第六师在平汉线战场是被打寒心的,要不以李纯的能力,肯定派他南下。
其他的部队基可以忽略不计了,北洋真正能拉上战场打硬仗的,也就是所谓的老北洋六镇,其中第一镇还是个旗人主的部队,战斗力要打很大的折扣。
更要命的是,济南往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以国防军的战斗力真的要继续往北打,北洋根就不可能坚持的太久,甚至不用打,那些不是特别死忠的地方部队,直接就投降了。
民国历史上的北洋内战,要说有多惨烈,都是扯淡。往往是一个局部战斗获得了胜利,整个胜负的天平就倾斜了,然后失败者通电下野。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几次所谓大战下来,要说战斗激烈程度,跟后来的中原大战北伐战争什么的,根没法比。
武汉的谈判,很快有了结果。徐世昌与孙宝琦达成协议,袁世凯通电,以身体不适理下野,黎元洪暂代大总统一事,待重新大选后再定总统人选。北洋各部停止抵抗,接受国防军的整编。
协议内容电报běi jīng,袁克定拿着电报去见的袁世凯,见到老爹便怒骂:“徐菊人丧权辱国,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父亲,不如请洋人出兵。”
袁世凯看着自己的儿子久久不语,你要说袁克定有多无能多混蛋,那也太过了。究其根源,在这个位子上待过的人,谁愿意放弃?袁世凯其实也不愿意放弃,但是没办法,身体一直是靠大烟硬撑到现在的,已经快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了。注定失败的情况下,放弃眼前的一切,或许还能多活几年。引狼入室的事情真的去做了,比复辟遭到的骂名还过分?
袁世凯终究还是有底线的,叹息一声对袁克定道:“当年老佛爷说过,宁与外人,不与家奴。可她是满人呢,我们是汉人。不一样的”袁世凯这么说,也没指望袁克定能听明白,利令智昏的时候,人是不太清醒的。
袁世凯最终还是回电,接受条件,通电下野。
“民国以来,南北多有争端,此皆兄弟阋墙于内尔。……。”袁世凯的通电,还是把自己放在了大总统的位置上,然后以身体不适离任。并下令:北洋各部,皆应以和平一统之民国重,放下武器,化干戈玉帛,……。
时间定格在1913年1月1rì,袁世凯通电下野后,正式将权柄交出,携家眷乘火车在卫队的护卫下回河南养病。
同样在这一天,北洋军各部队次第向国防军缴械,接受整编。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虽然不可阻挡,但却又生出了波折。
还是在这一天,云南都督蔡锷通电全国,一旦新的大总统选举诞生,云南将接受号令。山西的阎锡山,也宣布接受民国号令,可惜这个时空的阎锡山,不能代表山西,太原还在陈树藩和温寿泉的手里呢。山西的局面,现在是两派对立,陈树藩和温寿泉的联军占据了太原,与阎锡山所部的一个混成旅对峙。
陕西、四川随后宣布接受新民国号令,甚至xīn jiāng的杨增新都通电接受新民国zhèng fǔ之号令。
问题出现在南方,1月2rì,浙江发生兵变,蒋尊簋被朱瑞派兵包围了督军府,被迫通电下野。朱瑞得手之后,立刻通电全国,浙江加入自治区行列。浙江通电后,1月3rì,福建发生兵变,许崇智夺取福州城,通电宣布福建联省自治。同一天,广东陈炯明宣布联省自治,广西陆荣廷紧随其后,贵州的唐继尧迟了一天才宣布加入联省自治。同rì,宣布加入联省自治的还有东北的赵尔巽,宣布东北自治。
刚刚出现和平曙光的民国,似乎又要乱了起来。1月4rì,联合自治区zhèng fǔ通电全国,取消自治,皈依于统一的民国旗号之下,同rì,běi jīng的代总统黎元洪,通电各省议员赴京,举行总统选举。具体rì期1月30rì,过期不到者,视弃权。
běi jīng,驻守长辛店的第六师李纯部驻地外,双唇紧闭的李纯,站立在营房的大门口处,盯着前方道路上的一面红旗死死的看着。
这面红旗是指引的是国防军第四师,师长李小川当年在běi jīng呆过,并受重于铁良,后因xìng格缘故,铁良所弃。而今再回běi jīng,已经物是人非。RQ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三十章不淡定()
第一百三十
最强势的方剑雄选择了不干政的作法,这个在很多看来这是一个机会。 这个时期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了,在位置上的不在位置上的,都有自己的念想。东南各省的自治呼声,就是一种表现形式,一些人不甘心放弃手里的军政大权,在有心人的撮合下,达成了所谓联省自治的一致。还有的人呢,则太高看自己了,觉得选举是一件很有机会的事情。
别人是不是清醒的不知道,孙文是肯定很清醒的。所以,一方面传统的南方势力在隐约的暗示后,发出了自治的呼声。意外的是东北的赵尔巽,居然也跳出来要自治。赵尔巽是曾经的东北总督,跟宗社党关系不错。所谓宗社党,是满清的遗老遗少们纠集在一起,搞的一个政党,叫嚣着要参加选举什么的。他们的传统优势地带自然是东北。
如果赵尔巽不呼吁搞什么自治,以现有的政治格局,没准宗社党靠着选举能诞生一些议员。问题是,他们想的更多,尤其是在得到了一些支持之后。
孙宝琦到芜湖的时候,方剑雄的桌面上摆了一摞子的材料,都是军情局、经情局最近几天搜集而来,经筛选后送到方剑雄面前。
天下的事情,只要跟权力和利益纠缠起来,就没有不生出矛盾的。广东的陈炯明、福建的许崇智,那都是在宣誓上按了手印的。他们俩闹腾这要自治,指令来源很明显了。情报显示。近期这两个省都采购了一批rì军械,各自扩充了一个师的兵力。广东还好一点,有一个龙济光在牵扯着陈炯明,军情局私下里与龙济光接触过,这个人倒是比较识趣的。一看北洋都被灭了,也不惦记着什么割据一省了,龙济光有两个师带一个混成旅看着兵力雄厚。(。 实际上跟北洋比起来。那都是小角sè了。更被说跟国防军比了。
龙济光也很奇怪,怎么陈炯明这些人,居然还有胆子叫嚣自治。难道是有所依仗?有的事情是瞒不住的,陈炯明和林虎大肆扩军,军火来源指向是rì。这个情报很自然的龙济光也知道了。这样一来。陈炯明要控制广东,龙济光是首当其冲。
陈炯明有rì人的撑腰,龙济光自然底气不足,立刻就开打的话,陈炯明手里也有两个师的兵力,打起来胜负也不一定。可是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待方剑雄稳定了北方之后,国防军南下是必然的。赶上军情局的人主动接触,龙济光顺水推舟就见了一面,出了一些条件。龙济光的条件。自然是要整个广东省,也愿意接受zhèng fǔ号令。
赵迒在这个问题上哪里做的了主,立刻报到方剑雄这里来。
福建的问题就更清楚了,盘踞福州的许崇智,手里只有一个师的兵力。装备倒是挺整齐的。最近一段时间,趁着南北大战,许崇智又扩充了一个混成旅的兵力,采用的也都是rì械。福建那个地方,说的不好听叫穷山恶水,民风彪悍。地方武装多如牛毛。只要有钱有装备,招兵是很容易的。广西的陆荣廷,倒是没有跟rì人勾搭,不过他从法国人手里采购了一批装备。广西兵力不多,总共加起来也就一个师带一个混成旅。陆荣廷搜刮地方的水平不算太高,似乎也很满足在广西做一个土皇帝就是了。还有一个贵州,唐继尧在贵阳,勉强凑齐了两个师的兵力,火炮很少,战斗力不强。贵州这个地方,也是穷的冒烟的所在。这一次唐继尧没有追随蔡锷的脚步,也不知道蔡锷会怎么想。
军情局分析的结果,假如蔡锷离开云南,唐继尧很可能会杀回云南,随后觊觎四川。现在的关键是,蔡锷确实有离开云南的意思。具体动向目前未定,如果真的离开,蔡锷选的接替人选,很可能就是唐继尧。
东北的问题就更复杂了,别看赵尔巽叫的声音大,跟宗社党打的又热乎,实际上他手头真没多少可以用的兵力。张作霖、许兰州、孟庆恩这几个土皇帝手里的兵是看家护院用的钱,绝对不可能跟着赵尔巽一起跟国防军拼命。军情局分析后建议,采取私下接触的方式,争取不战而取东北。现在的变数是rì和俄国,这两个国家,频频接触三个实力派军阀。如果三人之中有人被打动了,rì人搀和进来就太麻烦了。还有就是赵尔巽,他要是跟rì人勾搭起来,麻烦也不小。
门房来报的时候,方剑雄还在房里头看材料,老师亲自从武汉来一趟,不是电报来说一声,想必是有要紧事情。方剑雄赶紧出来迎接,孙宝琦走的很急,方剑雄刚出自己的小院子,孙宝琦就出现在门口。
“老师这是怎么了?走的这么着急。”方剑雄心里多少有点吃惊,赶紧主动问一句。孙宝琦也不先进去,就在门口道:“扶国,定都的事情你要说个话,不然这事情定不下来,什么事情都不好办。”
在方剑雄看来,定都从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怎么会如此紧张?从安全角度来看,现阶段定都běi jīng和南京都不现实,一个挨着天津,列强在家门口就有军队,津浦线也被列强尤其是rì放在眼皮底下。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等到一战开打,rì打胶州湾的时候,从天津派兵出击běi jīng怎么办?一旦津浦线被rì截断,天津以北的军队补给就是个大问题。即便现在就开始做准备,在běi jīng进行战略储备,也很难逃脱rì人的眼睛。北洋经营的多年的局面下,北方对于rì人而言,毫无秘密可言。
南京就更不用了,距离上海太近。rì海军强大,随时可以在杭州湾等地登陆。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对于rì海军来说,跟筛子没啥区别,想从哪登陆就从哪登陆。
这些都是总参做出的分析,应该说很有道理和科学xìng。
方剑雄还没解释总参的意思呢,孙宝琦已经继续道:“黎元洪现在以代总统的身份主持大局,此人最近野心不小,不可不防。袁世凯的留下的内阁该怎么处理,南京方面出坚持临时约法的说法,这些事情你都得拿个大主意。”
方剑雄明白了,孙宝琦这是不淡定了。眼下国防军是实际控制了běi jīng城,但是黎元洪是代总统啊,黎元洪这个位置很好做手脚。其他都是次要的,孙宝琦想当这个大总统了。
“老师进来慢慢说吧”方剑雄请孙宝琦进房,坐下之后看着这个老先生一脸的急切,心道在大总统之名的诱惑之下,没人能淡定啊。实际上定都běi jīng,也不是不行,这个事情方剑雄私下里确实有考虑。还是那句话,rì人的战舰在厉害,上不了岸。
“黄兴不是说好了,采取总统制么?怎么临时又变卦了?”方剑雄不紧不慢的,先从这么问题谈起。孙宝琦起这个也是一脸的恼火:“黄兴撂挑子了,说是回湖南老家耕读去了。孙文在南京,小动作不断,广东、福建,谁不知道是他的传统地盘。还有那个程德全,也不知道脑子里出了什么问题,跳出来跟着凑热闹。”
“程德全身不己了,他做官还行,比狠就差了一些。南京现在还有两个师的民军,原说好接受我军改编的,现在也变卦了,改成江苏陆军的番号。合作是合作,民党坚持要保持自己的军队。一个国家有多支军队,真是可笑的很。定都的事情,我看还是选武汉吧。以后国家强大了,根据需要可以迁都嘛。现在的关键还是大选,只要大选获胜,就可以用国家的名义,迫使地方交出兵权,即便不肯就范,出兵也能名正言顺。老师回去后,武汉这边的班子,直接去běi jīng,接手袁氏内阁留下的摊子。北洋的人,能用则用,总之老师看着办就是了。黎元洪想利用代总统的身份决定在běi jīng大选,老师何尝不能去代理内阁总理,并在这里头做点文呢?实际上黎元洪很聪明,只要老师去了běi jīng,稍有表示,想必他会配合的。”
孙宝琦听了这个话,心里不免暗暗惭愧,明白自己着相了。běi jīng现在实际控制者是国防军,手里捏着枪杆子,跟黎元洪这种没有一兵一卒的人叫什么劲?
平静下来,孙宝琦思路也清晰了许多,想了想道:“南京方面该怎么说?”
“以前的约定,建立在武装讨袁的基础上。袁世凯下野,北洋算是和平到手。南京方面一无所获,自然不肯就范。北洋败的太快,双方没有形成字面上的东西,孙文反悔我们也无话可说。这样,老师派个人去南京再见一见孙文,强调一下军队国家化的必要xìng,强调一个民国统一的重要xìng。实在说不通,就随他去了。”
孙宝琦马不停蹄的回了武汉,方剑雄的悠闲rì子被打断,过了一天也收拾上路,告别家小乘船先去武汉,然后再转火车北上郑州,北洋第四师在此接受整编。(。如果喜欢这部作,。)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二十九章又是乱的时节()
上海,孙文和黄兴之间的争执终于爆发,两个固执的人之间在理念相悖的情况下,很难调和。 (。)黄兴愤而离沪,乘船返回湖南老家,声称:从此安心做一田舍翁。
孙黄之间各有一批追随者,黄兴这一决定,意味着民党内部的分裂。固执的孙中山宣布,改组国民党,这个时空改组的目的暂时看来不是了跟方剑雄所代表的国防军打仗,而是了大选。所以,国民党这个名字还在继续沿用,中华革命党这个称呼太过尖锐,人所劝后,孙决定放弃。
国民党的改组进行的很快,以陈其美、胡汉民首的一批人,宣誓效忠孙文。随着改组的进行,国民党宣布以孙文候选人,参加新总统之大选。
代理大总统黎元洪宣布即将开始新的大选后,整个中国又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方剑雄这个中**事力量最强者,实践了他关于军人不干政的誓言。至少在表面上看着是这样的,身处济南的方剑雄,现在还是无党派人士。并通电全国,称:凡我国防军将士,皆不得加入政党。此令一出,国防军上下数千共和党员,宣布退出共和党。
通电之后,方剑雄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料的那样,进驻běi jīng,而是从济南出发,往西向河南而去。方剑雄的目的,是河南彰德。
还是直隶总督的时候,因老母入葬之缘故。袁世凯与族兄不和,很少回老家项城。
方剑雄直接去了彰德,赶在袁世凯到达之前。离开běi jīng的宝座,袁世凯的心情自然好不了。悲凉无奈等等情绪堆积起来,袁世凯病的更重了。好在这一路坐火车南下,袁世凯还能坚持的下来。
在彰德下火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