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民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行业利润之巨大,也难怪在这块地方,仅仅金融业就能衍生出一个买办阶层了。
大楼门前有两只大铜狮子,狮子铸成后,主人就把模具给毁掉了,让这两只狮子成为孤品。此时这两个孤品被人群围了个严严实实,甚至有人趴在狮子身上往里面张望,一时间狮子的身形隐没在了人潮中。
人群中也有大批的记者,他们都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可此时却被挤得狼狈不堪。
人们都在期待着,期待着里面塞北政府和英国的谈判结果,终于汇丰银行的大门打开了,在大批军警的保护下,双方代表相继走出,从他们的脸色能看出来谈判很不顺利。
看到他们出来,人群骚动了,记者们顾不得风雅,拼命往前挤希望得到第一手资料。但是其他人寸步不让,既要维持住自己的有利位置,甚至还想更进一步呢。
这时候军警试图驱散人群,好让谈判代表先走,但是让这些英国和印度的军警意外的是,平时低微卑弱的中国人此时却硬气了起来,纷纷叫嚷着英国人滚出中国去,差点就跟军警爆发了武力冲突。
这种情况之下,代表们知道短时间内是走不了了。作为东道主,沈瑞麟主动的走上前去,劝慰群众。
“上海的父老乡亲们,我代表塞北整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你们的行动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但是现在谈判暂时结束,英国人远道而来,我希望我们上海的朋友能拿出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让出一条道让他们先走,好不好!”
“他们可以走,但是您得留下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一个记者喊道。
“好好好,我留下,我留下。”
沈瑞麟说完,围观的群众自发的让出了一条道,英国公使战战兢兢的从狭小的人流过道中走过,这过道直通他们停在大楼外的汽车。
“好了,英国人走了,沈先生能不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呢。哦,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字林西报的记者,我叫金黄海。”字林西报是上海有名的报纸,成立很早,为英国侨民鸦片战争后不久创办,中西贯通,为早期中国人了解西方的一个窗口,在上海的影响力很大。
“金先生你好,请提问。”
“不知道沈先生能不能透露下塞北整府对谈判的预期是什么呢,你们是不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除治外法权和收回关税自主权呢。”
这几个问题这几天上海的报界小道消息乱传,都纷纷提出塞北的强力整府一定会对这几个问题跟英国人磋商,但是也有的报纸比较理性,他们判断不会涉及到其中的内容,顶多只会为他们塞北争取到一个有利的条件,因为他们毕竟不是中央整府,即使他们愿意谈,英国人也会以他们身份不合为由拒绝的,因此他们此行谈判的内容应该局限在战争和战俘问题上,做出这个判断的报纸还呼吁南京整府应该借助此次有利的时机,派出官方代表加入谈判中来,好为中国谋求合理的利益。
因为报界早有报道,所以这几个问题虽然很敏感,但也不是字林西报有意刁难,他们虽然是英国人开办的,但是还是比较客观的。
只见沈瑞麟道:“十分抱歉,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谈判的秘密,暂时不好对外公开,希望这位记者朋友见谅,当然等结果出来了,我会第一时间向各位发布消息的,谢谢。”
“那么您预料一下,谈判什么时候会结束呢?”接着紧跟着追问道。
“这个无法预料,时间视谈判进程而定,没有固定的谈判期,谢谢。”
“沈先生,沈先生,请问您对英国人扬言要扩大军事行动规模这个问题怎么看?”远处没挤进人群的一个记者高声问道。
“对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我们塞北整府是不会屈服于任何邪恶的威胁的,对于我们的合理合法的权利我们是一步不让的,要是对方果然要蛮横的付诸武力,我们只能被迫应战。”
沈瑞麟回答的不卑不亢,那记者继续问。
“那您对于其他列强国在天津事件的表态怎么看,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外交纠纷,酿成又一次庚子之乱呢。”
天津事变后,一开始各列强国整府态度强横,纷纷发出措辞强硬的表态。但是之后随着塞北军摧毁英军整治舰队,大小船只包括运输船在内近二十艘船只,其中甚至包括他们最新式的战列舰罗德尼号,还有刚刚经过改装过的暴怒号航母。本来英国人派出自己最新的海军力量,是为了炫耀武力的,谁能想到海军竟然被一个远在内陆的军阀打到海底,这个消息开始的时候根本没人信,知道消息被确认后,慢慢的这些国家的口气也开始软化了。纷纷明里派观察员到天津港查看,暗里联系塞北整府希望得到具体的战术方案好回去研究,毕竟这些国家在英国强大的海军阴影下,不得不看了这海上霸主数百年的脸色,现在发现了一种能克制海军的战术,都想抓住。
沈瑞麟是知道这些信息的,这些也不用保密,于是他笑道:“在我来之前,塞北整府已经和美国、日本以及意大利三国达成了谅解,跟法国正在洽商中。当然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整府,我们会赔偿在战争中相关国家侨民的损失的,目前仅仅就赔偿问题还没有与法国达成共识,至于所谓的外交纠纷我可以肯定的答复大家是不会有的。”
“沈先生——”
这时候,在人群中央,一个显眼的团体正在往前强挤,一时间人群有些东倒西歪,也有人开始了骂声,气氛顿时有些不和谐了。
沈瑞麟担心发生踩踏事件,给塞北整府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于是赶紧安抚人群。
“大家不要挤不要挤,那位——那位女士啊”,沈瑞麟好不容易才看清了人群中原来是个女生,不过被好几个男生保护着想要往前挤,于是道:“不知道您有什么要问的。”
“我是,我是安徽大学的梅琳芝,你们司令认识我的!”女生气喘吁吁断断续续的喊道。
“学生?哦,不知道您有什么事吗?”
这时候大家一听这女生跟赵书礼认识,也不在挤她,放她过去了。倒不是这些人有素质,只是他们好奇而已,难不成有桃色事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发达了,明天的报纸必然大卖。这是记者的想法,普通群众就更八卦了,他们也想知道有什么隐私。
好入容易挤了过来,红扑扑着脸的梅琳芝站定在沈瑞麟面前,还好整以暇的整理了整理自己的衣服,然后才道:“请问,赵司令在不在,我在报纸上看到他到上海了,说是他亲自主持谈判的吗。怎么不见他,难道还没有出来。”
沈瑞麟笑道:“抱歉女士,我们司令今天没有来。”
“哦,没来啊”,梅琳芝失望道:“那他什么时候来啊。”
“恐怕他不会参与这次谈判了,您看到了谈判的地点在汇丰银行,这是英国人选定的地点,而这座大楼虽然对面就是华界,但是大楼本身却是在租界一侧的。我们司令表示,今后不会以官方身份踏入租界一步。”
沈瑞麟说完,记者们纷纷动笔,记下这几句话,比他们刚才记问题还要认真。
梅琳芝虽然一副失望的神色,但是听完这句话也是不停的点头。
随即沈瑞麟还补充了一句:“我们司令说了,除非中国将租界收回,他才会以官方身份进入。”
梅琳芝狠狠的点了点头。
直到沈瑞麟不停的说着抱歉,要从人群中离开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在沈瑞麟身后大喊道:“沈先生,你们司令答应过要到我们学校的,他什么时候去?”
沈瑞麟回身疑惑的看了看女学生,然后道:“我会帮你转达的,谢谢。”
然后转身离去,留下一群学生满脸期待。
一百零二节 在夜总会
沈瑞麟在艰难谈判的时候,赵书礼却无耻的在一家夜总会里享受。
这种地方他上辈子没少去,为了陪客户吗,但是他没离婚前还是比较正派的,后来才开始糜烂。对于这种地方他印象深刻,第一次来的时候,仅仅是洗澡然后是找妹子按摩加看着表演,他就已经很满足了,觉得这才是男人该享受的东东。当然这跟后来的相比,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当然后来的过分,就不叙述了,防和谐。
今生他还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这却是别人带他来的,带他来的是手下的一个警卫员。
他的名字叫做严庆祥,他姓严,跟严裕棠一个姓,这不奇怪,因为他正是严裕棠的儿子。
他是严裕棠硬塞给赵书礼当警卫的,对此赵书礼开始有些反感,严裕棠的心思他不是猜不透,自己在外留一个心腹在内,里外都有人才安全。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第一是表忠心,比如古代的将军往往把自己儿子安排到帝王身边做护卫,第二是培养后代,让后代跟权力中心紧密接触好为将来铺路。但严裕棠显然是为了第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他还是煞费苦心,因为开始赵书礼不太愿意,说自己的警卫员都是身怀绝技之人,严裕棠便把儿子想办法塞到了军中,老老实实的历练了一番,然后让赵书礼考核。此时赵书礼也考虑到要用严裕棠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必须让他安心,所以便同意下来。
这次来上海,又怎么可能不带这个在上海颇有能量的严家儿子呢。
因此在谈判的时候,在严祥林带领下,赵书礼先是在上海各个名胜跑了一遍,最后严祥林建议去放松一下,就被他带到了这个夜总会。他说这个地方是他父亲的老朋友杜月笙的场子,去了安全各方面都有保证,而且玩乐内容十分丰富,并且非常有特色,跟其他有西方背景的场子都不一样。
到了地方赵书礼才知道,严祥林说的不一样之处在于,这里的中国特色。西方的夜总会,无法就是兔女郎跳艳舞,小歌星唱歌,然后是下面的人喝彩喝酒等等。而这个场子就丰富多了,不但有上面的那些,还兼具了许多中国式的服务。比如从苏州请来的戏班子,茶馆也被请进来,还有来自扬州的特色服务,比如中式按摩。
此时赵书礼就在享受着一个手艺不错的师傅的拔火罐技艺,这师傅来自广东,他说他的手艺是祖传的,用的药酒是秘制的,别人模仿不来。
以赵书礼这样的身份,加上严祥林的关系,本来是可以安排一个单间的,但是他自己要求就在大堂里,先是跟其他人一起泡澡,然后有人搓澡。后来就到了一个大堂,这里正是各个穿着长袍短褂的师傅们为客人服务的地方,不但有拔火罐的,还有按摩的,针灸的,修脚的,文眉纹身的,剃头的,花式卖茶的,拉二胡唱小曲的,简直就是把北京的天桥搬来一样。
赵书礼旁边都是自己的警卫,人数有十几个之多,这还是他刻意留了一部分在住处的缘故,他本意是保持低调,玩玩微服之类的,但是这些警卫员原则性很强,坚决不肯离赵书礼半步,最后双方妥协下,才来了一半。
但是此时赵书礼拔火罐的时候,本来要他们也来享受享受,算是慰劳慰劳他们,但是他们却坚决不肯,说要随时保持战斗状态。只有严祥林在赵书礼左侧的躺椅上躺着,让一个中年男子给他按背,而另一侧因为警卫的遮挡赵书礼只能隐约看到是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汉子身前有一个年级不大,穿着花衣服半挽着的灰色土布裤子一个姑娘,那姑娘在给汉子修脚。
这里虽然也有不少女孩,但是多是唱小曲的,给人修脚的还是第一次看到,要是放在后世赵书礼不会奇怪,但是此时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还很严重的时候,女生从事这种肌肤相亲的工作还是让人惊奇的。
女孩认真的为客人服务着,但是汉子却不老实,眼睛斜瞄着,脚下更是时不时的装作不经意踩踩女孩的胸脯,弄的女孩脸色血红,却不敢发作,因为手里拿着锋利的修脚刀,一个不小心可是要出事的。
果然,还是出事了,汉子的下流动作让姑娘失手了,汉子大叫一声,脚上殷红的鲜血往外冒着。小姑娘吓坏了,惊得站了起来,踢翻了坐下的小凳子,打落了一套修脚的工具刀,脸色不见了血色,反而是一片煞白不知所措。
那汉子抱着脚看了看,猛然从躺椅上跳了起来,口里大骂着婊子就飞身冲了过去,先是一脚踢翻了姑娘,然后俯下身来揪着她本来用红绳子绑起来的发辫子,猛往地上磕,一边磕还一边骂着:“你个小婊子,你们上海人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外地人吗,你们不是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上海人和乡下人吗,看看你现在像什么,乡下狗屎也比你干净,你个婊子!”
“大哥,爷爷,求求你了,妮子不懂事,绕过她吧,老汉给您磕头了!”
就在汉子殴打女孩的时候,一个老人突然丢开自己的客人,连滚带爬过来一把抱住了汉子的腿,磕头求饶道。
那老人已经一头花白的头发了,可是汉子根本不在意他的叩头求饶,反而是一脚就踢开了他,老人不敢反抗,哭着再次爬过来抱腿苦求。汉子不耐烦的又踢开他,老人又爬过来。如此三番四次,赵书礼也看清了情况。
这丫也太没素质了吧,赵书礼想动,但是身上几十个火罐像山一样压着自己的背,爬不起来。于是招招手让警卫排长过来,吩咐他好好处理处理。
排长点点头,带着几个手下马上过去,一下子就把汉子撂倒在地,然后几人夹着他的胳膊,把他架了出去。汉子没有被这图法制科弄的措手不及,反而是挣扎着叫嚣着。
“老子是张啸林张老板的人,你们是那条道上的,有种报个字号,敢管老子的闲事!”
汉子光着半个身子,被一路架过澡堂子,穿堂,然后到了大街上丢在了马路上。要说赵书礼的警卫也算是老实了,塞北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比较齐全,最重要的是从上到下都主动的遵守,因此他们平常是很少使用武力的,今天算是破例了。
但是汉子却不知好歹,大骂不休,牛眼瞪的老大。
怒骂道:“麻辣隔壁,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狗腿子,八成是乡下来的吧,不知道上海这块天是我们青帮罩的吗,你们等着,等着!”
汉子丝毫不顾四周围拢过来的闲人,反而是越骂越得意起来,警卫实在是看不过去了。
排长,掏出了自己的手枪,然后冷冷的对着汉子,汉子口里的声音才慢慢弱下去。
排长又一示意,左右两个便衣警卫战士立即上前,再次架住汉子。
“你们要干什么?兄弟,我告诉你,别胡来。你们是那个堂口的,大家聚一起喝个茶这事算了怎么样,算是兄弟不懂事得罪了各位好汉。”
汉子开始求饶。
“哼,干什么?干这个!”
说着排长伸出手,抓住汉子裆部裹着的浴巾猛然一扯,该露的不该露的都露了。在残忍围观的嘲笑声中,三个警卫员转身走进了夜总会,他们头上夜总会的霓虹已经亮了起来,上海的夜生活要开始了。
赵书礼用力崩开了背上的火罐,顶着坚硬的背部,走向了依然坐在地上的姑娘。
然后轻轻把她扶了起来,轻声安慰:“小姑娘没事了,可以回家了,跟你爹回去吧。”
“谢谢这位爷了!老汉给您磕头了。”
旁边的老头又来到赵书礼面前,赵书礼哪能让他跪下,一把就扶了起来,要真让他跪下了,这可是要折寿的。
“老人家,快带女儿回家吧!”
“大爷有所不知,妮子可不是我女儿,是我孙女儿。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带妮子出来做生意,糊口饭吃啊,可这是什么世道啊。”
“那赶紧回家吧!”
“哪能呢,今天才刚开始,今天不干活明天就没饭吃啊。”
赵书礼有点责怪老汉有些死心眼,但是同时又注意到了坐在地上的姑娘,虽然他爷爷一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脸上已经老泪纵横,但是她本人却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反而是冷冷的表情,就那么静静的坐在地上。
赵书礼突然对这个女孩升起了好奇,转过头对她道:“小姑娘你不怕吗?”
“怕,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打死我好了。”
小姑娘的声音中有股子倔强,有股子不屈,让赵书礼心生好感。
这时候警卫回来了。
排长杨强轻声道:“赵老板,那**料理掉了,不过我担心他会回来报复,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赵书礼道:“笑话,你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难不成今天怕了个**了。”
杨强道:“这里毕竟是上海,鱼龙混杂,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硬碰硬我们吃亏。”
杨强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选他当赵书礼警卫排长的原因。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家是第一批因为土地吸引移民到河套的家庭之一,除了他之外,赵书礼整个警卫团都是如此。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赵书礼认为这些人可靠,他们都是赵书礼土地移民政策的收益者,赵书礼对于他们来说有恩,他们就应该报之以义。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当然还有一个对于施恩者的道德约束,那句话叫做施恩莫望报。但是赵书礼显然不打算遵守这个道德规范,他更相信这些他施过恩的这些人。
“赵老板说得对,这里是上海不假,但是谁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